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妻理论(2016)
评分:7.7
导演:雷德克·巴杰加
编剧:雷德克·巴杰加 / 米尔卡·泽拉尼科娃
主演:吉里·巴托斯卡 / 艾丽斯卡·巴尔泽罗瓦 / 塔蒂亚娜·维尔赫莫娃 / 吉里·哈夫尔卡 / 贾科布·科哈克 / 帕芙拉·贝雷托娃 / 伊娃·简祖罗娃 / 安娜·希特尼科娃 / 露西娅·希珀索娃 / 阿诺斯特·戈尔德弗拉姆 / 扬·诺沃特尼 / 克拉拉·梅丽斯科娃 / 奥德·帕夫尔卡 / 伊娃·萨尔兹马诺娃 / 加罗米尔·杜拉瓦 / 苏珊娜·斯拉维科娃 / 奥德·马利
类型:剧情 / 喜剧 / 冒险
片长:107分钟地区:捷克
语言:捷克语
影片别名:野虎理论 / 野蛮爷爷(台) / Tiger Theory
上映:2016-03-31(捷克)
IMDb:tt4568328
悍妻理论简介
年迈的兽医扬先生试图为自己牢笼般的婚姻找寻一条合适的出路,而他岳父的死亡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岳父曾和他一样同婚姻做斗争。他岳母现在成了一名寡妇,但仍然主宰着一切事务。扬先生的妻子奥尔加也坚信是她主宰着他们二人的幸福,因此扬先生越来越怕自己步岳父的后尘。他不断用越发奇怪的方式去释放自己,甚至选择去进行一场荒谬又不自在的冒险,最终他发现即使实现了理想中的自由,但一切并没有那么简单。
第7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提名)雷德克·巴杰加
- 雷德克·巴杰加 Radek Bajgar导演
- 吉里·巴托斯卡 Jirí Bartoska饰 扬 Jan
- 艾丽斯卡·巴尔泽罗瓦 Eliska Balzerová饰 奥尔加 Olga
- 塔蒂亚娜·维尔赫莫娃 Tatiana Vilhelmová饰 欧琳卡 Olinka
- 吉里·哈夫尔卡 Jirí Havelka饰 埃里克 Erik
- 贾科布·科哈克 Jakub Kohák饰 佩皮卡 Pepík
简评
一部还没有看完就想推荐的一部电影,比起去年炙手可热的《婚姻故事》要平实要大众也更现实的一部电影。当然,故事的重点不一样,撕开的面具都是赤裸裸而又残酷的。我想评分为什么低于8分的原因,大概是最后女儿态度的转变过快,体现得也很轻微。不一样的婚姻关系,不一样的幸福指数。女儿的转变,让两人的生活没有重蹈父母的覆辙。但值得反思的时,无论什么样的婚姻关系,都是积极沟通积极解决的结果,即便是看似“受害者”的一方,也是促成糟糕婚姻关系的原因。对不愉快关系的默认,对沟通的沉默,也是毫无益处的。
看来捷克和中国有一样的问题。女人的控制欲太强,什么都得按照自己划定的原则去做,以爱的名义或是为你好,这种爱就是束缚的另一个称谓,貌似出于关心,实则是缺乏安全感的一种体现,越没有安全感越要控制。两性关系能够长久友好相处得像影片中儿子和儿媳那样既相互依靠又相对自由,互相信仁互相理解。
騰訊102分鐘版。既然提到捷共,還是有必要找未刪減版。橙色,好多橙色。衣服,寢具,牆壁。橙色很溫暖,但也暗示著離危險很近。說起自由,捷克人深有感觸。蛋疼的事有好多。所以不再為公貓做去勢手術,尤其是老太太抱來的公貓。本來以為斯拉夫語系的原聲會完全聽不懂,還是會有幾個英文或者類似英文的詞和 Life is good
今年看过最喜欢的一部电影。适合晚上一个人静静观看,虽然听不懂捷克语,但是里面的配乐和演员的情绪都很到位。电影的30分钟左右,詹在一个营地里喝啤酒,然后一个人迎着夕阳慢慢骑车回家。这个片段我反复看了几遍,配乐也很好听,但网上没有搜到歌名。总体来说是一部值得二刷的电影。
