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2022)
The WhaleUP:2023-06-09
鲸简介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将执导、编写新片《庞然大物》(The Whale),布兰登·费舍(《森林泰山》《木乃伊》《地心历险记》)主演,A24出品。
基于Samuel D. Hunter创作的同名戏剧,讲述在爱达荷州乡村一个破旧的公寓里,重达六百磅的查理隐居避世,固执、坚决地要把自己吃死。随着查理越来越接近不可避免的命运,他的朋友丽兹(一个愤世嫉俗的无神论者护士)和埃尔德·托马斯(一个年轻而有前途的摩门教传教士)都试图在查理身上找到能被拯救的意志,无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然而,只有与查理关系疏远的女儿艾莉才能让他看到目前绝望状态之外的未来,艾莉虽然尖酸刻薄、充满仇恨、浑身是刺,查理却能在她身上找到最后一次赎罪的机会,甚至可能是一丝希望。
-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 Darren Aronofsky导演
- 布兰登·费舍 Brendan Fraser饰 Charlie
- 萨迪·辛克 Sadie Sink饰 Ellie
- 周洪 Hong Chau饰 Liz
- 泰·辛普金斯 Ty Simpkins饰 Thomas
- 萨曼莎·莫顿 Samantha Morton饰 Mary
简评
因觉得不吸引人的封面而一直搁置了这部片子,看后发现是自己肤浅了~~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很不错的作品,人物关系简单,剧情也很清楚,但最棒的莫过于导演在这小小的房间里展现了男主临死之前那份及浓烈却克制的情感。Charlie作为一个过度肥胖身患重度慢性病的将死之人,消极的对待着自己的生命,把自己比作鲸等待慢慢在泥沼中死去;可他本身对待别人却又是积极向上的且充满爱意,不断夸奖自己的女儿,好友,前妻,传福音男人,送pizza的外卖小哥,甚至是最深爱的已逝的恋人,巨大反差体现了男主强烈张力的人物性格。从剧情前半段的压抑和无力感,到最后走向光中的女儿,形成了鲜明对比,让观众情绪也得以释放。编剧和导演是厉害的,从空间,时间,色彩和光的应用都很到位··· 恭喜Brendan Fraser拿下小金人,推荐这部好片
噢是达伦·阿伦诺夫斯基,那不奇怪了。主题上属于套着美国丽人的皮在演朱门巧妇!那个恶心的爹!(which 我不感到男主可怜的原因),小空间演绎的故事,属于那种如果我第一次看我会大受震撼并永远铭记那种。太多达伦自己作品的影子了,最像的还是梦之安魂曲,无论是背景音乐的运用还是氛围的塑造以及人物(虽然达伦的作品人物都是基于某种执念行动的)。前20分钟的抑郁氛围拍得挺好的,我为什么要边看边吃,演员得奖实至名归。化妆真厉害啊,我对怪物电影的化妆执念在这里得以满足真是怪不好意思的。雨到晴的时间推移也是故事氛围的推移,达伦是这样的,喜欢拍一些压抑到极致然后让你珍惜生活中的小确幸,最后飞升的镜头也像他自己的《珍爱源泉》。话说主角这种不算同性恋吧,是双性恋吧,感觉同志要素没这些那些的暗喻,倒不如归类到爱的种类
呜呜呜最后几分钟好宏大好质朴好想哭,很喜欢整部电影的色调,很有北欧的感觉(呃虽然他的家脏脏的)有几段感觉有点悬疑色彩,但整体还是很写实的。记录了他人生的最后五天。超级过度的肥胖真的让他的生命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从对话中可以了解到他是同性恋,他在女儿八岁时和当时的学生私奔抛弃了她们,但他也很忏悔自己的行为,同时真的能感受到他对所有人的爱对所有人的抱歉。他真的好爱他女儿啊呜呜呜,为自己没能参与到她的人生而真切地遗憾着。感觉电影里没有一个人是坏的,每个人都是有为他人着想,与他人联结着,有善良又有缺点。女儿、偷了钱假扮传道士的小伙、男友妹妹、前妻,男主本人,每个人都好真实好会演好贴切啊。同时这个男主告诉他班上的同学写作一定要真实这点被我牢牢记住。最后揭露他全篇念的最爱的诗是女儿小时候的文章我真的爆哭。
