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国(1986)

Ginger e FredUP:2023-09-29

舞国

评分:7.7 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 编剧:费德里科·费里尼 / 托尼诺·格拉 / 图里奥·皮内利
主演:朱丽叶塔·马西纳 /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 / 佛朗哥·法布里齐 / 弗里德里希·馮·萊德布 / Augusto Poderosi / Martin Maria Blau / 迦克·昂利·拉帝格 / Totò Mignone / 埃齐奥·马拉诺 / 安托万圣约翰 / 弗里德里希·冯·图恩 / Antonino Iuorio / 芭芭拉·斯科帕 / Elisabetta Flumeri / 塞尔瓦托雷·比拉 / Vittorio De Bisogno / Laurentina Guidotti / Danika La Loggia / 赫尔曼·维斯科夫 / Pino Ammendola / Mar
类型:剧情 / 喜剧
片长:125分钟地区:意大利 / 法国 / 西德
语言:意大利语 / 英语
影片别名:Ginger and Fred / 金格和佛瑞德 / Federico Fellini's Ginger & Fred
上映:1986-01-15(法国)
IMDb:tt0091113

舞国简介

费德里克.费里尼导演的影片,因曲高和寡而很少在中国正式公映。这一部他晚年执导的喜剧比较平易近人。近年逝世的马塞罗.马斯特罗阿尼和朱列塔.马西娜饰演踢踏舞搭档毕波与艾蜜莉,年轻时曾以美国舞王舞后“金姐与弗雷"为艺名巡回表演。如今年华老去,一个全国性的特别电视节目邀他俩再度聚首献艺。这两名意大利娱乐圈的小人物在录影过程中,一方面缅怀昔日的表演风光,另一方面则受到电视演出时的挫折。直至曲终人散,两人再各散东西,回到他们的平凡生活。导演走嘲讽喜剧的风格对老版歌舞艺人致敬,尽管内容比较松散浮浅,但男女主角的表演还是相当精彩。

简评

《舞国》是马西娜参演的最后一部费里尼的电影作品,也是她与马斯楚安尼唯一一次银幕合作。马西娜是费里尼电影美学的重要现实来源,从处女作《卖艺春秋》,到第一座奥斯卡《大路》,再到转折之作《卡比利亚之夜》。在这部《舞国》中,马西娜依然是那样“天生小丑气质”的浪漫和自然,让我想到她在《大路》中的演出。故人重逢,再度起舞,与之同步行进的是混乱无比的电视直播后台、怪异的嘉宾和浮躁的色彩。影片中唯有四处地方是静谧的:客房遇见、登台前换衣、舞台停电和车站告别。“我们可能再也没有机会跳舞了”。最后的镜头再次给到浮夸的电视广告,告别的列车已经驶走,他们的时代过去了。男主角学汽笛声响起,女主角回头向他挥别,怎么可能会不喜欢这样的结尾。(Nicola Piovani制作配乐)

从一开始就是两位老踢踏舞演员应邀参加国家的一次演出,老太太的对舞伴的等待,等到了之后辛苦地寻觅排练场,真的有个后总之,很迷恋这部斑斓的电影,细节中依然是老费的随性创意,比如戴着个小架和玻璃在面前装电视播音员的演员;男主角对老艺人的嬉笑:“你的括约肌上吊着很伟大的大肠”激怒了对方;传说中看女人一眼就会让她怀孕的神秘牧师;设计一百多种口味的可食内裤的厂商;已及如演员般极帅的男人居然是个犯人

【#5 费里尼影展】英雄迟暮的岁月挽歌,热闹狂欢如旧,但是已然没有了过去的锋利。刚开始朱丽叶塔看着电视里蹩脚的节目,并被信号塔亮光所扰;再到后面镜城一般的现场舞台,光污染的服装,讲述着老去的一代面对电视来袭的错愕与无助。这样的故事放到今日,早已没有了当时语境里的悲咏,取而代之的对于大师的怀念。应该把《舞国》放在这次影展的最后

【2020資料館學術放映】15資料館的字幕很給自己加戲,前段Masina被「fan」表白,翻譯成「影迷」倒是直接點破了本片實際上跟舞蹈毫無關係,就是獻給陪伴費里尼度過創作高潮低谷期的Masina和Mastroianni的作品。不過談到「踢踏舞的起源」倒是想起了讓·雷諾阿的《查爾斯頓(舞)》。

.马斯楚安尼的唯一一次同框,延着“演出前夜、后台、演出、散席”的时序,讲述一对青春不再、暮景残光的舞蹈艺人因录制一台电视晚会而重聚的故事。一方面,影片对电视泛滥而导致的文化贫血提出批判,对电视的庸俗内容、华丽假象进行戏谑:(1)屏幕占据了酒店、后台、公车、餐厅等空间,嘈杂的环境音使人的注意力转移以致人与人之间无法达成对话。(2)参加节目的有绝食的议员、飞上天空的修道士、被逮捕的黑帮老大、看一眼能使人怀孕的男人、在监狱做慈善的女人、跳舞的侏儒等人,这一出晚会显得荒诞不经、滑稽可笑,费里尼完全将其杂耍化与马戏团化。(3)最好笑的地方莫过于对一名参与失去电视一个月试验女子的访问,她用美声唱道“我不喜欢这样”。

