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编年史的71块碎片(1994)

71 Fragmente einer Chronologie des ZufallsUP:2023-08-21

机遇编年史的71块碎片

评分:8 导演:迈克尔·哈内克 编剧:迈克尔·哈内克
主演:卢卡斯·米科 / 奥托·格林曼德尔 / 安妮·贝南特 / 乌多·萨梅尔 / 布兰科·萨马罗夫斯基 / 克劳迪娅·马丁尼 / 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 / 亚历山大·普席尔 / 多萝特·哈廷格 / 帕特里夏·希尔施比希勒 / 塞巴斯蒂安·斯坦
类型:剧情
片长:100 分钟地区:奥地利 / 德国
语言:德语 / 罗马尼亚语 / 英语
影片别名:机缘七十一面体 / 冰川三部曲之三:机遇编年史的71块碎片 / 71 Fragments of a Chronology of Chance / 祸然率71(台)
上映:1994-05-18
IMDb:tt0109020

机遇编年史的71块碎片简介

“冰川三部曲” (Glaciation Trilogy) 的第三部~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1993年12月23日, 一名19岁学生持枪闯入奥地利一所银行向客人乱枪扫射, 令三人丧命, 事后该学生在自己的车上吞枪自杀~ 这宗银行血案, 集合了一班身份、背景、年龄各异的奥地利人, 电影以大堆零碎的片段, 追寻他们在凶案发生前的生活剪影~ 来自罗马尼亚的小孤儿流落街头, 辗转走上电视接受访问, 并得一对早前已领养了一位小女孩的奥地利夫妇收养~ 年老护卫员与妻子关系疏离, 沟通困难, 想向妻子示好却不懂如何开口; 独居老人受尽女儿的冷落, 想见见小孙女又不得要领; 行凶的青年原来是位乒乓球好手, 他买来一支别人盗来的手枪, 在圣诞前夕驾车到油站加油, 想要付钞时才发现没有零钱, 想到银行提款却又见大排长龙…

简评

活跃的现代传媒并不能真正拉近生活与新闻之间的心理距离,远方的战乱多数时候只是不含感情色彩的背景噪音,报导越频繁,越对之习以为常。然而动荡的种子正潜伏在每一个人身边,静待被某个微不足道的动机点燃。在成为新闻之前,在被突如其来的暴力事故串联之前,那些人平凡亦如你我,彼此素不相识,各自力不从心。现代秩序本身就是无序的缔造者,沟通无能成为时代的退行性病变,生命堕落为割裂的、非连续的体验,个体并不因默默无闻而幸免于难。

多线叙述的故事,不同的几组人,他们的生活都面临着各自的困境,最后戛然而止于一场暴力。再结合上电视上不断播出的各种战争与丑闻,让人感受到了对这个世界深深的失落感。虽然本片导演是大导演哈内克,但我还是觉得对本片的拍摄方式有一些不喜欢,太多镜头觉得太刻意的炫技了,很多定格镜头和长镜头,过于简单粗暴的场景切换。可能有些比较文艺的观众会比较喜欢甚至吹捧这类镜头,但我个人并不是很喜欢,因为没有足够的表达内涵的这些技巧,就会让人觉得单纯的炫技,为了文艺而文艺,为了深度而深度。

【A】冰川三部曲最好的一部,评价本片注定要与《大象》进行比较。gvs用极致的跟拍来实现角色命运轨迹的交互,而哈内克的手段更加残酷:黑屏转场。只是单调的、机械式的割裂,或是重复的机位设置,又或者只是单纯对连贯性的破坏,角色们的生活情境被影像异化为时间碎片,却不知病态正缓缓生成。最后十分钟才是杀招:黑屏愈加频繁,却只是省略过程,空间与角色都被锁定,在暴力释放后却又凝滞于血液的流淌。再之后,所有的生活碎片都被浓缩成新闻简报,之前的新闻播报便是对暴力事件的最大暴力宣传,哈内克终于完成了他的媒介表达。

“冰川三部曲”之三,写实,细碎,沉闷,上帝视角,信息量过大,如一张拼贴地图(or片中的十字架拼图),机遇冥冥中自有定数,71个镜头71个碎片,回放1993这一年世界上发生的大小事件,从电脑逐渐入侵生活波黑战争到MJ娈童案,人心大变是时代剧变的必然结果,貌似并行不悖毫无联系的事情却千丝万缕互为因果……与2000年《巴黎浮世绘》的架构类似,流浪少年这一段最难忘,早场有些昏昏欲睡,大学生开枪行凶开始才有精神了——哈内克不光出了名的愤世嫉俗,更是驾驭现实题材的高手,疏离冰冷克制毫不留情,善于从芜杂的信息中提炼出深刻哲思。区别于大部分导演,哈内克反其道而行之,从罪恶处见人心,世上源源不绝的苦难与罪恶是他的创作源泉。#哈内克专题放映##资料馆留影