两个小时的单一场景影片,因为一直压抑在昏暗的室内,我看得非常视觉不适,这也直接影响了我对影片的整体好感度。其实故事的根本依然是达伦的偏好,绝望处于困局中带有自毁倾向的主人公,但以往他的作品在影像上是充满想象力和跳脱的,而【鲸】似乎完全被原著的戏剧感困住了。影片最好的是前三个镜头,年轻传教士从车上下来在荒原中徒步以及神秘的桌面会议界面。可能也是影像上这种高开低走让我对影片的好感度严重下降。另外使我不适的也是场幕的戏剧感,日复一日,每天查理的房间总是人来人往不断,这既显得人物并无那么离群索居,又显得巧合感过强。年轻传教士作为第一个出场人物塑造得有些尴尬,他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女儿塑造的补充,而反转则过于突兀。观影的另一种不快在于结尾的可预测性,影片的高潮一定在于房门被打开阳光照射进来,这实在匠气。
上世纪末看《木乃伊》系列时不太可能想到后来大帅布兰登·费舍会以如此毁形象的角色拿到小金人影帝,但若知道他近年屡遭挫折的遭遇、同样发福臃肿的身材,似乎有一种从戏里到戏外赢得人生救赎的互文关系,而在戏里,这个背负苦难的十字架、不断自毁以求得救赎的可怜人,又和剧中背诵《大白鲸》的段落又组成了一对比附关系,在文学层面上,有着多重的奇妙映射,只是在视觉上对奇观的审丑,带有宗教忏悔的自戕,甚至是刻意营造的封闭空间里那种堆叠的腐败、压抑、黏糊的感官体验和情绪累积,都让观影体验并不美妙,甚至于接近一种折磨,这使得与皮相极不相符的查理如圣徒般的灵魂带来的反差变得非常刻意,乃至于他的同性恋倾向及这个动机带来的痛苦都有一种取巧的刻意,这种来自于戏剧脚本的刻意也是这部作品不那么善良的机心,搞得自己那么扭曲,何必呢。
剧本本身很好,对白都很精彩。有点遗憾似乎过于戏剧化的情景和对白把电影的力量冲淡了些。还是一部很好的电影。男主死前不是听宗教的祷告,也不是神父来超度他,而是听女儿小时写的作文,真实书写人性的文字才是他的信仰,他死也不是上天堂,而是回到海滩度假的那天,或是化身鲸可以不用感受身体的沉重回归自然、回归生命本身。人生是无意义的,杀死一头鲸并不能让生活变得更好,鲸所代表的生命本身就是意义,文学的巧言令色只是让人暂时镇痛。了解了这一切的男主,对文学似乎是失望了,但对于人性却又格外乐观,people are amazing。人类不需要救赎那一套,那是宗教的说辞。他也不需要别人给他讲什么生命里有光,他就是选择了这样的结局:钱留给女儿,爱留给死去的男友。救赎在国外已是被抛弃的概念,国内再说救赎我真的受不了。
看了很多评论和几个影评,我个人刚看完电影,它给我的情感体验是很好的,是个好电影,因为我完全沉浸在结尾的情节中感到难过,以及整个观影过程中,我觉得剧情不会说无聊甚至是会吸引人看下去,男主的困境和他的执着等种种行为,会通过剧情的展开得到理解,但是没有说男主的行为是值得被支持的,因为当女儿和妈妈的控诉就得知男主做了一个对自己负责但对他人不负责的行为,但是我觉得一个电影并不是说一定要传递某种东西,而是让人能看到人性的复杂生活的多样,男主做出的被人唾弃的行为他人生确实不幸,但这不能使他的行为被原谅,但有人因为觉得电影在传递鼓励男主行为的正义性而觉得它是一部烂片我觉得是不合适的。这部电影在塑造男主的行为心理我觉得是很好的,就算他是自我感动也好,这是他自己的选择,而人性的复杂并不能让所有人理解或它是正确的
《鲸》的全片空洞生硬。空洞来源于对所有人物半生不熟的描绘,生硬来源于种种过度人工化,以至于与现实逻辑相悖的情节设定。它缺乏真实生活应有的生机,缺乏我们能在现实中看到的不那么做作的人物,也缺乏从生活土壤中有机生长出来的可信情感。当高潮段落到来时,我们只能感受到阿伦诺夫斯基在强行说教与煽情的那双导演之手。电影本应因其相对意义上的成熟与深刻对特效大片作出制衡,然而好莱坞整体创作日益庸俗肤浅的倾向,却让电影本身成为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奇观大片。技巧高超的表演可以成为奇观;演员身体外观的变化可以成为奇观;甚至演员在戏外的苦难经历,也可以被制作成向公众贩售的奇观。而这一切却要被包装在洗涤人心、感动灵魂和关怀少数群体的外衣中进行售卖,全是技巧,毫无感情。这着实是阿伦诺夫斯基与《鲸》的伪善。
