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亚街区(2021)
评分:7.2
导演:雅克·欧迪亚
编剧:雅克·欧迪亚 / 蕾雅·梅西斯 / 瑟琳·席安玛 / 阿德里安·托明
主演:张润黎 / 马基塔·桑巴 / 诺米·梅兰特 / 珍妮·贝丝 / 卡蜜尔·莱昂·福辰 / Oceane Cairaty / Anaïde Rozam / Pol White / Rong-Ying Yang / Geneviève Doang / Xing Xing Cheng / Fabienne Galula / Lilian Nze Nong / Ornella Nzingoula / Tony Zola / Stéphanie Germonpré / Léo Mira / 蕾娅·罗斯坦 / Agathe Mougin / Isadora Guzniczak
类型:剧情 / 喜剧 / 爱情
片长:109分钟地区:法国
语言:法语
影片别名:巴黎13区 / Paris, 13th District
上映:2021-07-14(戛纳电影节)
IMDb:tt12708658
奥林匹亚街区简介
巴黎13区的四位年轻的成年人Emilie、Camille、Nora、Amber,他们是好友,有时也是恋人,并且经常两者结是。四位主演分别为露西·张/Lucie Zhang、马吉塔·桑巴/Makita Samba([贵族动物])、珍妮·贝丝([不可能的爱])、诺米·梅兰特。
影片改编自《纽约客》漫画家Adrian Tomine的图文短片小说集《杀戮与死亡(Killing and Dying)》,欧迪亚与[艾娃]导演蕾雅·梅西斯、[燃烧女子的肖像]导演瑟琳·席安玛共同撰写了本片剧本。幕后团队包括:摄影师保罗·圭哈姆([艾娃])、音乐总监Pierre-Marie Dru([我失去了身体]、[安妮特])。
Playtime负责影片国际销售,Memento负责该片法国发行。影片目前已进入到拍摄第二周,计划最早于2021年春季发行。
获得奖项
- 第74届戛纳电影节
提名:主竞赛单元
- 雅克·欧迪亚 Jacques Audiard导演
- 张润黎 Lucie Zhang饰 Émilie Wong
- 马基塔·桑巴 Makita Samba 饰 Camille Germain
- 诺米·梅兰特 Noémie Merlant饰 Nora
- 珍妮·贝丝 Jehnny Beth饰 Amber
- 卡蜜尔·莱昂·福辰 Camille Léon-Fucien 饰 Eponine
简评
刚开始看得莫名其妙,尤其是糯米出来之前,想说一直喜欢的欧迪亚到底在干嘛?除了啪啪啪就是啪啪啪,毫无剧情可言。真想骂人了,结果后面越来越好,到最后简直神了。欧迪亚也拍出了法国最松弛的影像,一下就让人想到了侯孝贤的咖啡时光,太妙了,还是我欣赏的那个欧迪亚,虽然这次确实完全不太一样的风格。不过,这是一个完全érotisme涩情版的“咖啡时光”。欧迪亚导演,席安玛编剧,糯米主演,以及大概是第一部由中国人(中文流利无比)担任主角的法国电影,也算个王炸组合。顺便,配乐Rone的电子风也很带感。
影片改编自《纽约客》漫画家Adrian Tomine的图文短片小说集《杀戮与死亡(Killing and Dying)》,欧迪亚与[艾娃]导演蕾雅·梅西斯、[燃烧女子的肖像]导演瑟琳·席安玛共同撰写了本片剧本。幕后团队包括:摄影师保罗·圭哈姆([艾娃])、音乐总监Pierre-Marie Dru([我失去了身体]、[安妮特])。
还挺喜欢。用轻松流畅的小故事把当代青年情感、取向的流动性平实地展现出来。有提及社会问题:网络暴力、毕业生找工作难、青年教师收入低……都是一笔带过,主要还是看片中人物在这些困难里如何努力快乐地活着。有些幽默感,比如男主的妹妹,努力讲段子时完全不好笑,但揶揄她哥哥时非常出彩;Lucie Zhang的角色整个人就很逗很可爱……演员都是新面孔,很舒服。虽然我并不熟悉片中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十三区也不是我的街区,但看到那些高楼、6号线的站台和车厢,还是觉得很亲切。终于有一部故事很平静没有一惊一乍、关于普通人而不是关于创作/电影行业从业者的戛纳参赛片,感谢Audiard。
一个字烂,两个字尴尬,一部以巴黎街区命名的片子城市背景毫无意义,黑白视觉怀疑也是偷懒使然,毫无意义!主轴是约炮文化但性爱排得烂,还穿插毫无前因后果的家庭琐碎,对人物塑造毫无意义!最后看来要以爱情结尾,Noémie Merlant的30多岁的角色就突然默默出柜+亚裔性解放女就突然超尴尬接受了超尴尬电话表白,这种故事让郭敬明拍都可以更文艺更巴黎。
【】能在法国电影里看到这样的华裔女主角实在是惊喜,更何况她是这样具有魅力。只是电影里的讲述一直浅尝辄止,叙事先行地脱离于一切矛盾之外,使得很难明白多角色的一些动机,令人觉得刻意、空洞且干瘪。看似穿插全片的男主线其实作用很小,这一次男性角色也终于放了一次工具人。很喜欢 Nora 与 Amber 的故事线,哪怕电影结束许久也一直念念不忘。
奥林匹亚街区可能描写了都市的跨文化生态,可能是关于当代的亲密关系,也可能是关于一些本质性的事情,它是一部令人愉悦的电影:塞满各种显而易见的设定,巴黎移民,轻率的性,不停换工作和恋人,搬来搬去,孤独,cam girl,dating app……最后异常温暖的结局,像一个寓言童话。它呈现许多解读的面相,使用的方式却如此轻巧。
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才不违反人性。爱,不总是一眼就能认出来;认出来,也不总是就能两情相悦;两情相悦,也不总是就能天长地久……故事在两情相悦处讲完了,与其相信后面是天长地久,我更觉得会是好说好散。如果是这样的爱情,我可以接受。没有被色彩分散注意力,竟然完全没有意识到是黑白片,只在两个身体交缠的时候,想着,啊,这是我喜欢的巧克力牛奶配色。是我热爱的巴黎的故事!餐厅里跳舞的镜头似曾相识?
