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嫁女(1990)

UP:2023-07-20

出嫁女

评分:9 导演:王进 编剧:贺梦凡
主演:陶慧敏 / 剧雪 / 沈蓉 / 吉雪萍 / 池华琼 / 普超英 / 张力维 / 宁理
类型:剧情
片长:90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 中国香港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五人少女天国行 / The Wedding Maidens
上映:1990
IMDb:tt0328629

出嫁女简介

故事发生在解放前的南方地区,这里生长着五位快乐活泼的少女,但她们逐渐认识到身为女人的悲哀。明桃(沈蓉 饰)被后娘许配给一个肺痨鬼,身不由己;爱月(陶慧敏 饰)眼见奶奶八十寿辰,却不被允许上桌吃饭;荷香(剧雪 饰)目睹哥嫂破裂的婚姻,想要追寻自由的爱情却不能;桂娟(吉雪萍 饰)的姐姐难产而死,自己却要遵循母命为姐夫续弦;年龄最小的金梅(池华琼 饰)则由爹爹早早定下亲事。
  女孩们相信仙娘(金棣 饰)所说的,未出嫁的女儿最为清新雅洁,她们相约二月初八这天共赴黄泉……

第1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提名)何群

简评

男人从小到老都被照顾,那女人的命呢?五个花一样的女孩子,在最开始时笑着闹着,仿佛这天地都由她们主宰了。而在最后问了仙姑,穿上做好的大红衣裳,拿编好的又长又软的麻绳,欢笑着来到旧油坊。僻静的河湾,有花有树,唱着歌跳着舞,最后的一切都美好得近乎残忍。大姐问,我们还欠别人些什么吗?——受尽了委屈,却还问,我们欠别人什么吗?不欠,根本就不欠,什么“养育之恩”,什么“女德女训”,都是欠你们的一份自由。最后,五个姐妹一齐将绳圈套上脖子,去往幻想中没有压迫的,美丽的“花园”。从头到尾的悲剧,连死亡都成为了最好的一种解脱。是直到今日,都不过时甚至每日都在上演的剧情。看到有的版本说最后是五个花轿,还被冥婚了……我丢!

人们真奇怪,女子出嫁是喜事,却必须要哭,死人的时候却又跳又唱五个妙龄少女在自己最美好的年华里微笑着赴死,对这个世界没有一丝留恋,甚至还对死亡充满了憧憬,我也觉得这是她们最好的选择,相比卑微得活着还不如洒脱地离开,虽然不指望可以点醒那些顽固不化的优越的男人甘心受气的女人们,至少可以让疼爱过她们的人有一丝丝的痛苦,让想玷污她们的人有一点点失落!

被继母贪图彩礼而许配给痨病鬼的女儿,三天两头就被丈夫责打却没有任何办法的妻子,因为难产被夫家放弃的妻子,辛苦操劳了一辈子却连上桌吃饭的资格都没有的七十岁老母亲,五个女孩在身边亲人的故事中看尽了女人的一生,无论为人女为人妻还是为人母,生而为女就注定人生没有出路,只能做次等的人,故事里的她们选择了一根麻绳了此残生,但故事外的她们和我们却无路可逃。

故事可比索菲亚科波拉的《处女之死》有意思多了。处女赴死的欢喜是因为深信仙婆(而非神婆)给她们讲的“天堂”之美。那里有花园美景有不用离开婆家且不受家暴的婚姻有无需惧怕生育的医疗保障-一切都与她们所处的现实世界相反。拍摄本片的资深男导演倒是挺关注女性题材,也许换个人拍效果更好。

把怀孕女人放在牛身上借此挤压出胎儿的场景、扮观音、最后相约“游花园”(上吊自杀)都极具震撼力。符号性的隐喻的设置,最后女孩子们奔赴死亡时全是男性组成的队伍正在举行庆祝仪式,对女性最友好的却是一个智力上有残缺的男性,以及一个温和的已入空门的人。也唯独最后通过死亡,她们在生命最后时刻,摆脱了封建社会的束缚,享受到了支配自己生命的自由感。

五个小故事之间是共时叙事,先讲哪个故事,后讲哪个故事不会造成叙事的混乱,可五个小故事与大故事结局之间存在着次序关系和因果关系。五个小故事是前面的原因,大故事结局(五个女人一块儿自缢)是后面的结果。现代的共时叙事加强和补充了古典的历时叙事,两种叙事交叉使全片的结构更为紧凑。

