混在北京(1995)

UP:2024-07-21

混在北京

评分:7.8 导演:何群 编剧:索飞 / 黑马
主演:张国立 / 剧雪 / 奚美娟 / 方子哥 / 冯远征 / 修宗迪 / 毕彦君 / 卢小燕 / 金顺子 / 茅海童
类型:剧情
片长:99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The Strangers in Beijing
上映:
IMDb:tt7937808

混在北京简介

故事发生在繁华的大都市北京,向导出版社中,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们,他们共同住在一幢筒子楼里,工作生活相互纠缠交织。研究生沙新(张国立 饰)对于现状很是不满,因为他们的生活条件实在是太差了,可是,除了他,似乎并没有人对糟糕的环境发出异议,这令沙新感到十分震惊。
  野心勃勃的美术编辑季子(剧雪 饰)知道自己不可能一辈子都待在这小小的出版社里,在外面,有着更广阔的的世界和无限的机遇。沙新的妻子怀孕来到北京待产,同屋门小刚(罗二洋 饰)只得搬进了冒守财(冯远征 饰)的屋子。冒守财一心想要挤走门小刚,他抓住了这个机会,在社里闹出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第1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剪辑(提名)周影 第19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 第19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张国立

简评

国内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故事。电影的名子为“混”,视角确实也很低。镜头中的知识分子们尖酸刻薄、争名夺利、俗不可耐、好色爱钱、排挤同事、议论是非、造谣中伤……这些人说理想被现实涂抹成虚幻,那他们的理想是啥,从片中看不出来,男主拒绝上级制作商业书,那他想编辑什么书,不知道。从民国大师到北京出版社混的这一群,水平怎么直线下降了?是知识注水了还是人才变味了?他们可都是新中国培养的让党国放心的人才呢!——等到出版社们靠外面的工作室编辑组稿和卖书号,编辑们坐等发薪,他们的气儿可能就顺了。

超级精彩的群戏!每一幕都非常精彩,演员的表演自然而不做作,矛盾冲突贴近现实,生动地展现出九十年代的诸多社会热点和矛盾:分房难、国企改革、作家商人化、城乡歧视、北京户口…最为精妙的是将刻画对象选在了出版社知识分子身上,将这些矛盾更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美中不足的是叙事脉络不清,人物多而庞杂,也许拍成电视剧会有更好的效果。片中对九十年代北京的日常生活和城市风貌做了大量描写,更增添了真实感。片尾“我其实还是最喜欢北京”又是从前至今多少北漂的心声。PS:剧雪真的太美了,有种国内女明星少见的优雅气质;女配也很靓,有点像王祖贤。PPS:过把瘾当时是有多火,导演甚至特意加了个糊涂的爱的片段…

勉强及格。一栋筒子楼里的邻里故事,不同的是,这些住户还是同一家出版社的同事,除了经济改革造成的矛盾,还有地域矛盾、家庭矛盾穿插其中,95年前后的流行歌曲充斥全片,从形态上,本片上接《站直了,别趴下》等,下启《爱情麻辣烫》等。很多生活化的细节把握的挺好:筒子楼住户间抢灶台、单身室友抢房间、尖刻的上海人、遭鄙视的东北人等等,把剧情营造的倒也热闹,但表现代际矛盾、经济矛盾方面,在95年来说剧情和观点已经有些落伍了。其实张国立和剧雪的角色很有趣,这是俩真正的贵族,油腻副主任巴结剧雪帮她公费出国她坦然接受,张国立自视清高在各种场合不停抱怨,对他们来说整个世界都应该迎合自己,他俩之间的暧昧才是灵魂相通,虽然在观众眼里看起来他俩挺不讲究的,其实张国立跟《站》里的高作家一样没任何作品,挨李易祥打时还像个小丑

。以出版社为背景的90年代中期的众生相。看到当时的筒子楼,新人熬年头过程中逼仄的生活环境,尽管都曾经历,却恍如隔世。长安米贵,所以男一、女一都离开了。至于刚开始浮上台面的婚外情等,小说中在当时还是比较惊人的话题,到现在26年后,也就不算啥事了。片子的张国立、冯远征、剧雪等,如今都风头已过了。

还不错呢。群像其实不好拍,本片应该得益于原著小说,但把小说非压缩在90分钟又要完全展现小说又是难事,很容易搞成流水账,这就是本片的成功之处了:每个人都饱满立体,面面俱到又有点有面,不但没成流水账,还把当时的热门话题如改革、北漂、出国全部融合,真不简单。

敏锐切实,有些辛辣有些苦涩。大概是更真实更广大的“编辑部的故事”吧,人性幽微的地方,虚荣和嫉妒,偏见和执迷,都类似的。张国立好适合这种角色,他和妻最后也离开北京回成都去了,但现在的北京大概是更拒斥外来者了,没有几个人能留住。

九十年代的筒子楼,改革开放下北京知识分子所经历的文化阵痛,理想与生活的挣扎,像是一群“周蓉”的写照。不自觉地记住了剧雪离开时渐行渐远的背影和春绿冒芽的路,沙新离开的时候在车站几欲哽咽的那句“说心里话,我还是最喜欢北京”。还没意识到这是末尾,然后戛然而止。

偶遇这部电影,就是好看,就是那么吸引人。筒子楼出版社知识分子的故事,互相在一起没有隐私,也多了热闹。有改革开放洪流中舒服进入的假诗人,有英语翻译最后为钱为面子最后妥协了,有人不断抨击社会浮躁希望高雅被小青年打,有特别decent的美术编辑,先锋的女权的意味,有敢爱敢恨的表妹和因为农村出身而被瞧不起的冯远征,以致时不时检举揭发。面子里子尊严金钱,改不改革,书斋酒吧,如何选择。为什么可以在99分钟里刻画的这么好呢?难以想象。喜欢小季,喜欢出走化妆漂亮的妻子,喜欢那个表妹,可能我喜欢脱离、出走、洒脱的人。

由沙新的视角带入再带出,90年代市场经济下海热潮对文化产业的冲击,实际上也是对思想的冲击。鼓楼相当于另类的三闾大学,里面的群像都各有特点,但显得单薄,因为都是素描几笔便转向下一个人。另外也理想化了原著的人物关系,某种程度上更符合文青的“混”,还不至于是社会底层的那一批。原著剧雪与张国立的关系有些微妙。

筒子楼里的生活场景简直太写实了……也许去过北京和在北京做过编辑的更感同身受,……那个时候北漂都这么艰难吗。现在有梦想的年轻人从北京离开后,还会和沙星那样说出我还是更喜欢北京这样的话吗?

90年代帝都知识分子的喜怒哀乐,一个小小出版社,既有人生百态也有各种生活冲突,从某方面来说,这部电影中的内容无需反思,因为这里面包含的故事什么年代都会有,无论是文人相轻还是文人内傲………。

《中西风马牛》提到的电影里唯一一部想看没看过的,九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群像,清高的、迂腐的、局促的、装模作样的、假文酸醋的、一地鸡毛的、在时代剧变中昏了头的。导演手法比较平庸,但作为了解那个年代社会面貌的样本是有价值的。张国立剧雪那时候真好看。

获得奖项

  • 第19届大众电影百花奖
    第19届大众电影百花奖
    获奖:最佳故事片 / 最佳男演员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男配角
  • 第1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第1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提名:最佳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