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数时刻(2021)

TickUP:2023-04-22

《倒数时刻》(英语:Tick, Tick... Boom!)是一部2021年美国歌舞剧情片,由林-曼努尔·米兰达执导,史蒂文·莱文森(英语:Steven Levenson)编剧。故事改编自强纳生·拉森创作的同名舞台剧(英语:Tick, Tick... Boom!),由安德鲁·加菲尔德、雅莉珊卓·希普、凡妮莎·哈金斯、罗宾·德·哈苏(英语:Robin de Jesús)、约书亚·亨利(英语:Joshua Henry)、茱蒂丝·莱特(英语:Judith Light)和布莱德利·惠特福德主演。

倒数时刻

评分:8.2 导演:林-曼努尔·米兰达 编剧:史蒂文·莱文森 / 乔纳森·拉森
主演:安德鲁·加菲尔德 / 亚历山德拉·希普 / 罗宾·德·齐泽斯 / 凡妮莎·哈金斯 / 约书亚·亨利 / 乔纳森·马克·谢尔曼 / MJ·罗德里格斯 / 朱迪斯·赖特 / 布莱德利·惠特福德 / 林-曼努尔·米兰达 / 芮妮·戈兹贝里 / 菲莉帕·苏 / 克里斯·杰克逊 / 劳拉·本纳蒂 / 达尼埃尔·费兰 / 乌特卡什·安邦德卡尔 / Robyn Goodman / 朱迪·库恩 / 丹尼·伯斯坦 / 理查德·坎德 / Tariq Trotter / 乔安娜·阿德勒 / 克里斯·沙利文 / 罗杰·巴特 / 乔尔·格雷 / 诺亚·罗宾斯 / Gizel Jimenez / Ben Ross / M
类型:剧情 / 歌舞 / 传记
片长:122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滴答,滴答……轰隆隆 / 梦想期限(港)
上映:2021-11-10(美国电影学会电影节)
IMDb:tt8721424

倒数时刻简介

安德鲁·加菲尔德确认主演林-曼努尔·米兰达长片导演首秀——Netflix新片《tick, tick…Boom!》,影片改编自著名音乐剧创作者乔纳森·拉森(《吉屋出租》)的同名自传性质剧作。1996年,拉森因马凡氏综合征引起的主动脉剥离,悲剧性地在《吉屋出租》首次预演的半天前去世,没能见证该剧此后的大热,已故的他也因此剧获得托尼奖和普利策奖。
  米兰达曾参演了外百老汇版《Tick, Tick…Boom!》,原剧由拉森创作,也映射了他自己的人生。设定在1990年,主角为加菲饰演的Jon,一个年轻、雄心勃勃的音乐剧作曲家。他在纽约一边当侍者,一边写一部叫《Superbia》的音乐剧,希望能平步青云,开启事业。但他从女友Susan那里感受到了压力,对方已经厌倦了任男友的职业前途牵制自己的人生;同时,Jon的室友Michael也放弃了创作梦想,做了一份高收入的广告业工作。快30岁的Jon非常焦虑:自己的梦想是否值得继续拼搏?
  影片由Steven Levenson(《致埃文·汉森》)改编剧本,朗·霍华德也通过他的Imagine Entertainment参与制片。Larson的妹妹Julie担任执行制片人。
  加菲一直是这个项目的主角首选,今年多伦多电影节时,朗·霍华德和Brian Grazer在活动中还提到了这个项目,并说到LMM会导演、加菲尔德出演的消息,这次是官宣。

简评

很多人会拿本片与爱乐之城比较,但其实两部作品的属性相差很大。后者以音乐剧的载体讲述了一个相对普通人的故事,前者更像是圈内人对前辈的致敬。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何前者并不主流的媒介却可以走向主流的受众,而本片虽然有着普通年轻人并不特殊的焦虑,但却难以引起广泛的共情,因为这种梵高式的人生轨迹设定,是对一个艺术家的终极定义。作为LMM的首部电影作品,音乐剧段式非常明显。那些让人花了眼的百老汇卡司们,人脉就是这么广。但不得不感叹功力深邃,加忆加叙的结构丝滑的融合了主人公现实面临的种种困难和艺术创作的过程。LMM在百老汇的地位其实已无需再证明什么,想必也是希望通过更主流的媒体于私纪念、于公推动艺术教育吧。最后不免俗的磕一下,加菲有几个镜头的表情和石头姐很像,好像莫名呼应了爱乐之城,两人大概本就是一个体的两面

伟大!最开始我以为是浪漫主义色彩的励志片,结果看到最后是是现实主义的纪实片,清醒的理想主义者比梦想的现实主义者更值得被歌颂,看到最后痛,真的太痛了,和朋友闹的矛盾,创作时没有灵感,做了应该做的事才能做想做的事,里面还有“艺术家都是死后才出名”的现实意义,故事结构是很简单的开端-矛盾-高潮-转折-结尾,但是每一点让人觉得新奇有趣,每一部作品都有创作者独特的想法,题目的《倒数时刻》也很有内涵,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倒数,而是未来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的倒数,钟表走动的声音也贯穿了整部影片。最后,加菲老公!!边哭边唱歌边流鼻涕也好帅!!!很治愈的一部片子,大家都应该看~!

