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法斯特(2021)

BelfastUP:2023-06-16

贝尔法斯特

评分:6.9 导演:肯尼思·布拉纳 编剧:肯尼思·布拉纳
主演:裘德·希尔 / 凯特瑞娜·巴尔夫 / 詹米·多南 / 朱迪·丹奇 / 塞伦·希德 / 科林·摩根 / 刘易斯·麦卡斯基 / 乔西·沃克 / 弗蕾娅·耶茨 / 内萨·埃里克森 / 查理·巴纳德 / 弗兰基·黑斯廷斯 / 马伊雷德·泰尔斯 / 卡奥兰·麦卡锡 / 小伊恩·邓尼特 / 迈克尔·马罗尼 / 罗拉·麦克唐纳 / 艾莉·康德伦 / 图尔洛夫·科维里 / 杰拉德·霍兰 / 康纳·麦克尼尔 / 约翰·塞森斯 / 马克·哈德菲尔德 / 克莱尔·阿什顿 / 萨克·霍兰 / 欧拉·麦克唐纳
类型:剧情
片长:98分钟地区:英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Belfaste
上映:2021-09-02(特柳赖德电影节)
IMDb:tt12789558

贝尔法斯特简介

凯特瑞娜·巴尔夫、朱迪·丹奇、杰米·多南、塞伦·希德和新人裘德·希尔主演,讲述1960年代末动荡时期,一个在贝尔法斯特长大的男孩的故事。
  多南和巴尔夫饰演一对富有魅力的工薪阶层夫妇,他们陷入了混乱局势中,丹奇和希德饰演诙谐活泼的祖父母。

简评

非常小众且私人的电影,少有的用黑白的画面来讲故事。但是总体感觉非常良好,整个故事围绕一家人展开,围绕着一个小男孩还有一个地方那就是贝尔法斯特,其中穿插了宗教冲突,以及暴乱的故事,用孩子的视角还原了历史,也还原了过去的贝尔法斯特,当然最后因为种种原因一家人要离开这里,就像爷爷也离开了,最后也离开了这个生活过得地方,影片有着很重的故乡情怀,不仅在拍摄上,还是在呈现上,都表达这对贝尔法斯特的爱与思念。其中当然也有不存在杂质的青纯之爱。

是写给家乡贝尔法斯特的情书,也是一部家庭回忆录。父亲勇敢正直,和buddy的两次对话让我很感动,一次是说人和人之间没有这一边与那一边之分,另一次是说,结婚是因为你们彼此相爱,和她是哪个教派的信徒没有关系。父亲的幽默显然继承了爷爷奶奶,他们的诙谐中藏着大智慧。而妈妈则是一个强大独立的女性,那封写给税务人员的信,恰恰是最值得欣赏的一个举动。最后爷爷在家乡逝去,奶奶独自留在贝尔法斯特,看到这段也想起了自己的外公外婆

游子、故人、出行和寻乡的母题,伴随金曲串烧在时代变迁、父母爱情和童年梦幻泡影逐渐浮现,直到结尾字幕打出for those who left/stayed/were lost,其实只是时代变迁中个体生命的力量浮世绘。喜欢Pop死后生者们依然舞蹈歌唱赞扬爱情的剪接。那一条街道和静态景色的反复呈现,真就是童年记忆的影像化表达,真实的记忆就仅仅是几个场景租接而成、浪漫的和故事化的。父亲救人的英雄叙述借用孩子的眼睛变得如童话一般/以及很多其他情节。和罗马或许不同在于背景文化,而恰巧又是罗马跟我们的时代文化更能有共鸣

三星半…很暖心很私人的小品电影,但是也仅限于此了。有点像Jojo rabbit和roma的结合体,但是论技巧不如罗马,论角色和故事又不如Jojo rabbit导致感觉很多影子但是有点四不像。摄影炫技明显但是基本上在为了炫技而炫技的边界线上(和导演其他作品一个问题),演技我个人感觉都不行…这种不行感觉是导演给的指导方向有问题,表演和镜头出现不和谐,特别是最后奶奶对着镜头那段,演的没问题,但是拍摄手法用力到让我直接出戏,全片充满了这种不和谐感。但出去这些问题之外整体观感是愉悦的(这点也很像导演其他片……)

充满了许多导演儿时的私人回忆,但这些导演令自我感动的情节实在是难以打动并非处于那个时代和国家的观众。但话又说回来了,讲述童年回忆的《罗马》同样是私人的,为什么卡隆的《罗马》反而更能激起异地观众的共鸣与同情?因为卡隆选择将镜头更加聚焦于一个人物:是一个看似脆弱但又内心坚强的女性。这样的形象以及发生在她身上的不幸遭遇、导演注入的真诚情感,在高超的视听技法衬托下的结果自然是极其讨喜的。但再反观《贝尔法斯特》,过于刻意的镜头设计反而会显得投机取巧。以及在人物情感的塑造上,也没有《罗马》做得如此令人印象深刻。

好适合在新年档跟家人一起看。一部英国50年代末版的《罗马》,而且没有《罗马》那么先锋的实验气,叙事上还是更传统亲民一些,对普罗大众的观看体验很友好,润物细无声的那种感人,笑点和泪点都来得毫无防备,对话朴素却隽永。Kenneth Branagh居然把最畅销的杰克苏系列电影男主和最大成本制作的玛丽苏电视剧集女主凑成一对,还调教得那么好,Jamie Dornan演这种爱尔兰蓝领,比他前几年演五十度灰霸总有魅力多了。如果五十度灰三部曲里面你只想看Dornan脱衣服,那么在包得严严实实的《贝尔法斯特》里,你真心会想嫁给他。Caitriona Balfe在Outlander里面的演技早已有口皆碑,这部电影显然是她向大银幕进军的一大步。配角也都熠熠生辉。在俄乌局势背景下看这部电影,可能也会有所联想。但最普世的内核依然是亲情乡愁、求同存异多元共生的价值。

