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国作家(1991)
Closet LandUP:2023-07-15
叛国作家简介
故事发生在一间狭小的房间里,一位儿童文学作家(玛德琳·斯托 Madeleine Stowe 饰)正在被一位残暴的秘密警察(艾伦·瑞克曼 Alan Rickman 饰)审讯。原因就是,她涉嫌在她出版的儿童读物中传达她的政治信息。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把作家折磨得生不如死,而那位秘密警察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他唯一要做的就是折磨她,直到她承认自己的这个罪行。
这是一部极富个性的电影。整部电影在一间狭小的房间中拍摄完成,在这整个过程中,只有作家和秘密警察两个人物。尽管演员阵容看似有点勉强,但仅有的两个演员都是非常有实力的老牌电影人了。整部电影几乎还原了真实生活中的一切丑恶的真相,两位主角的精湛演技也让我们更身临其境的感受了这种压抑的氛围。看过这部电影的人无一不被它那种直接而激烈的表达方式和尖锐的想法所震惊。把政府这样丑恶的罪行公诸于世的代价是非常大的,而我们不得不佩服美国人的这种勇气,他们的这股热血是我们无法比拟的。不过,在佩服之余,我们也非常遗憾这样的事情仍然在继续发生,我们几乎没有办法制止它。这样的电影让我们非常沉重,让我们在娱乐和放松之余,还能想到,除了娱乐,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要去关心。
获得奖项
- 第39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获奖:OCIC Award - Honorable Mention
简评
很简单的场景,全片都是话剧一般的室内戏。这种电影非常考验演员的演技。女主角真棒。大眼睛、白裙子,洁白的皮肤、漂亮的小脚,无论如何都是正义女神的化身,是抵抗残暴政府和邪恶警察的主人翁。尤其最后淡定地撕毁签字文件之后慷慨赴死的段落,真是酷毙了啊!不知为什么,观看本片的过程,总让我想起王小波的作品来。警察与作家,似乎总是这么一对微妙的敌人。7分。
一纸谎言的招供书上问她为什么不签字,“无非是一些谎言”,但她誓死不签。小时候的性侵让写作成为自我拯救的出路,长大后成为儿童作家,却被定性成颠覆国家政权的政治犯,你叫她怎么签,死过一次了,无非是再死一次,没什么可以摧毁头脑中的“衣橱之国”。但是,有时候不得不质疑刑讯逼供的意义,你老大哥反正都是造假跟罗织罪名,干脆就把招供书上的签名一并伪造了好了,为什么非要卡在这个亲手签字的环节上。所以,是专门要走一个流程,用“恐惧”来探测一个人的信仰够不够坚定吗,来探测反对派的实力有多强大吗。又,“恐惧”和“利诱”对人权价值提出挑战,非得所有坚定的意志去遭受皮肉之苦吗,其中所包含的个体为信仰牺牲自我的鼓吹,不也是极权政府的追随者们所倡领的吗,人权价值中为什么不可以是自我保全,比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就,大为震撼甚至想不出要写什么,AR演得太好了他是怎么能演出三个人格的…前半部分充满性意味,后半部分作家发现三个人其实是同一个人后整个氛围反而又严肃起来,作家从她的衣橱里走出来,以一种圣洁的姿态对抗警察的施暴、暗示和折辱。情节本身是对政治隐喻的反抗但又充满着政治隐喻,最后作家从精神上击垮了秘密警察的结局算是一种理想化的期许吧。
好像sm。。。alan帅的我腿软。。。不记得在哪听过,在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中,谁会被谁影响取决于谁的意志更加坚定,警察向作家服软,说你快签字吧好让我去休息下的时候作家微笑了一下,那时候作家就知道自己已经赢了!“你可以折磨我的身体,但摧毁不了我的意志,疼痛只会加强我的意志,严刑拷问是暴君的行为,反抗是我唯一的武器。”作家一直在被折磨,警察最后也被折磨的把会飞的奶牛说成会飞的猪,真的有被笑到。
