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一个世界(2021)

Un mondeUP:2024-02-24

剧照演员表影评
童一个世界

评分:7.8 导演:劳拉·万德尔 编剧:劳拉·万德尔
主演:玛雅·凡德比克 / 冈特·杜瑞特 / 卡里姆·莱克路 / 劳拉·薇琳顿 / 西蒙·科德里 / Lena Girard Voss / Thao Maerten
类型:剧情 / 儿童
片长:72分钟地区:比利时
语言:法语
影片别名:下课后的秘密(台) / 儿童欺戏乐园(港) / Playground / La naissance des arbres
上映:2021-07-08(戛纳电影节)
IMDb:tt11087960

童一个世界简介

The feature revolves around a girl who has just started a new school and is torn between protecting her brother from bullying and gaining acceptance from her peers.

第74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 一种关注大奖(提名)劳拉·万德尔

简评

摄影上颇有新意,全片孩童视角、虚化背景将孩童的无助和好奇感表现的淋漓尽致。当Nora第一天第一次跑到操场上时那扑面而来的孩童吵杂声带来的压迫感;成年人俯视的压迫感;水中的不安全感等等。本片尝试讨论的是挺毛骨悚然的孩童生长,其实家长和老师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缺席,他们对孩子非常关心,(父亲是全职的老师也会跟学生谈心也会解决孩子的问题)但始终难以进入孩子的世界。我看到的并不是家长和老师角色的缺席,而是教育本身的缺席。教育是什么?并不是交付知识也不是把孩子放在学校并解决问题;教育是对孩子的塑造,是让他们成为那个自己解决问题的人。因为家长和老师必然难以深入孩童,因为即使他们蹲了下来,他们的阴影依旧笼罩在小孩上方。

以小孩视角讲述校园暴力问题,技术上不断做减法,摄影机一直对着小女孩,加上手持与浅景深,进入人物的内心,也因为摄影机视野(小孩视角)的窄,画外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更加丰富的感觉,同时将地点完全限制在学校里,就像活在校园里的幽灵般看着这一切的发生与变化。短小精悍,聚焦事件的同时,还有不少学校的日常,初识的朋友,学到的技能,不断克服的恐惧,以及目睹整个霸凌的受害者变成加害者,最后的拥抱力量很足。小孩的表演也为整部电影加分不少。

一开始以为是女版达内,但是到后面越来越给我一种不舒服的感觉。镜头设计,声音设计可以说用了心,但是没有为片子做到加彩的任何作用,刚进入学校,不会系鞋带,看见哥哥打,这些需要不同处理的重要心理桥段全部都用如出一辙的渐强来处理。在剧本上,我个人认为略显矫情,这是一个小学,不是光明会,孩子有孩子的规则,孩子们在学校里展现出来的问题我没有觉得深到大人无法杜绝,受虐者为了生存变成施虐者,再的亲人也无法拯救,这是社会矛盾的一个小缩影,但是落实在故事上更像是一个寓言故事,而不是一个现实主义题材,失真。除此之外,小女孩的演技很不错。

短小精悍,不失为一部沉稳而有爆发力的作品,非常喜欢影片的译名“童一个世界”即代表孩童视角下那个不友好的世界。可以和今年上影节看的来自瑞士的《家庭》类比起来看,冷静而克制的镜头对准一个小操场来观察,外部环境的闭塞和内心情绪变化的失衡,以操场这一个微型社会为切口深入探究暴力行为的发展因素,低机位拍摄可以更加感同身受的呈现孩童与周遭事物的疏离感,视听上追求简约,摄影机精准捕捉孩童的情绪反应,导演不侧重于表达一个弱肉强食的群体,而在于关注一个力小甚微的旁观者目睹一起起校园霸凌,及个体的成长变化,延伸到大人的言行继而反思校园暴力所带来的伤害。

女导演的长片处女作很有力量,特别是对儿童世界的关注,儿童的身心正处于发育期,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一方面受父母等身边的大人影响,而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他们自己独特的儿童世界,在片中,高年级的同学欺负亚伯的根本原因并没有提及,这个是遗憾的点,因为他们的校园霸凌倾向很大可能不是来自于其他同学,而是通过视频等传播媒介接触后再进行模仿,又或者模仿身边的大人,这是一种原始的力量和权力崇拜,而在亚伯身上的二级传播,欺凌更为弱小的同学,则是本片注重的传播机制,同样还有诺拉,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通过合理的教育手段避免,只是教育成本很高,对老师素质也有高的要求,同时还需要家长的协同,比较复杂。

中近景手持浅焦长镜,儿童等高平视角度的形式构建,意图打造小学生的内心聚焦与应对反应,可鲜明视角固定的技术手法中稍微的离轨就会产生极大的震动,如果说几个反打和过肩镜头,还有着视点剪辑的依据,可以令人感受主观视角的所视,那前段第一次找老师的段落,就完全让女孩的在场变的无意义,那里几句的争论完全走向了体验外的现实,而这恰恰与形式完全相反。照相一场的首个镜头同样是,坠入了一般电影的铺垫逻辑,事外的解释,不再是角色的经历,而更像完整语句中因惯用习惯插入的无意义解释括号。坚持不彻底,不仅没有令形式成为完美风格,反而制造了杂音。情节上让人疑问关系的转折,父亲与朋友介入为关键点可以理解,但太像剧作上的设计,为了冲突而设置的起伏。同时,校园环境的限定成了束缚,如果给出家居空间的兄妹相处,会更让人理解其变化。

