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1974)

مسافرUP:2023-10-05

剧照演员表影评
旅客

评分:8.4 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编剧: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 Hassan Rafi'i
主演:Hasan Darabi / Pare Gol Atashjameh / Mostafa Taheri
类型:剧情 / 儿童
片长:73分钟地区:伊朗
语言:波斯语
影片别名:Le Passager / Mossafer / The Traveler / 闯渡客(台) / 过客
上映:1974
IMDb:tt0071859

旅客简介

卡齐姆喜欢在放学后跟小伙伴们一起踢足球,而不是待在家里做作业。得知国家足球队将在德黑兰举行比赛,他就想方设法前去观战,甚至不惜偷窃父母的钱财。当他乘坐公共汽车日夜兼程赶到德黑兰时已是筋疲力尽,就在比赛开始前躺在球场附近睡着了。

简评

儿童与体育怕是正巧撞上了我最无感,甚至略有反感的题材。早期阿巴斯的中景别镜头实在有欠打磨。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出发,但随后堕入单向度的奔赴某目标的情节剧,并且在此怂恿下不断做出难以收场的行径,最后却戛然而止不作后续交代,是最让人难以容忍的讨巧方式,唯有赶到德黑兰后的部分镜头略有趣味。儿童视角也并未展现出过多新的观察方式,而仍是让其的机灵和执着附属于一种能被成人观众轻松欣赏的滑稽的范畴。若回到(部分)现实主义的描绘时,对其家庭,学校及周遭环境的描绘或展现又高度欠缺,镜头只不过是对准一些来去匆匆的面孔,少了些耐性,但或许也是其拍摄时条件所限。

看这部电影真的感触颇多,除了电影整体还有为看这部电影发生的种种意外。踩着点到美琪,却发现还在排长队取票。这中间的拉锯时间导致进到影厅已经过去十多分钟,再加上第一次去美琪,找位置太难了,这期间又崩溃地错过几分钟。镜头语言简练,场面调度很出色。我进入片中的第一个镜头是各占一角坐着的一家人。长久地凝视着一个分裂的家庭,各有苦乐,难以沟通。故事的核心也马上弄清楚,小男孩想去德黑兰现场看球。校长在办公室打孩子那场戏真妙,妈妈处在左下角门后的边缘地带,是背景,校长几乎占据右半边的空间,居高临下地用戒尺打被挤压在中间的小男孩,而他身后是一道开着的门。还有小男孩疯狂奔向大巴停车点的那一组镜头很不错。上车后小男孩望着窗外,然后窗外望着行驶的大巴,再后来大巴的引擎轰鸣声直接过渡到颇有地方特色的配乐,这一组都太好

/ 阿巴斯第一部剧情长片就展现出了惊人的完成度(虽然也没有很长),可以列入我的阿巴斯前几名。名为《旅客》实际上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上路前的准备上。除去跌宕起伏、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抓人剧情,更让我喜欢的是电影的构图和剪辑。比如拍小男孩搭顺风车只拍马腿、男主半夜翻越栏杆离家和左边月亮的大小对照、买票时被成人世界紧紧压抑住的小小身躯等等。当他全身心毫无顾忌地躺在草坪上时,已经完成了对家庭学校重重束缚的逃离,看没看球都没那么重要了。@资料馆

“奔跑的少年”,镜头比故事好看。一日一夜后,终于在绿化带上安稳休息了下来,可是梦境里还是做不出的试卷和逃不掉的责罚。结局又是突然的打击,空荡的球场只剩热闹后的垃圾,超支买了黄牛票的旅客怎么回家?回到家又怎么给老师和母亲交代,怎么给拍照片的小孩子们交代,怎么给没有了球门和足球的球队交代,以及怎么给需要他讲述球赛的好友交代?拍不出照片的相机,听不到他说话的德黑兰人。

4++ 「少年的摄影术」在看之前没想到阿巴斯以小孩子为主角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在课堂、家庭都无处可逃的噩梦与苏醒后一切努力落空的现实里,唯一留下的出口就是奔跑,没错,奔跑,从面包与小巷就开始的,到课间休息,到旅客,因为小孩只有双脚,所以他们的努力如此直接,如此有力,如此可见,他们奔跑在银幕上,奔跑在弯弯绕绕的巷道里,奔跑着追赶巴士,奔跑着进场,奔跑着离开。但比起奔跑却还有更动人的——一台坏了的相机并不是终点,镜头没有辜负它对人们的承诺,甚至更进一步,因为静态的失效,换来的是动的、笑的、好奇的、永恒纯真的面庞。

