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比安(2021)
评分:8.4
导演:多米尼克·格拉夫
编剧:多米尼克·格拉夫 / 埃·克斯特纳 / Constantin Lieb
主演:汤姆·希林 / 莎斯琪亚·罗森道尔 / 阿尔布雷希特·舒赫 / 梅雷特·贝克尔 / 米夏埃尔·维滕博恩 / 安妮·贝南特 / Thomas Dehler / Petra Kalkutschke / Elmar Gutmann / Aljoscha Stadelmann / Eva Medusa Gühne / Luise Aschenbrenner
类型:剧情
片长:176分钟地区:德国 / 奥地利
语言:德语
影片别名:永別了,柏林(台) / 不合时宜的人 / Fabian – Going to the Dogs
上映:2021-03-04(柏林电影节)
IMDb:tt13846414
法比安简介
1931年的柏林。一个介于分租房和黑社会之间的环境,妓院是艺术家的工作室,纳粹在街上大肆辱骂,巴贝尔斯堡则梦想着制作"心理电影"。生活在澎湃,社会在发酵,在腐蚀。只要还有工作,拥有德国研究博士学位的雅各布·法比安白天写广告文案,晚上就和斯蒂芬·拉布德一起频繁出入城市中比较荒诞的场所。他的朋友-后来承认自己"在生活和职业的课题上"失败了-在谈到共产主义和性的时候,是个有进取心的人,而法比安却依然清醒而疏离。他等待着"体面的胜利",却没有真正相信它。他对柯内莉亚的爱是唯一让他质疑自己讽刺宿命论的东西。她成了他崩溃生活中的一缕希望。尽管与今天这个被人诟病的世界有很多相似之处,但要让埃里希·凯斯特纳深沉悲凉的自传体小说《法比安》-魏玛共和国最重要的小说之一-走出阴暗的生存环境是一个挑战。多米尼克·格拉夫出色地驾驭了这一挑战。他的风格是微妙的尖锐,冷血的轻快,却又安静忧郁。这部电影就像一个缓慢转动的迪斯科球,讲述了性行为和空冰箱之间的联系,以及幸福梦想的瓦解。
第7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最佳影片(提名)多米尼克·格拉夫
获得奖项
- 第7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提名:金熊奖-最佳影片
- 多米尼克·格拉夫 Dominik Graf导演
- 汤姆·希林 Tom Schilling饰 Dr. Jakob Fabian
- 莎斯琪亚·罗森道尔 Saskia Rosendahl饰 Cornelia Battenberg
- 阿尔布雷希特·舒赫 Albrecht Schuch饰 Stephan Labude
- 梅雷特·贝克尔 Meret Becker饰 Irene Moll
- 米夏埃尔·维滕博恩 Michael Wittenborn饰 Judicial Council Labude
简评
它是电影,它更是部魏玛时代的人类社会学的研究作品。180分钟每一帧都透着现实肉溅的血腥味儿,每一句台词都需深思片刻才能悟出答案,很深刻更意犹未尽(如“生活是我第二份工作)…临近片尾时莫名地感到忧虑和感伤,不知道为谁?还是为了什么?可能芸芸万物都相似吧…影片中有两处细节久久很难逃避,1、三处出现留声机播放音乐,瞬间把人带到另一个时空,或遐想或遮掩什么(音效处理得极为恰当好处);2、则是妓女们抱起自杀好友的头用白手帕裹住其脖子,顿时有点想哭的感觉(尊重死者的尊严竟然出自妓女之手)…也许此片没有讲什么深刻道理,但它揭示的各色人等的日常是真实的,深刻的!
