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注(2011)

הערת שולייםUP:2023-09-17

剧照演员表影评
脚注

评分:7.6 导演:约瑟夫·斯达 编剧:约瑟夫·斯达
主演:利奥尔·阿什肯纳齐 / 阿尔玛·扎克 / Shlomo Bar Aba / Alisa Rosen / Micah Lewensohn / 尤娃尔·莎夫 / Nevo Kimchi
类型:剧情
片长:106分钟地区:以色列
语言:希伯来语
影片别名:注脚风云(港) / 学术父子 / 抄袭风暴 / 注脚 / Footnote / He'arat Shulayim
上映:2011-05-25(以色列)
IMDb:tt1445520

脚注简介

影片讲述了一对处在敌对关系之中的父子的故事。父子二人都在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工作,他们都是犹太法典的专家,而且都是颇有个性和怪癖的怪人。由于在对待荣誉和学术问题上,父子二人分歧过大,所以这两个学者之间产生了早已超越父子关系的抵牾。儿子是一个喜欢追名逐利的当代学者,而他的父亲却是一个非常严肃、非常守旧的古典派的学者。在父亲威严的外表下,他其实也是一个渴望得到认知和认同的人。父子俩的矛盾一直没有公开化和扩大化。但是,当以色列国家奖要颁发的时候——这是以色列国内奖励学者的最高奖项——父子俩的矛盾终于爆发了出来,这是一出令人苦恼而且没有结果的对抗。

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约瑟夫·斯达 第64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约瑟夫·斯达 第27届美国独立精神奖最佳剧本(提名)约瑟夫·斯达

简评

影片讲述了世上最特别的一个国家里的一对从事最特别职业的人之间的最普世的情感,父子情。父子俩谁的治学态度是正道?谁应该获得奖项殊荣?谁更爱对方?说到底,谁值得共情?片子的态度看似居中,实则戏谑,父亲刻板古怪,儿子哗众取宠,儿子上来就暗带嘲讽的调侃儿时父亲对自己职业的傲娇,父亲则在女记者面前称儿子的研究是空中楼阁,影片的最后时刻,父子终究心意相通了,二人如何抉择?故事戛然而止,因为有了相通的一刻,就够了。

21/8/19:从有形到无形 从社会到家庭 能用这么短的时间把故事讲得这么通透还不落俗,剧本是真的厉害,评委会主席与小教授互争那段一度让我相信还有更大的什么暗线(比如老教授真的是没什么贡献) 加上老教授的木讷而沉默的演绎,直到全片完结我才领悟用意;ps 有点点不喜欢前半段插图式的背景讲解。导演在成片剪辑时应该更自信点保持整体性不好吗?

脚注这个标题是指父亲(代表老学究)曾经被一位塔木德著名学者引用过,在别人眼中这或许是他“最大的价值”,多年陪跑的他与在学术圈顺风顺水的儿子之间的紧张关系 也即将因为奖项颁错而点燃。开篇插画式的人物简介极其快速地交代了父子间的性格差异以及隔阂,结尾处悬疑色彩的配乐与流畅剪辑也让故事跳出了一般喜剧的桎梏。父亲(柔软的犹太人)是疏离、被男性社会排斥的形象,他与儿子(充满男子气/出生在建国后社会)多半是对抗抵触的,后半部分就几乎没有二人当面对话的场景,但却比任何人都懂个中的微妙心思,才有了结尾戏剧性一幕。和宗教学术完全不沾边的柔弱孙子的角色似乎也隐射了新时代犹太男性气质的重构,戴上渔夫帽的他与戴kippa的父亲形成对照,同时与爷爷形成一种隔代联结;儿子对奖项的退让也或许是异性恋正统下的权宜让渡。

结局很意外,没想到就那样结束了,之前想象过父亲可能会在颁奖的时候做出说出什么,但就停在那了。在影片前段,我觉得那样的错误是一个非常难解决的问题,但换了一个情境想象,竟把觉得这个问题放在家庭里是最不残忍的。当然看到后面发现电影主要想阐述的不在此。有意思的是电影前段对人物性格的塑造,还有父子间的关系,他们交流很少,处在敌对关系,但是会互相看对方的学术著作,了解对方,看到儿子在那件狭小的房子里为父亲争辩很意外。脚注是什么意思呢?前面说到父亲只是他老师著作里的一个脚注,现在呢?人成为文学的脚注吗?还是研究的方向?

