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的秘密(1956)
毕加索的秘密简介
《毕加索的秘密》(Le Mystère Picasso,亨利—乔治·克鲁佐,1956年|80分钟|35毫米|黑白与彩色|有声)以悬疑片的手法记录了西班牙画家毕加索(1881—1973)的一次作画过程。1956年盛夏,在法国南部海滨城市尼斯的一间画室里,面对难耐的酷热及聚光灯的强烈辐射,毕加索兴致昂然地挥笔作画:生动的线条在画纸上迅速游走和变形,一朵花先是变成一条鱼,接着变成一个美人,然后变成一只公鸡,最后变成了牧神。本片导演亨利—乔治·克鲁佐(Henri-Georges Clouzot,1907—1977)以拍摄悬疑片著称(据说希区柯克眼中的竞争对手只有一人,他就是克鲁佐),代表作有《乌鸦》(1943)、《恐惧的代价》(1953)等。克鲁佐在拍摄这部美术纪录片时,放弃了当时流行的传记式或说教式拍摄模式。本片虽然也有很多悬念,但不是故事片常见的戏剧性悬念,而是画家的创作过程本身,千变万化的创作过程给观众带来了扣人心弦的感觉。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从这部影片中看到了电影艺术自身的特质,即只有电影能够在瞬间截获并表现时间的流动(巴赞为本片写作了影评《〈毕加索的秘密〉:一部伯格森式的影片》,见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第204—214页)。本片以独特的方式记录了毕加索创作20余幅画作的详细过程,观看本片成为近距离接触这位绘画大师的最有效途径。本片拍竣后,毕加索将拍片过程中所画的20余幅画悉数毁弃,因此本片显得更加珍贵。此外,本片摄影师克劳德·雷诺阿是著名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的孙子、著名电影导演让·雷诺阿的侄子。本片荣获1956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第9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亨利-乔治·克鲁佐 第9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评审团特别奖亨利-乔治·克鲁佐
获得奖项
- 第9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评审团特别奖
提名:主竞赛单元
简评
很神奇的体验。初看感觉跟小时候在作业本上的随意涂鸦没啥区别,简笔画随意勾勒,人物比例失调、远近透视失距,越涂越糟糕,最后看起来都有点抽象了。可能只有艺术家才能用简单随意的线条和几何图形组合成一幅幅多重“面目”的“艺术品”。海边那副一次次变化、覆盖、叠加,最后又推倒重新用一块新画布开始。这样复杂纠结的过程才是画家的常态吧。一直不懂毕加索的艺术,不过其中有几副结构很漂亮。
看了这么多展览和那些充满花边的毕加索影片都不如这个纪录片来得实在。对绘画感兴趣的力荐!看完读巴赞的文章真是理解了什么叫知识分子的精细品评。他提了几个关键性问题:绘画过程的悬念性;绘画的时间性,毕加索的绘画是一张绘画替代另一张绘画,而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起稿上色的时间架构;影片的色彩运用,只有绘画中运用了颜色。这个处理导演是基于观察绘画时对周边色彩忽视的微妙心理;最后是关于记录时间的客观性问题。总之很受启发。
每一张帆布上的画都是在越来越走向危险,毁灭,直至糟糕到不能再糟糕,然后糟糕会过去,他的画更像人生,一张画慢慢结束,慢慢走向静止,我们看着静止的画,看着他曾遭遇的故事。“夜幕降临,天越来越黑,月亮啊,星星啊,流星啊,太糟糕了,我要度过一切难关。我看到了进步,总之,这是一张画,现在,我几乎看到了起点,我拿到一张新帆布并且一切重新开始”。天才果然是天才
寥寥几笔勾勒出人体形态,实在是让人惊叹。印象最深的两幅画,一幅是像花像鱼又像鸡、最后竟成了不知是小女孩还是恶魔在夜空下舞蹈(因为是镜像加上时间不够长的话显色不均,感觉会有些细节没显现),另一幅是羔羊。—顽皮却自傲,随性却执拗,“5分钟够了……我画什么不重要”“我作弊了……“我需要画些更深刻的东西……”。5分钟的比赛可能是想营造紧张感吧(?),但是真的让人觉得很可爱——“我作弊了……”
能看到这个影像当然是很开心,毕加索的热爱、才华与享受都是直接戳到观众眼前的,并不觉得这是大师的小试身手,这就是非常essential的创作过程;关于克鲁佐选择的这个呈现方式,还是差强人意,效果有点无聊。看到最后那一幅的马拉松创作过程,就又想到美术老师和我讲的,不要想着自己怎么越画越难看,每一笔上去都只会是变得更好的过程:物质性的创作就是有这种直接耕耘直接收获的踏实快乐。
因为是毕加索才看的,看了八分钟之后退出确认我是不是找错片源了。后面越看越有意思,怎么同样是用线条笔墨色彩,人家就能造出来这样的成果呢,脑子与脑子之间的区别真是巨大。最后看完只能惊叹、鼓掌说。能以第一视角带入天才的创作,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恩导演。每幅图我的反应大概是嗯…嗯?…嗯…嗯???从简单的线条开始,突然就变成了我不理解的样子。突然就从简单的ABC变成了毕加索。100昏100昏!
