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差(1995)
UP:2023-07-16邮差简介
北京,某个冬天。沉默内向的单身青年小豆(冯远征)是一名邮差,日常工作是收发幸福区内居民的信件,他和姐姐(梁丹妮)一起住在一栋简陋的筒子楼里。
姐姐男友(濮存昕)的出现令小豆生出莫名的烦恼,本就尴尬的隐私在狭小局促的空间进一步难堪。百无聊赖中,小豆开始把信件偷偷带回家拆开阅读,最初他仅想偷窥别人的生活,但慢慢地有了干预别人的生活的念想,开始写匿名信、冒名写假信,甚至按地址闯入别人家中。但最终他发现,他能够改变的只有他自己。
第8届新加坡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何建军
获得奖项
- 第13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
获奖:老虎奖-最佳影片 / 国际影评人费卡西奖 - 第8届新加坡国际电影节
获奖:评委会特别奖 - 第17届南特三大洲电影节
提名:Golden Montgolfiere
- 何建军 Jianjun He导演
- 冯远征 Yuanzheng Feng演员
- 濮存昕 Cunxin Pu演员
- 梁丹妮 Danni Liang演员
- 郭寿阳 Shouyang Guo饰 算命人
- 葛志兴 Zhixing Ge演员
简评
,结尾公交车回看弟弟然后街景那一段非常好,非常有感觉!!!!这是一个叫“幸福”的诡异小区:展现了邮差小豆性压抑的欲望,偷窥别人隐私的欲望。姐弟恋,同性恋,婚外情,自杀的年轻夫妻,ji女。法制上还有医生和ji女的关系。领导和女职员关系冷静客观的影像,全知视点下得移动镜头和摇镜用得很多,也有很多固定镜头的主管视点,以及拆信动作表情特写等。空间的公与私:邮局作为公共空间却有私事发生;弟弟小豆的存在也使得家庭空间有了公与私的对抗。弟弟对姐姐的爱恋是完全是无限的延宕,影片最后,公车上在姐姐的反凝视下,这个暧昧的关系被镜头抛到了清冷的街道延宕。无聊:小豆其实在做一些看似无聊的事情,可能一个人总需要干点什么来消磨时间吧。
补标,昏黄的北京冬天,人与人的疏离隔绝。视角蛮特别,时代隐喻与人性速写,极度压抑必然扭曲,与环境格格不入的年轻人彷徨无助,电影就是一部窥私机器,作为邮差也似乎知晓一切秘密。PS,虽然不喜欢这样的调调,但是喜欢演员的表演,冯远征梁丹妮夫妇与濮存昕,还有一些“老戏骨”。冯远征总是喜欢演BT,本片更像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前奏。
普普通通。邮差通过拆信进入城市居民私人生活的故事,妓女、同性恋、婚外情等禁忌话题得以显形,和90年代单调而灰黄的cityscape与mise-en-scene形成一种张力。1994-1996年期间一批大胆的第六代“禁片”挣脱官方话语的束缚,面向国际市场和电影节生产了出来,《邮差》作为其中的一部电影,“禁片”的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表演很好,剧本也下了功夫了,不过相应的影像语言没跟上。豆子拆信和我们看电影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通过窥视他人的人生来补完自己单薄的精神。几个女演员找得很有意思,模样都像豆子的姐姐,于是虽然演员的表演出色但人物并不出彩,因为他们的精神符号特征太强。听说完整版还有姐弟乱伦的床戏,其实去掉更好,该有的意思都已经表达到了。90年代讲述邮递员的电影还有一部《那人那山那狗》,但价值不如这一部。
就还可以啊,可惜了画质奇差无比!甚至人脸都看不清楚,仨女的我都分不清谁是谁,一看演员表里咋还有个算命的?啥时候出现的都不知道。。。实在太影响观影体验了,三星半吧,信的内容挺有意思的,片子调性也蛮OK,虽然阴郁但不无聊,可是又没优秀到让我想沉下心来二刷的那种喜欢,求求高清修复或者翻拍一下吧,搁到现在也能包装成一部还不错的商业片了。
电影《邮差》(1995):偷窥是有趣的,也涉及作为电影核心的好奇、窥淫与恋物,观众能够认同于邮差,就因为自己在影院里也像邮差一样合谋着拆开被禁忌的信、情爱和幽暗。在符号学意义上,邮差就像青楼女子,游移于公与私、表与里、内与外等不同的部门,偷窥、偷看、偷情,三者之间自然而然建立等号,都是在见不得人的情况下干的,电影中也有各式各样的门帘、窗户、廊道,标识了不同的公共空间与隐私空间,通过一个行走的邮差,也勾勒了特定时代人们生活的全景,用其他方式、处于其他职业位置的人则不可能看到的。因为偷看而知道卖淫女和男同性爱的存在(房间的一幕,用声音作为电影提喻描绘云端的生活,可为语言的orgasm),并且生出了摹仿的欲望,并想和妓女一样献出自己,拯救苍生,但这干预被证明是一种讽刺剧,从开头看到,独白是以罪犯的
