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林公主(2008)

شیرینUP:2023-09-20

希林公主

评分:7.7 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编剧: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主演:马纳兹·阿什哈尔 / 塔拉内·阿里多斯蒂 / 朱丽叶·比诺什
类型:剧情
片长:91分钟地区:伊朗
语言:波斯语
影片别名:雪馨 / 希琳公主 / 雪馨公主 / Shirin
上映:2008-08-28(威尼斯电影节)
IMDb:tt1284587

希林公主简介

某表演廳內, 觀眾們正在觀看一部改編自傳統波斯故事 “Khosrow and Shirin” 的電影~ 銀幕上的電影從沒出現, 只從音軌上的對白和效果音透露劇情發展, 畫面則照出一張張女觀眾的臉孔, 部分女生在感動時更淚流滿面~ 實情是, 這些 “觀眾” 全都是職業演員, 在導演指導下看著牆上的白紙演戲, 在後期製作時才配上音軌上的對白和聲效~

简评

@小西天。《希林和考斯洛》要改编为电影,是标准大投资商业片。阿巴斯却有意走向标准操作的反面:本片是在阿巴斯自家客厅拍完的,一共动用了三把椅子。如果不算请到比诺什和一众伊朗一线女星的人脉成本,本片实现视觉内容的花费几可忽略不计。但当摄影机调转向观众(阿巴斯有意只捕捉女性观众的脸),把跌宕的悲剧爱情留在我们与她们间那不可见的银幕里时,未展现的希林公主故事反而完成了与观看电影的伊朗当代女性更丰富巧妙的互文。如果有意捕捉,能听到很多关于面容与注视的台词。裹着头巾的女人们坐在影院的黑暗中,竟如一面面举起的镜子。观看亦是窥镜自视。于是她们流下了注定的泪水。映后有沙丹与李洋的对谈。室外吹起了秋冬交接的凛冽夜雪。李洋说在如此雪天来看希林公主的,一定都是阿巴斯和电影的忠实粉丝。算不上,就如风雪,都是不期而遇。

没有希林公主的《希林公主》,她们每个人都是希林公主。黑暗中有着闪亮眼眸的面孔就像庞德的诗句:这几张脸在人群中幻景般闪现,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群像中每一个体的一颦一笑、惊恐或流泪,一方面在共情那部不可见的爱情悲剧,另一方面故事里男性的诡计权谋和政治野心对照女性的牺牲无助,又可以代入女性的普遍处境,观众席上男性隐没在黑暗中,如果无法避免电影的男性凝视,我们是否可以凝视这一“凝视”?只存在于对白和配乐声响的电影故事里,剥离画面的声音完整又残缺,人物关系和叙述结构带来信息的混淆。而故事本身也包含多层“看”的关系,恋情的开始让人想到《牡丹亭》,都是在梦和画像的接触中陷入迷恋:看到画像后又留下自己的画像,梦境与现实“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公主真正爱慕的是雕刻家法尔哈德,是艺术美带来的觉醒。

《希林公主》是一部关于不存在的电影的电影——所有“观众”皆在表演看电影,她们在阿巴斯的指导下想象着电影来做出反应(脸上闪烁着人工的明暗变化),构成了本片的画面;而本片的所有观众,也在阿巴斯的提示下——直接来自虚构的音轨,间接来自“观众”的表情——想象着电影。除了情感没有一样是真实的(尽管由表演引导),阿巴斯利用特写的欺骗性制造了这样一个“终结者”,它依靠吞噬来自镜子两侧独属于每一位观众的想象的、缺席的电影,而成为唯一在场的、变动不居的电影;观念固然重要,然而本片绝不仅限于可用文字表达的观念艺术——那些动情的美丽面容难道不能勾起我们自己的回忆?

看了一部没有电影的电影。只有音轨旁白。算是阿巴斯的一部具有实验性质的电影吧。我还挺喜欢。充当观众的演员都太美了!“然而这部电影并没有在电影院中拍摄,而是在阿巴斯自己家中拍摄完成。阿巴斯每次只拍摄一位女性,在他的要求下,演员们对着摄影机表演出不同表情。为了制造出真实的观影效果,阿巴斯在摄影机前用一副简笔画绘制了一个人物行动轨迹图,演员们则根据图纸调整视线。为了得到受惊吓的表情,阿巴斯特意将物品掷地发出声响,以得到真实惊讶的表情。银幕反光呈现出的光影,也是通过打灯的遮挡阑珊制造出的。在各种努力下,《希林公主》呈现出的效果十分真实,甚至不亚于纪录片,没有人会怀疑这竟是“造假”出的效果。”来自幕后故事。

阿巴斯对电影主体性的解构和重构,一个关于观看的叙事。阿巴斯在荧幕上交叠着多重观看的目光:希林公主原著的前现代叙事以极现代的方式重新结构,剧中人物相互观看的欲念与渴求,关于看与看见的隐喻,眼睛作为欲望器官最直观的呈现;影片中的观众与影院中的我们似乎向同一块荧幕投向观看的目光,而又观看着他人的观看,双重注视的duality,荧幕作为镜子最精准的象喻。阿巴斯向我们提出某种极简主义影像的可能:如何以近传统的方式完成拍摄,而解构一切电影一贯被认为赖以生存的要素,真实的拍摄、表演、镜头语言,甚至包括影像本身;而剩下的要素或许就是电影之为电影的核心,而阿巴斯在这部作品中向我们提示:某种共同体的观看。

银幕外真正的观众和银幕内虚假的观众都在做同一件事:猜测和想象旁白中说的故事并做出真实又虚假的反应。只不过真实的观众多了一些bonus,就是在脑中猜想剧情的同事可以像观看动物一样随便消遣一下那些女性演员刻意做出的表情。对于我这种普通观众来说,旁白的故事真的要比这些“观众”的表情有趣得多。这是阿巴斯的一次无所谓的实验,事实证明了一个每个人早就知道的真相:哪里有故事,观众就去哪里。当然这其中可能还有些和文本无甚关系的政治隐喻,影射着穆斯林女性的面纱:女性被剥夺的被观看的权利,只有声音能被听见;所以作为抗议这部电影强行让我们观看了一个半小时的伊朗女性。但,这又如何呢?