太珍贵了!看完1956年的乔治·克鲁佐大师(希区柯克唯一视为竞争对手的名导)拍摄的《毕加索的秘密》纪录片,激动的快要睡不着了。1956年,克鲁佐征得毕加索的同意,进入到毕加索在戛纳的画室里,对他的作画过程进行实地拍摄。时年75岁的巴勃罗·毕加索身穿短裤,面对难耐的酷热以及聚光灯的强烈辐射,兴致盎然地挥笔作画,他说他画一天也不会累。你永远不知道大师想画什么,他说他自己也不知道。开始总是简单的点线面,生动的线条在画纸上迅速游走和变形,后来就成了难以想象的满满高级感的艺术珍品。在此次拍摄中,毕加索一共创作了20幅作品。这部78分钟的纪录片拍摄结束后,毕加索将拍片过程中所画的作品悉数毁弃,因此该片是仅存的记录,被法国政府视为国家级珍宝。
全程不对毕加索的画作解说,只是单纯地呈现毕加索的绘画过程。最让我震惊的是,毕加索绘画并不是从低到高趋于圆满,而是一幅画不断衍生变形出新的画,新的画不断牺牲取代前一幅画的过程。线条创生线条,色块创生色块。永恒地生成,这是艺术力量最纯粹的展现。
绝顶的绘画大师,对于绘画独特的理解,其画作永远是流动的永远活在永恒的时间绵延之中。一部伯格森式的影片(巴赞评)“我不寻找,我发现”“偶然出现”“这部影片的全部原则就在于造成这种有所期待而又始终出人意料的效果。”“毕加索笔下的每一线条都是引发出新的创造的一种创造,但是,它不像是一个原因导致一个结果,而是像生命孕育出生命。”“《毕加索的秘密》不仅揭示出人们已经了解的事物,即创作的时间的延续,而且表明这段时间延续可以成为作品本身的组成部分,一个附加方面,这是在作品成形阶段被轻易忽视的方面。”“应当表现画作下面的画作”“唯有电影能够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能够从非连续的大致近似,过渡到连续视像的时间真实,直至展示出时间延续本身。”“克鲁佐剔除了一切传记性描述和解释性成分,剩下的只是毕加索的目光的记忆。”
变幻莫测的创作过程,就像毕加索本人所言“你所要的戏剧效果已经达到了,但不是在影片结束时”,的确这种戏剧效果自始至终都是在场的,它不需要刻意的被安排在结局处,因为戏剧性就是毕加索本人,它存在于他的每幅画之中,存在于他的每幅画的绘制的过程之中。如果说毕加索可以连着画一整夜,同样这样的创作谁不想看一整夜那。
很特别的纪录片,没有长篇大论的访谈和列举事迹,而是拍下画家在当时的即兴创作,在这个过程用看到了毕加索有孩童的天真,也有自己一直不满意更改的画作,画完又改,改完又画,没有止境重重复复,看来画家也是执着于当下的心情,一副杰作的创作也不容易,画完一副牛的画,我们会以为他用了十几分钟一下子就画完了,怎么知道他用了五个多小时,所以我再也不惊叹于有名的画家画作的高价,确实来之不易,脑力活和体力活跟对时代审美的把握,的确付出不少!
巴赞认为克鲁佐只是截去了毕加索停笔思考的时间,保留了画笔灵动的24帧之真实顺序,并从与毕加索的对话中透露,5分钟的影像呈现实则画了5h..从而体现了电影导演所考虑的观赏性,所以并没有丧失该片的记录性;彩色绘画和黑白画框外的自然环境之对比,复现了人本然地对绘画抱有彩色期待的观赏心理,从而忘记周围的自然真实,其实是被处理过的。而毕加索的秘密,便在观看这绘画过程的悬念中,与大师博弈,然后自愧继而心生惊奇...跟看直播还是后期看cut,或是开倍速的当下媒介生态有点通俗层面的共性,总觉得巴赞捧得略高了。观赏性五星的原因,还是好奇伟人是如何成为伟人却仍旧不得知的心理造就的。或许是习作、重复性地习作叠加与毕加索公牛般的神色所致,如其所言「我不寻找,我要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