食色,性也。昏暗的镜头、一丝不苟的盖章声下,讲不尽的个人无法被安抚情绪,所以吸毒、偷看信件、办公室做爱···没什么不同···属于自己的每个人的孤独。生活之下无处安放的自己,被镜头冷冷地、克制地讲述。非常喜欢。“有了通讯为什么信还这么多?···我也写过信,怕对方收不到,又拿回家了。···你说上一次是半年前,是谁?和你一样···你用过吗?轻飘飘的,像飘到了云上···
摄影机运动和机位选取很有趣,多处段落开篇中,摄影机都以人在陌生环境中的眼光乱看行为模拟给出看的直接动作,并在机位架设上故意以远距离的小全景为目的,建筑空间内的门成为一扇窗口,分隔出内外并明确看的非主观性,以显示一种偷窥感,而冯远征饰演的男主多次出现关门的动作,情境内当然是阻挡姐姐对他行为的得知,也是对观影者看行为的一次阻拦,着重点出观影行为本身的一种窥视性。作为大陆早期写窥私题材的作品,选取自看过两万多封信的真实案件,但在多封信的独白中,未交叉出一个九十年代的社会群像(多是情感倾诉对应片中“现实中说不出来,在信里却可以写出”的台词),反倒因其音色和内容的高度相似,使其剧情更为混杂,在加上主角奇情化的经历设置,让电影仅有行为上的出格展览,难有精确的心理描绘。
1994年的《邮差》有多好,1995年的《邮差》就有多糟糕。影片讲述了一个邮差利用系统漏洞「从人性角度」来满足自己私欲的故事。倘若重复的机械式劳动让男主看到了一种被「包办婚姻」压抑的人性,那么本片无疑想要借着这段明显带有梦幻滤镜和道德瑕疵的「婚外」生活将这种被「公权力」封印起来,幽灵般的普世价值「人性」小心翼翼地从邮筒里释放出来。男主就像那位「给鲁迅写信」不知「爱情」是什么的少年,他在墙内外之间正扮演「媒介」角色,这个本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解放而逐步被消除的「动手动脚」角色却从纸片人变成了大活人:他将违禁而刺激且令人上瘾的《短暂的偷情纪实》生活当作「自由恋爱」生活来解读和追求,并把「婚姻」体制内过着那种「非人」生活的同志视为对立面。于是,一条相对「公正」而言「偏私」的道路从影片里《蔓延》出来。
很有点儿欧洲小众电影的味道,讨论现代社会经济越发达,生活多样性越丰富,人与人沟通越困难的主题,是快速发展的大陆大都市很好的写照。联系到今时今日,我们经历了人与人面谈,有话写进信里,没有深度交流欲望的过程,同时作为一种偷窥电影,我们也走过了偷窥陌生人隐私,介入其中,到今天偶尔翻翻感兴趣之人的朋友圈,对大部分人公开的生活毫无兴致的阶段。我相信电影被禁,并非因为这些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因为犯罪分子逃脱制裁并且还可以继续犯罪这个源于生活的故事结尾,呵呵。
有一种后脊背发凉的感觉,冯远征这个小豆,充满了阴暗和负能量,对性刺激的渴望,对他人信件窥视的欲望,都让这部电影在95年成为禁片,没想到95年居然有如此题材的片子,对小姐的刻画很细致,穿着拖鞋拿着安全套在家接客。还有邮局的女员工,与冯远征在工作间做爱,这是压抑许久,女性欲求不满的表现,从所长到冯远征,该女员工终于释放了自己的性欲。冯远征从一开始住户忘了锁信箱而偷窥到的第一封信,到后来越发胆大妄为,甚至写回信威胁他人,亦或有一丝怜悯之心,假冒自杀的儿子的名义给其父亲回信,让人觉得他内心深处还是善良的,只是被欲望蒙蔽双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性压抑的欲望,到偷窥别人隐私的欲望,再到裹挟要挟做贼心虚人的快感,本片写出了人的阴暗面。也给后来那个家暴的安家和,奠定了基础,变态戏精的出现—冯远征。
[95min] 开头的长镜头很有想法,用镜头勾勒逼仄的生活空间,还有情欲在空间之中的蔓延,然后回归到正常的生活,由上一任的离任被提拔,慢慢的渗透进各种各样的隐私,离乡而最终自杀的夫妻,妓女的情事还有最后吸毒自杀的同性恋青年,与本片所处的时代共同刻画出压抑沉闷的北京生活,而北京青年就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与片中时刻黄灰蒙蒙的天相呼应,迷茫的未来和情欲的界限占据着全部。本片戳章声音与《菊豆》的染布机声音的运用有共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