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学院(2009)

PolytechniqueUP:2023-09-12

理工学院

评分:7.5 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 编剧:雅克·大卫
主演:卡琳·瓦纳斯 / Nathalie Girard / 塞巴斯蒂安·于贝尔多
类型:剧情 / 历史 / 犯罪
片长:77 分钟地区:加拿大
语言:法语
影片别名:理工學院屠殺案(港) / 蒙特利尔校园屠杀事件
上映:2009-02-06
IMDb:tt1194238

理工学院简介

1989年12月6日,加拿大东南部港口城市蒙特利尔为白雪所覆盖,肃杀阴冷的气候仿佛预示着一场悲剧即将降临。面目清秀却布满阴翳的青年(马克西姆·戈德特 Maxim Gaudette 饰),驾驶汽车来到魁北克理工学院。校园内,青年男女自由交谈,畅想未来,殊不知死神的脚步正在迫近。青年拎着枪走入校园,他将愤恨的子弹射向那些所谓的女权主义者。白雪为鲜血染红,霎那即为永恒……
  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并荣获2010年加拿大吉尼奖最佳摄影、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女主角等7项大奖;2009年多伦多影评人协会最佳加拿大影片奖。

简评

生活在一个城市,关于这座城的历史和细节会随着生活的发展不断浮现在眼前。去年观看《沙丘》的导演幕后制作采访时,从维伦纽瓦导演的浓烈法式英语中知道他生于蒙特利尔。之前也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了《理工学院》,但由于中文介绍该大屠杀发生在魁北克理工学院,就一直以为与我没有关联。结果发现没有所谓的魁北克理工学院,蒙特利尔唯一的poly就在蒙大——也就是说——我房间窗外的建筑物就是大屠杀的发生地。

枪手+女主—枪手+男生—女主;维伦纽瓦的氛围营造很厉害,让你的情绪跑不出去。你的思绪就在大雪下的校园里无处可逃;男生的作用:在这种暴力下个人努力的无力感,并表现事件后的无法弥合的创伤。女主:即使世界没做好拥抱女性的准备。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展示女性平等独立性。这样下一代的女性才能被世界拥抱,男性呢更有爱一点吧,特别对女性;和囚徒一样,开幕突然的大声的枪声。

黑白的层次和镜头的灵动比《追随》要好,特别是几次摄影机倒过来的拍摄。前面在杀人开始前的空寂在那场大雪里罪犯的颤抖与后面写实的暴力形成了强有力的反差。女性最后的独白像是一次宣言,一次宣泄,不是充满愤怒和委屈,而是平静而坚定地说出温柔到无懈可击的话语。相对来说,一个多一点小时的时量没有交代憎恨的起因,让杰夫在车里的自杀有点刻意。总体还是被女性感动,男性的愧疚放不进,放进去反而有点怯弱。

很有趣的一个是常常被拿来对比的牛蛙、诺兰、达伦,他们早期都拍了一部黑白片,追随6千美元,《π》6万美元,理工学院没查到,不过感觉要更多一点。这三部电影都可以看出导演们后来的风格,诺兰的叙事、牛蛙的影像、达伦的…仙。达伦的母亲叹号算是扑了,诺兰的信条骂声也挺高,不知道沙丘会怎样,不过因为疫情耽误拍摄,看了导演上影节的采访,觉得也不妙啊。

89年发生的仇恨女权的校园枪击案,09年拍的电影,我在23年看。四十年过去了,女权的意义好像天翻地覆,好像什么都没变,又好像变成了另一种极端。维伦纽瓦早期出名的几部电影我并不喜欢,倒是最近的几部让我慢慢开始喜欢他那种一阵冷风过境般的空旷感,倒回来看更早期的作品,竟然适应良好,真的很神奇,就这种冷峻的观察视觉挺有感的,但电影总体对我来说总觉得哪缺口气,也许风格上的冷峻挺舒适,但这个主题在因果上的缺乏会让我情感上不太能接受。

当前舆论下去看待这部电影别有意味。维伦纽瓦的调度仍旧细腻,奈何主题过于庞杂。想对这件案子置之度外,冷静克制地看待案件的所有卷入者,想法固然好,但要用80分钟既讲述故事又阐明态度是不可能的。女权主义本就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问题,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涉足其中,单就这个问题就无法冷静客观。维伦纽瓦在影片中浸透的表现众生相的野心很难实现。