.31重看 (补) 2022年内完整看完的最后一部电影留给阿巴斯!///:第六部阿巴斯。卡齐姆在傍晚面对散场后空荡荡的球场奔跑,不亚于安托万跑向海滩最后凝视着观众。这样的结尾或者说是结局总会带给观众无尽的对未来的想象,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学校,有着这样一群朋友,在草地上熟睡而错过球赛,看过德黑兰的孩子的未来会是怎样。阿巴斯的结尾总有种深沉隽永的感觉。//大师的处女作真的好喜欢拍孩子,不同国家/社会下压抑的家庭生活与教育,孩子心理的展现以及导演本人自己童年经历的投射。

小男孩很社会哈哈,摄影构图配合空间环境使画面很美,黑白灰中阳光的耀眼白,配乐煽起诗意。欲望的产生,追求实现的过程,与必然的失败结局。两个梦中的静默,最怕的是考试不会的窘迫和被小队员报复。隔着玻璃无法沟通,小男孩对球场的大人讲德黑兰来的孩子拒绝了他时,音乐的悲怆苍凉。树下熟睡,草地从密集到只剩他一个人,表示时间的流逝。人物性格鲜明,那句“反正我们都听不懂”太真实了哈哈。 其实诗意是什么呢?它一定是悲的,存在的内核就是悲剧。诗是小伙伴在窗下一遍遍轻声叫他,说你真幸运。

阿巴斯的第一部长片,可能是他最接近伊朗主流儿童电影的一部作品,当然很多的阿巴斯作者印记已经渐渐成型,如一个略显孤独、持续追寻的主角,如结尾的远景,如丰富的画外音响。也可以看到很多日后被阿巴斯自己摒弃的东西,如梦境的呈现,如跳上马车回家段落风格化的机位选择和快速剪辑,如多次出现的镜头内部变焦,以及手持跟镜头。而对于电影本体边界的探索尚未开始,因此以上风格化的视听使用其实很合适,只不过后来阿巴斯进一步祛魅,走向了极端的日常纪实性与简洁性。

即便一开始心里就知道小男孩看不成这场足球赛,也还是会为他的一举一动而揪心。筹路费(拍照那段太可爱啦),追公交,买门票,每一次都好像无法成功,然后又都成功,但最后终于还是睡过去了。印象最深的片段是他看着游泳馆里的孩子们,拍打玻璃询问这“水有多深”,玻璃隔音太好,他们谁也听不清对方在说什么。小男孩的世界和大人的世界,学校和家的和外面的世界,自己走了一遭,听到没听过的动物园,博物馆,长大,也就是变成旅客的过程。

一部短短的阿巴斯的长片。前四十多分钟的故事让人不适(好在主角的“孩童”身份能够稍微减少一些我对撒谎精的厌恶),后半小时却出奇精彩,区域隔阂、阶层隔阂和梦想与现实的隔阂展露无遗:男孩乘车离开家乡后激动得在大巴上观景到天亮,原来的小霸王来到大都市后胆战心惊地打量着身边的一切,被逐利者剥削,声音被厚厚的一层玻璃隔开,躺在草地上做梦也不忘日常生活的诸多困扰(.男孩的妈妈一开口就梦回中国式鸡娃剧情,好可怕)。有许多电影因为想要表达太多而变得糟糕,但阿巴斯处理得恰到好处。

影片讲述了一个有点儿“一根筋”的伊朗小男孩的故事。他不写作业,上课心不在焉,经常逃学,时常用白头巾包着脑袋,欺骗老师迟到是因为去看牙医;他偷妈妈准备施舍给僧人的钱,用坏掉的相机在学校门口假装给小孩子们照相而骗取他们的零用钱;他偷偷卖掉了球队公有的足球和小型球门,去很多的商店兜售自己的旧钢笔和笔记本……在老师和他妈妈眼里,他简直无药可救了,是一个问题儿童!

阿巴斯第一部,完全不沉闷的、简单的情节剧,从前半部分分析体制对人的压制完全是没有必要,当然原生家庭的失职确实是导演刻意表达的一个点。影片真正的精髓迸发于小男孩被告知票已售罄那一刻,其后的那一段运镜和调度极精准地呈现了孩子应有的那种“失魂落魄”感,我似乎可以在记忆中搜寻到许多应以此印证的碎片。而当男孩离开坐席去东瞧瞧西看看,“旅客”二字终于得以印证,去看球赛的男孩不是旅客,东瞧瞧西看看最终怅然躺于草坪的男孩才是旅客,有了这一组镜头,影片的表意也方才丰富和深刻起来,我也直接将评价从三星提为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