今年奥斯卡的最佳原创剧本,成人与儿童的两种角度交叉叙事,因而严肃沉重的背景下更多的是诙谐幽默。丈夫与妻子也在去与留的选择中透露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对于丈夫而言,他要和家人在一起并确保他们的安全,这无可厚非。但对于妻子,这种选择不仅仅是换一个地方居住,她与丈夫从小在贝尔法斯特长大,她熟悉这里的每一条街道以及每一个喜欢的不喜欢的人,她喜欢这里。对于小巴迪来说,整个贝尔法斯特就是他随处可以玩耍的大花园,当然,那个小女孩或许是他不愿离去的最大原因。但最终,妻子在亲历暴力与公公的去世后无可奈何地同意了丈夫的选择,一家人离去。“爱尔兰人生来就是要离开的”。他们面对生活的苦难时散发出的爱意与智慧让人由衷钦佩。全片童趣温情,在情感的表现上极有分寸感,不至于流于矫情抑或滥情,但毫无疑问,那足够打动人。

需要对爱尔兰与英国的矛盾有所了解,爱尔兰永远在闹独立,最终北爱尔兰成为了英国的领土,而爱尔兰人为主的天主教徒和英国的新教教徒之间产生了不可磨灭的仇恨,因为意识形态的不统一加上国土被践踏的仇恨,冲突就在这个安静的贝尔法斯特爆发了。电影就此开始,可是导演并没有讲什么国家仇恨,因为他用孩子的视角去讲述了这段历史,可以感知到这是导演的小时候的经历,虽然创作思路很像《罗马》但与其不一样的是贝尔法斯特是以自己的角度去看,而《罗马》是以第三人称女佣的角度去阐述,个人认为这部更像杨德昌的《一一》。无论大人们打的再凶我依然暗恋着坐我隔壁的女孩,成人见我都笑脸相迎,哪怕是戾气极重的街霸也不例外。电影总是用仰拍,除了给人种“孩子视角”外还有种“阴云密布”的压力感。配乐很赞每首都都忍不住去听歌识曲并收藏起来。

#PFS30 北爱尔兰口音听得我全程头痛,本片唯一亮点全部汇聚于朱迪丹奇一身。黑白的色调不过是在高度伪造的狭小的一条街道上简单撒上“历史”的灰尘,而当摄像机开始运作,如此轻易地就将这些把戏戳穿,剩下的就是伴随着小男孩的第一人称视角(如1917那样的)在这个显而易见如片场一般的街道上穿来穿去。前言不搭后语,生活的碎片伴随着不幽默的幽默和不戏剧化的戏剧被胡乱涂抹在银幕上,然后试图用各种倾斜/扭曲/畸变的镜头视角去构建视觉冲击,还有密度过浓的各类歌曲去试图调动情绪,但是没有任何成功之处。历史家庭剧的尝试中,没有任何真实历史的痕迹与浓重的表达,毫无章法的剧作,连家庭都散发着被刻意黏连的气息,单调的冲突(是否离开家乡),单调的外界压力(无数封的账单),一切的情感和冲突只觉得吵闹刺耳,只有死亡与被留下的人可获共情

影片从内容和摄影角度,很难不让人联想起几年前的[罗马],虽然影片很多地方对黑白色彩下的镜头诠释的非常棒,无论是物体的轮廓,阴影,还是明亮的眼球,光影和构图都非常考究。但比起[罗马]依旧少了一丢丢的高级感,可能是整部片子的风格的问题,沉重的话题下,想要通过刻画乐观的人物性格来进行对比,但黑白配色没有预想中的收益。而人物角色上,总让人想起[乔乔的异想世界],但无论是故事背景,还是冲突程度,都远不如[乔乔],每一个角色都有点过于刻意的感觉,有种为了乐观而乐观的感觉。

儿童视角所以滤镜多多,很难处理。线索太少所以有些地方莫名其妙;混杂了成年加工过的理解所以不断强化了“天才儿童”和“选择性介入”的儿童—该滤的没滤干净不该滤的滤掉了,比如两次抢超市、跟爷爷的离别、父母争吵,儿童压根没带心情,情绪全是大人的,儿童一直在表演。歌选得好棒,但这么满是为什么。母亲的两次道德行动全部宣告失败却没带来变化(决定要走是本来铺好的)。彩色的电影、小孩对电影的痴迷啥功能没起到,人物上情节上都没有。两条路-牧师布道/窗边速写/睡前抉择/走不走。老两口才是灵魂

《贝尔法斯特》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作为观众,我给它最佳影片奖。时间是流淌的,记录它不是为了让人们留在过去,而是往前走,就像奶奶最后看着巴迪一家人“远航”默默地说:不要回头。就像配乐“不知道等待我的命运是什么,我只知道我必须勇敢。”影片用灰度来呈现,不是通常的黑白,像记录片,也具有年代感,给观众留下很多余地。贝尔法斯特是北爱尔兰的一个城市,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北爱尔兰共和军”和宗教冲突。刻板印象也好,偏见也罢,都是这个城市发展的一部分。本片用普通的一家人的生活来展现时代的发展变化。影片用轻快的音乐来配合压抑或者不太美好的画面 ,就像奶奶给3penny要巴迪买点sweetie,现实再阴霾也要乐观一点。影片很多镜头都拍的很漂亮,虽然不是彩色,但用光影来构造镜头的角度,特别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