电影传达的那种热爱与坚持当然是很棒的主题,但是总觉得这个电影“不好看”。也看过一些音乐剧和音乐片,也很喜欢爱乐之城,但这个电影明显音乐与剧情结合得不够好,而剧情本身也没有太多精彩之处,导致了乏味。歌……只能说我感觉可能搬上舞台会好些,在电影这种视觉冲击不够的地方,它不够好听到给人很强的记忆度。当然也有几首挺好听的,但对比爱乐之城,哪个场景的哪首歌大家都耳熟能详,这个却关联很弱,只觉得光用来听的时候还不错,作为电影却无法吸引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这部吧,也可能是因为加菲不在我的审美点上,一直get不到他的脸和演技,所以加大了入戏的阻力感。其实也没有特别差,就是会产生这个如果不是电影而是音乐剧可能会好一些的感觉。

大失所望,不管哪个方面。叙事上,时间线混乱,把一个简单的故事刻意架上复杂的结构,辅以音乐穿插其间,过渡常常不自然,观感很不舒服。我觉得整个故事我大概看懂了,所以对于没什么新意的内核和发展感到失望,一个英年早逝的音乐鬼才的成长史,又是俗套的大男主戏码。片子里让人记住的画面不多,最让我共情的一个镜头,是男主和女朋友吵架后拥抱亲吻时,女朋友问出的那句:“你是不是正在想着如何把这一刻写成一首歌。”,最震撼的画面是泳池里的满目音符。第一次看加菲的男主戏,从颜值到演技都不敢恭维,只能说并不僵硬,但是略显浮夸,反而几个黑人演员很出彩。歌曲选的太差了,能入耳的屈指可数,更别提让人惊喜的旋律了。今年奥斯卡前瞻来补的这片子,看完觉得威尔史密斯的最佳男主大概稳了。从故事,表演到歌曲质量远逊于《芝加哥》。

明显传记色彩的基于现实改编的歌舞剧情片。运用类似剧中剧的一种嵌套结构,通过大框架下舞台演出的形式由Jon自己的口将Jonathan的一生都详略得当地蒙太奇了一遍,交叉剪辑了不少有复古胶片风格的高噪点回忆画面,试图营造出一种比较强烈的现实色彩。结合了1990年时代背景的社会动荡局面,杂糅进移民议题、青年就业危机、性少数群体心理与生理双重困境以及相比之下有些促狭的私域爱情友情成长传统情节,但最终收尾时分仍渐渐将聚光灯转回到主角本身[01:49:53],所有复杂纷扰的人生经历都在此刻如直射的光柱般收束,借助镜头赋予的视点,我顺着Jon的背影和他的视线,望向那光芒的来处,即其个人音乐艺术的诞生、名利的涨浮之根源,相信他也看到了,那便是他自己的执着与热爱。

单场调度其实都不错,但废戏太多,至少有一半都没有在推动剧情而是在独自抒情——这种过度地释放情绪甚至到了矫情的地步。lmm 在用舞台剧的调度拍电影。但是在表演上舞台剧与电影有着很本质的区别:舞台表演是用表演将情绪传达给观众,令观众信服,实际上是对现场观众进行“操纵”;而影视表演是演员将自己变成角色,令自己信服。本片的问题就在于,作为电影,表演过于做作,如果作为音乐剧,男主角似乎只是在自嗨……要不是人物原型本身的魅力作为“不存在的补偿”,这个电影可以说是相当灾难。电影只是稍微点了一下关于艺术家与缪斯的“剥削”关系,没(敢)往深了说,这令电影更加平庸了。

很多人说像LALALAND,观感上除了男主角相似的经历和外在的音乐剧表现形式之外还是差别比较大的,最主观的感受就很有差异了。这部传记特色鲜明,讲述和回忆式的插叙蛮好的,一些拍摄手法也很棒,但总感觉每个阶段的歌不算特别加分,只能说用了主角本人的音乐剧来做专记这点很有巧思……但实际也有点难打动人。感觉编剧也没有抓到太多的情感流动,分手和吵架以及和好都很硬,真就“写了个人”,啥也没表达出来,作为观众两个小时没找到一个共情点,看完的感受有80%可以形容为,“这样啊。”最后,加菲演技还是过关的,只是个别镜头和表演风格总让我想起内娱某人,但一时半会儿没想起来是谁……