费里尼继续对自己身份的反思,这一次对准的是老年人。心中的自我实现成为了别人眼里的娱乐消遣,这种落差感随着年龄共同增长。费里尼虽然能在摄影机里穿梭时空,但是在现实中同样拿时间没什么办法。他复用了一句在《船续前行》里用过的台词:对不起你在这里影响通行。伴随而来的是身份和视角的再次转变:这一次他从旁观者沦为了局外人。他设计了停电的玩笑来隐喻老年人的困境,但同时又让两个老人只有在停电的黑暗中才互通了重逢后一直都没谈开的心。也正是在此时,两位老人重新找回了自己的价值。这种价值虽然被时代抛弃,虽然无法重塑他们的生活,但起码在这一刻,让他们重逢的意义不再仅仅屈从于时代的趣味——虽然过后他们还是要分别,虽然他们最终仍要被抛弃。时光里的无限惊艳退让为后世人百无聊赖的一瞥,费里尼所拍摄的,是费里尼们难逃的归宿。

所有伟大哲学家永远只讲一个道理,所有伟大艺术家一生只拍一个故事……表面热闹幽默反讽实则悲伤凄凉的情绪,媒介的自反(拍摄的拍摄),现代社会批判,新媒介批判(电视),欧洲人文传统(普鲁斯特-卡夫卡-黛德丽到爵士歌王)普通底层人的悲欢,无人问津的小丑与马戏团——即便到了晚年彩色电影阶段作者风格依然宝刀未老,画面与声音的张力/画面内部的张力/媒介与媒介(电影与电视)的张力——两位演员晚年风采依旧的同时令人唏嘘,而这种演员身体自身的物质性/历史性恰恰成为了贯穿影片的戏剧动能,演员只需表演自己在表演电影,费里尼的电影也只是拍摄费里尼在拍摄电影的电影

整部剧情非常轻喜剧(类似白酋长那种),有好多地方看得忍不住要笑出来,俩人跳的舞就是讲什么恋人分别然后去火车站深情挽留终成眷属的,结果最后俩人依依不舍的在火车站告别,音乐响起,我以为就要大团圆,铆足了劲看marcello发挥余热追火车的时候,字幕出来了....我当时傻眼了,于是等,等到字幕出完看有没有什么东西,结果没有....于是我严重的内伤了....

太吵了,意大利人本来就吵,无处不在的电视媒体的侵入,从视觉到听觉塞满了神经的每一丝缝隙。无性化的男女在性化的媒体世界前无处安放,光怪陆离的各项表演已经超越了马戏团本身的概念,比夸张更夸张,溢出的表演让费里尼也不得不借女主口感叹到“这简直就是个马戏团”,马戏团已经不只是比喻,现实已经超越了某种歇斯底里的程度,连费里尼都借此片表示“无法处理”,过载了,爆炸了,混乱到底了。

在资料馆看的,也是个人第一次看费里尼的彩色电影。绝对的五星,大师教科书级别的场面调度、视觉设计。还有许多文青梗,蜻蜓点水调侃伍迪艾伦、卡夫卡、普鲁斯特甚至还有《卡拉马佐夫兄弟》里的教士符号。茱莉艾塔被讨钱那段的悬疑气息是《浪荡儿》剧作家的彩蛋。名儿叫《舞国》,但舞蹈只是影片的一个表现手段,更多的主题在媒介自反或者是时代新旧的更迭。大师展现的是电视文化作为时代潮流奔涌,痛恨的电视媒体(快餐文化)将传统艺术裹挟、低俗化(舞蹈艺术作为秀场)(PS:反复出现的肉体符号)。看的时候虽然笑声不断,但是到后半段真的很伤心,大师已经走上人生倒计时了。结局收的干脆利落,舞台搭档暧昧也曲终人散。属于大师的那个时代已然渐渐落幕。

仍嫌冗长。在晚期一片梦呓的作品中,费里尼原来还拍了这么一部基调现实、剧情完整的片子,聚焦一对分别数十年的舞蹈演员,时过境迁、今非昔比,人或许还是那两个人,但是巨大的变化已经改变了一切,足球赛、摇滚乐、电视秀,时代切换到了另一个模式,他们无可避免地老去了。

天呐,男女主角终于合作了!电视在影片中插针见缝,就像娱乐在我们生活无孔不入。费里尼的这部影片以火车进行首尾呼应,以探戈舞进行互文,搭配讽刺电视速食文化。茱丽叶塔魅力依旧,很多小细节表演的到位且让人佩服。可惜舞剧里的结尾多美好,离别的火车站依旧独身一人。

获得奖项

  • 第40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第40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 第31届意大利大卫奖
    第31届意大利大卫奖
    获奖:最佳男主角 / 最佳服装设计 / 最佳音乐 / René Clair Award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女主角 / 最佳男配角 / 最佳导演 / 最佳剧本 / 最佳摄影 / 最佳剪辑 / 最佳制片人 / 最佳美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