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后(2021)

UP:2023-06-08

九零后

评分:8 导演:徐蓓 编剧:徐蓓
主演:杨振宁 / 杨苡 / 巫宁坤 / 马识途 / 潘际銮 / 许渊冲 / 吴大昌 / 王希季 / 张道一 / 郑哲敏 / 刘缘子 / 胡邦定 / 王汉斌 / 叶铭汉 / 罗振诜 / 彭珮云
类型:纪录片
片长:110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One Day When We Were Young
上映:2021-05-29(中国大陆)
IMDb:tt14570612

九零后简介

故土在战争中沦陷,大学被占领、被炸毁。一群十八九岁的青年学生,他们匆匆出发,徒步南迁,横穿湘黔滇,最终在昆明高原组建临时大学——由清华、北大、南开联合成立的西南联大。
  他们穿过一座城去听“史上最好的国文课”,听托赛里的《小夜曲》,也和先生们一事抱着书跑警报、加入飞虎队......
  对这些今已年过九旬的“九零后”老人而言,西南联大不是一段尘封的历史,而是依然鲜活如初的青春记忆。
  杨振宁、许渊冲、潘际銮、杨苡、王希季、马识途......16位平均年龄超过96岁的联大学子联袂“出演”,带你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群星闪耀的年代。

简评

真的很不错!这么一对比,这部电影比《大学》对“大学”的阐释仿佛更加地道!或者说,《大学》讲的是新时代的大学,而《九零后》传递的是一种历史能量,我们只有知道自己从哪来,才有可能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引用了太多的名人经典语句,给人以思考。还有通过了解大牛们的经历,也带我思考了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读大学?我为什么要去做研究?科学研究的意义又是什么?结合我自身的特点和兴趣,我又想做什么样的研究?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看完之后,我仿佛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了那么一点方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你是还在求学的人,这部片强推!

以西南联大往事为主题的纪录片,主要围绕着还健在的当事人的采访,以及另外一部分人的影像资料串联起来的影像回忆录,以“九零后”为题,自然当年的亲历者如今都已届鲐背之年,其中不乏杨振宁先生这样的宗师大家,他们的讲述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牵连着山河破碎、动荡漂泊却又为了国家和人民而不懈奋斗的时代,但是依然要说,精彩的是这些人、这些事,而电影本身的剪辑、编排却并没有更加分,似乎换了谁来拍西南联大的这个题材,有这些人物采访的素材,最平庸的拍法也就拍成这样了,并没有在视听语言上有更精彩的构思,虽然也不能说浪费了这个素材,但也就是良好的水平吧,7分。

总体不觉得太好。什么都讲了,又什么也没讲,太散。比如恋爱,杨苡先生几句话,许渊冲先生一段日记就过去了,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说这些,说了又不说好。旁白的干预也觉得太强了些。可能来说,对有一定知识背景的观众,提供不了太多。河湖山川拍得不错,有时候是觉得挺美的,有时候又觉得调色之类不太真实,而且舍本逐末?就当领略先生们的风采吧,许渊冲先生说话小动作可多,大约年轻的时候也是特别热情好动的性格,对比起来杨振宁先生就稳重型的,俩人对课程看法的冲突也很好玩,不过我好像会比较认同后者看法了。电影中印象最深的是诺贝尔奖时候杨振宁、李政道先生的陈词,含蓄、自信、舒适,挑眉的俏皮女郎,太美了,但不知道是谁呢(李夫人吗?),真的太美太灵动了兄弟姐妹们!邓稼先先生,也很敬佩。还有第一次知道的缪弘,很感动他的事迹。

西南联大的故事,是专属于每个人青春时代的珍贵记忆,串联的相当之妙,前段时间看《重走》,再看这部纪录片,呼应起来了,年过九旬的西南联大学子的采访,白发苍苍的老人们讲述曾经的岁月眼睛里在闪光,一些跨越年龄的俏皮可爱的语调不经意流露出来,许渊冲和杨振宁对轮流教学制态度反应的镜头对比太好笑了,喜欢讲故事的pure,泡茶馆三人组,替人写作业被识破的汪曾祺,国文教授们的不同上课方式,讲着讲着发现讲课方向不对冷静转头继续讲,伫立窗边沉浸式回望诗歌历史,随性的抽烟上课,还有感性的沈从文,在历史的颠沛流离中,莘莘学子保持着理想与信念,吸收,创造,蓬勃生长,即使面对着硝烟炮火纷飞,也是那么的从容不迫,做时代的人杰,它们踏踏实实地做到了,我将会永远对西南联大的故事抱有热爱,尊敬,向往,那是一段太过珍贵的故事。

故土在战争中沦陷,大学被占领、被炸毁。一群十八九岁的青年学生,他们匆匆出发,徒步南迁,横穿湘黔滇,最终在昆明高原组建临时大学——由清华、北大、南开联合成立的西南联大。 他们穿过一座城去听“史上最好的国文课”,听托赛里的《小夜曲》,也和先生们一起抱着书跑警报、加入飞虎队. ..... 对这些今已年过九旬的“九零后”老人而言,西南联大不是一段尘封的历史,而是依然鲜活如初的青春记忆。 杨振宁、许渊冲、潘际銮、杨苡、王希季、马识途......16位平均年龄超过96岁的联大学子联袂“出演”,带你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群星闪耀的年代。