声音导演阿巴斯,这场真的很适合电影院。听了一场广播剧,我们在看电影,电影里的人在看我们。全程一直看字幕,对白设计的不错,很戏剧。全靠想象的希林公主。看到一半眼睛睁不开了,想我要是母语者就好了不用睁眼hhh。映后的李洋教授补充的不错,阿巴斯的很多电影都是在剪辑室里完成的,看似实拍实则剪辑。希林公主画面里的人们跟我们一样,也是想象后的反应。这就有点意思了哈,遗憾的是要靠字幕。倒是没有与画面里的观众一样共情,我们心里也有一个希林公主,有的只是将台词抽离出来映射到自己现实世界的所感。“爱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礼物”,看着屏幕上为希林公主流泪的女人们,我心里也唏嘘不已。

阿巴斯研习08. 阿巴斯说,《希林公主》是其拍过最具人工性、最不真实的电影,但也是最真实、诚实的电影。阿巴斯创作理念中重要的一点在本片中彰显极致:电影的质量是由观众能在多深的程度上发挥【想象力】来决定的,通过让事物【开放】,让人们在脑海中形成自己的故事。于是本片的创作方式变成了:一百多个女人(大部分是演员)来到阿巴斯家的地下室,即兴地回忆一段私人事件并由此想象一部电影。最终阿巴斯从所有素材中挑选与《霍斯陆和希林》演出音频中所显示的情境相契合的画面,匹配、组接——当然可以想象这过程中变换了多少种组合——剪辑了5个月,阿巴斯“逼迫自己停下”,得到了现在这个版本。最终,这部片成了观者与一百多位沉默女人的对话,人们可以自由填入任何感觉和想法,有时也可能与导演希望产生的感觉契合(真·“脑补派”电影)

映后展 李洋老师说,能在风雪夜坚持来看《希林公主》的人一定是阿巴斯的影迷阿巴斯是一位非常具有先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导演,他不在西方观众面前展示他们期望看到的内容,反而一次次在元电影,在电影实验上做出探索创新。《希林公主》纯小成本,却回归到了电影本体母题:听觉视觉和电影的关系,过往经验里,当我们在看电影时注意的是屏幕内部的故事,却忘记看电影的人,而在这部,我们通过屏幕和看电影的人直接面对面,虽没有打破第四面墙的凝视镜头,因她们的情绪和视角是完全聚焦于她们所处的空间的屏幕之上,而我们仅仅是借助声音和她们的表情来猜测和感受屏幕上的画面内容(这个心盲患者做不到hhh)但这种纯粹的身体语言和情绪之间的流动却是直接的,它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可能性,人与人无语言隔阂,依靠情绪对话的无偏见,即我被看到,我被理解

阿巴斯施展了他的诡计,抹除了虚构与现实的界限。电影是虚构的产物,电影中的演员们却在演绎真实的情感。台下的我们本是看客,此时却成了被看的对象,《希林公主》让所有人都想起了心中悲伤的爱情故事,台上的演员成了观众,流露出悲伤惊恐与痛苦的真实的情感,台下的我们则成了被观看的对象,与台上演员分享内心中悲伤的故事。完美表达了“世上本没有希林公主,有或者说每个人都是希林公主。”阿巴斯用自己的诡计,施展所有虚构的手段,拍摄出了属于每个人的真实的故事。

阿巴斯在制造一种疏离感,你看到的场景,和你听到的背景,压根不是一回事,你只能靠捕捉字幕里的语气、声音的变化来继续了解剧情的发展,画面根本没用,那一张张美丽的脸,根本不会带来任何有用的信息。所以,看到一半的时候,我逐渐适应了这种观影方式,开始有精力数每个面孔在银幕上停留的时间,大概在20到40秒之间不等的样子,恍惚中,突然想明白一件事,母语者根本不用看字幕,接收的信息少了一样,他们会更快的注意到画面和剧情的剥离带来的不适,会比我更快进入思考状态。所以,电影到底是什么呢?

以为是阿巴斯请一群人看电影,然后把看电影的过程拍成电影。想到蔡明亮的《不散》,不同的是电影在阿巴斯的电影里缺席,仅仅靠演员来体现,演员脸上的明灭就是电影的光影,演员的眼神飘移就是电影的人物轨迹,演员的表情变化就是电影的情绪投射,以此完成阿巴斯的观众和一个不存在的屏幕影像世界的想象中的连接。看简介才知道完全是无实物表演,对白和音效都是后期加的,逼死人的实验性,又是一次对影像边界更深层的探索。想起《24帧》里小鸟在窗帘上投影的那一帧,影子从清晰到模糊再到清晰,实际上是太阳隐入云里又探出。阿巴斯对影像世界的理解和延展确实跳脱出了一般的框架,如果以后有人要整理阿巴斯的纪录片,建议取名《影像之子》(戈达尔no offence

获得奖项

  • 第22届东京国际电影节
    第22届东京国际电影节
    提名:Asian Film Award
希林公主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