这是野蛮的罪行,不是无由的悲剧。仇女者冷血蓄谋扫射围猎,心怀升入男权英灵殿的荣耀魔怔殉难般自杀。他不知道的是,即使凶犯和死者的血迹融成一滩黑湖——影像调度中枪声消音,鲜血失色——仇恨陆桥相接也无法开展对话,死后他们灵魂分别去往两个世界,他必在烈火炼狱。视角切换叙事,运镜剪辑和黑白色调操控的干燥冷寂气质令枪击晕开的血色填塞视听空间。兽性肆虐的屠杀和暴行犹如对准格尔尼卡的一瞥奏响不安序幕。系统达到自毁顶点会出现不可逆的崩毁瓦解,男性隐晦积累的慢性厌女毒素在面临旧日规矩行之无效的秩序重建喷溅出炽烈怨怼。以航空为理想的机械工程系女生处处碰壁,理工学院正是伍尔夫的牛剑草坪,只有他们被允许踏足,碎石路才是我的地盘。他死了我还活着,他自由了我却没有,一个失序因子的偶发爆炸,并没有撼动全然结构性的压迫分毫。

真实事件的分量压制了故事最诱人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无意义的调度,和观影期待相去较远。开场对女性的痛斥让人想起出租车,中远距离的背跟又似大象,但前者建立在清教的根基上,后者则完全抛弃了感情。至于本片则纠缠不清,两头不讨喜,只略有强处在视听对事件体验感的勾画,如果剪辑不是那么耍聪明,或许可以再加一星。

看睡着了。很难相信这是维伦纽瓦42岁拍的东西,黑白影调贯穿着学生作业式的对小技巧的把玩,以及选了这么一个空有框架而无实际内容的剧本,唯一能体现维伦纽瓦指导能力的,是对杀手射杀时学生们惊恐反应的指导。全片主要三个人物,反女权的杀手,死里逃生的准女工程师,自杀的目击者男生,三人呈现出来的都只是一个表层的状态,你可以用杀手给母亲的信交代一下他恨女权,之后让他开枪就行了,可他射杀男学生又是为了什么?目击者好像跟死者们有点交情,他自杀又是为了什么?展示女工程师毕业后的场景又是为了什么?这些统统没有交代,短短70分钟的电影,大部分是三个角色面无表情的特写,这种冷调处理并没提供什么情感冲击或是人性天启,更多是新手导演对形式的痴迷和找不到好演员的成本局促。几次跳跃性叙事只是故弄玄虚,结构和内容并没有什么设计

三星半。根据89年蒙特利尔工程学院大屠杀事件改编,黑白片营造出更强烈的屠杀血腥感(想起了老马的《蛮牛》)。相比维伦纽瓦前两部长片,首先在题材上进行转型,也从影像风格拓展为视听浸入——导演个人风格初步成型。同导演前作《迷情漩涡》重复交叉叙事,自然也同类似题材与叙事的《大象》,与之不同的是枪击案动机:《大象》为社会性而本片为政治性:反女权主义反政治正确。推近眼神的特写与维伦纽瓦短片《下一层》相似。成为历史的格尔尼卡屠杀,社会渗透至学校的熵增,生于恨与爱并存的世界。开头遗书以及结尾自述讲述来龙去脉,只不过收尾有些泄气。即使这个世界颠倒,依然抱有爱前行。

就是喜欢维伦纽瓦,总能很快进入他讲述的故事。出色的调度和摄影,尤其对大全景和全景镜头的运用也能营造出压迫感和眩晕感实在是太厉害了。很喜欢瓦解的冰和交融的血的反差:冰冷的人心和“主义”将人们割裂开,但最终炽热的血还是会相汇。相似相溶,人和人都是一样的,似乎也和片中提到的“墒”有着些关联。维伦纽瓦很擅长通过空镜头去讲述故事和自己的思考,而且他的心理外部化是我认为最别致、最有特色的,即从一开始人和环境就是一体的。维伦纽瓦通过此片和焦土之城两部电影证明,他可以出色地展现多重视角(本片中三个视点切入),尤其是女主对生孩子的恐惧一点:归根结底是维导对人的入微观察和共情。台词密度的把控和配乐的运用好到惊人,冰冷和压抑氛围的营造无与伦比。每个人终究要学着去爱这个世界、爱每个生命。

维伦纽瓦的早期作品,看了之后才知道片子是以真实故事改编的,简直不敢相信。打破了传统的暴力片形式,以无比冷静克制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反社会心态的悲剧故事,黑白画面,空旷的街道,以及从头下到尾的漫天大雪,更是将这种冷清的氛围烘托到了极致,全片充满了强烈的导演个人主义色彩,冷静的画面与叙事方式成为其个人作品的典型风格。三位故事的主人公枪手、女主、男主在暴力发生后,分别有着不同的结局,而幸存的女主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但整个事件对其的影响却始终贯穿其一生,对枪手的经历几无描述,其施暴的原因更像是一种社会层面的观念冲突。

理工学院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