看维基说,马丁·麦克唐纳的《枕头人》可能借鉴自本片。真的,太像了。《枕头人》迷恋于更花哨的东西,黑童话,博尔赫斯的子弹时间,结构肥大,但各种高娱乐元素紧抓住你不放。相比之下,《叛国作家》更人觉得有精简之美,一根鲜明而干净的鱼骨,没有赘笔。《枕头人》要十个童话,《叛国作家》就只讲一个童话,足矣。
一个破旧的椅子,一张桌子,一个茶杯,一个警察,一个作家,一个封闭的房间,没想到观影下来如此的出彩让人惊艳不已。影片讲的是一个变态的警察用非常残忍的手段各种折磨女作家的身体,通过打击肉体去摧毁女作家的意志好达到自己目的。不得不说导演利用舞台剧和电影拍摄手法来回贯穿让影片质量大大提高,不仅挑战演员的演技更是让影片充满张力。看着男主一人分饰两角,把那种变态和神经质演绎的淋漓尽致,真的让人赞不绝口。
最后她走向黑暗,走向死亡,可你知道是她胜利了,邪恶摧毁了她的肉身,而她则摧毁了恶的意志——同她比起来,审讯者无法不惊觉自身的渺小、龌龊和见不得光的阴暗。温斯顿战胜老大哥版1984,被女主最后近乎圣洁的光芒震慑了,你看着这样的人,会相信自由意志确实是不可战胜的,即使她最终被扼死,衣橱之国也会永恒地存在。
我不明白为什么评论里很多人说审判者最后疯了,我觉得并没有,他吃惊,他有点怀疑,但他还是套上了手铐。我不知道这部片子之前有没有话剧,但这部电影显然不是那么的吸引观众来耐心观看。看到三分之二的时候我觉得是两位演员撑起了这部电影,特别是AR,可是看到最后我觉得,编辑写的时候真的不是仅仅带着那么点爱心来创作的。不管说它像《1984》,《动物农场》,还是《美丽新世界》,这部电影仍旧有它存在的意义。被迫的性侵犯是个隐喻。她进入光明的同时一脚踏入黑暗,一如甘地所言。不得不说,作为一部1991年的片子,它的舞美和道具实在是非常精心和不过时,但我能接受电影中这么话剧化的原因恐怕也是因为女主的美色和AR的表演。他太性感了。
本子和演员的演技太强了,一个封闭的小场景和仅仅两个演员,就可以演出这么多跌宕起伏。起初只看到了一些色气片段,实际看完之后发现剧情铺陈真的很引人入胜。整一个诡异可怕,偏偏又影射现实…不会夸了太强了!两位演员都又美又会演,看得好满足!
2星半…?为演技加半颗星后3星。没有反转,稍有寓意,台词晦涩难懂,场景脱离现实。演技超脱,颜值爆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男主企图让女主角睡着,她坚定的意志让自己坚持着不睡,但却成功地催眠了与我一同观赏电影的男朋友睡着两次,导致我看了两遍一部我认为2星半的电影。想狠狠地扣它一颗星。
[ikanbot]按照千人哈姆雷特理论,这在我眼里就是一部SM片,审讯play,用一个政府强制审讯的公知信息与儿童作家这样符号化的角色开始表演。审讯方兼S由Alan Rickman饰演,只能说导演实现了很多人的梦。M由白裙子里的Madeleine Stowe扮演,她真的好美好美。更优的点在于S身上若有似无的脆弱感,而M则具有韧劲,两人完美构成了力量的动态天平。审讯前S偷听关于M的一切是留白的。过程中S会慢慢发掘M的童年创伤,惩罚是非常典型的hurt/comfort,戏中戏的神经质独角戏骚包得不得了。临结尾的恋童癖关系加得不好,一下嗑不动了。
这是令人熟悉的创作故事,几乎在很多的儿童文学作家的身上都读到过发展出类似故事的经历,玛德琳斯托对于这个角色是完美无瑕的,她那么美丽,在柔光里满是神圣的慈爱,她又那么坚定,她一定是儿童文学作家也只能是,因为密闭空间,电影利用各种手段是唯一的两个主角的角色产生了变化,玛德琳是靠化妆,而艾伦瑞克曼则是蒙上玛德琳的眼睛,利用声音塑造了施虐者和受折磨的证人,这是精彩的内部调度,也是演员深厚功力的表演,在压抑的环境下逐渐迷失,这个电影表达得很完美,几乎没有多余和絮叨的对白,尖锐而又力量,让信息和情绪直接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