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加勒斯特东12点8分(2006)

A fost sau n-a fost?UP:2023-07-18

布加勒斯特东12点8分

评分:8.1 导演:柯内流·波蓝波宇 编剧:柯内流·波蓝波宇
主演:米尔恰·安德烈埃斯库 / 特奥多·科尔班 / 伊昂·萨普达鲁 / Mirela Cioaba / 卢米妮察·盖奥尔吉乌 / Cristina Ciofu / Lucian Iftime / Annemarie Chertic / Petrica Sapdaru / Catalin Paraschiv / George Guoqingyun / Constantin Dita / Daniel Badale / Marius Rogojinski / Aurelia Tocu
类型:剧情 / 喜剧
片长:89分钟地区:罗马尼亚
语言:罗马尼亚语
影片别名:1208全民开讲(台) / 布加勒斯特以东午后8分 / 十二点零八分位在布加勒斯特东边 / 12:08 East of Bucharest
上映:2006-09-29(罗马尼亚)
IMDb:tt0809407

布加勒斯特东12点8分简介

一个小城的电视台在圣诞节前夕,也是革命纪念日当天准备录制一档关于城市革命记忆的节目。故事从清晨开始,电视台台长正为录制节目而做着准备。其中一位嘉宾玛尼斯古是一位历史老师,刚从宿醉中醒来,随即开始四处借钱补贴薪水,为此他还向昨夜喝醉后辱骂过的华人道歉。另一位嘉宾皮斯科斯,退休后独自生活,邻居来邀请他扮演圣诞老人,他欣然应允。按照约好的时间,节目录制开始了。玛斯尼古讲述了当年罗马尼亚革命日他们的革命事迹,此时却有不少观众打来电话驳斥他的观点并说他在撒谎。现场的争论气氛立马活跃了起来。在这小电视台讨论的大革命的问题究竟会有怎样的结论呢?

第59届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导演处女作奖)柯内流·波蓝波宇 第59届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 欧洲电影奖柯内流·波蓝波宇

简评

真相在人的遗忘本能下几乎可以算作不存在的,12点08分也未必能划开两个截然不同的天地,那些重要的历史时刻是一瞬间的吗?在前在后能改变真相本身吗?还是说如同片尾一点点各自亮起的街灯,闪烁是一瞬间的事,但传递则占据一段时间?教师的抗争到底有没有在齐奥塞斯库下台之前或许是革命在这个小城有无发生的决定性一瞬,但真相向来被一场又一场大雪掩盖,泥泞不堪,无从辨别。人们向前方走去。

镜头语法简洁,基本按照一空间一固定机位长镜头组成,最大程度地展现环境和空间下的人物关系及细节。一部具有东欧幽默风格的喜剧,人们对革命发生的标准如此简单、如此潦草,这本身是一件十分讽刺和荒诞的事,也奠定了本片喜剧/闹剧的风格。那场发生了的革命,在当下宛如雪花,令人激动兴奋,可之后的社会现状,谁能说是更好的呢?最后失去儿子的女人来电,仿佛是穿越回16年前,送给未来人们的寓言。电视在罗马尼亚人的生活中组成了很重要的部分。

业余的直播镜头不但解决了后半段剧情设计所导致的观赏疲劳,也从视听语言上极力配合了文本的讽刺和戏谑。但真正让我拍案的是最后那句话“我只想告诉你们外面下雪了,今天的白雪到了明日就会变成淤泥”。就是这句话让之前所有对于革命是否身在现场那暧昧又模糊的争论变的更为滑稽与可笑,从而让影片转向带有一丝浪漫色彩的结尾。如果你连眼前的世界都视而不见,沉溺于自我书写的历史又有什么意义呢?

大革命是否发生在镇上?街灯的点亮和蔓延像革命由市中心到镇上;卖爆竹的中国佬、为秘密警察工作的会计、纺织工程师转作访谈秀主持人、圣诞老人孤寡疯老头、酒鬼负债累累历史老师、蹩脚摄影师(对焦近景特写对焦推拉左右故障的三脚架)门框外、演播室玻璃外、背向人群、镜头外 叠船纸屑、柏拉图的洞穴之喻篝火误认太阳 革命后丧子的母亲祝圣诞快乐:好好享受此刻吧,明天的雪花就会变成污泥……影片头尾街灯一灭一亮“从今往后,我再也不上镜了,我要在摄像机后面看人们怎么争着挤进镜头里”

同时也是晚间节目的主持人就是其一。或许是为了完成本地节目的时段填充而策划了这个访谈节目,目的是深究在1989年12月22日12点零8分之前,Jderescu 所处的这个小镇是否曾有人通过人类的喉端向政府公开发出过诘问或是通过人类的肢体语言明确表达过无歧义的抗议动作。有的话,那这个乏味无趣的节目将可得出一个具相当历史严肃性的结论:本小镇发生过革命。这就是影片的主题。

喜欢这种对中心-边缘关系的关注,布加勒斯特这种国际政治视野下的弹丸之地都成了某种中心。革命当然不是纯粹浪漫的,革命前后也并不是全然的地覆天翻,革命中的人可能也就是些酒鬼而不是什么英雄,该有的问题和矛盾一个都不会少。这方面尽管革命的时间差不多但东欧人无疑走在韩国人前面。这很重要,但又未必那么重要,毕竟路灯无论先后总会亮起,齐奥塞斯库已经倒台,现在是圣诞节,而外面下着很大很大的雪。所谓希望大概就是,雪总会变成污泥,但总会有下一场雪。圣诞快乐。

