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孤儿和愚人(1969)
评分:8.3
导演:朱拉·亚库比斯克
编剧:朱拉·亚库比斯克 / 卡罗尔·西东
主演:菲利普·阿夫龙 / 伊日·西科拉 / 玛格达·瓦沙里奥娃 / 米库拉斯·洛迪津斯凯 / 贾娜·史特诺娃 / Francoise Goldité / Míla Beran / Augustín Kubán
类型:剧情 / 喜剧 / 战争 / 奇幻
片长:78分钟地区:捷克斯洛伐克 / 法国
语言:斯洛伐克语
影片别名:Birds, Orphans and Fools / Les oiseaux, les orphelins et les fous / Ptáčkové, siroty a blázni
上映:1969-09-27(捷克斯洛伐克)
IMDb:tt0065193
鸟,孤儿和愚人简介
导演其实在开篇的旁白里就已经说出了故事的结局,电影是一出悲剧。但却是以喜剧的形式讲述的。
三名孤儿,安德列、尤里克与玛尔塔。其实都是成年人,但他们的行为却如孩子般天真。三人住在一所战争中被炸毁的教堂里。有趣的是,这所教堂竟然还有个房东,他也是个孤儿。胖胖的,可爱的老头, 贪吃、爱玩,喜欢弹钢琴。安德列与尤里克本是好友,但自从犹太女孩玛尔塔到来之后,他们的关系变得异常微妙。尤里克无缘由地被抓进监狱。一年出狱后,发现已经是物是人非。他们的将来会何去何从呢?
片中的鸟儿,是指人死后灵魂的象征物;愚人,也可以说是“傻瓜”,是指那些在战争中失去理智的疯子或者被别人称为是有理性的那些人。
剧中经常出现不合常理、超现实的人物、场景。
- 朱拉·亚库比斯克 Juraj Jakubisko导演
- 菲利普·阿夫龙 Philippe Avron演员
- 伊日·西科拉 Jirí Sýkora演员
- 玛格达·瓦沙里奥娃 Magda Vásáryová演员
- 米库拉斯·洛迪津斯凯 Mikulas Ladizinsky演员
- 贾娜·史特诺娃 Jana Stehnová演员
简评
渐入癫狂的观感,田园仓房中的野性意象和画面,另类滋味的东欧电影体验,和前不久看的《死者田园祭》神似,奇幻笔触和超现实的情节打造一场“祖与占”的疯狂之旅,通片却以一个异常活泼的基调来将难逃一死的幻灭悲怆结局推向高潮,边缘生活的无稽风景暗中嘲讽捷克苏维埃共产主义导向的政治体制。甚是突兀,他们眼中的美好愿景被无情吞噬……向死而生,总是不错的。
徒有四壁的教堂,穿梭在不同破旧柜子的生活。看上去的束缚,却是难得的自由。在石板路穿旱冰鞋,在冰面穿小皮鞋,是愚人。鸟象征灵魂,而ta们和灵魂共存的愚人。他们并不尊重灵魂,所以有人肆意烧灼。一种关于智与愚的思考。导演用大特写广角扭曲“现实”表达超现实。即使放到现在也是非常先锋和具实验性的片子。人物对话有偏哲学性的话题,比如智言和愚人。老子讲绝圣弃智,讲共存,讲节制,讲宽容和妥协,讲不争,谈阴阳。往小了看,三人行的混乱,像古代征伐一般,在一阴一阳的失序中产生”争”。顺便提一点,同在60年代,和伊利曼佐的列车有一点类似,它们都讲混乱无序,即对性的无原则。一个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表达,这个是超现实。先锋片确实不好看,看懂了是艺术,看不懂就是荒唐。也是一种对立。但按理这片还该有个第三元素,是鸟,还是权力?