7/10。其实相比[吉屋出租]多声部的戏剧表演,剧作家本人的电影以一组充满噪点、聚焦模糊的伪实录镜头开始,通过对单一主角的聚焦展现了拉森登上舞台讲述创作起源,镜头紧接转换到戏剧工作坊的钢琴演奏,使场景游离在生活影像、口述纪录和舞台实况的多元叙事之间。尽管对于繁华与贫穷的90年代纽约、生命如定时炸弹般倒数的艾滋病时代,不能够充分理解,但情绪的克制大概是打动那些音乐剧粉丝的关键,每天端盘子、欠费被断电的作曲家,对室友放弃梦想从事广告的排斥,联结成一个理想主义者对平庸的反抗。林聚聚对群唱的处理常出现得令人猝不及防,譬如乔纳森为接待吵闹的周日餐厅里的顾客时压力大爆发,以及女伴来到公寓要离开他一幕,乔纳森把自己对爱人的躲闪和敷衍的和解编成了歌曲内容,令女伴失望而归,这也是正确处理歌舞与人物情感线索的方式之一。

,从泳池中的五线谱开始渐入佳境,结尾以第三人称插叙Jonathan经历的那段堪称神来之笔。全片并未讲《倒数时刻》这部大获成功的音乐剧,而是通过在它之前的一部并不算完全成功的音乐剧《傲慢》创作到演出的过程来诠释"倒数时刻",是很新颖独特的视角,用灵动轻盈的方式讲述一个梵高式天才的悲剧。可惜前期剧情结构混乱加入了歌舞元素显得更为复杂没有条理,况且还有双时空交叉进行。在后半段由于剧情结构变得更为简单才衔接得更为自然,叙事节奏也紧凑起来。但还是很喜欢对于结尾的将生日作为最后一个"倒数时刻"以及与经理人的这段台词"你开始写下一部剧,写完了就再写一部。作家的生涯就是,连续不断的写作。你得一直投稿,希望最终能有回应。"

。剧场和现实两个时空,似乎有在借鉴《歌厅》《芝加哥》的歌舞形式,但没有完全像后两者把现实空间和舞台空间分离开。看片尾的花絮,剧场空间是还原音乐剧的现场,并且也承担了叙事功能,现实的部分则是以画面具体呈现音乐剧里叙述的故事。在音乐剧里,可能受限于环境、制作费等因素,只能通过男主的讲述展开故事,到了电影这里,电影的形式没有特别好地以电影的方式来叙述同样的故事,《歌厅》《芝加哥》是现实的故事为主干歌舞作枝叶;而本片则反过来,剧场叙事做主干,现实部分辅助叙事。本片的两个时空有时是交叉重叠的,要么在现实部分展开歌舞,要么在剧场里唱歌,现实辅以情节过画面,若是没有情节能够展开,那么影片就会变得像在放MV,到末尾只能靠回忆式的画面剪辑来支撑音乐。加菲演得挺卖力,但是情绪是顺应情节的,感觉少了层次感。

演员们的演技没有问题。运镜拍摄没有问题。但就是故事太烂了,主角有爱情就一定要上一次床,现在的欧美片子一定要有一个人是gay,不知道讲另外一条线另一个朋友生病是有什么意义。爱情线也是很无语很烂俗无聊,男主能解决不立刻解决。感觉编剧想讲很多东西,但是啥都讲了但又讲得不深刻,原本以为是一部能够治愈而且让人明白深刻道理的电影,最后剩下可以夸的还是只有颜值跟拍摄运镜。并且越到后面情绪上只带给我混乱跟焦躁,最后说男主35岁死了,不知道是为了干嘛,为了强调他如烟花般耀眼绚烂地活过了,为了强调人生无常?悲剧结尾是让电影更加印象深刻?反正就是,不像爱乐之城或者放牛班的春天这种,只讲一样东西讲深刻了,感觉就是讲着讲着离题了,还很混乱。

在音乐剧电影里还原一部音乐剧的创作,重现剧作家现实人生与艺术自我的取舍纠葛,林聚聚更是把半个百老汇拉来致敬前辈拉森。许多年前先行者拉森给后来人留下了启迪,到现在酿造成为一位天才对另一位天才的共鸣和追忆,意义非凡。选取最黑暗的低谷期开场,追逐黎明就成了荧前幕后的渴望。小剧场上演的《倒数时刻》忠实于原作,与主线叙事形成互文,又遥相辉拉森的真实一生,“Tick,Tick,Boom!”既是三十而立的人生焦虑,也存着英才早逝的遗憾惜叹。加菲的笑太具有标志性,很容易被记忆糅合成“蜘蛛侠的笑”,就算这样也让我代入感渐增。死亡步步紧逼,也许不日就将来临,还有时间的话,多问自己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