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金山的最后一个黑人(2019)

The Last Black Man in San FranciscoUP:2023-04-20

《旧金山的最后一个黑人》(英语:The Last Black Man in San Francisco)是一部2019年的美国喜剧剧情片,乔·塔尔博特执导及制片(本片是其导演处女作),吉米·费尔斯及塔尔博特编剧,剧情部分的源自费尔斯的亲身经历。该片由费尔斯、乔纳森·梅杰斯、丹尼·格洛弗、蒂琪娜·阿诺、罗布·摩根、迈克·艾普斯、芬·韦特罗克出演。该片讲述了黑人青年吉米试图要回他家族的房子的故事。

旧金山的最后一个黑人

评分:7.2 导演:乔·塔尔博 编剧:乔·塔尔博特 / 吉米·费尔斯 / 罗布·里彻特
主演:吉米·费尔斯 / 乔纳森·梅杰斯 / 丹尼·格洛弗 / 蒂琪娜·阿诺 / 罗布·摩根 / 迈克·艾普斯 / 芬·维特洛克 / 索拉·伯奇 / 托尼娅·格兰茨 / 迈克尔·J·格温 / 杰克·汉森 / 卡茜·亨德利 / 约翰·帕森斯
类型:剧情
片长:120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何处是吾家(港)
上映:2019-01-26(圣丹斯电影节)
IMDb:tt4353250

剧情

吉米·费尔斯是一位住在旧金山湾区的黑人青年,常在城里游荡,见证着城市的变迁。菲尔莫尔区有一座一对老夫妇所住的维多利亚式房屋,这是吉米童年的居所,据说是由他祖父在1946年建造。然而拆迁者要改造这里。吉米和好友蒙特去找当地的房地产经纪人,并利用机会参观了房子。

一天晚上,蒙特邀请他和吉米共同的童年老友科菲来这座房子共度一晚,第二天科菲与人争执被枪杀。后来,房产经纪人张贴了出售房子的标志,蒙特找经纪人理论,结果被告知房子并非由吉米的祖父建造,并且出示了它实际上是建于1850年代的证据。

蒙特撰写了以科菲之死为剧情的剧本,并在老房子里演出,吉米邀请众人观看。他还将房产归属的真相告诉了吉米,吉米说他本来就知道。吉米与蒙特重聚后,二人与艾伦爷爷一起看了电视。醒来后吉米已离去,留下纸条感谢蒙特做了他最好的朋友。

简评

我真的是一丁点也不懂得这部电影到底讲了什么样的一个故事,gentrification和为了满足地缘身份认同编造的谎言?但对黑人社群的脆弱面和更加vulnerable的男性友谊的展现非常让我喜欢,全片视听语言除了好几个慢镜头让我不适以外都实在是特别的合我的心意,除此以外剧情方面实在是太诗意抽象我只能打出三分,多一分全给配乐画面

房子是家族历史的传承也是个人与城市之间的纽带。从第一个黑人到最后一个黑人仅仅经由两代人,黑人群体由于种种原因不断边缘化的同时也失去了对城市的归属感。物质的纽带随着房子的失去与被剥夺被强行撕裂,精神的寄托无处安放,对一座城市的情感,就如对一个已经故去的人一样,只能靠记忆来维系与纪念。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代代人的消逝,记忆也渐渐褪色,无数的故事与人存在过的证明也随之烟消云散。结局两个黑人一个在即将消失的社区坚定固守,另一个带着永远难以割舍的深情漂泊他乡,无尽的哀婉与惆怅肆意流露。电影的影像和配乐带给人极强的视听享受,像是一首献给家乡抒情诗。近年来黑人题材电影真的越来越细腻深沉优美,佳作频出。

200918 【B】独特的影像质地,显明的标识是在知晓其内容同时也仍被意外的视觉内容所动容,描绘出某种美妙的被激发的溺出性物质的存在。一次反类型写作,选择相对的与强力指涉现实的写实化对立结构与冲突模式保持距离,远离了以他者身份的自我构建,或是借政治性议题强调内容之倾向作为依托/标榜的创作思路,反而是基于社群观察的视野,展开对于种族问题的“内在化”之探讨,亦即关于历史/地域范围内属于“肤色群体”的身份认同与归属感,以及种族意识/困境根深蒂固之所在(先天的制约与后天的形成),而其尖锐醒目的含义更多的是被尝试性的穿插于空间/身体之内片段记忆的构成之探寻,不经意的延生至内在的知觉系统进而触及深入情感逻辑的力量,流经一段极具生命力的旋律。意犹未尽。

很美、很独特的一部电影,配乐和画面都美得出奇。至于整个故事,可以简单地看作关于归属与执念的一则寓言,也可以从少数族裔社区的原真性角度去剖析。重点永远都应该落回“人”的身上,而资本却偏偏让所有事物都落到“物”上。如若不行,那不妨让“人”也变成“物”。城市和社区正逐渐失去它的意义,变成纯粹的居所。资本和消费主义是现代之瘤——他们无孔不入,我们不得不反。

