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捕(2010)

La rafleUP:2023-09-18

围捕

评分:7.8 导演:罗丝·博斯 编剧:罗丝·博斯
主演:让·雷诺 / 梅拉尼·罗兰 / 加德·艾尔马莱 / 拉法埃尔·阿贡吉 / 雨果勒佛德茲 / Joseph Weismann / Mathieu Di Concetto / Romain Di Concetto / Oliver Cywie / 西尔维·泰斯蒂 / 安妮·波诺什 / 德尼·梅诺谢 / Roland Copé / 让-米歇尔·诺里 / Rebecca Marder / 阿黛尔·艾克萨勒霍布洛斯 / 卡特琳娜·阿莱格雷 / 蒂埃里·弗雷蒙 / 让-皮耶·罗利特 / 伊莎贝尔·杰利纳斯 / 阿尔梅尔 / 卡罗琳·雷诺 / 马克·里奥福尔 / 斯万·阿劳德 / 格雷戈里·加迪诺尔 / 加
类型:剧情 / 历史 / 战争
片长:125分钟地区:法国 / 德国 / 匈牙利
语言:法语 / 德语 / 意第绪语
影片别名:巴黎血色围城 / The Round Up
上映:2010-03-10
IMDb:tt1382725

围捕简介

1942年,11岁的小约瑟夫(约瑟夫·魏斯曼 Joseph Weismann 饰)正是天真烂漫的年纪。盛夏六月的一个清晨,小约瑟夫穿着一件胸口缝着黄色小星星的衣服,正要兴致冲冲地去上学。旧货商邻居鼓励他好好上课,而面包师傅却开他玩笑。他的犹太小伙伴和他的家人在蒙马特高地学习和生活。即使这是块被占领的法国区域,他们仍然得到了暂时的庇护。然而这短暂的幸福和宁静,很快就崩塌了。
  1942年7月16日早上,在埃菲尔铁塔附近的冬季自行车赛车场里,一万三千名受害者被凶残的虏获在一起,准备运往波纳·拉·罗兰德集中营。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

简评

战争中老百姓最苦,正常人都不会想到有人这么丧心病狂,就像电影里爸爸说的“不只我一个人相信他们,所有人都相信”第一次看的时候真的很生气,女孩一家要是早点走可能不会是这样的结局。小男孩没有说出爸爸的事可能爸爸还能活下去,被隔离时发起暴乱还能逃出去几个……但再看几次后发现,我只不过是站在了上帝视角,而电影里的他们对之后的遭遇只能凭借着过去的经验来分析,比如说爸爸已经提前住到小房子里。孩子只是不懂战争残酷,怕和爸爸分离。而爸爸可能宁愿和家人在一起也不一个人苟且偷生。失眠又来复盘,还是落泪。

勉强及格。维希政府受命清理犹太人,上万巴黎犹太人被从“避难所”揪出来押送集中营,以不少儿童作为重要角色的群像戏回顾了这段历史。女编导是作家出身,在素材准备上有过人之处,义务送信供水的消防员们、不同立场的法国民众、犹太复国主义和集中营背景、审查身份转运犹太人的过程和法德双方讨价还价的过程呈现的有条不紊,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也做了赛马场集中地的大场面,群演的调度也很认真细腻,还有个穿着清凉的妹子。但是缺点也非常明显,德国人那条线直接到顶了,出现了希特勒的若干戏码,但是跟主线基本没什么联系;以女护士梅拉尼为见证者的部分,又太女性化的硬给式煽情,而且以她的行动为焦点,冲淡了临时集中营的生存困境(毕竟她是局外人),效果适得其反。让雷诺演了个串场的医生,但除了用听诊器之前先给焐热,表演上没留下什么印象

生而为人,4000多个孩子没有未来,只体会到世界的残酷,短暂的人生之路上,经历绵长无尽的伤痛,体会生离死别,失去所有最珍贵,直至自己的生命……大卫与安妮特拼尽全力,在时代的洪流中,逆流而上,用生命书写大写的人字。人性如此脆弱,但即使最脆弱的善意也会闪耀人性的光辉,比如那个收到那束黄色鲜花的警卫,无可压抑的本善必将战胜一切,但往往损失惨重……

