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名流(1985)
UP:2023-07-20
评分:8.8
导演:从连文
编剧:梁沪生 / 罗华俊
主演:葛建军 / 任伟民 / 孙才华 / 朱旭 / 张雪梅
类型:剧情
片长:84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A Narrow Lane Celebrity
上映:1985
IMDb:tt10833182
小巷名流简介
川西某县城的古井小巷里的三户人家——开工艺美术社卖花圈的司马寿仙,开旧衣铺的卓寡妇母女,以及杀狗为主的牛三,原来他们互相嗤之以鼻,老死不相往来,“十年浩劫”却把他们变得命运攸关、相濡以沫,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同恶势力进行生存的抗争。
第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提名)朱旭
获得奖项
- 第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提名:最佳男主角
- 从连文 Lianwen Cong导演
- 任伟民 Weimin Ren演员
- 孙才华 Caihua Sun演员
- 朱旭 Xu Zhu演员
- 袁茂川 Maochuan Yuan饰 王主任
- 葛建军 Jianjun Ge饰 牛三
简评
跟我之前看到的文革类影片不同的是司马这个人的塑造。其实还蛮有血有肉的。本片摄影什么的倒是中规中矩。但是胜在剧情流畅。是合格的 只是当时这片子也有迎合上意之嫌。且离文革太近。或许过一百年再看这些事比较好 加害者和受害者都死光了才好说话。
挺好玩的老片,处处都是反讽。剧本中有两条线,一条明线用荒诞的情节展现了当时的愚昧与落后。黑五类分子始终是政治贱民,遭人欺压;当权者咄咄逼人,胡作非为。另一条线也同样发人深思,走出浩劫的阴影,个人又往何处去。剧中编辑频繁提醒司马修改情节,也提醒了我们,人们依旧在被时代裹挟。那么,对此,我们该怎么修改结尾呢?
中影史:峨眉电影制片厂摄制。描写文革的悲喜剧,人物立体深刻、台词生动饱满,而常常被人忽视的是颇具时代特色的美术置景。这也是我看过表达的最高级的反思文革的电影,一是因为此片不把那个时代的苦难归结为个人恩怨,一个坏人被打倒,好人的生活反而越来越苦;二是不只反思文革,还从创作的角度反思“反思文革”本身,这种反思也不过是新的政治主流对历史话语本身的重塑罢了,和老百姓其实还是关系不大。而本片对于这种创作真假的描写,到了《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变成一种“记忆的虚假性”的挑明,让所谓的理想主义都变成了一种真假莫辨的反讽,不知道这有没有什么传承关系
省城大编辑提醒司马寿仙要提炼小说里的人物对于“四人帮”爪牙的反抗意识并彰显出来,司马却在最后踌躇不定,独白:“我该怎么改呢?”。这是说给观众听的。如果文革就是“四人帮”及其爪牙,那么根本不是反思。如果带着斗争和阶级意识去书写小说,那么依旧走不出怪圈的。所有人在文革中的遭遇都值得同情,所有人在文革中的行动都值得批判。这场不堪的历史是中国人集体所有,无人可供歌颂,无人可免反思。如是舞台剧或小说,这是上品。作为电影,摄影调度适当,配乐过于宏大,表演趋于样式,只为中品。
一部让人笑的文革电影,看完却又是那么悲凉。这样的幽默才叫幽默,现在电影里的梗都只能叫搞笑。比起芙蓉镇,这部批判色彩更直接强烈。用作品传起插叙的嵌套结构非常巧妙,两人走在小巷里串起人物的故事,同时还实现了对文革本身和反思文革的双重反思,传神的台词比比皆是。朱旭老爷子演技爆表,把一个软弱但善良、隐忍而乐观的小文人演活了,靠阿Q精神的护佑熬过动荡荒谬的年代。其他男演员也都不错,卓寡妇倒有些木讷。结尾挨个交代人物结局稍显潦草。但瑕不掩瑜,9分高高的。
