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璎:强烈而清晰的洞察力(1994)

Maya Lin: A Strong Clear VisionUP:2023-10-21

剧照演员表影评
林璎:强烈而清晰的洞察力

评分:9.2 导演:弗雷达·李·莫克 编剧:弗雷达·李·莫克
主演:林璎
类型:纪录片 / 传记
片长:105 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
上映:1995-11-10
IMDb:tt0110480

林璎:强烈而清晰的洞察力简介

林璎(Maya Ying Lin)美籍华裔建筑大师,林徽因的侄女。作品遍布美国各地,曾入选美国《生活》杂志评选的“20世纪最重要的100位美国人”与“50位美国未来的领袖”。今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为她颁发2009年度美国国家艺术奖章,表彰她作为建筑师、艺术家环保人士的卓著成就,这是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最高荣誉。.
  “我的作品,来源于一种使人们能够认识他们所生存环境的单纯愿望。这种环境既包括他们物质上的,也包括他们心理上的生存环境。”
  1987年,美籍华裔建筑师林璎,成为耶鲁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博士。毕业典礼上,她以“艺术与社会的密切关系”为题,作了一场精彩演讲。
  “我们每个人都是整体意识的一部分,通过我们的作品、形象、思想、写作等等而彼此关联。我们将在这些沟通中告诉未来的一代,我们是谁、曾经做过什么,可能的话,还包括我们将对他们产生什么样的正面影响。”.
  早在21岁时,林璎就因设计越战纪念碑一夜成名。从战争到民权,从女权到种族平等,针对美国的历史性议题,她又先后创作了“民权运动纪念碑”、耶鲁“妇女之桌”,以及为纪念美洲印第安原住民创作的7件雕塑装置组合“汇流”。.
  这些声名赫赫的纪念碑都是应邀之作,“但是我愿意创作最后一座纪念碑,它集中体现了我成长时期乃至今天仍是最重要的问题:环境以及人类同环境的关系”。

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特瑞·桑德斯 / 弗雷达·李·莫克

简评

“我的作品,都是基于一个简单的愿望而形成的。那就是让人们意识到他们周围的一切,不仅是物质上的环境,也包括了人们的内心世界。作为一个艺术家,我一直努力维护着自己作品的完整性,也提醒自己时刻保持一份强烈而清晰的洞察力。艺术是,也应该是一种个人的行为,愿意去诉说一些新颖的不为人知的主题。正是通过那种非凡的,私人的视角,把一个人内心所见的东西公之于众,我们才有机会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上,形成我们对于“我是谁”的定义,并且解释“我们为何会这样”的问题。这不仅是我们与同代人之间的对话,也是历史和未来的对话。我们每一个个体也许都被短暂的人生所限,但我们仍然有能力将它延长,使之远超过生命的界限。我们都是一种集体意识的一部分,通过我们的作品,影像,思维和写作,而与彼此相互关联……”

看完有太多感触,一时无言,“强烈又清晰的洞察力”,林璎把自己、自己所处的时代与人类研究剖析的很深刻。幸好她在那个年代生在美国,幸好她的天赋早早展露并被赏识,才让她成为了一位极有震撼力的designer。不禁想起她的姑父梁思成,同样拥有强大的内在,共有一种骨子里的气定神闲、平淡天真,与民国时大家族式精英教育下对天赋的完全性激发,可惜林璎盛名时林徽因与梁思成均已离世,不能留下一段中西环境下培养出的建筑大师之间的对话。

“我的作品都是基于一个简单的愿望,那就是让人们意识到他们周围的一切。艺术是,也该是一种个人的行为,愿意去诉说一些新颖的,不为人知的主题。正是通过那种非凡的,私人的视角,把一个人内心所见的东西公之于众。而这些创作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上形成了我们对于‘我是谁’的定义。这不仅是我们与同代人的对话,也是与历史和未来的对话。我们每一个个体也许都被短暂的人生所限,但我们仍然有能力将它延长,使之远超生命的极限。”非常精彩的演讲

伟大的艺术家、文学家往往显得无情,因为他们要表现的是一种恢宏的思考,无言的大道,因此越冷漠,越简洁越能动人和长久;但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又发现他们是最多情的,真诚地把娇嫩但坚强的想法表达出来,然后事了拂衣去任人评说。俏生生的女孩子,有“落樱”的绚烂,也有“长缨”的坚韧,甚至令人想起不卑不亢的“晏婴”,面对起起伏伏的人潮与争议,优雅镇静地展现着strong clear vision. 当然要感恩机遇;然诗歌不要停吟。

罗列一下触动我的地方。第一是关于她作为二十出头亚裔女性的多重边缘身份,和她在举国上下排山倒海的非议、攻击与诋毁面前的沉静和坚定之间的对比。“作为艺术家,我维护着自己作品的完整性,也保持着一份强烈而清晰的洞察力。”她宛若“锋利的刀片”。生活中的洞察力赋予个体超越眼下境况的能力,艺术创作的洞察力赋予艺术家超越个体经验超越时间历史的能力。所以第二是关于由直觉和本能引领的私人视角上升形成的一种能承载集体创伤的力量。只有直面大地黑色的伤疤,拒绝加以矫饰和包装,才有痊愈的可能。第三是关于雕塑与建筑,诗歌与小说。第四是关于艺术家个人生活的私密性与作品的公众性、创作对象的公众性的对比。第五是关于她的家庭中的女性教育。