7/10。非线性时空剪辑,梦幻色彩以及借助民族元素呈现的诗意,丰富了影像的寓言性。广角镜头的变形强化了空间造型,如拍摄长方形饭桌上的鱼和果子,室内的鸟、白鸽,人物服装和酒瓶、面具等装饰运用,独具趣味性。影片的废墟场景也犹如电影厂的道具仓库,二战游击队的身影穿梭于公路、教堂,颇有时空交错的超现实之感,大卷大卷的电影胶片堆在野外燃烧,玛尔塔和安德烈身上挂着胶卷在冰面起舞,这里讽刺的是东欧国家开创的游击队类型片,电影被宣传机器用来塑造反法西斯的神话,但胶卷打造出的社会主义理想国如同废墟,色彩丰富的画面伴随着景框的缩小和放大,是对宣传机器的一种嘲讽。而刻画民族元素的喜剧手法之外,是对个体悲剧的思考,结尾尤里克出于嫉妒,杀死怀了友人之子的玛尔塔,到桥上和裹着的尸体一块投湖,鸟儿携带灵魂,飞翔于冰融的湖面。
勉强及格。故事在这部电影里像是个扔到水里的泡腾片,无数泡沫让它的面目扭曲而模糊。它讲的是三个战争孤儿的浪漫与狂欢,这段三角关系最终失衡迎来毁灭结局,全片用的是梦呓的语言与方式,堆砌着大量不可解的意向,要想理解它们只会让自己烦躁,我借助这媒介倒是想起了自己和小美鸡相处的时光,但作为编导亚库比斯克来说,这样一种凌乱、无逻辑的画面堆积的创作手法,还是需要整个摄制组来托底,其实本片的摄影和音乐做的非常好了,摄影师是后来拍了《铁皮鼓》的Igor Luther,画面色调和质感更接近门泽尔,六七十年代捷克电影的暖色调运用是无敌的。本片一些癫狂情绪流露和虐待动物(主要是鸟,还有刺猬)属于东欧—巴尔干电影的套路,这些民族好像不觉得虐待动物是什么问题,但在其它文化里这会让角色丧失观众的认同感。女主角身材颜值不错,露了两点
盛大的狂欢之后剥离出了悲剧的真面目,繁华落尽,一再应验了那句喜剧是化了妆的悲剧。三人行乍看如《祖与占》,其实颇有费里尼和佐杜的风范。诗化的台词、意识流的叙述和断层的逻辑,展现底层小人物的身不由己和悲欢离合。用眼睛来拍照,记录的也仍是美化过的真实。视觉美感上做得棒极了,钢琴谱架上的生鱼、台球桌上碎裂的鸡蛋、残垣断壁里搭建的小城堡、焚烧的赛璐璐、修女在暗夜里发射闪光弹…服装好看得让人想借过来穿,色彩的运用让人赏心悦目,捷克真是一个奇异的民族
连他的嫉妒都如此迷人,为什么,怎么会?“因此,这个羞耻的标志,不会从我的名字上被洗去,我的脸被一层别人的污垢所覆盖”“语言是弱者的一件武器”“我要用我的眼睛将它拍摄下来,拍下世上每一件邪恶之事”“一生中,你所依靠的东西都将变成它的对立面”“我们要在爱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世界”“是疯子们建造了监狱,他们杀死了无防御能力的人”“我也要开始拍照了,我要拍照”
全篇过多的隐喻芜杂难以理解但新浪潮式的胶片实验拍摄和诗意电影语言与碎片化叙事共同为这部电影构建了一种不可久观的美感/祖与占式的三人行使自然中三角最为稳定的认知被颠覆因此剧情最终走向一种激进的覆灭/鸟儿没有一刻不被作为自由的象征出现在垃圾场这个大牢笼中被囚禁的隐喻传递了一种始终的绝望/杀死心爱的人再带着虚无的信仰沉入冰冷的河去这样的结局用一种直面残酷拒绝委婉的决绝宣布了人与精神世界的同归于尽/
1/3在回忆当时因为什么收藏到了稍后看(完全没想起来),1/3在感叹我看什么都像在看诺有缸我真是个优秀又痴情的男子(?),1/3在思考剧情和历史明喻(??)。各方面来说感觉都挺典型的,短发的玛尔塔太灵了,所以某种意义上非常理解男主——虽然更像一种文艺片里“坏女人,好女人,爱我的女人,不爱我的女人,死女人”这样的范式。
捷克新浪潮电影,风格确实有先锋感,带有纪录片般的画风,不拘一格的叙事方式和色彩运用,甚至毫不避讳暴露摄影机的在场。影片前三分之二,主人公居住的环境破败,但是生活无拘无束,在尤里卡被捕后气氛逐渐转向低沉,怀孕的玛尔塔被由爱生恨的尤里卡杀害,隐喻着布拉格之春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新生生命力的扼杀,时不时出现的枪击场面则是实在界的闯入,并引导着观众把影片内容与现实事件相关联。
捷克新浪潮总是疯癫又极度色块明艳,死亡好像是给这些混乱荒诞生活的必然结局。在这里,理性也是一种疯癫,可疯癫是自由的——没有魔剧院,尤里克却比哈里还哈勒尔,杀死玛尔塔的场景和因嫉妒杀掉赫尔米娜如出一辙。一个智者还是一个愚者?一个愚者更快乐,世界是愚者的——这般感叹好像是雏菊里面堕落堕落的女孩子——嘴巴里冒出咕咚咕咚的、“去死,去死,去死”的咒语。
第一次接触捷克新浪潮,在此之前以为“捷克斯洛伐克”只是一个网络梗,原来还真有这个地方。木鸡茶社放映的电影这么是每次都有“惊喜”,安东尼的《夜》已经让我都点不知所以,没想到这次的《鸟,孤儿和愚人》更是看得云里雾里。就只能看看画面,听听配乐。还挺佩服整个剧组的工作人员,在如此超现实的电影中,还能将美术、灯光、服饰、妆容、置景等发挥得这么超神,尤其片中运用了大量的动物,动物戏是最难拍的,而且整体不仅这么混乱。看了之后就觉得是一群精神病,我还真没想对这部电影做太多的解释,所见即所得。
用荒诞喜剧的形式来讲悲剧,反倒更接近生命的悲剧实质:无论何般繁华,如何盛开,最终都以死亡为结局。我们讲悲伤,悲痛、悲哀……悲,才是生命最强大的敌人。藏好它,避开它,压伏它,尝能扛住伤、痛、哀。反之却不然。最接近悲,日日潜伏在每一个细胞,伺一切机会而欲出的,是虚无。那是可以要命的东西,要你自己的命,要别人的命。因此,用什么办法来对付它,恐怕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