不从思想意识角度批判文革,而是用故事讲述加评论(讽刺对象,对程式化反思的讽刺)角度,从三个底层小人物入手,讲普通人在时代潮流中的浮沉和应对,浮生百态,把批判隐含在普通人的言行选择中,真实陈恳。故事发生地选择四川某镇就有种说不出的合适,加上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传说的神来之笔,真实的改开后的人物命运刻画,以及最后流露出来的对新世界和自我的迷惘感,汇总在一起就有了一种历史深远感,有韵味。一直非常喜欢朱旭老师,他的善良聪慧,清高迂腐,狡黠懂世故的那种旧时代走来的小知识分子演绎的太好了。牛三的人物设定也很棒,让人想起仗义每多屠狗辈的底层侠义精神。遗孀那个角色是底层百姓逆来顺受的写照,加上与她同受批判却一直护持她的军师执行者三人组,不仅仅是乱世下对抗疯狂现实的写照,也是底层人群间朴实互助精神的写照。
开放的80年代,经过十年浩劫后的人们需要一个情绪宣泄口,一系列伤痕文学和电影出现。对那个年代场景到还原度很高啊,听我奶奶讲述的场面非常相近。电影在剧本处理时还挺小心的,借一层戏中戏的格式来讲述,80年代的政府人员也并没有真正的反思意识,仍然想要借着小说来作为宣传工具,一切都是宣传空泛的未来,忽视一个个鲜活的个体。
一直在找老电影看,还是老电影让人能静下心来好好看。比起芙蓉镇,这电影确实轻松一点,但这只是对他人来讲,苦难,在任何人身上,都是一样的沉重。这部电影与其说带着黑色幽默,不如说在那样的年代,依旧残留人性的光辉。然而这个电影又不仅仅讲那个年代,那个所谓的作家来指导,提出改造小说加工小说提高立意,加深度扩广度,也是另一个社会现实的写照。那就是脱离历史脱离生活的形式主义,假的高大上!
故事很像是《芙蓉镇》,对动乱年代下普通人的挣扎展现得相当到位,上层权力秩序的混乱,给普通老百姓带来的是各个方向上的失序,有人逆来顺受,有人投机取巧,有人良心未泯,有人众口铄金,一部不到90分钟的片子,塑造了一群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足见功夫。最后说一个彩蛋,片中有个秘书的角色是汪粤扮演的,看时间应该是他从《西游记》剧组里出来没多久,真是可惜了。
一直想看的电影今日看完。太喜欢朱旭这位人民艺术家。他是性格演员,表演人物唯妙唯俏,他的每一个动作表情语言都值得反复推敲。幽默中有讽刺,看似老实实质机智过人。最后的一句我该怎么改呢?也映射文革后的真实情况,虽在反思但仍存在故意涂抹过去现实的思潮。可惜经历了文革迫害的人物,始终遗留着文革后遗症,真成了悲剧了。
视听语言这么巧运匠心,布景美术都太讲究了,并不是大家刻板印象中的话剧式电影。剧作有点松散,像经典苏联笑话段子大全,可能那个时候好莱坞三幕剧的创作方法还没传进来,但现在-回忆两线倒做得很好,很reflexive,关于反思的反思。人物,尤其是司马寿先这个人物做得很好,很搞笑,想起群魔的主角,酸腐的知识分子,用点阿q精神和运动抗衡,“能屈能伸、以柔克刚”,软弱但善良。讲历史“指鹿为马”讲得太好啦,hwb开始听得津津有味,听完后立马翻脸。还有牛三说的“原来他们内部也有矛盾!”题材沉重,也能写成喜剧,可是这种荒谬的重量,用黑色幽默来形容未免太轻易了。哎。后半段我不太喜欢,因为那个年代所有男女关系都会被拿出来羞辱,让人想起小学。整个文革,也和小学里发生的闹剧差不多。
又像是《美丽人生》又像是《八部半》,在苦难的集中营内也有不屈的勇敢和智慧对狂妄的暴力和蛮横的野蛮发出辛辣的调侃。而另一方面作家和作品的关系,正叙和倒叙的穿插让本片比起其他伤痕电影多了一层戏中戏的在结构上的探索。苦难也得被利用,没有解放者,只有斗争中的胜利者为了给自身的粉墨登台多添几分光彩和正当性所捎带手所行的一些所谓“善举”,最后司马寿仙那自言自语的问题萦绕在每一个看过本片的观众,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亲历者,乃至于所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心中——“我应该怎么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