清晰而强烈的洞察力,在影片里,这句话来源于她的毕业演讲。这个作为一个耶鲁大学生中标了越南纪念碑继而落地的故事烂熟于心。落地的苦是个要落地的人都知道,何况是在崇尚自由和上帝的美国,没人教她如何面对 尤其以陷下去的纪念碑为耻的越站士兵们。但她去坚定面对,时隔十周年才能以设计者的身份在纪念碑前演讲,寥寥几句,也是谦卑和敬畏。带着思想和情感来到这片墓地的人能深切感受就足够了。纪录确实过于平淡,之后的作品也提了一些。自然,永远最贴近内心的。

我的作品,都是基于一个简单的愿望而形成的,那就是让人们意识到他们周围的一切,这指的不仅仅是物质环境,也包括了人们的内心世界。我一直努力维护着作品的完整性,也提醒自己要时刻保持一份强烈而清晰的洞察力。我觉得艺术是,也应该是一种个人的行为,愿意去诉说一些新颖且不为人知的主题。正是通过这样非凡的,私人的视觉,将一个人内心所见的东西公之于众,我们才有机会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上形成我们对于“我是谁”的定义并且解释“我们为何会如此”的问题。我们每个个体也许都被短暂的人生所限,但我们仍有能力将它延长,使之远超生命的极限。我们都是集体意识里的一部分,通过我们的作品、影像、思维和写作而与彼此相互关联。我们将在这些沟通中告诉未来的一代,我们是谁、曾经做过什么,可能的话,还包括我们将对他们产生什么样的正面影响。

片子很一般,但内容实在是太惊人。建筑充满着灵气的设计理念,大道至简,力量是通过一个个闪耀的生命印迹而传递的,直达人最本能的反应。博士发言也讲的太好了,如此淡然,又如此深刻,看见物理和心理上的周遭,留下深刻的“我是谁”甚至“我们将来的样子”的存在。完全被林璎的人格和气质所折服,冷静,内敛,深刻,在越战纪念碑设计中小小年纪就被舆论场所困扰,发言时的颤抖着实令人心疼,却仍见她的风骨和对美学的坚持。清晰而深刻的洞察力,并非她是天才才能做到如此,而且有这样的能力并且实质性的做到了,才是天才。//力排众议发生的项目,各方不同身份不同想法的代表进行发言,出于发自内心的感情而聚集的仪式,个体行为的推动到整个社会的民权运动。不能说不羡慕啊。

被林璎的才华深深折服,既是艺术家也是建筑师,她的设计非常动人。“我想象自己将刀刃切入地面,并将切口翻起;一种原初的暴力和痛苦就在那时被治愈了。草皮会慢慢生长起来将其覆盖,但切口将成为地面上一道平展、光滑和明亮的表层,象在一个晶洞上切开的口子,然后将四边磨光。名字就是这座纪念碑的全部,无需再添加任何修饰。这些人和他们的名字会带给每一个人回味和记忆;然而,它又不仅只是一长串死亡者的名册,它还给了人们机会看到其他一些名字和从那些名字上反射出来的自己的脸。”

“我的作品,都是基于一个简单的愿望而形成的。那就是让人们意识到他们周围的一切,这指的不仅仅是物质环境,也包括了人们的内心世界。正是这种愿望让我在过去参与了一些艺术上的创作。作为一个艺术家,我一直努力维护着作品的完整性,也提醒自己要时刻保持一份强烈而清晰的洞察力。我觉得艺术是,也应该是一种个人的行为,愿意去诉说一些新颖且不为人知的主题。正是通过这样非凡的,私人的视觉,将一个人内心所见的东西公之于众,我们才有机会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上形成我们对于“我是谁”的定义并且解释“我们为何会如此”的问题。我们每个个体也许都被短暂的人生所限,但我们仍有能力将它延长,使之远超生命的极限。我们都是集体意识里的一部分,通过我们的作品、影像、思维和写作而与彼此相互关联。我们..."

第一次听到林璎的事迹是高三一次英语试卷的阅读中,就像看到《风雨哈佛路》里的励志主人公Liz一样。这部纪录片详细介绍了她设计越战纪念碑当时的情况以及往后她的作品和职业发展。看完纪录片后我又在网上搜索了很多关于她的图片和文章。她真的是一位艺术家,设计的作品很有自己的特色,她的天赋来自于自己家庭环境的培养发掘吧。凡是有所成就的亚裔女性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外表和行为完全不一致,比如林璎,看起来很年轻,但是行为上有非常酷。在十八岁以后,走出成长生活的环境之后,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要努力让自己变强才是。回到这部纪录片的名字上来,强烈而清晰的洞察力应该表现在她有自己的观察,而且通过此做出的作品引起了广大的共鸣和认同。好的作品并不是仅写给自己看的,应该有更普世的视角。

的确是stronge clear vision,”我的作品基于一个简单的愿望,那就是让人们意识到周围的一切,不仅是物质上的,也包括心理上的生存环境……作为一个艺术家,我努力维护作品的完整性,也保持着一份强烈而清晰的洞察力。艺术是,也应该是一种个人行为,愿意去诉说一些新颖的,不为人熟知的主题。正是通过那种非凡的、私人的视角,把一个人内心所见的东西公之于众。而这些,在历史上形成了我们对于”我是谁“的定义,解释了”我们为何会这样“。……我们每个人都是整体意识的一部分,通过我们的作品、形象、思想,写作等等而彼此关联。我们以此告诉未来的一代,我们是谁,曾经做过什么,可能的话,还包括我们将对他们产生什么样的正面影响。 “

获得奖项

  • 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
    获奖:最佳纪录长片
  • 第48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第48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提名:最佳纪录片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