《法比安》就像是克拉考尔社会学著作的电影版本,混乱的熵增导向疯狂的张力,事件变为即将到来之物。导演通过介于历史先锋主义以及Dogma95的主观视角祛除了有失真实的史诗光环,还原为一种正在经历的激进“此在”。《法》不是政治史,而是精神史,在高度分裂的影像碎片之中,影片的开场却以一个历史时间的长镜头宣告了巴赞摄影现实主义的终结,又在动线上与结尾的“下降”相对——作为对幻觉机制的进入和退出,法比安这个与费边社同名的卡夫卡式角色在写作一本小说,也在进行本雅明式的闲逛与收集,然而时常出现的画外音却是自由意志不可能性的明示,它是历史的catastrophe,以男性或女性的声音现身,或以黑白的拾得影像出现,这样作为“当下”附属物的自由意志变得不可能,而是衰减为纯粹的具身体验。
让我产生疑惑是,二刷发现,为何要这样繁重式呈现这些?法比安本人暂先不讨论,剧作给了足够笔墨让这种效果变得有一定效果,这个问题是看到他身边人内容和那个时候要捕捉的德国文化上,为何会如此反复,繁琐,甚至笨重,特别是想到同为德国其他导演,甚至想到滨口,会觉得导演受到原有文本限制而使得润色社会内容和填补法比安变化内容过于复杂,只能靠时代赋予他们身上的病毒去抗击那时社会余毒所呈现的惨痛和那些时代点点滴滴来撑起作品。似乎这在现在德国作品里蛮常见的,但那部超级复杂的《奥菲亚》也比这部轻盈,这真的是导演水平问题。
讲述的是小人物的故事,把一些很生活化的琐碎细节串联在一起,整体悲情的色彩,几个角色相对消极的状况,确实让影片多了几分晦涩,但是,这又是一部描绘特别时代的年代片,把历史背景、社会观念、寻常百姓的遭遇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小人物的背后是大历史的深度,历史的尘,个体的山,不免让人多想。尤其是主角的塑造,令人着迷,一个集才华、懒散、浪漫、正直、善良、傲慢、玩世不恭、桀骜不驯于一身的小人物,一个被时代洪流淹没,但又从不低头,遵从自己内心声音的人,或许他们过得不好,但是他们的精神气始终在人群中独一无二,他们永远是一小撮,被历史无情打击,也永远坚守心灵的自由,我想到了很多人,也想到了自己,或许有些自夸了,但确实让我看到了一些自己的影子,那些理想主义的情怀,或许虚无,但是自娱自乐是足够了。
异色视角下的魏玛时代显影,循着渗露于镜头间的各色符码,将战争与政治分立后社会衍化的百孔千疮(民族矛盾、失业、通货膨胀),悉数绽露。报社、舞厅和象牙学府的迂阔论调,亦是自上而下诡谲型态的拥趸与旁支缩影。秩序是死亡的预兆,自戕才能祛褪虚妄。“活着只是侥幸,死亡才是必然。”而间离晦明的希望,除了理想,还有死生契阔的爱——划过月光、花香、寂静门口的吻,以及磨砂玻璃两侧的甜蜜气息。/ 窥伺的手持镜头一如全能视角下的计时器,悠晃着阑残将尽的生命指针。交互浮跃的分屏、胶片与默片调度,消解了影像传递的时空界限,沓合着亘古弥新的记忆疏影,卓尔不群的圆融功力,叹为观止。
怎会在这一个现代拍出如此复古满满的电影呢,好强大的美术置景,时空回溯一般,火车、阁楼、酒馆,元素丰富,贴切可感。手持摄影的满分表现力啊,镜头想象超群。听女主试戏念台词那段,眼中挂泪,决堤时瞬间别过脸离开,他演得太好了!跳积水的镜头,轻快浪漫,飞溅的水花又如雨点洒落,绝了!在酒馆问侍者应不应该赴约;形形色色的男女,她们的故事,两个女性耳鬓厮磨,瘦个子是演员多年女友,被弃后与公司职员生育孩子不被承认,最后受够男人。老态龙钟赶来的医生有异装癖,突然掀开的假发套,靠开吗啡赚钱。妓女们雀跃地蹬上楼看尸体,评论应该把嘴合上,故缠上“绷带”,变成牙疼的死人。父亲说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如果这是他想要的,那他人不应哭泣。说完,无法接受地痛哭起。法比安等电话时太可爱了,傻小子,你的爱人会每天下午三点等你啊。
