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在20岁时死去(2019)
评分:7.2
导演:Amjad Abu Alala
编剧:阿姆贾德·阿布·阿拉拉
主演:Islam Mubarak / Mustafa Shehata / Moatasem Rashed / Mahmoud Alsarraj / Bonna Khalid / Talal Afifi / Mazin Ahmed / Hassan Ali / Mohamed Khalil / Asjad Mohamed / Amal Mustafa
类型:剧情
片长:105分钟地区:苏丹 / 法国 / 埃及 / 德国 / 挪威 / 卡塔尔
语言:阿拉伯语
影片别名:你将死在二十岁 / 你20岁会死 / You Will Die at 20
上映:2019-08-29(威尼斯电影节)
IMDb:tt9686154
你会在20岁时死去简介
As soon as Muzamil is born in a village in Sudan, a saint in the village predicts, “This child will die of twenty.” Unable to accept the curse, under the overprotection of his single mother, Muzamil turns 19 years old. It shows the outstanding Mise-en-Scène.
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电影未来奖 最佳处女作Amjad Abu Alala 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欧洲电影联盟奖 威尼斯日最佳影片(提名)Amjad Abu Alala
获得奖项
- 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电影未来奖-最佳处女作
提名:欧洲电影联盟奖-威尼斯日最佳影片
- 阿姆贾德·阿布·阿拉拉 Amjad Abu Alala导演
- 阿诺德·多莫克 Arnaud Dommerc制片人
- 阿米内·布哈法 Amine Bouhafa音乐
简评
有信仰的人总是给我一种心灵上的触动。“我在肚子里的事件算不算我的寿命。”其实也是关于生死与人生的探讨。//作为导演的首部作品,其实是挺不错的!将非洲人民的生活搬上大银幕,每一位演员都那么真实,情绪的贯穿!太抓人心了。镜头也非常棒,很多意向比如妈妈墙上的计数、墨水衬托白纸。镜头结构要么就是两边对称,要么把物体放在黄金分割线,我喜欢这样的架构。而且光线运用的很好,经常会使用逆光,然后一束光线穿透窗户。简单、标准、艺术。//看的时候不禁感叹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每天衣食无忧的我们,是否需要想一下在世界的另一边还有我们从未想过、接触过的生活方式,但他们淳朴而快乐。
无论从异域文化神秘感还是从简介甚至同样是导演的第一部剧情长片,都有些让我想起上影节看的一部吉尔吉斯斯坦电影《湖泊》。但完成度上显然《你会在20岁时死去》高了不知道多少个level。不单单是摄影和配乐,更值得去思考的是它抛出的命题:如果从出生开始你的命数已定,那么你要如何去面对你的生命?穆扎米尔的一生都伴随着各种困惑与不安,最后一幕的奔跑重拾着自己对生命的渴望,更是对文化束缚思想的一种挣脱。苏莱曼的一句台词我很喜欢:“大脑是让你来思考的,不是让你来装满经词的。”
搞不懂这电影为什么上不了APP,TMD找个资源卡的一批 分尼玛几天看完的。当初就是看这个名字才选择看的这部电影,希望自己不要在20岁就“死去”。本片献以苏丹革命运动(一场争取民主权利的运动)。要是一个人认定20岁必将死去,他又是否会越过原则,显然男主做到了。不过结局不算太过惊讶,是个人应该都知道他不会死