非常有特色,新秀导演长篇处女作,故事是男主角自己的家族故事创作的。确切说是另类的“我想有个家”的表达。一个仅有一件衬衫的孤独男子梦想买下金门大桥附近的一栋古董楼。无论贫穷富有,什么阶级,追求族群的归宿感这个问题也是普遍存在的意义。但不知道为什么剧情难以带入本人的情绪节奏。看豆瓣观众打分远不如西方人那么高。客观的评价镜头运用与音乐挺好的,两个黑人主角表演很棒,非常松驰真实。

影史里最美最田园牧歌乡愁的旧金山。年度最佳摄影、配乐预定。If you come to SF太好听了!至于剧情?感觉像是无政府主义占领运动为地产高端化开出的一个虚无方案,所以最后主人公也失望离去。拍出了黑人社区独有的乡愁,这份镜头语言的运用功力十足。所以基于此可以原谅剧情掉线,最后十分钟再次看到了民众剧场的影子。

这就是赤裸的标题党电影,看在旧金山的面子上强忍着给看完了。这经典歌儿用在这太反讽了,gentle people呵呵了,自己打砸抢非法侵入,还想别人给你好儿?成天游手好闲不说,最后人没了瞎激动。不过这男二装的可以,之前老老实实的,结果嚷起来和任何内哥没区别,八成也是本色出演。不过听见Fillmore,看见muni独特的内装,还是泪流满面。我爱这座城市,哦,还有,Fuck San Francisco。

本月最佳。用非常现代的手法,拍一个充满古典趣味的故事。一个游离于群体身份之外的戏剧爱好者,将生活观察指认为戏剧情节,一人两角修正、模仿。一个着迷于祖父传奇故事的滑板少年,花费全部精力捍卫一个想象。一个观察,一个勘探,走走停停,讲一个“典型的无聊公交车对话“。温和又强势的个人电影风格,推着电影情节涨潮再退潮,简直意乱情迷。风格如锁骨,我偏爱这样飘荡着的身体气质。

电影讲述了一个比较简单但挺有意义、让人深思的故事。我很喜欢电影呈现出来的气质和电影的配乐。除此之外说两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点::第一个是爸爸骗吉米说这个房子是吉米爷爷修建的。看到这个时,我不知道怎么的就一直在想我小时候我爷爷骗我的一些东西:不用通电的冰箱、不需要轮子的自行车、红糖水味的非常可乐......第二个是他的好友芒特,除了收留无家可归的他之外还陪他“做梦”。我觉得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很难能遇到这样棒的好友。

故事原创自导演Joe Talbot和主演Jimmie Fails。跟当代大部分黑人电影要讲述的主题完全不一样。跳脱出政治环境的约束,通过个体对旧时代建筑的向往、对人类美好嗜好品质的靠拢来讲述异类的黑人故事,其实是偏向传统,而不是如今的激进。相比大多数传记片的严肃和犯罪题材的暗黑,这部片子充满了不可名状的微妙氛围,有喜剧的荒诞神经,也有剧情片的情感探索。配乐非常加分啊。

还是那句话,A24出品,必属精品…人最怕梦想破灭,梦想破灭的时候,精神世界坍塌…吉米永远追求的那幢爷爷所盖的房子,他可以跳跃白人的歧视、同为黑人的歧视、房产中介的白眼,但那是他的精神所在…唯一在他身边的,支持他的,对生活抱有希望的蒙特,在一出自己终于上演的戏剧里,告诉了他真相,然而这就是现实…朋友的死,透露了黑人之间永远无法抹去的隔阂,白人歧视也罢,但远不及同人种之间那种相互踩踏的现实,nigga永远是他们彼此之间很随意的称呼,吉米从未叫任何人nigga,蒙特也是,他永远穿着一身旧西服旧衬衫,但是却永远想证明自己,是有身份,有教养的人…所有细节都很好,值得品评!

影片的第-个镜头随着一个滑板的运动横向平移,背景略过旧金山街头巷尾的景致。这个城市的最后一个黑人社区,正逐渐被商业化潮流侵蚀。两个主人公想方设法要买回祖辈的旧宅,那是当年的非裔移民获得自由之后,首度拥有的一方天地。影片的视觉语言出色,音乐如潮水,景观像情话,归属感的丧失,忧郁的乡愁,如同斯科特,麦肯锡的歌中所唱:“如果你要去旧金山, 记得在头发上插朵花。”无疑,这是导演写给旧金山的一-封情书,“你没爱过一 座城市,就不配谈恨”

获得奖项

  • 第72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第72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提名:金豹奖
  • 第29届哥谭独立电影奖
    第29届哥谭独立电影奖
    提名:独立电影人奖 / 年度突破演员 / 最佳剧本
  • 第40届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
    第40届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处女作
    提名:最佳音乐
  • 第91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第91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获奖:十佳独立电影
  • 第72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第72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提名:最佳长片处女作导演
  • 第35届圣丹斯电影节
    第35届圣丹斯电影节
    获奖:最佳导演-美国剧情片
    提名:评审团大奖-美国剧情片
  • 第45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
    第45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新生代奖 / 新生代奖 / 新生代奖
  • 第35届独立精神奖
    第35届独立精神奖
    提名:最佳处女作 / 值得关注新人奖 / 最佳男配角
  • 第23届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奖
    第23届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新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