无法同情本片中的任何一个人,所有的悲情都是咎由自取,骗婚gay真的该死...电影非常戏剧化而且场景的局限性很大,所以演员的演技短板暴露得挺明显,Max走不出怪奇物语的演戏方式了,只能使蛮劲的感觉,但是Charlie和Liz的对手戏很有张力。本片对于宗教方面的探讨很有意思,其实批判占大多数吧。诸如,信仰者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能去救赎别人,如今的世界支离破碎要把你拯救到另一个世界等等,这种无知的傲慢让人厌倦,他们总是在强调灵魂的救赎,但是这个人当下需要什么,传教士真的会在意吗?我觉得是不会的,他们只会在一天的传教活动结束之后开始自我感动。但是又没有全盘否定这些,因为Thomas的出现救了Charlie一命,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都觉得自己挺拧巴的,需要从别的思想领域找找答案。
看完这部改编自舞台剧的电影,感觉包含了很多内容。核心是救赎,包括自我的救赎和救赎的相互作用。男主的人生最后一周,用一心寻死的方式来承担对于过往的家庭和爱人的亏欠。但这样的自我选择,和尽量缩减的人际关系,也会给身边的人带来涟漪。影响着他的学生、朋友、女儿和前妻,甚至是上门布道的年轻人。就像如他身形般的海洋巨无霸的鲸一样,生和死都绝不完全是自己的事。还有一些随男主附带的社会问题,也在一同展示,比如美国各州之间的差异;男同群体和婚姻家庭的矛盾;宗教的理解认知差异;以貌取人的身材歧视;以及学校教育中是否该允许以诚面对的观点。虽然内容不少,但都被导演Darren Aronofsky安排得很清楚,全片不拖沓,场景少,灯光暗淡,很舞台剧风格。男主演Brendan Fraser的表演很精彩,是获奖的水平。
冲着得奖看的看完不适。说不上来的无语,几位演员的演技都非常好,从送披萨的到男主,都非常自然和真实,场地就是一个公寓,其实非常挑战演员们。不适是觉得应该同情charlie但不想同情charlie,生活中是有很多这种固执的人,不想同情是因为他这个吃死的选择为了自我救赎但给剩余的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ellie一定原谅了吗,ellie一定会过得好吗被救赎了吗?liz一生都为了他们这一对,这是第二次类似经历丧亲之痛但似乎没有人care,charlie很自私的享受着护工朋友的privilege。一切为了女的有点像自我感动,剧里没记错的话没有对之前的妻子有过道歉,大家都很包容最后一周的charlie,女儿的叛逆很好理解,作为父亲感受不到真实的爱,所以非常不适吧。但整部片子选角,布置和服装都传递那种丧
这部电影整体的风格对我来说并不是很对胃口,虽然男主角老布获得了影帝,但他在电影中的表演我只能说中规中矩。这几年从曾经风光的美男子到如今有点落魄的形象,他的表演更能让人理解和同情,仿佛这就是自己的故事,从大明星到落魄路人,这心路历程也就他自己知道,把遭遇融入表演中更容易变得让人信服。当然,在扮丑,扮胖,扮弱的传统加持下,这样的方式更容易得到关注,我都这么惨了,这么努力了,该给奖项了。这部电影的故事主题也不复杂,也就在一间房间里通过几位人物的对话来,可以说,电影也是不错的室内电影,环境单一,人物元素也不多,它讲述了诗歌,生活,宗教,对自己的思考,对女儿的关心,对陌生人的接纳以及朋友的依存,这些元素都构成了鲸的意象,在一间房间里,我生活在这个水中,结尾的片段想要表达的意象很强,普通,但没有多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