如果能知道自己寿命几何,那你会做出何种选择?'作为导演的处女作便提出了一个极其耐人寻味的问题,同时将故事背景设置为宗教气息浓厚的地区,也令电影有了极大发挥空间。虽然此时不得不称赞导演的才气,但同时此片也又沦为了一部'创意比成片优秀'的阅后即忘电影。至少在鄙人眼里,既没能表现出放飞自我的狂乱,又没能表现出放弃自我的绝望。宗教的影响、家人的囚禁,除了增加了主人公对于部分事物的恐惧外,完全是游离于外的。在主人公的种种邂逅中,主要问题的存在感也越来越淡化;父亲的归来也没能产生多少重要变化。如此好的创意,不得不说可惜。
。印象深刻的是10岁到20岁的转场挺好。另外考虑苏丹没有电影,但这部完成的这么好,佩服!但抛开其他的,这部电影拍的太匠气了,剧本的设计上也是,总喜欢用对比,不好。开头很抓人,然后就很功能的设计,人物是编剧想让他这样,而不是他自己想那样。演员看得出来努力了,但还是很重的表演痕迹。
如果有人说,你会在20岁时死去,你该如何度过这有限的人生?未曾蒙面的父亲远走,母亲以爱之名的禁锢,心爱的姑娘嫁给他人,而自己只是沉默着度过每一天。一手是封闭着的宗教预言,一手是异乡人带来的外面的世界。先知断定的死亡之时,才是这个少年真正人生的开始。第一次看苏丹的电影,遥远的国家,遥远的敬畏。
整体来看节奏还是比较稳的,前半部分的情绪表达相对自然,有点阿巴斯的影子,但是后半部分由于要嵌套回主题,所以在嵌套回死亡这一主题时显得有点略微生硬,使得本应赋予苏丹这一贫瘠而又神秘的国度的神秘气息瞬间骤减。质感上完全可以再粗砺一点,那样所呈现出情感或许能更加淳朴和真挚。
死亡之所以成为「电影」永恒探索的母题,正因为「向死而生」是降临并笼罩所有人一生的宿命。人的信仰在原始宗教文化语境里「难产」的根源往往在于,形而上的「精神之父」非但没有承担起启蒙和指引的责任,那些以「先知」之名的预言反倒给信徒们认知自我和了解世界制造了一层又一层的障碍。倘若「真主」的旨意就是某种程度上的命中注定,那么「你会在20岁时有所改变」才是《你会在20岁时死去》的真正注解。但这部作品其实不仅仅在见证一位苏丹少年的成长,同时也在聚焦苏丹革命运动的牺牲者和受难者。一份得到「真主」应许了的「赐福」最终没有按时到来,死亡在这片沃土之上或许真的成了一个无法打破的诅咒。
20岁之前的自己是被割裂的,黑帽男和主角是一体的,在结束强奸犯罪这个行为后,才合为一体,黑帽男消失。不过为什么是要犯罪,给别人带来痛苦,自己才能得到升华肯定,是因为新的自己需要被看见吗?无恶的人是割裂的,被压抑着的恶在挣脱束缚后,只是为了恶而恶,爆发冲击力更强,何时会唤回良知。所信的宗教从来只是为了便于统治,只为了少数人的利益,受其益亦要受其害,逃脱是种办法,但要带领所有人逃。
70/100。电影的主题是很有倾向性的,对于一个生来就被认定为带着“诅咒”的人来说,面对整个世界的挣扎和摆脱是那么艰难而又痛苦,在走出阴霾之后又是那么不知所措。可是整个故事的构建却犯了第三世界国家拍电影的通病,你一不拍就啥也拍不出来,一拍就要整一些别人完全不了解的“宗教氛围”“宿命定论”“神秘主义”,看起来一股子高级的模样,其实完全就是给原本不错的故事拖后腿。此片不仅在这个方面做的太过,引入的那个“外人”的角色也很毫无头绪地莫名其妙,再加上大段大段沉闷的凝视段落和冥想瞬间,简直让今天本就身体不适的我雪上加霜。看电影的人固然会对陌生的环境表露出好奇,但这种好奇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在的,你一旦把这种“陌生”做的太过了,那就不是好奇了,是讨厌。
6/10。叙事零散,不了解苏丹历史和宗教背景比较难懂,片中最值得探讨的角色苏莱曼叔叔并未充分展现出新思想与旧传统的碰撞。影片的中心思想,与其说是神的旨意,不如说是封建迷信给心灵套上的枷锁。穿着黑色哀悼还活着的儿子是贯穿全片的讽刺,第43min致敬米开朗基罗《哀悼基督》有些黑色幽默。(#看的版本只有98min)
。青春成长题材,融入宗教信仰的反思,令影片突破了故事层面的意义,衍生出另一层象征指涉:苏丹青年一代对思想自由与现代世俗化的向往和追寻。神秘主义把握得较好,将各种民俗仪式融入到情节架构里,没有喧宾夺主的噱头意味。人物和剧本俱佳,节奏流畅,不少段落看起来有好莱坞的影子,巧于利用最大的悬念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导演处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