从儿童视角讲述二战时犹太人历史的片子有很多,《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美丽人生》都是经典之作。本片讲述的背景是法国,虽然从人数上来说,法国犹太人遇害人数并不如东欧那般巨大,但发生在这个近代文明蓬勃发展的国度,还是有很大的反差可以抓,本片立足之地就在于此。开头雕刻的那些美好平和画面对后续的人间地狱做了很好的反差铺陈。集中营中强行拆散母亲和幼儿,生离死别的场面顺势成功地将故事推向了高潮,中规中矩的一部大屠杀纪念以及反战作品。不足的是,细节上有些随意,对希特勒的描写的几个场景和镜头显得元首本人太弱,嵌入的太生硬,有点乱入的感觉。战后寻亲的场面,犹太人还穿着集中营里的条纹服混杂在人群之中,有点不伦不类,这都是失分的地方。群星云集,泪点颇多,这是成功的地方。深度挖掘的不够,情感丰富的可以,四星。

全景式的从围捕,集中安置,临时集中营,直到送出法国的死亡列车,对各个层面的法奸助纣为虐迫害犹太人的黑历史做了很诚恳的反思!纳粹人为制造人间悲剧的能力真是历史之最,而大量仆从国军政系统对基本良知的放弃,让仅存的一点点人性之举都会闪耀出光辉。父母子女被强制撕裂的场面很残酷很无奈。医护与犹太人这条主线视角下,虽然人物线众多,牵涉到了好几个家庭线,但交代的还是比较清晰的,毕竟这种极其突发的集体事件,谁的前史交代都已没必要求完整,其时分时合的不确定性,更强化了一种极人心惶惶的现实处境,该片在客观写实与主观抒情间处在了一个比较的平衡的位置上的。对政治顶层的策源交代则稍显可有可无一点。

导演心思很大,但能力太差,这么好的题材被浪费了。战争的残酷我没看到,印象中只有一个巴黎妇人从高处摔下而死,其他时候都是擦边球,我一点也感受不到将有近万人即将赴死的紧张感。大部分时候,每个人都干干净净的,穿得很漂亮,连最后回来的小孩子的脸色都养得很白皙红润:孩子,你真的去过集中营?

影片结尾,莫诺护士收养了一百多个孩子,并为幸存的犹太人们提供寻找彼此的机会。当看到幸存的约瑟夫,喜极而泣的场景让这部悲情电影增加了些微温暖。而当莫诺看到了照片之下的诺诺之时,可爱的诺诺,用稚嫩的肩膀承担起了整部影片泪点,不管是悲还是喜。历史还在滚滚向前,这不是唯一的种族清洗,这也不是人类仅有的大屠杀,然而历史总在不断重复自己、不断周而复始。只希望未来,不再有历史。

法国尚属会反思的国度,种族清算的悲惨无情和人性光辉碰撞…还好结局有温情,25人生还,尚还有历史见证人。了解过二战犹太人屠杀史,电影并未拿孩子赚眼泪,这就是赤裸的历史真相,已实属克制。二战当下的意识形态使人类无视孩子渴望的眼神,送他们去死前仍被欺骗去寻找亲人,人类的堕落没有底线。sz-h

2010年出的二战中犹太人悲惨遭遇题材的片子,现实往往比影视作品表现的更残酷,或许开头字幕提醒让人期待值高反而略失所望。出彩之处在于从妇女儿童角度重现了那段历史。懵懂无知的孩子们在嬉闹时浑然不知,.16根据名单开始了对犹太人逮捕,从自行车赛场馆转移去集中营途中竟因车辆短缺将母亲和孩子强行分开,后出于人道主义说是让团聚,只可惜那辆满载儿童的列车基本无人幸免!

二战时的法国彻头彻尾是软蛋,战争伊始便投降德国,然后便成了德国人的走狗。电影里,除了看到一个女护士的努力付出,以及一群消防员的善意,几乎看不到其他法国人和犹太人的的抗争,让雷诺在其中的戏份也是少的可怜。导演编剧虽然很努力,但不得不说只是一部中等水平之作,比起同类的反思二战题材深度还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