85分钟版。在我们的城市里到底有没有发生革命呢?人民是在12点08分前站起来的吗?现在的新闻电视台主持人是曾经的纺织工程师,生活过得一塌糊涂到处欠债的酒鬼教授坚称自己抗议了,扮演了一辈子圣诞老人的皮斯科奇老爹一边遗憾着消失的100列伊一边出门上街,因为想向妻子表示自己也能做英雄。有人打电话来说革命是谎言,以前比现在更好,有人打电话来为了自己的“名誉”而发出起诉警告,有人打电话来说曼内斯库是骗子,有人打电话来说自己的儿子死于12月23日的首都,并祝大家圣诞快乐。噢,还有一个叫陈小春的中国人专门打电话来为那个大醉之后说他里面也是黄色、屡次向他借钱的酒鬼说话。不管挂钟是否慢了,不管人民是否在齐奥塞斯库离开前站起来,1989年12月22日的布加勒斯特东12点08分,共产主义都终结了。

用怀疑的态度对所谓光荣革命进行祛媚型发问。文本还行,静态的构图也不错,一些自嘲的部分有那么点意思。不过就我的喜好来说来说还是偏干,属于“用摄像机记录下来的戏剧”那一类的电影。虽说”能用镜头说的就少用文字”这样的观点绝非什么金科玉律。但即使在小成本上,也完全可以在画面和声音上有更多的发挥,我觉得那是一种更native的电影表现手法

在技术、形式等外在表现上非常普通的一部电影,情节也非常的单调。但是因为台词、隐喻、对比等手法的运用,让影片的内涵非常深刻,尤其是电视台直播访谈节目那一段,让人忍俊不禁,也通过三个人与热线电话那头的其他人之间的对话,充分表达了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观点。革命发生的之前与之后的你我他是否在现场,这一切都难以说清楚了(历史是谁写的历史?),人们各自根据自己的印象去定义(印象的背后是价值观)。革命之后,又怎么样了?纺织厂的工人变成了电视台老大,被推翻的组织的会计现在变成了私营企业大老板,只有最普通的老师依然穷苦潦倒过着穷日子,学生们也在补考与玩乐中度日,普通老百姓(圣诞老人)继续他的普通(在访谈中长时间被冷落在一旁百无聊赖折叠纸船)。后来查阅了一下电影里说的那一段历史,也才明白影片里孩子们放鞭炮的含义。

。①某罗马尼亚小镇:一档电视广播节目聚集了小镇居民试图让人们一起庆祝罗马尼亚格命周年庆,但在节目上却引发了关于「当年在小镇发生的算格命还是庆祝(有人认为如果是齐奥塞思库倒台小镇才发生游行那游行只能算庆祝)」以及「镇民所叙述的当年格命所做/发生的事是吹牛还是真的」等争论。②自然主义电影:许多调度简易的长镜头;大量固定的运镜(后面电视台节目开始后出现了不少不够冷静的电视直播式运镜是败笔);素淡的摄影美术;缓慢平淡的叙事节奏;少特写(后面电视台节目开始后电视广播式特写变多了是败笔);极少画外配乐。③影像表达冗余;作为情节主导型电影主题表达不够集中深入。

文本实在太强,以至于形式的精巧反倒不显,但稍加留意便不难发现这种刻意营造的拙朴感与小市民的视角可谓浑然天成,不需要任何纪录性的回溯就能让历史打动人,让人留神倾听这些小人物的回声余响。尽管在追逐意义的狂热分子看来,这些东西可能粗糙琐碎,但只要结合今日,想想自己,我们也就不难看出那种熟悉而又疏离的“历史推动力”——忧郁、虚荣、伤感、钻营、欺骗、友爱,一切易逝却又能诱发叛离的东西。

影片视觉风格强烈,内容表达隔靴瘙痒。前1/3多全是中景,没有特写,看不清人脸,分不清谁是谁,几条人物线索迟迟不相交。然后,三个男人挤挤挨挨地坐在了镜头前,三张大脸直到片末。节目讨论16年前革命是否在本城发生过,磕磕绊绊引经据典的主持人将其机械性地界定为12:08奇奥赛斯库飞走前广场上是否有人。三脚架坏了,他的脸是用来对焦的,时而虚焦,时而聚焦。临时被拉来充数的城中老人“圣诞老人”“路灯渐次亮起”的比喻和守卫的角度看不见广场上的人的分析,都不被自以为是的主持人理睬,而“醉鬼”教授也只是固执地坚持12:08前他们在场。

获得奖项

  • 第59届戛纳电影节
    第59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金摄影机奖 / 欧洲电影院线奖
  • 第20届欧洲电影奖
    第20届欧洲电影奖
    提名:Audience Award —— Best European Film
  • 第58届戛纳电影节
    第58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金摄影机奖 / 欧洲电影院线奖
  • 第19届欧洲电影奖
    第19届欧洲电影奖
    提名:最佳编剧
  • 第22届独立精神奖
    第22届独立精神奖
    提名:Best Foreign Film
布加勒斯特东12点8分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