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录(1987)

IntervistaUP:2023-09-28

访谈录

评分:7.9 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 编剧:费德里科·费里尼 / Gianfranco Angelucci
主演:赛尔乔·鲁比尼 / 安东内拉·蓬西亚尼 / Maurizio Mein / Paola Liguori / 拉腊·文德尔 / 安东尼奥·坎塔福拉 / Nadia Ottaviani / 安妮塔·艾克伯格 /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 / Maria Teresa Battaglia / Umberto Conte / Christian Borromeo / Lionello Pio Di Savoia / Roberta Carlucci / Germana Dominici / 阿德里亚娜·法切蒂 / 埃托雷·杰里 / 伊娃·格里茂迪 / Francesca Reggiani / Patrizi
类型:剧情 / 喜剧 / 奇幻
片长:105分钟地区:意大利
语言:意大利语 / 日语 / 英语
影片别名:追访费里尼(港) / 费里尼的剪贴簿(台) / Fellini's Intervista
上映:1987-05-18(戛纳电影节)
IMDb:tt0093267

访谈录简介

如果说《想当年》是费里尼对少年时代的回忆,《八部半》是对他中年创作危机的记载,《罗马》是对他所爱的城市的礼赞,那么本片就是他对Cinecitta电影厂的颂歌。
  影片将回忆、嘲讽、自省、幻想等元素融合在一起,让我们见识了镜头前后的各种人物。影片高潮是《甜蜜的生活》的重映把片中主角重新聚集一堂,颇有一点大师主掌央视《同一首歌》的味道。
  第40届戛纳电影节(1987)  40周年奖  费德里科·费里尼
  第13届凯撒奖(1988)  凯撒奖-最佳外国电影(提名)  费德里科·费里尼

第40届戛纳电影节40周年纪念奖费德里科·费里尼

简评

鲁宾尼像是年少的费里尼走进了电影的大门,安妮塔和马塞洛的重逢则是让电影成为经典的一次生动阐释——走进电影世界是一种梦想的启程,对经典的怀旧则是梦想的再现,而所有在中间的“访谈”,杂乱、真实和即时,却是还原梦的制造过程,如此,在这个横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庞大之梦里,电影永远没有结束,电影也不会结束,它只是更换了场景,只是改变了故事,只是替换了形式,“给我一缕阳光,一缕阳光,我们试试……”在片场里,制片人在说出“电影应该在这里结束了”之后,又重新开始了新的故事,而费里尼即使不在镜头里,即使忘记了访谈,他也永远是这个经典梦境里的主角:“天亮了,他们要开始进攻了!”

费里尼忌日看他倒数第二部讲述拍电影虚实结合的伪纪录电影,焦点全在费里尼做为本片导演又处于日本摄制组的访谈对象的多重拍摄下如何突然的消失与出现。缅怀罗马电影城戏里戏外各部门的分工与轶事趣闻,而重头戏却是远赴郊外拜访许久未见的女神,当两车人进入房屋不久费里尼不见片场再现,电影在魔术一样变出的银幕开演《甜蜜的生活》,看到年老的马塞洛和安妮塔重焕青春难免不让人一同潸然泪下,镜头最后转向院里凶狠的大狗也成为道具乖巧地坐在那里观看,多么神奇的力量。而且还有青年费里尼对刚入圈时的青葱追忆,如今扮演的演员年岁不小依然活跃影坛,结尾反用打板开始与《小丑》异曲同工不愿落幕。资料馆修复版。

虽然,这是一部《舞国》和《月吟》之间的过渡作—黄金好莱坞情节,回首电影梦,电视时代与商业广告。视野中的日本来访者,真实vs虚构(现实vs电影)界限凌乱,甚至一小段音节都是和《舞国》重复。看到马斯楚安尼用魔术招呼往昔,young and beautiful,电影的作为时间—影像的能力让人落泪。

看得时候想尽快看完,但真要结束了却会想:就这样结束了吗? 镜头中的镜头,镜头外的镜头:当你以为镜头里的是真实时,费里尼就用另一个镜头告诉你这也是虚构。访谈录?纪录片?不存在的,每有一个镜头,就有一层梦幻。这不是采访,而是费里尼对采访的解构,就像罗伯格里耶对“自传”的解构一样;但它又是采访,因为里面的回忆都是那么生动

