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进名校:美国大学舞弊风暴(2021)
Operation Varsity Blues: The College Admissions ScandalUP:2023-12-27
评分:7.5
导演:克里斯·史密斯
编剧:Jon Karmen
主演:Sarah Chaney / Leroy Edwards III / 马修·莫迪恩 / 肯·维勒
类型:纪录片 / 犯罪
片长:99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Varsity Blues: Le scandale des admissions universitaires
上映:2021-03-17(美国)
IMDb:tt14111734
买进名校:美国大学舞弊风暴简介
Reenactments drive this documentary investigating the mastermind behind a scam to sneak the kids of rich and famous families into top US universities.
- 克里斯·史密斯 Chris Smith导演
- 马修·莫迪恩 Matthew Modine自己
- 肯·维勒 Ken Weiler自己
- 利奥波德·罗斯 Leopold Ross音乐
- 尼克·楚巴 Nick Chuba音乐
简评
8分 之前有在一本书里看到过美国大学的录取原则发展历史,不断的用极低的录取率来太高学校的名望,招生办精心设计政策为了让富家进入名校。这个纪录片更放大并真实的展示了在激烈竞争的美国,如何用金钱买卖让竞争更加激烈,当中谈到一个有意思的点:标准化的考试,可以通过一次次的刷分,课外的“保过班”,投入大量的资金让学生通过考试。东亚教育,美国都存在了,社会整体文化是:大家都补习,你不去,你们家会丢失了学习的机会。那么这些重金补习是否有必要?它一定会继续存在下去?社会会怎么样?
全凭实力的优秀孩子(无论穷富)从前门进名校,超级富豪的孩子从后门进名校,小开们及富裕白领的孩子走边门进名校,常春藤名校阶级固化的门槛。总之觉得小开们和富裕白领是最想往上爬阶层的那群人,基本上都是原生家庭家底薄靠自己摸爬滚打混成小富,再希望走捷径把自己基因遗传的不太出色的孩子搞进名校以确保已有的社会阶层不再回落,没想到因此的作弊违法又将他们打回了原形。你是谁就是谁,因为你是谁才决定了你的选择,你的选择又再次确认了你是谁,没有什么能改变骨子里的你是谁。
这不仅仅是教育系统的漏洞再次的。而人们往往对教育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希望教育能成为很多问题的答案,殊不知很多答案从人出生投胎后的一刻就写好了。资本主义制度不断生产的权贵和普通人,不断生成的对金钱的需求,只要制度存在,backdoor就一直存在,只能看着它,讨论它,理解它,才是慢慢改变的契机。尽管机会渺茫。
5星。从Rick Singer的美国大学招生腐败案入手,揭露了其实还不算最富的那群美国富人,为了把小孩送进像USC这样(也还没有到顶尖层次的)美国高校,走了所谓的side door——把小孩包装成运动员、在标准化考试中找枪手等等。纪录片没有深入讲、但人尽皆知的是那些巨贵无比的back door,直接向大学捐款,然后直接把小孩捐进去(比如中国商人潘某屹)。从根本上来说,影片讨论的还是家庭收入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影响。富人在帮助小孩进一流大学这件事上占尽先机,片子里的专家比较鸵鸟的一点是直接说没有名校效应,任何一个大学都一样可以提供好的教育。我猜这种话也只能是自欺欺人。从这个角度,我才看出“双减”的决心和优势:在没有否定标准化考试的基础上,大幅度地削弱了家庭收入对考试成绩的影响。
片子里在责怪富人,可这些富人都跟old money不沾边吧,真正有钱的那批捐了30m进学校且清清白白,光明正大走了back door。没那么有钱的(但还是比中产有钱的多)走了side door花了300k,想法设法废心给自己贴金,最后几乎全部pleaded guilty。另外片子最后斯坦福的回应真是清清白白好一朵白莲花,真的不是黑吗…
出现这种事说明世界糟烂,查出这种事说明还有一丝丝变好的希望。和平年代,精英就是这么肆无忌惮,人生而平等的底气到底是哪里来的,是伏尔泰孟德斯鸠之类的先贤布道吗,突然的歪理,所有活下来的社会底层都应该感谢那些所谓恶魔,小胡子什么的,社会底层只有这种时候才有可能成为被团结的对象,才有统战的价值。张雪峰就是这个生意的汉化改良版
不管在哪里都有这样的事情,有钱有权的人永远有办法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这点在全世界都一样,只要有人就一样,这里只是被揭穿的诡计,还有很多没有被揭穿的,还有很多根本不需要诡计,就像对于有钱人来说进入常青藤大学简直是轻而易举只要给钱就行了,不行你去人家学校捐点钱就行,你家孩子轻松进去,但上帝其实是公平的,因为对于所有的人都一样,所有轻松得到的东西都不会有人去珍惜
买进名校应该是会遭到全社会抨击的一类案件,毕竟谁都想进更好的学校,谁都想把孩子送到更好的学校,谁都做过类似的梦,如果这个梦没能实现,总是会想把它归因到什么上,好让自己获得点内心的平衡。而最令人气愤的就是,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占用了寒窗苦读的孩子们的名额。导演也非常激化矛盾的加入了一些社交媒体上没有录取的孩子们的反应视频,一群人为梦想的破灭痛哭着。Singer提供的side door主要有两种方式:把学生包装成运动员,提供假的sat/act成绩,此人也是够胆大心细的。最后居然能全身而退,简直颠覆人们对法律的认知。当初和他date那个女性太帅了,一眼看穿了跟这个人不是一个世界的,优雅的离开。不过这个纪律片只暴露了一些名人和有钱人,Singer这些年到底坑了多少人?占了多少名额呢?
定向越野高考加分美国版,类似的故事在世界上各个角落都存在。"规则"本来就只是体系掌权者给芸芸众生的枷锁;指望所有人都遵守规则,难道不是很傻很天真?维权、纠错、成全平等的理想,不过是系统的自我平衡。总之,整个体系以和平进化的方式存在下去才是正经事,对掌权者、对芸芸众生皆如此。(扯远了。。。
三星半。演员还原+真人采访,代入感还挺强。被污点证人告发以后,黑中介二五仔转为污点证人直钩套话,如果纪录片里呈现出来的对话是现实对话的话,这么直的钩,这么明显的套话,大多有钱客户竟然没有发现?(最后的判罚对他们来说就好似过家家一样,二五仔黑中介因为是污点证人,仍旧是个有钱的自由人。(一些中国土豪在纪录片里被反复鞭尸。(结尾突然呼吁大家在哪上大学都一样像石乐志一样,跟企业说吧,是企业在加码卷啊。。。
第一次看Netflix纪录片,这种采访+情景再现感觉还挺有意思的(刚刚写下这句话的时候突然觉得这不就是情景再现质量更好的今日说法?),彻底了解了一下前几年美国大学录取舞弊的全过程,Rick Singer演得非常有本人的感觉。看到那么多美国小孩因为录取而激动或沮丧,在感到人类相通之处的同时,虽然知道每个人的承受能力是不同的,但也在暗暗吐槽为了能考好几次的考试哭成这样真的不至于
①Prestige在法语里意指虚无。而今大学排名的唯一标准便是名声。大型名校入学舞弊事件发生后,或许反倒让人们更向往名校:究竟是怎样的魅力让富人甘冒牢狱之灾,贿赂入校?②Rick Singer 令我怀疑理性和强者,总感觉哪儿怪怪的。不过,谎言能扯多大果然取决于听众的愚蠢和欲望。③网飞纪录片牛逼,演员(或本人)还原、冷棕色调、中立叙述、社论成分,堪称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