#《电影诗学》提及,fragment剧作法。这一套在90年代真的很流行。作者性与时尚的后现代技巧结合。可以与《机遇之歌》对照着看。几个有意思的段落:小男孩儿偷杂志,在色情男人装、迪士尼、超英漫画中选择了迪士尼。(然而迪士尼又是什么好东西?)男孩儿用照相作为对人眼凝视的反击。新闻影像与纪录片影像材质的使用与模仿。

【】长时间的铺垫、最后干脆的爆发和作为线索贯穿全片小男孩难免让人想到杜琪峰和老马丁,不过迈克尔哈内克则将镜头对准了政治高压环境下的普通人。观感上确实碎片化,视角在一群年轻人、领养一家、运钞员一家、老人、银行职员、世界新闻间来回切换,仅靠小男孩来进行情节推动。两段俯视镜头仿佛带领观众穿梭在混乱无序的故事中,形成首尾呼应,可见导演技法。更引人思考和令人惊悚的是,本性不坏的人走上了不归路,这样的故事在今天仍然层出不穷。

三部曲里最虚伪的表达。哈内克不相信“成因”,但他成功的作品反而正是在于其对恶的生成链的展示。《机遇编年史的71块碎片》显然并不仅仅意图呈现一场随机的violence,哈内克对其脆弱结果的猥琐痴迷在对尸体与血液的长久凝视中终于毫不掩饰地暴露,以矫饰的客观立场排列的受害者日常并非在于反思,只是为了在反应镜头的组接中剥削他们被迫害的痛感,甚至利用被黑场生硬撕裂成“碎片”的影像阻止观者的共情。媒体则彻底成为虚伪的辩护工具,哈内克企图建立新闻与电影的类比,然而现实无需为未知的成因负责(因其展示的是真实的人)并不是影像创造暴戾的(在道德语境中缺失逻辑的)非人的借口。

哈内克故意给出枯燥的长镜头供观众解读,强迫观众忍受其枯燥,反反复复,直到大伙儿的情绪通过片尾的少年一样一泻千里。冰川三部曲里人人都是司马脸,笑容向来只出现在电视机劣质的画面中,导演展示的就是这种不真实,电影中现实的人们只是冰川上的一角,他们不会流露情绪,甚至连动作都很克制简练,但至少观众可以从荧幕中窥探到这种冰冷,这种主题到现在也并不过时。暴力的行为只是哈内克带领我们的一次潜水表演而已,让我们看到冰山下的庞然巨物,如同人类的内心。

看完急需进一口阳间食,哈内克的电影拍出来就是冒犯你的….还是像班尼录像带一样,对媒介的反思,对人之恶的塑造。这类电影怎么这么多?杀人短片,恐怖分子,编年史,都是在讲这个吧。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地步对人的压榨,人与人之间的漠视,通用主题,我是觉得哈内克立论不如杀人短片,论述不如恐怖分子。就好像白丝带和牯岭街相比,观点方向一致,但是论述的结构性也可以分高低了。

比十年后的“大象”更酷更冷,是那种从头到尾一直保持低温,把人冻到乏力麻木失觉的干冷。当年看“大象”觉得真·劲爆+凶猛,但现在看着冷暴力大师哈内克这部“71碎片”,“大象”里的那些还属于小儿科了。不过我口味偏好“大象”,“71碎片”对暴力的思考和呈现虽然有深度也有广度,但电影剧情就没有“大象”那么有故事性,那么紧张刺激抓人心。PS“班尼录像带”最好看,“71碎片”第二,“第七大陆”最后。

哈内克的论文式电影。在我看来并非客观,反而是极端主观,截取哪些人物的哪些生活碎片,中焦段的拍摄与构图方式,戛然而止的场景·······每一处都体现着导演的强势输出,区别只在于刻意压制的情绪与尽量删除所有的气氛渲染,但当这些手段有别于观众观赏电影的经验与习惯,观影中的情绪体验反而更加强烈。比较吸引我的是单场景的多义性,难民少年在地铁站逗弄对面的小孩,表演纵身一跃要撞向开来的汽车,可以理解为孩子之间的玩乐,也可以读解为恶意引导。结尾的血和正俯镜头,以及插入的电视新闻,导演的强势意图就更加明显。这是一种有意义的形式尝试,但与冷静客观其实全无关系。比起议论文,我还是更喜欢那些记叙文电影,小说、散文、诗歌,皆可。

这一定是一部社会学家很爱的电影,抛去了荧屏上战争和动乱的宏大叙事,刻画文明社会结构崩毁的细节。结构的裂缝处处都在,别处的战争和动荡,无一不微缩在此处的日常生活中。碎片风格的蒙太奇叙事暗喻了个体的原子化和结构的崩裂,色彩的鲜明运用反而突出了冷峻的氛围。它用正序平行蒙太奇呈现了一种倒叙的假设:这起奇怪的枪杀案到底是什么由头?草蛇灰线,冥冥之有命运之神在拨弄命数的时钟吗?直到结局突兀地出现又戛然而止,观众才能发现它用了一整部电影的时间说明了这个事件没有任何个体命运上的联系,结局确实是一种纯粹的偶然。但这些人物生命状态的根本性相似,又说明了它确实在结构的大尺度上,是又一种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