1、多用特写和近景,几乎全部浅焦镜头,将女孩Nora与世界和他人隔绝。2、低机位平视(孩子视角)、手持跟摄,现实主义。以Nora的视点展开叙事。3、前半段叙事紧凑,围绕“阻止他人对哥哥施暴”这一行动清晰展开,节奏松弛有度。后半段却有些泄气,“曾经被施暴者如今成为了施暴者”的确拔高了主题,但Nora和哥哥都缺乏转变的依据,同时Nora的朋友对她的疏离交代得也不够清晰。好在Nora的心路变化的细腻情感通过视听和表演呈现出来了。4、结尾哥哥的哭泣和拥抱是对自身软弱的发现和悔悟,这终于为这个被塑造得毫无好感的人搏回了观众的一丝同情。5、只有学校、操场这两个室内室外空间,而操场对孩子们来说便是微型社会。

与其说是一部影片,更像一份社会调查报告,导演对儿童教育与孩童间的相处状况做足了功课;全程怼脸拍摄,大量特写与近景拉近了距离,使人倍感压抑,女孩的每一次皱眉和凝视都让人揪心不已;为了合群,可以抛弃亲情推开友情,为了不被欺辱,于是化身霸凌的那一方,不过是想在这围栏内拥有立足之地;明明出于好意帮忙,为什么亚伯的处境却更糟糕,当诺拉不停的问“是我做错了吗?”的时候,好想抱住她说“你没做错。”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合适的时机以恰当的方式被拯救。

「用如此冷的色调讲述一个如此冷的故事,在这个冬夜,让人从骨子里感觉到阵阵发寒」比利时电影总是会聚焦这类主题。除去大量近景与面部特写之外,电影更是用出色的剪辑给所有这类片子的剪辑师都上了一课。舍弃所有与事件无关的脉络,将时长控制在一个非常合理的范围内,更让能让观众在沉浸式观影中体味影片主题。影片另一个高级的点,就是用第三视角俯视整个事件。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咆哮,没有哀嚎,没有无病呻吟,甚至没有泪水,仅用小女孩的眼神和所见所闻就把一个刺人心魄的故事讲述到如此程度,实属厉害。能确定代表比利时冲奥,影片实至名归。希望《小妈妈》与《童一个世界》能在奥斯卡相遇,两部72分钟的电影一决雌雄,那将会很有看头。

可能是主角年龄最小的校园霸凌类型电影,影片短小精悍,非常利落,一点也不拖泥带水。全片的视觉风格非常统一且明显,全程使用低机位视角手持摄影,让观众更好的带入孩子的视角,更直观的面对残忍的画面,极具的代入感,而大量长镜头更加增加影片真实感。令我惊讶的是现在的女性导演视角都非常犀利,而且这还是处女作。影片的所有场景都在学校内,一块小操场,就是孩子们的整个世界。从感情非常好的兄妹二人到最后扇巴掌,影片的戏剧矛盾从家庭外部转移到了内部。前后巨大的情感变化让影片极具冲击力。而哥哥最后也完成了从受害者到施暴者的转化。小演员们都非常棒,尤其妹妹,她是全片的核心,毕竟观众全程都是跟着她的视角走。而大段的长镜头非常考验演技。全片没有明显的高潮部分,最后结局也是一瞬间,但影片全程极具张力。。

西方认为,人的「完整」人格由「理性·情感·意志」三部分组成——这与人的「姓名」结构类似。回答「我是谁」命题通常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重新认识「再次定位」自己的时候;一种是面对异性「初次介绍」自己的时候。显然,拉雷恩的《斯宾塞》属于前者,而万德尔的《童一个世界》属于后者。在处理这个古老而永恒的「个体性」命题时,作者明智地采用了「低机位」大光圈「定焦」镜头,让身处「虚实」交错背景和找寻「运动」状态之中的当事者成为叙事的「核心」主体——她的同学、导师,以及隐藏在他们当中「潜在」的亲友抑或对手成为纷乱、嘈杂和模糊的生存环境。在一种纯净又安全的「童话」氛围下,女主用名字「小声」告诉了我们她是谁,并在大银幕上「放声」召唤她的伙伴——谢谢你诺拉,谢谢你劳拉,你们让我们看到,撕裂的世界还有可能紧紧拥抱在一起。

简短却余味悠长的一部影片,故事全部发生在学校,以一个刚上学的孩子的视角呈现孩子在校园的生活和成长过程。即使是刚上学接触社会并不多的小朋友,世界对他们来说依旧充满迷惑和挑战。仅仅是才入学几天发生的事,对诺拉的善恶观和内心就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她就像一个纯洁的小天使一样慢慢被浸染黑化,才有了后来那些过分的愤怒和虚荣表现,而最后她的勇敢,说明她内心依旧是善良而美好的。只是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这样保持本性,小孩子的世界一样复杂且更难以沟通,作为大人,我们又该如何引导和帮助他们度过成长路上的一个个障碍,这才是最大挑战。

获得奖项

  • 第5届平遥国际电影展
    第5届平遥国际电影展
    获奖:卧虎单元最受欢迎影片
  • 第74届戛纳电影节
    第74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费比西奖-一种关注单元
    提名:一种关注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