现实和梦境交替,摸不到一点故事的脉搏,费里尼超乎寻常的想像力弥补了情节薄弱的硬伤。这也许是大师拍给自己看的电影,还有那些追随他半生的老朋友们。电影,该结束了,但电影再次出现在幕布上时每个人都还能认得出是他,只是大师的时代已成云烟,那个黑白的意大利与甜蜜的生活已伴随老片场一起老去。

电影就这样在现实和梦境里交替着,摸不到一点故事的脉搏。神奇的梦幻和费里尼超乎寻常的想像力弥补了情节薄弱的硬伤。这也许是他拍出来给自己看的电影,还有那些追随他半生的老朋友们。梦想是不能复制的,但是费里尼对于这个念头乐此不疲,直至他生命中最后的岁月,他仍然驾驶着寻梦的方舟,荡漾在电影的海洋里

补片子果然需要按时间顺序看。如果没在看《甜蜜的生活》和《访谈录》之间隔着十部导演其他的作品,恐怕难以体会马塞洛突然出现在窗口时众人的喜出望外,也不会理解阿妮塔回顾昔日影像时流下的泪水。将人生五十余载奉献给电影的导演,绝对有权利打一次自我致敬的情怀牌,也有义务用一部总结性的作品与观众做一个漫长而温柔的道别。

费里尼拍摄了一部内容为自己接受记者采访的电影,并且电影里的自己用拍电影的方式回答记者的问题。其中一个段落是,电影里的自己所拍摄的电影正是自己年少时作为记者去片场采访别人拍电影的故事。因此这部电影像《盗梦空间》一样有着多层嵌套结构,费里尼用这种方式记录着那个时代的电影工业的里里外外。还有对昔日甜蜜的生活的追思,以及因电视的出现而对电影未来的焦虑:他让一群印第安人拿着电视天线做的武器袭击了片场。这感觉就像庙里的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最后他跳出了嵌套回到了杀青自述,又应制片人的希望打板拍下了一缕阳光。船要继续前行,电影也要继续拍摄,人们想要一缕阳光,拍电影的人只好试试看了。

依旧是费里尼的情结,与黑泽明的《袅袅夕阳情》在某种程度上是呼应的。情绪先行,记忆作为介质,本具备在『遗作』范畴之内一切的怀恋与哀伤,连费里尼在文本上的实验性质组合竟无法消弭几乎已是挽歌的悲重情绪,甚至《八部半》《甜蜜的生活》的性感女郎和马斯楚安尼也早已暮年。注:竟然没有朱丽叶塔,讨厌的费费

费里尼是真偏爱丰乳肥臀啊……很遗憾我的审美只能到Anita年轻的时候了。青年演员鼻子上的模仿细节的痘痘就是费里尼片子的奥秘:通过细致复制真实以重现生活。这次是对《八部半》、《卡比利亚之夜》、《甜蜜的生活》、《大路》的回溯。电影为我们构筑了一方遮雨棚,我们在里面等雨停,等待阳光醒来,照亮我们周围的黑暗。

我在《舞国》里看到了马斯楚安尼步履蹒跚垂垂老矣的姿态,又在《访谈录》中见到了他鬓发苍苍容颜迟暮的模样,可在我心里他永远都是费里尼镜头下那个游弋花丛中翩翩起舞的浪荡子。当幕布重现《甜蜜的生活》,已是花甲之年的马塞洛和安妮塔看着银幕上彼时风华正茂的马切洛与西尔维娅,那一刻,时间定格,光影永恒。辉煌的制片厂会没落,昔日的电影人会老去,但我们记忆中的电影永远璀璨,致意大利最伟大的罗马电影城和费里尼最爱的第五摄影棚。

。类似《罗马风情画》式的“伪纪录片”+“戏中戏中戏”的形式,消弭了戏内与戏外、过去与现实的边界。同样保持了费里尼后期重视意象表达而弱化情节逻辑的风格,Cine Citta制片厂里的场景几乎是对费里尼艺术生涯所有重大时刻的回顾,而费里尼与马塞洛和安妮塔的重逢则将这种怀念和致敬的气息推向了最高潮——「人生朝露,艺术千秋。」

获得奖项

  • 第16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
    第16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
    获奖:水晶地球仪奖-最佳男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