风格化的、混合着Super 8mm、默片风的“传记”作品, 一位敏感脆弱,也同时颇为孤高的知识分子/作家视角里的、山雨欲来、一触即发的时代,他可谓是以生命注释了何为“活着只是偶然,死亡才是必然”,昨日的世界已逝,亲情爱情友情,一切都在动荡飘摇中摇摇欲坠,人的命运和社会的命运都在岔路口,你所试图抓住的、保持的,拼命试图抵御的,都会密不透风地渗透到情侣的橱窗、渗透到母子的散步,渗透到每一个窗台,电影里这种无孔不入的窒息感,唯有借酒浇愁的无力感,表现非常痛彻、到位,以至于看完后真就忍不住去便利店买了瓶掺了伏特加的果酒,Metascore本片才68分,对比之下这里的高分尽在不言中
电影的小说性质非常强烈,不仅仅体现在其本身改编于自传体小说,更是体现在其试听语言的表达上。开篇引人入胜的长镜头,大量手摇式的拍摄,画面语言的持续重构和重新拼接,烘托起了法比安这个卡夫卡式的主角。单论故事剧情其实并不复杂,复杂的是如何让这个简单的故事通过合适的表现力体现出小说原有的严肃和虚无。时而尖锐时而忧郁,时而轻快时而安静,电影就像是一个摇摆不定的讲者,他不会像中国传统文化那样娓娓道来,而是像古典音乐那般起伏不定,将自己化作了故事的一份子。
风格很特别,有点新浪潮,又有点让人想起王家卫。魏玛共和国青年1931年6-8月的故事,失业,恋爱,母亲到柏林看自己,要想获得成功就得潜规则,小情侣面对面包还是爱情,好友自杀,这一切说是发生在当下,也完全成立。无处不在的纳粹宣传语,街上的党卫队,对犹太人的迫害是时代音。一个总是在街头闲逛的青年,他的焦虑、不安、没有目标,但对爱还有念想,这或许就是纳粹上台前社会的氛围。男主为救小孩自己溺亡。男主很像张国荣。女主装扮真好看。富二代好友家的房子竟然书记包豪斯成品房。街上按根卖的烟摊,是一根香烟形状的圆柱形小屋。社会不正常从不让教授说自己想说的话开始。翻译成《不合时宜的人》挺选题。
第一次看魏玛德国的故事,荒诞晦涩的表现手法讲述这现实的故事,那个战后报复性享乐和凋敝的社会滋生的绝望共存的年代,看得时而抽离时而沉浸。电影感觉有种法国艺术电影的气息,很喜欢这种跳出常规镜头语言的尝试,会提醒我世上本就不是只有一种成规。expect结局有些难崩(希林又一次死在电影里),fabian看起来已经要走出绝望重新拥抱生活了,生命却在这个时候如此荒诞地戛然而止。但可能这么设计也是在呼应那句“走向毁灭”吧,国家如此,区区fabian又怎么逃得过。
有着独特质感的电影,手持镜头的晃动感,以及胶片的颗粒感,快速的剪辑梦境与现实,而且对于人物和景色的拍摄手法都别有新意。如此艺术的拍摄演绎了这个艺术的故事,让我想到黑塞的小说《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两个主角一个如同日神般热烈,追逐真理,不会妥协;一个如同酒神般忧郁,心思细腻,内心柔软:但最后并没有合理的结局:活着只是侥幸,而死亡是必然,在一百年前的柏林,我们知晓历史的故事,却又如此远离和冷漠。虽然部分意识流镜头过于难以理解,但是仍然值得一看。(最后男主淹死和玻璃球游戏的结尾如出一辙)
1931年的柏林。一个介于分租房和黑社会之间的环境,妓院是艺术家的工作室,纳粹在街上大肆辱骂,巴贝尔斯堡则梦想着制作"心理电影"。生活在澎湃,社会在发酵,在腐蚀。只要还有工作,拥有德国研究博士学位的雅各布·法比安白天写广告文案,晚上就和斯蒂芬·拉布德一起频繁出入城市中比较荒诞的场所。他的朋友-后来承认自己"在生活和职业的课题上"失败了-在谈到共产主义和性的时候,是个有进取心的人,而法比安却依然清醒而疏离。他等待着"体面的胜利",却没有真正相信它。他对柯内莉亚的爱是唯一让他质疑自己讽刺宿命论的东西。她成了他崩溃生活中的一缕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