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生(2010)

The First GraderUP:2023-09-14

一年级生

评分:8.1 导演:贾斯汀·查德维克 编剧:安·皮科克
主演:娜奥米·哈里斯 / 托尼·戈罗奇 / 山姆·费尔 / 尼克·雷丁 / 奥利弗· 李多度
类型:剧情 / 传记
片长:103分钟地区:英国 / 美国 / 肯尼亚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我的八十后同学(港) / 人生80才开始(台) / 一年级新生 / 初等生 / 最老的小学生 / The 1st Grader
上映:2011-06-24(英国)
IMDb:tt0790663

一年级生简介

对于马鲁格(奥利弗· 李多度 Oliver Litondo 饰)来说,学习是一生中最让他感到幸福的事情,然而,已经84岁高龄的他再也不可能重温曾经课堂上的快乐时光了。肯尼亚推行的免费教育政策让马鲁格看到了新的希望,他希望能够成为众多受益的学生中的一员。
  马鲁格的执着和热情感动了 教师珍(娜奥米·哈里斯 Naomie Harris 饰)却没能感动校方人员和广大家长,对于这样一个退役军人在一群小孩子的包围下重返课堂,反对的呼声统一而响亮。与此同时,珍也因为自己支持马鲁格的行为而受到了惩罚。看到帮助自己的善良人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愤怒的马鲁格决定绝不屈服,他要向刻板的政府提出挑战。

简评

果然什么事情被媒体一渲染就容易变味。片中的老爷子搁我们这可是妥妥的老革命开国功臣,这待遇别的不说绝对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在肯尼亚想接收免费教育还这么多人作梗阻挠,真是让人心寒。影片有一个问题,就是到后期表述的重点不明,不知道是想更多表现老爷子对学习这件事的坚持不放弃,还是表现女老师为了支持老爷子接受教育所付出的勇敢努力和耐心。其实感觉女老师面对的压力和挑战更多,也更值得钦佩。不管这么说,最后的结果还是很鼓舞人心的,老爷子这么大年纪了都知道要脱贫,要改变命运就得接受教育,思想是相当的开明进步。片中的非洲小孩眼睛都好有神,希望你们未来会更好。

一名肯尼亚84岁老人是小学一年级生,他成了新闻噱头围观对象,人们不知他年轻时为了反抗英国殖民者奉献了几乎全部,后背上的伤痕累累告诉那些认为老人侵占小朋友读书资源的教育部官员们,为什么他没能在应该的时候接受教育。“读书学知识才能进步才能不受欺负”老人朴素的理想和女老师“以教育燃起民族希望”的信念似乎重合了,不要忘记历史,要改变自己,多少岁都不嫌晚!人物原型出来真的感动了

由真人真事改编的励志故事,非洲影展的闭幕影片。1963年肯尼亚独立、部落争战等政治事件在平实的时空和回忆的潜流里交错并行,而插叙玩得太滥太脱,果然不是非洲导演的手笔。非洲的影片大多没有技术流的视听包装,抢占银幕主流的是种族歧视、国家认同以及道不尽的反殖民诉求。本片亦难逃模式化的运作。

真实故事改编。一个茅茅运动的老战士,在集中营蹉跎了岁月,借着免费教育的东风,要从头学起。前半段叙事比较紧凑,只讲这个一根筋的人物要留在课堂学习,偶尔搬演他在集中营受虐和家人被英国人杀害的记忆,节奏给的流畅舒服,有几个单个人物搭配乡间学校的画面营造的很超脱,拥挤教室里的学生也捕捉到了自然的状态。剧情推进到后半段开始崩了,本片主题可能是讲为了肯尼亚独立事业奉献人生的老人,现在突破种种努力要用知识改变命运这么个励志诉求,但叙事有很多杂音和不合情理的设计,比如女教师为何要执意帮助老人求学?她的动机与老人的过往之间并没建立什么关联,甚至还有冲突。老人和其他小学生的互动就只有纠正一个孩子反写“5”,这给的太简单了。那些家长反对老人入学甚至威胁女主又是因为什么?这背后可能有部落主义的立场,但电影也没展开讲

非洲肯尼亚的部族与部族,人民与殖民者之间的历史关系的知识匮乏,影响了我感受影片的能力。所以,故事显得单薄,内驱力有些差。Maruge是无可挑剔的民族英雄,为抗争殖民统治奉献了一切。尤其最后读信的过程,历数他所遭受的监禁,是很有力量的。但为什么要坚持自己读小学认字,说服力不足,确实像是新闻宣传造出来的。“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原因,也可以理解。在急需被世界看到的非洲,需要有典型人物来吸引关注,最终才能得到发展的机会。我不要否定革命者们的牺牲,他们永远值得被铭记。只是影片,让我产生一些歧义。

(新冠病假观影)某些情节让我对非洲殖民史产生兴趣,(之前怎么没听说有专门做这种的研究中心?中国政府往非洲砸钱之前是不是先花点小钱养几年秀才更好),茅茅起义给我一种类似拳乱的感觉。不列颠确实是受到阻力才逐渐放弃殖民地,但这种部落起义是否真的起到了效果?也许二战后帝国的实力衰弱才是主因?又或是其他地方有更明确纲领的民主革命顺便帮助了非洲的殖民地完成独立?//另外一点是,影片内黑老人、女校长是正派,英殖民者和坏官僚是反派,但影片自己却表达,旧英国殖民者是反派,现在的英美世界(几乎未出现)象征正派。

典型的西方白左叙事的方式跟节奏,所有的人物设置跟情节冲突,都建立在白左可以理解的思维框架中,很典型的比如,“我们要抗争”,“我有权利xxx”,“他们不能xxx”。故事很简单很单薄,一个老人为了读懂一封信要去小学学习,有点悬念是他为什么学习,信的内容有什么,前者很简单,为了自强,后者最后才说出来,是总统给他的致谢信,代表了他过去遭受的苦难。节奏平淡如水,老人请求入学,被校长批准;家长叽叽喳喳表示反对老人入学;小孩子们喜欢原来的校长,把新来的校长赶走;老人去首都找部长硬气地卖惨,要求原来的校长回来。无一不是符合白左思路的,这样拍片白人看得懂,更能共情,回过头来想想这些小国也挺可怜的,被殖民被压迫那么久,完事还要通过被殖民的人们的认知方式去告诉他们发生过什么,有多少私货,话筒都给别人了,那由不得你

八十多岁的老人,曾经的反殖民民族运动的战士,现在的一年级生。影片讲述的则是两场战争,曾经同殖民者的战争,以及现在同保守、迂腐观念的战争。关键还是那份不屈的精神,每个民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而要让这份尊严得到应有的尊重,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强大,不要让狭隘、负面的东西侵蚀了内心!

一年级生 故事其实特别老套,一位肯尼亚反殖民战争里的老革命听说教育免费了,就跑去村里的小学读一年级,中间自然各种阻力,最后克服了压力认识了字。这种故事美国拍过,中国拍过,印度也拍过,在哪都是主旋律。只是因为发生在肯尼亚,里面加了肯尼亚反殖民战争的背景,看着很新鲜。电影本来就是给观众看没见过的东西,尤其是现在,电影院的社交属性被强化,看完电影总得出去和朋友吹吹水,别人都知道的东西当然没法吹牛,所以电影的新奇性会更重要。虽然 一年级生 是2011年的电影,还是有国内观众会觉得惊奇的地方。比如这个用很大篇幅讲肯尼亚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电影居然是BBC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