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羹(1933)

Duck SoupUP:2023-08-20

鸭羹

评分:7.2 导演:莱奥·麦卡雷 编剧:亚瑟·谢尔曼 / 纳特·佩林
主演:格劳乔·马克斯 / 哈勃·马克斯 / 奇科·马克斯 / 泽伯·马克斯 / 玛格丽特·杜蒙
类型:喜剧 / 歌舞
片长:68 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鸭子汤 / 鸭汤 / 小菜一碟 / 易如反掌
上映:1933-11-17
IMDb:tt0023969

鸭羹简介

Freedonia国家财政陷入困难,有钱的寡妇Mrs. Teasdale(玛格丽特·杜蒙 Margaret Dumont 饰)推荐Rufus T. Firefly (格劳乔·马克斯 Groucho Marx 饰)出任国家领袖,她才答应出资资助国家。Freedonia的邻国Sylvania想要对其发起进攻,Sylvania的大使Trentino于是派出了两名间谍Chicolini(奇科·马克斯 Chico Marx饰)和Pinky(哈勃·马克斯 Harpo Marx饰)去刺探Firefly的情报。然而这两个不专业的间谍却闹出了不少笑话。Firefly的秘书Bob Roland (泽伯·马克斯 Zeppo Marx 饰)让Firefly多加小心,然而昏庸的Firefly并没有放在心上,随着他和大使Trentino的矛盾越来越大,战争终于无可避免.....

简评

相比其它同时期同类型的“矫揉造作”的喜剧(《假日》《养育婴儿》《安逸的生活》),鸭羹更显得荒诞讽刺。执政如儿戏,开战投降如小情侣怄气。马克斯兄弟的粗俗笑点是当时好莱坞大受欢迎的轻松喜剧片段,但现在回看,笑点的意义并没有那么大,加之对荒诞手法不能苟同的入,对本片的评价颇低,认为只是哗众取宠。

10年前所看。早期的有声电影,带着上个世纪30年代歌舞片的味道,有很多唱歌的镜头。从现在看来,未免显得有些土气了。那种不断用谐音说俏皮话的方式,也给我们这种对英语一窍不通的人带来极大的不习惯。此片里人物说话的方式比较夸张,不太自然,加上语速极快,有点让人受不了。不过,30年代电影里那种歌舞升平的感觉还是挺逗人喜欢的(我不知道多灾多难的三十年代为什么人们在电影里还能那么开心)。拍得很不严肃的一部片子,但其中有些地方还是可以让人发笑的。

纯粹亚里士多德定义上的喜剧。欢腾、喧闹、粗俗,缺乏真正严肃的冲突作为驱动力。任何时刻剧情的发展都不会带给观众严肃或忧虑的感受,人的生命不会被危机投入凶险的境地。王国聚会/公审的若干情境的确成为了先声,马克斯把公开的、正式仪式场合变成了一个完全新鲜陌生的地域,对其中的任何机械运动都要做破坏和发散,嘲弄已成定式的人物行为和规律,喜剧的要旨就在这种逾越和颠倒守则的趣味之中。

#史记# 喜剧、闹剧、歌舞剧、荒诞剧,还是不要甄别的如此之细了,毕竟他被忽视了几十年才被奉为经典讽刺。but,在下眼拙,还是认为形式上的闹剧多过主题上的讽刺,马克斯兄弟大银幕之前的路演舞台剧积累得实在太多了,不夸张到极致就不是他们的表达,这恐怕是区别于卓别林&基顿,得以另立一派的根本。后面的象征蒙太奇实在是太生猛了,如今可没有电影人敢做如此手笔了,外加上古级别谐音梗。

「他们从来不指望获得他人的认可,而他们也因此获得了肆无忌惮的权力。如果说美国喜剧的精神在于将美国当代的平等主义民主制度掩盖下的性别、种族、民族、阶级差异暴露出来,并最终以中心角色融入社会的形式消弭差异直到最终完成社会整合的话,那么《鸭羹》中的马克斯兄弟显然属于例外,他们以其独有的方式将政府的无能,战争的荒谬,世间的伪善,爱情的虚假等一切暴露出来,却并不打算为此做些什么,而这部电影正是在这种决绝的姿态下释放着它经久不衰的力量。」最好的是「并不打算为此做些什么」。