7/10。开端长镜头很怪异,儿子被授予院士登台演说,却始终聚焦到父亲那张紧绷的脸,铺垫了父子的学术对立。片中多处例行检查、重要学术会上嘉宾必须佩戴的蓝色手链,给研究领域蒙上了一层深厚的政治色彩:现代型学者把过去个人的求真行为扩展至集体有组织的游戏规则,父亲代表的古典型学者,缺乏成体系的学术成果、断绝与圈内交流,导致其一直被学术界的权威所打压,甚至被保安拒之门外,他不与家人共餐,不一起乘车选择独步回家,镜头中出现父亲和一把被吹翻的黑伞,代表老学究风雨无阻的敬业。精彩一幕发生在儿子为父亲是否匹配最高荣誉进行论战,几位评委挤在狭窄的密室,儿子进来他们要搬凳子腾出空间,成为同行间激烈竞争的最佳注脚。结尾父亲用报纸痛诉为他终生放弃评奖资格的儿子,随后又从提名理由中发现原定获奖人是儿子,就像一出尴尬的闹剧。

一个是一生等待一次认可,一个放弃被主流认可选择了家庭,父亲认为儿子的“陶罐”是空中楼阁,是华而不实的,自己在做有益于几代人的工作,是真正的学者,但父亲一生因一个小小的脚注而骄傲、把所有的荣誉、成就、在意的事情全收在文件夹中;而儿子,宁可放弃以色列奖,放弃在自己的事业上被人认可,选择要父亲的自尊不受到打击,孰务实,孰浮夸,一目了然。事实证明一个老套的父子关系的片子,套上抓人的元素是会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的,两对父子的矛盾安排的很巧妙,其内容相互补充

犹太人的家族观念与父子关系的幽微,学术圈内知识人好名如好色、晋升评级上公报私仇的倾轧与刁难,由这样一个“颁错奖”的故事淋漓尽致得以展现。虽是免费公益展映,然现场观众的观影素质令人吃惊地不错(虽然信息提示、窃窃私语声全场未停过)。画质近乎rmvb,字幕人名翻译都未统一且颇像YYets版,生疑究竟放的是不是DCP?

在希望之歌和热烈的掌声中,父亲还是登上了领奖台。他做了一辈子学术研究,一生在勘误和纠错,最终却要将错就错来证明自我的价值,如此讽刺。一通电话的谬误,仿佛逼仄房间里为了关门而不断起身的老头、观众坐席上为了让路而不断缩回的双腿,如此难以忍受。在纷飞的纸张中,你明白了生活的无稽与冷漠。

导演很好。其实是个喜剧…以色列就是这样,一个学术颁奖典礼也冲锋枪守门,随时都可能出现恐怖分子的地方,无法美好,想起以色列大使馆还在国贸西楼的时候,老员工让我去西楼别下错电梯,说大使馆门口架着自动机枪的!这也像我上次去伊宁,旅游景点门口都荷枪实弹。回到搞学术的主题,看完以后我更加觉得在校时没有选择学术人生是一个比较适合我的决定。

子承父业,二人共同着力于塔木德研究,儿子更有所成。在冲击以色列奖过程引发的小插曲中,以儿子对父亲的维护/父亲对奖项的追求,用荒诞却写实的故事,从家庭矛盾延伸到社会层面,探讨人性功名间的微妙关系;剧本尚佳,情节扣人心弦,特写镜头张力十足,戛然而止的开放式结尾反倒措手不及。

人间派和非人间派的两种学术立场,必然前者吃香而顽固坚持纯学术的后者要被孤立,哪怕前者致力更多的是喧嚣和流行,不真正值得那些名誉。但学者或许首先应该当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食人间烟火未必意味着你是不嫉妒不贪念的人。剧本从一对父子和一个搞错了的至高奖项入手,很好的故事,很时髦的后期剪辑

父子暗战有点不同学术传统交锋的意味,陶片研究隐喻非常现挂地用在推理“堡垒”词源上,是剧情上较有意思的点,影像上有趣的点是会场手环-手铐的意象,学术圈的牢笼。问题是过于类型化的剪辑和配乐,包括击剑服、采访之类的喜剧桥段,有点淡化了主题,不如多拍些塔木德版本考的细节,或者反动学阀内幕啥的。

获得奖项

  • 第38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
    第38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最佳国际影片
  • 第63届戛纳电影节
    第63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最佳编剧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64届戛纳电影节
    第64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最佳编剧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6届亚太电影大奖
    第6届亚太电影大奖
    获奖:最佳男演员 / 评审团荣誉奖
  • 第27届独立精神奖
    第27届独立精神奖
    提名:最佳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