最好看的生活剧莫过如此吧!无数次看到自己和反思自己,却又看完轻松即嫣然一笑。从生命的最初,女生爱洋娃娃男生爱扮牛仔,便已决定无法同合,所以生活原本就会由于生命个体的不同而充满矛盾,只是需要更宽更松地对待啊!以及,这部电影的人物角色安排,以及生活细节处理得相当好,导演的生活经验相当丰富啊!另外,男性的情感处理得相当好。
该片承袭了“捷克电影新浪潮”的现实主义和真实准则,对家庭、自由、人性进行了深思与探讨,是一部笑中带泪、触动人心的佳作,更是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导演吉里·巴托斯卡运用镜头切换、音乐、音效、对白来推动影片节奏的变化。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运用得也十分巧妙、细腻。象征自由的夕阳下的牛群和前来抓捕的警车刺眼的车灯是那么不协调,帽衫、自行车、咖啡象征自由,而与之相对的立领毛衣、蜂蜜花草茶则意味着妻子的管束,处处反映出矛盾和冲突。该片的结局淡化了影片绝大部分篇幅所传达出的压抑、束缚,也是理解与包容的发端,表现了导演的愿望与期待(引用)
对于男女在家庭乃至社会中的性别角色的探讨很有趣,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观点,但这也正是为观者留下思索空间的地方。艺术确应留有余地。在影片靠近末尾的地方,男主和妻子谈起了小时候喜欢的玩具,妻子说父母给自己玩的都是娃娃,男主则是汽车枪支,这里既含蓄又明确地显露了性别角色的被建构。
“我这都是为了你好。”某种程度上说,这部《悍妻理论》所讲述的故事就围绕着这句话——一句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言”,这部来自捷克的电影让人们明白,这样以关心他人为名实则实行钳制之实的行为和想法不只存在于某一种特定的文化中,控制欲也是普世的。
在家庭里,女人是母亲,含辛茹苦,事事操心,努力要将家维持在一个自己理想的状态;男人则像是顽皮的小孩,可以很享受被照顾的感觉,但并不愿意被管束。《悍妻理论》讲述的就是这种家庭中的男女关系出现问题后的故事。当控制欲超出理性的范畴,女人变成“悍妻”,爱也变味成为“理论”的话,男人恐怕就难以忍受了。不管男人最后是否选择出走,女人所呵护的家,其实都要瓦解了。
一部轻喜剧电影,通过电影名就能知道是讲述如何对待悍妻的故事,男主的老婆是悍妻,而这个家族的女人好像都是这样,女权主义,连自己岳母都是,因为岳父的离世,让男主看到了自己的结局,所以试图逃离悍妻的管控,至于结局吗,自己去看看吧,看完感受是中国的很多家庭好像也是这样,只是悍妻自己并不知道这样的做法会令另一半倍受煎熬,尽管悍妻很多时候也真是为对方好才这样做的,但是和悍字挂钩,总会伤到对方的,应该尝试改变一下方式方法,否则双方都会因此倍受折磨的!
观影过程中一直有种奇特的感觉,女权的舆论应该已经很火热了,本片偏偏讲的是悍妻,或许反而是一种柔和,如果男女互换的话,不是被忽视就是遭愤怒吧。这样去处理选题,恰恰回到了问题核心上来。女儿的转变稍不合理。最后被折中的爷爷骨灰,看似是各让一步,让我们保佑留在墓地别是耳朵骨吧。解放奶牛,接下去要解放狗,狗想不想被解放?
其实就说了个世界性难题,男人需要一点点自由空间,也不是要去勾搭别的女人,可能就是想去骑车,想把船开到对岸,想偶尔吃点垃圾食品之类的小事。但真的没必要装阿兹海默症和通过离婚来获取,影片里的几对夫妻,包括去世的爷爷和奶奶之间,都不是爱情,所以才会闹得如此不可开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