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世时(1942)

父ありきUP:2023-07-26

父亲在世时

评分:8.3 导演:小津安二郎 编剧:池田忠雄 Tadao Ikeda / 柳井隆雄 Takao Yanai / 小津安二
主演:笠智众 / 水户光子 / 佐野周二 / 坂本武 / 大塚正义 / 日守新一 / 津田晴彦 / 佐分利信
类型:剧情
片长:USA: 94 分钟 / Japan: 94 分钟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
影片别名:离开父亲的日子 / 从前有位父亲 / Chichi ariki / There Was a Father
上映:1942-04-01(日本)
IMDb:tt0034591

父亲在世时简介

家住金泽的教师堀川周平(笠智众 饰)是一个人生坎坷的男人,他的妻子早年去世,多年来周平独自含辛茹苦将儿子良平养大。在某次郊游中,一名学生不幸溺毙,周平作为负责人引咎辞职。失去工作后他带着儿子回到故乡信州,并在村里谋得一份差使勉强度日。良平学习还算用功,他进入中学后寄宿学校,而为了能供儿子完成接下来的学业,周平只身前往东京工作。此去经年,黄天不负有心人的良平(佐野周二 饰)考入仙台帝大,进而在秋田的一所学校取得教师的岗位。他日昔盼望和父亲重聚,怎奈周平全力支持儿子的事业,不忍拖周平的后腿。在动荡的岁月迁徙,父子分出两地遥遥相望……
  本片剧本是小津安二郎于1937年出征前夕完成的。

简评

小津安二郎的这部作品和另一部早期作品《独生子》都是讲家庭里的父子情和母子情,直到中后期的作品内容大多开始讲家庭里的嫁女,像后期作品《秋刀鱼之味》,《秋刀鱼之味》的故事其实可以和这部《父亲在世时》做一个对照,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战时作品,另一个是战后作品。《父亲在世时》里的父亲作为老师和父亲对学生和儿子具有极强的责任心,这其实也表现了他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心,这种责任心是国家意志的表现,充分说明日本战时群众高涨的民族主义热情,这便是我不喜欢这部电影的一部分。在《秋刀鱼之味》里家庭里的孩子已经乏善可陈,父辈也在酒吧惆怅战败的记忆,故事便开始专注于女性的出嫁问题,意喻国家的未来只能期待新的家庭和后代了。我不喜欢电影里透漏出的强烈民族意识,但电影里所传达出对人生、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使我深受感动。

看的时候不太能接受当儿子提出要辞职和父亲一起在东京生活时,父亲的反对,在父亲看来,工作是一个人的责任与天职,不能因为个人情感而影响了工作。父亲一生都是很努力的人,所以在最后因劳累而倒下时他还不想休病假。不过,看完电影想了很久,渐渐也理解了,其实父子都没有对错,对于儿子自幼就一个人住校想和父亲在一起无可厚非而传统的日本父亲确实是这样的吧,看似武断了一一些但不过是情感太内敛和克制了。而且电影中的父亲已经是一名好父亲了。死而无憾。最后儿子在火车上的追忆与感怀还是很感动。小津的电影关注日常没有大喜大悲却是平淡中讲出每个人似乎都能理解的情绪。

^小津镜头下每个角色都是鲜活的,思乡学子,顽皮且迷恋电影的孩子,师生会众人洽谈甚欢,这种单纯让我想起黑泽明的《袅袅夕阳情》在父亲两次看望良平时,茶余饭后间良平都向父亲诉说不舍,分别的留恋。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崛川和《独生子》里的良助讲得是一道几何题,但不同与里的母子情,是种不言而喻的感情,崛川将自己的雅志寄托给了良平后默默退守(时年笠智众才不过38岁,竟以如此安详稳重)

哎,好多话我爸都说过几户一模一样的当代版本,父亲演员长得像蒋。儿子长大给钱无意识地完成了弑父后,后半程都在尝试理解和温情,本来以为和解了,父亲参加同学会的表现和生前说他要做最棒,进到责任和结婚简直依旧是一辈子的咒语萦绕,变成最后火车上的迷茫和对面女生的哭泣。拍家庭西方个人主义都歇了吧,东亚意识形态才是家庭纠结态与国家(特别日本那真的军国民族主义)最好的襁褓。看得想回去见见老师也,温泉的热气镜头太狠。

看到中途,想到小津叙事与影像的独特美学与最佳风格就在于此般的简朴而典雅,节制而深沉,看似平常,却是最难得而无人能模仿到其中精髓的。通透如小津,如片中的父亲,早已领悟苦乐相生、尽力而活便不留遗憾的人生,而另一方面,电影最后,儿子在火车上说道“我小时候一直希望与父亲一起住,到最后也没有在一起生活,但至少有一星期我们在一起,那一个星期真是开心”,这是属于人世的恒久留恋之情。

