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与猎犬(2017)

على كف عفريتUP:2023-09-07

美女与猎犬

评分:7.5 导演:考塞尔·本·哈尼耶 编剧:考塞尔·本·哈尼埃
主演:玛丽亚姆·艾尔·费尔詹尼 / 加内姆·泽雷利 / 努曼·哈姆达 / 穆罕默德·阿卡里 / 查德利·阿法维 / 安尼萨·达伍德
类型:剧情 / 犯罪
片长:100分钟地区:突尼斯 / 法国 / 瑞典 / 挪威 / 黎巴嫩 / 卡塔尔 / 瑞士
语言:阿拉伯语
影片别名:Aala Kaf Ifrit / La Belle et La Meute / Beauty and The Dogs
上映:2017-05-19(戛纳电影节)
IMDb:tt6776572

美女与猎犬简介

年轻的突尼斯女孩玛利亚姆在派对上遇到了神秘帅气的男孩尤瑟夫,两人一起离开了房间。尤瑟夫后来得知,玛利亚姆刚刚在车里遭到了几个警察的强奸。尤瑟夫带她去了私人诊所,那里的女接待对她非常轻蔑,拒绝让她在没有身份证明的情况下看医生。两人又去了一家公立医院,医生也拒绝为她做检查,除非他们报警。漫漫长夜里,她必须为自己的权益和尊严抗争。但当公平成为刽子手的砝码,她又该如何获得公平?全片由九个长镜头组成,讲述“阿拉伯之春”之前发生在突尼斯的故事。
  本片于2017年受邀参加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

第70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 一种关注大奖(提名)考塞尔·本·哈尼耶

简评

故事发生在阿拉伯之春前夜的突尼斯,普通女孩玛利亚姆在派对上遇到了一个帅气的男孩尤瑟夫,互生好感的两人一起离开了派对,之后,一切急转直下,玛利亚姆被几个警察在车中强奸,气愤的尤瑟夫带着惊慌失措的玛利亚姆去往医院做检查,留存证据,去往警察局报案,却接连遇到了难以想象的阻碍。说它以小见大,就是因为它只呈现个人遭际和命运反转的线索,但已经能折射出外部浩瀚世界正在迎来一场不可遏制的剧变

9个长镜头,得益于内容本身的张力,完全没有一般长镜头带来的疏离感,景别和角度的转换十分自然。一个女大学生约会时被警察强暴,在试图走法律程序寻求正义的过程中,却被诬陷成罪犯。片中涉及到的集体腐化让人痛心疾首,而女性警官的冷漠更让人寒心。突尼斯这个国家,可以说无一人是男儿。宗教问题,体制问题,女性议题,都在本片中得已呈现。

第一部作品叫《奥勒法的女儿们》,来自突尼斯导演考塞尔·本·哈尼耶,似乎是一部Docufiction(半虚构纪录片)。哈尼耶曾经凭借长片首作《泽娜卜不爱雪》入选洛迦诺电影节;第二部长片作品《美女与猎犬》由九个长镜头构成,入选当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第三部作品《贩肤走卒》入选2020年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

一部恐怖要素多到溢出屏幕的恐怖片。女主问男主会不会把她被强暴的视频上传到脸书上,男主回答“我的人生就像丧尸片一样,那些活死人追着我,而我一直在逃。如果有一天,我把这段视频上传到脸书上,你就该担心我已经成了一个丧尸”,有被打动到。结尾的警痞把被害人起诉强奸犯类比为让国家蒙羞的行为,以及阐述警察如何保护这个国家如何伟大,着实让人恶心。

在奇怪的仿佛bd翻译的内嵌字母中看了全片,全片有非常强大的震撼力,蝼蚁般被践踏的不仅仅是女性,而是每一个公民的尊严,并且,蝼蚁们还学会了互相践踏,互相啃噬,本片强调了光明和希望,比如正义的老警察,比如始终陪伴女孩儿并支持他的年轻男子,不过这些光明却使片子震慑力有所下降,不过瑕不掩瑜,手法极富代入感,情节紧凑又充满张力,很不错。

这个片子最恐怖的地方就是它不够恐怖;男主最后的话一针见血:僵尸国家;知道你喜欢长镜头,但是每个镜头标个号是不是没啥意义,这个片子自带的时间戳就是镜头的节点,感觉用时间戳标记长镜头很合理;结尾节奏突然加快,作为旁观者的好jc突然打破沉默,女主遮羞布变战袍,阴暗的深夜突然结束取而代之的是阳光普照,感觉整个节奏一泻千里,现实意义也削弱了;说好的girls help girls,但是片中出现的女性角色都很复杂,女记者的电话信号不好,女医生爱莫能助,女jc和接待员冷漠,好像唯一一个真正关心女主的是医院的一个路人

不如叫美女与恶犬……一个将公权力完全与性别绑定在一起的国家实在是很可怕。里面恶犬一样的男性真的和我遇到过的一些北京恶臭男一模一样,看完真的害怕极了,恐男情绪plus。九个镜头拍近两个小时的故事,影片的蓝调其实也很有特色。又让我回顾了我对长镜头的理解:信息量,景深,调度,好看(构图和色彩和光线)

九个段落组成的一组演绎法,让一个女孩与一群猎犬的故事成为了窥探社会结构的切口。其实我一向对承载了过量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作品不抱好感,但这部片子尤为难得的地方就在于,它着重突出的还是女性意识女性经验本身,这一点和《正发生》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长镜头和中近景组成的连续性影像让观者得以与受害女孩共情,体会作为女性个体经验的无助感与自尊的失落。这比单向输出意识形态、空喊批判口号要真诚得多。

与《四月三周两天》对比,也许就如今日的突尼斯与苏联解体前罗马尼亚对比之落差悬殊。女性在突尼斯的处境,整个社会环境,警察的腐败,政权的无为,人民的悲惨状况,都很难说从派对女孩被强暴的切口充分展现,玛利亚姆除了不停拉自己胸口的布料,走来走去,心神不定,实在无法令人信服地展现痛苦与屈辱。长镜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国家机器对于人权的压迫与为难,阿拉伯国家的贞洁文化对被性侵女性的歧视,国家民族荣誉高于一切的封建文化,即使是在“迎来阿拉伯之春进步的”突尼斯仍根深蒂固地存在,仿佛文明未曾降临。一直希望有一个人是正义的化身能够帮帮她,在突尼斯这个男权至上的国家,这是不可能的,只要不嘲讽、奚落、恐吓她就是好人了吧

现实主义的力度。9个长镜头后的悲悯与呼喊。女主明艳动人,里面唯三的两个正面角色:医院好心的女医生和同情女主的老警察,在强大的国家机器与风俗前力量也太不足了,全程陪同女主的男主最后被捕更是极佳讽刺。令人心冷的还有同样作为女性的女警,她的漠不关心和看似做除恶自己的关心后的冷漠,才是这个社会的大多数。

慌不择路的收尾如同长镜头的运用总是伴随着混乱和是否必要的质疑。最满意也是最绝望的,是导演身藏着无数把匕首,在希望的曙光刚刚露出的时候便立刻刺向观众柔软的内心。所有的善都是低声下气、委曲求全的,所有的恶都是肆无忌惮,甚至假以高尚之名的,你们从来不是挡住恐怖分子践踏城池的英雄,你们就是恐怖分子。

获得奖项

  • 第70届戛纳电影节
    第70届戛纳电影节
    提名:一种关注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