“长寿就是惩罚”,“活着就是胜利”,不同的人面对人生的看法不尽相同,但出生于同样一个忧患的年代,大家的记忆可以出奇的一致。受到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影响,三所著名学府共同成立了西南联大,而西南联大为我国培养了诸多学者,有理工大牛,也有文学作者,他们大都曾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尤其是两弹一星的研发功勋。时至今日,他们已成为“九零后”,而作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九零后,也只能通过书籍影片了解他们的故事,正如片名译名一样,他们为我们讲述了曾年轻时的岁月,而我们则备受鼓舞。片尾滚动字幕出现之时,发现也已有几位先生与世长辞,感谢他们曾经的付出。

【这应该是有史以来最强的一届“九零后”了,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三位“两弹一星”元勋,其余者,也基本上是各界翘楚。更难能可贵的是,影片还呈现了他们可爱可亲的一面,“口无遮拦”的巫宁坤、“狂妄自大”的许渊冲、“孩子般pure”的邓稼先、“学业不佳”的汪曾祺、“少女心”满满的杨苡,等等。而“命运坎坷、炼狱重生”的穆旦(查良铮)、“为国捐躯、自我救赎”的缪宏,又让我们嘘唏不已。在片尾字幕中,我们看到有三位“九零后”已经离开我们——可以说,这是一部抢救性拍摄的纪录片,若再晚几年,我们恐怕难以看到如此鲜活的“九零后”群体了。这届“九零后”也让存续不足九年的西南联大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永恒的丰碑。影片是历史文献纪录片《西南联大》的延续和补充,以“个人视角”再现了西南联大的独特与丰盈。】

西南联大的故事,无论看多少遍我都会被感动;但这是基于史实与活生生的人的感动,而非只存在于纪录片中的光辉瞬间。西南联大不是只有那些名人,在璀璨光芒下有更多籍籍无名的共同书写西南联大历史的普通人。抛开纪录片的中心主旨不谈,仅论纪录片本身,质量也只能用“难堪”形容——做作的旁白,乏味的选材,怪异的插图,不明所以的串联……不少讲述相关题材的纪录片珠玉在前,本片看着更像一部粗制滥造、用于圈钱的东西,停止玷污那段历史吧。

一个接受过通识教育的人应该是这样的:他年轻时受到的训练可以使其身体服从自己的意志,就像一台机器一样轻松而愉悦地从事一切工作;他的心智好比一台敏锐、冷静而有逻辑性的引擎,每个部分能力相当,有条不紊地运行着;他又如一台蒸汽机,待于效力各种工作,纺织思想之纱,铸就心智之锚;他的大脑中充满着知识,既有关于大自然的重要真理和知识,也有自然界运行的基本规律;他并不是一个不正常的苦行人,他的生活中总是充满生机和热情,但他的激情永远受制于强大的意志力和敏感的良知;他学会去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不论是自然之美还是艺术之美;他憎恨所有的丑恶,并做到尊人如待己。

端午节在空位一人的电影院看的,好羡慕导游,好羡慕杨潇。片中竟然听出了《未央歌》有点感动,我进入大学怎么会不失望呢?我心里向往的也是西南联大那样的学校吧,但在那样的年代,不知自己会不会更轻松地就成为了一个学术上的逃兵。看的时候在想,我们这一代好幸运啊,尚且见过这些大师的音容,听闻他们清晰地表达着他们的生活和思想史。导演说第二次拍的时候,只有两位老人杨苡和许渊冲还能接受采访,其他人都住进了医院。我还是不敢想一次又一次地告别,倘若在没了他们的世界,倘若在以后的世界,我们也成了老人,能留给世界怎样的精神财富。

上映以来一直想要看,但是无奈排片实在是太少,没有合适的时间。但正好赶上了一场点映,也是幸运的。从纪录片来说,没有一般印象中纪录片的刻板,生涩,反而因为各位“九零后”的叙述让故事变得一环接一环,不断想了解当年的西南联大和西南联大人。让我很喜欢的是导演和摄影所拍摄的风景们,尤其是银杏叶,一大片黄色的银杏叶映入眼帘,不禁让人联想到到这些爷爷奶奶们,他们就像这银杏叶,虽然已经到了发黄的年纪,但依旧璀璨,耀眼,绚烂,夺目。同时我也很喜欢一些音效设计,比如银杏叶落地时的爆炸声,雪从树上掉落时的轰炸声,虽然简单,让人倍感冲击和震撼。推荐各位都去看看这部影片,铭记历史,回首岁月。

看完后的第二天许渊冲先生去世了,心情暗淡了8个度。西南联大从《无问西东》开始给了我很多精神力的支持,如果说无问是用一种浪漫表达出那个年代的热血,那《九零后》就是用一种极致的脑性感平淡地向所有人展示那个时代的辉煌与怀念。有诗歌有梦想有冲动有奔赴的一群人,从军或是出国都拥有着共同的信念:报国有道。它没有那么浪漫,开头的念白甚至有些让人出戏,但是当那些故事从亲历者的讲述里娓娓道来的时候,我无力招架。在黑暗的电影院里哭的不能自己,那样的年代虽然动荡,但是它拥有最棒的一代年轻人。

九零后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