国家影片登记表1990年收录。片厂从来都承认,喜剧无法照单生产。但喜剧也可以按照某种公式茁壮成长,而发现并维持成功的公式正是片厂的特长。在有声电影时代初期,派拉蒙尤其拥有完整的喜剧明星阵容,这是从戏剧和歌舞杂耍领域引进的,其中包括马克斯兄弟、梅·韦斯特和W·C·菲尔兹,派拉蒙精心培养和发展了他们各不相同的天才。正是在派拉蒙,马克斯兄弟创造出公认的最优秀也最无法无天的电影,其巅峰之作就是《鸭羹》(Duck Soup;1933,利奥·麦凯里导演)。(杰弗里·诺维尔-史密斯《世界电影史》)

我不知道如何用语言描述这个故事,我只能说,这部片子从一连串的谐音梗开始,已经让我开心不已。电影中有两个精彩段落值得一提,一个是两间谍和卖柠檬水的商贩,在道路边用肢体语言展现的幽默表演,另一处是间谍们潜伏近家,偷取战术计划书。相信许多喜剧大师能从这里面找到灵感,这实在是一部让我开心的电影。

很多笑点都是基于戏剧创作的,像是滑稽戏在大屏幕上的复刻,一个过渡期的产物。一旦脱离了现代电影的视角,还是有蛮多笑点的。几场主被动身份转换的戏和一些文字梗都很妙。看到后半段的时候在想,影片里有没有什么效果是戏剧舞台上呈现不出来的,只能依靠电影技术来完成的表达。有,但很少,比如机枪把帽子打转的特写,有局限也有突破吧。再有就是,有两处演员打破次元壁直接和观众对话的镜头,不知道拍出这种镜头是戏剧表现的惯性,还是作为电影创作者真的有这个意识,看到的时候很是意外了一下。

笑料像机关枪一样一个接着一个,没有任何停顿。如今很少有靠密集语言和动作的喜剧,具有深厚对白功力的编剧和继承这样眼花缭乱紧凑节奏的导演也不多,看深受马克思兄弟影响的伍迪•艾伦的风格变化便知,从这个意义上,曾经的周星驰和成龙的动作喜剧片都是很经典的。有人追求快和高信息量,有人追求慢和低信息量,在前者这条路上,马克思兄弟们很早就冲在了前面,可惜他们只是演员,而鲜做导演。这种耍嘴皮子和杂耍吸引了太多注意力,对于今天的观众也许更多的是场闹剧,讽刺性不那么强(经历过川普,也许又会不一样)。如果说本片有一个现代版,那就是Borat。

马克斯兄弟的天才之作,滑稽怪诞的肢体动作表演,临场式的剧作脚本编排,将荒诞无厘头形式与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影片就如同片名《鸭汤》一样,看似是一道美味的汤品,实则是四只活蹦乱跳的鸭子在汤里泡澡、嬉戏,全然不顾水温沸腾的影响。对政治和战争进行大肆戏谑玩弄,辛辣讽刺并揭露了资本主义的虚伪,官僚腐败,自由民主背后的专权、独裁本质,虚无的无政府主义。人物的愚蠢行径和动机不断制造矛盾与冲突,最终引发无意义的战争。

马克斯兄弟喜剧代表作。从媒介上是默片喜剧到有声喜剧的嫁接,残余着滑稽喜剧中的身体动作表达,而声音的使用上则是无厘头的对白以及突兀的歌舞桥段。从文化上则体现出喜剧的失控与无序性,放置在架空国家的背景愈发凸显出无政府主义的意义,对资产阶级和权威政权,以及更是对观众的双重冒犯,也难怪在30年代票房不佳

哈勃·马克斯没有台词却大放异彩,尤其是与奇科、埃德加·肯尼迪围绕三个帽子展开的传统表演,以及与格鲁乔在无镜子的镜框前展开的时间掌控完美无瑕的哑剧,兄弟几个早年看过也演过的歌舞杂耍秀造就了电影出现的首个世纪里璀璨的明珠。尽管本片在某些方面无可避免地过时,格鲁乔的说话方式(就字幕粗看像是谐音梗)也让非英母语观众没那么容易抓到点,但还是有些片段有惊人的现代感;马克斯兄弟打破了喜剧电影的经典结构,随便重新粘贴起来,一切都不一样了。而至于片名,可表示一件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