如果用画来形容电影的话,小津さん的电影如同素描。用不加修饰的色彩,有力的笔尖,细致地勾勒着一笔一画。然而黑白色的线条里遮掩不住的是最为朴实又真切的情感。这种与生俱来的情感,被小津用镜头捕捉下来,缓慢又温暖地传递到我们的心里。就像影片里无数次出现的火车,轰隆隆地来来往往。坐在列车里的人,带着自己的苦乐忧愁,奔向远方,那个远方叫做家。

家庭片的难点不在直视于亲子关系中的阴暗面、痛点,而在于如何把这些不如意恰如其分地隐藏在平实的日常中,留白给观众。小津就是这样的高手,看小津的片总是很轻松,可细细回味后又有些伤感。战前小津电影里的家庭还没那么中产,技巧也没拿捏得那么好,但仍然很感人。父亲决定去东京时,给儿子带的包裹,里面有衣服、毛巾、袜子、药、零用钱。父亲嘱咐儿子,洗袜子应该小力一些,这样耐穿;药,拉肚子时可以吃;夏天要喝烧开的水 ;晚上小心着凉,睡觉时盖好被子;零用钱不要浪费;要努力。等到父亲老时,与儿子在东京相会,夸儿子健壮,并提起儿子年少时身体并不好。在现实中,如果这些唠叨放在自己身上应该会很烦吧!放在电影里反倒使自己的反思更加酸涩,唉!

父母健在的时候,就及时尽孝吧。下载到的是未修复的版本,声画瑕疵较多,有点惊喜的是老镜头拍视频也会产生旋焦吗?导演难得的一部展示父子间感情的作品。感觉饰演儿子的演员看似表情轻松,但他的表演貌似有些刻意的不用力了。无论是养女儿还是儿子,可能亚洲的父亲都是这么含蓄。今天第一次注意到,外景拍摄的机位也是和室内时一样低。本片为小津出征前最后一部作品,算是一个小小的观影学习里程碑,已经开始期待后面作品的观影过程了~搞笑的是翻译好神奇:这是感冒药,拉肚子的时候记得吃。水户光子的角色没搞明白,到底是佣人,还是儿媳,还是坂本武那个角色的女儿。

胶片可能没有保存好,有很多划痕与底噪,些许影响了观影体验。很简单的故事,很平稳的呈现,侯导在演讲稿里提到这部片子时,他说小津是在当完兵两年后拍的,所以这其中还隐含了对战争的反思。如果按照这样说,那么父亲对于儿子,是对应国家机器与个体吗?父亲总是严格教导儿子要尽全力工作,不留遗憾,即使两人总是遗憾分别,而儿子则只能服从,私人情绪总是隐忍的,即使是哭泣也被一遍遍教导着别哭。这样现实之与亲子的关系确实悲凉,我发现这部里有很多的后背镜头,有很多情绪不用台词说,看看后背就晓得了,简洁有效。

与战前的《独生子》对照,可以看出战争经验给小津带来的变化。《独生子》里母亲更关心的是儿子过得好不好,是否成为了“了不起”的人。这个“了不起”与否,完全是个人成就意义上的。但在《父亲在世时》里,父亲更在意的却是儿子是否成为了对国家有用的人。这是鲜明的集体意识。甚至,笠智众的父亲形象,其处世之道有点类似旧时代的武士阶层,并且显然是小津赞许的理想形象。儿子则面目模糊,没有自己的个性。所以,父亲与儿子之间的对话,是理念化的单向训导。而《独生子》里母子交流,才是提炼于痛苦人间,凸显出人物各自困境和内心纠结的情节。总之,即使不谈什么战争反思的问题(据说未删减的原片里甚至有唱军歌的段落),我也完全不喜欢这个说教味浓重的小津。

有很触动的地方。这种清正的老头确实是有的(虽然有的因为古板教课很无趣吧),这里的当然不是古板的那一类(还和学生自嘲)。父子情,师生情。小津镜头下的人情味。以前因为物质不富足所以珍惜物品和情谊。黑白片里留存生活影像的才是为后世留下了记忆,而小津的温情确实最为动人。一个细节,儿子给母亲上香汇报时把衬衫袖子绾下来,穿上外套才过去。家风很好就是在这些细节里(不分性别)。一个不家暴,不乱发脾气,情绪稳定,坚持让孩子受教育,即使贫穷也穿戴干净体面,学生因休学旅行私自偷划船去世内疚自责而辞职,辗转工作,带生活物品和零花钱看儿子领吃饭,坚守一些东西的鳏夫,确实是难得的好父亲了。那尊他们休学旅行拍照的大佛现在还在。徒步,恩田陆夜晚的遠足。钓鱼2次镜头,火车。行李架上的骨灰(有恨意但不离婚的妻子们中也出现了)

也许无法修复的胶片恰恰是对电影最大的尊重,那斑驳闪烁的影像正如在时间冲刷下逐渐淡化甚至丢失的记忆,褪去了颜色,丧失了质感,但却依然栩栩如生。父亲再世时代表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他们带着对故土的追忆踏上了寻找父亲的旅程,同时也在跨越人生不同阶段,但回忆总是不断向后,而旅途却永远向前,于是小津定格住了时间流逝为所有在路上的游子献上了父亲再世时的永恒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