#PFF30 虽然以“奥林匹亚街区”命名,但本质上并未对地貌和社群做过多打量,而是回到精巧而又轻松的小品结构,以一种随性且真诚的姿态去袒露新时代下的“孤独”和陪伴。的确有过度乐观的嫌疑,但是这种灵动在低反差的黑白色调中确实颇具感染力和渗透度。患阿尔茨海默症的祖母的质问"你是谁?你为什么在这?"可被视为是对“外来者”的敌意,也是Emillie试图化解的移民背景。展现了身份寻找的局部,但是并未自高而下的指明方向,而是展现了多元的渠道,甚至通过情感与性爱的反复,最后走向弥合。四位主角,即便语言犀利或行为反叛,但都留存一种特定的温柔(或许是迷失时的脆弱),不断吸引观众给予最关切的凝视。
一个星是给Noémie的,演的真好。剪辑差,剧本差,人物完全没写好,或者casting没做好?演员没指导好?立意差,问题奇多。若此片立意为表达爱情,我看见爱的那一幕下一场戏就是通知葬礼的烂戏,结尾因为被白人姑娘甩了(说心里留了空再也弥补不回)转脸莫名回爱华人女主,这样真的ok吗?华人女主也是easy,要的卑微,来来走走完全被控。既然以13区为名,那13区问题这么多,竟然用所谓情感来遮蔽/美化一切(更不用说情感也没有写好)。不知区长是否个人出资了。黑白的选择更像是遮羞布,种族和其他一些问题真的能在现实中被忽略/隐藏吗?另,女主讲法语和讲中文时是两个人格,出戏,无法理解。
看到黑白片就会纳闷:黑白的意味在哪里?妈的巴黎拍得跟世界上其他的大都市都一模一样。这是资本社会的悲哀。爱情也是试探的消费品。张润黎的表演完美啊,就是出现机翻中文台词的时候实在cringe... Noemie演的Nora网恋后见到Louise真人的时候,啥也说不出口,晕倒了,那一幕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共情了羞愧)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法式《爱情三人行》我们见得多,然而有华裔面孔参与的三角关系似乎还是头一次观摩。我们注意到,家的概念和领地意识在这个中国女孩的思想里占比颇重,以至于无法被「西方文明」彻底清空。作者借正在《奥林匹亚街区》积极贯彻「兼相爱,交相利」政治哲学理念的中国留学生形象也将东方大国的「用户」画像勾勒出来,当然了,这也是国际社会对于今日中国的普遍刻板印象,至于她的自我认知可以参考《人世间》里某个女性角色。另外,这个人物形象或许也暴露出作者的认知水平和创作意图。和《伊莉娜》一样,创作者一厢情愿地将个人情感需求投射并凌驾于国际贸易需求之上。原本是单纯地想和人家做生意,结果非得和人家谈感情——作为中介,法国师生的分裂和尴尬之处在于:一边抵触中国模式,一边照抄中国作业。希望以此来重塑自身主体性。
欧迪亚放弃了人文关怀和宏大的格局,不再审视街区里的美好与罪恶,或试图唤起人心的悲悯与自强,而是摈弃一切高谈阔论和社会问题,单纯地讲述一个寻找爱情的故事。黑白画面如白描速写,把爱情的纯粹凸显出来,还原在爱情里角力的你我真实的模样。它无关种族,无关性向,无关时代,甚至无关奥林匹亚或十三区。它只关乎爱本身这一母题,以及在爱中不失自我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