五个花季少女对死亡的迫切追求。本片十分大胆的非常直接的揭露了中国的封建礼教对女人的摧残,女人连上桌吃饭都是奢望。虽然现在已经是2023年,但是在一些地区,尤其农村地区,依然存在这种问题,虽然我非常讨厌网络上的田园女权,但是我始终支持平权,没有高低,男女平等。没想到竟然能在这片中看到宁理老师。。

女角一个比一个好看,颜控的福利。父系传统:女人=赔钱货。真实的中国男人,真实的中国,五个赔钱货的故事一直都没有中断过。哭哭啼啼当新娘,欢欢喜喜游花园,没有想象中的丧,可惜最终还是更现实冰冷的走向,被集体嫁了阴婚。原作名字: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更合适。出嫁女这个片名把一切归罪于嫁娶,女子地位低,出嫁是唯一一条不怎么好的被动出路。叫出嫁女有点颠倒因果,就像没有包办婚姻,女人就能获得跟男人同等的权利,可以天天游花园了一样。不过按农业社会来看,嫁出就是流出,泼出去的水,确实是赔钱货。能娶入男人,至少解决了流出问题。可是男人凭暴力掠夺,以及父系制度的倾斜照顾,能占有更多生产资料,人家娶不起你,可以娶更穷的女人来巩固父系婚嫁制度。

生是赔钱货,死是出嫁女。原著题名《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结尾落在少女们吊颈死去后留下来的绳子的归属上,卿卿薄命,不如草绳,荒谬而悲戚。电影强化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控诉,开放式结尾,无论是少女们自尽未遂活下来出嫁,亦或是死去后依旧成为配冥婚的材料,都彻底粉碎了她们“游花园”的宗教式美好幻想。生也好死也罢,她们都穿着鲜红尸衣,被牢牢钉进父权制的棺材里去。觉得讽刺的是,今时今日在搜索引擎上搜“出嫁女”,排名靠前的结果里还有诸如“出嫁女不要惦记娘家家产”此类内容。电影被打上“恐怖惊悚”的标签,对我而言,这份恐怖惊悚绝非来自于“红衣少女集体上吊”的视觉冲击,而是来自于这片土地上千百年来难以拔除的厌女情结。

女儿包括父母都是糟粕风俗的受害者,即使是掌权的父母却也没有勇气反抗。明桃被后妈定嫁,父亲只是愁眉苦脸沉默不语;桂娟姐姐难产刚死,母亲就让桂娟续弦;金梅父亲让她穿得干干净净出去看戏,却选择把这个“赔钱货”趁早嫁走。这几个女子的父母无疑是对女儿有感情的,却仍然在所谓的习俗面前低头了。仙娘这个角色则更是一种极端的反抗,她固然知道花园是假,但更理解在这种环境中出嫁女的痛苦,鼓励婚龄女子吊颈自杀,又希望年幼的金梅再无忧无虑生活几年。

国产老电影《出嫁女》,想起一年前看的《好死不如赖活着》纪录片(还是翻了很多次墙,佐了些资料才把前前后后都弄懂),片如其名,内容朴实简单,是对活着的控诉,我一直认为这片贵在“赖”一字,今日看完此电影,实才发现,“好”的沉重。对于《出嫁女》片中的女性来说,艰难的活着不如好好死去,要好好地,讽刺啊讽刺。向前走一步很难,但我们依旧在有众多的口舌时向前。

“男儿十六坐高楼,女儿十六黆猪头。”做女好是好,可是太短暂,正如三月桃花,开也匆匆,落也匆匆。如今这五个女子全都订过亲,今冬明春将陆续出嫁。出嫁就是进了鬼门关。男人日里打,夜里压;婆婆指甲长,一抓五道印。不提吧,议论点什么好?就讲死吧,死有几种死法?——千万莫投河,泡发身子,像吹足气的光猪,几多难看!千万莫吃火柴头,烧坏肠肚,来生吃喝怎么办?千万莫割脉门,血呼啦飙,吓死人啦!讲来讲去,最好是吊颈,干净、体面,身上衣裳都不得打折。不然,先前为何众多姐妹吊颈?是啦,吊颈赶早,赶在出嫁前。人出嫁,身子弄马虎,死了进不去“花园”的。女子的死最光明,最雅洁,正如彩虹消失,星星隐殁。女子的灵魂是只小鸟,羽毛雪皑皑的白,能够飞进天上“花园”遨游……

获得奖项

  • 第1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第1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提名:最佳美术
  • 第17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
    第17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
    获奖:Special Jury Prize
    提名:圣乔治金奖
出嫁女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