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2018)

UP:2023-04-16

《小美》(英语:Xiao Mei),是一部于2018年上映的悬疑推理电影。由吴慷仁、尹馨、柯淑勤、陈以文、饶星星、刘冠廷、邱隆杰、巫建和、纳豆领衔主演,2018年12月1日于台湾上映。

小美

评分:6.2 导演:黄荣昇 编剧:黄荣昇
主演:陈以文 / 饶星星 / 刘冠廷 / 纳豆 / 巫建和 / 尹馨 / 张少怀 / 吴慷仁 / 柯淑勤
类型:剧情 / 爱情 / 悬疑
片长:95分钟地区:中国台湾
语言:汉语普通话 / 粤语
影片别名:Xiao Mei
上映:2018-12-01(中国台湾)
IMDb:tt7996560

小美简介

众人眼中的可爱少女小美突然人间蒸发。与她生命轨迹交集过的九个人物,透过访谈与回忆,逐渐拼凑出小美的生命轮廓。房东、前男友、美容公司老板、母亲各自搓揉记忆,黏合出一尊模模糊糊的人物塑像。害羞不安的吸毒少女倏忽往来过去与现在,如今肉身何处、灵魂何在,却没一个人能说得准。导演黄荣昇首部长片即入围柏林影展面面观单元,金马奖最佳导演锺孟宏担任监製兼亲自操刀摄影,《大佛普拉斯》(2017)导演黄信尧献声旁白加持,把悬疑神秘与黑色迷幻共冶一炉。在熹微暗晦的光影中,一个依稀身影,流离于冷漠的台北街角,孤寂苍凉。

第6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奖(提名)黄荣昇 第55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 最佳摄影(提名)钟孟宏 第20届台北电影节台北电影奖 最佳剧情长片(提名)黄荣昇

简评

(*原本因为这部片子找几个人讲述同一个人太像纪实纪录片而打三星如今调整为满分推荐)有人说《小美》是另外一部优秀口碑作品《阳光普照》的前作,如果按照《小美》的呈现形式确实很难说得上它哪里比后者好,只是一部讲清楚事实的电影;然而其实《小美》所讲述的边缘人群的现状比起《阳光普照》而言更为现实和残酷,且当下这些边缘人群还需要背负着这些问题继续前行,就目前刻画边缘人群或者困难人群的题材电影而言特别难能可贵,故调整为满星力荐。

几个叙述者的表演不错,特别是第一个房东蛮有趣,单那些镜头,放到任何一部故事片里都很惊艳,可是小美这个中心人物很无聊简单,既不神秘也无法引起关注,沦落为很没意思的禁毒片,后面怎么又像鬼片了,腔调再足也没用啊。创意形式很特别,再加上这个班底,好好琢磨下本子,本来会出一个很好看的小美。可惜了。

72/100哪里有小美的踪迹,行车记录仪没有,婚纱照里没有,替身稻草人感知不到,众人之口指向未知。是什么让她闭口不谈,是什么让她昏迷水屋,她在聚光灯下作簇拥的玩伴,还是在人际边缘作虚无的灵魂,在用药中往复,或在幸运中高升,我们只是被吸引尾随的摄影师,阴暗涵洞尽头的强光里隐藏了什么,终没有标准答案

看完这部电影才发现自己是个阿边,如果我失踪了,连9个人都找不到系列。风格化摄影,行车记录仪,航拍,摄影头视角,大特写,每个人都代表一类人,但小美呢?是自己放弃了自己,还是社会根本不会在意一个阿边。影片可以说是阳光普照的原班人马,摄影音效剪辑等都是合作了好几部片子的人。最羡慕的是导演,也是编剧处女作就能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应该算是实验片吧,很后现代。最后一幕在污水中走向光明。[选景也很有代表性,在雨夜五颜六色的灯光下骑电动,是不是很酷。]

很有创意的电影,访谈式的镜头,第三人称里面的小美,主角忽隐忽现,各种视角拼接而成。她究竟是怎样一个边缘人?台湾社会总是能聚焦到这类“小边”。小美几个侧脸和身材的镜头让我想起小夏,都是那样美丽动人却又有一种模糊感,不过小夏还在继续奋斗着,她应该早就把我甩得很远了。祝福小美们,还有小夏。

伪纪录片和打破第四面墙的拍法没问题,只是摄影真的太抢戏了,中岛长雄(钟孟宏)的镜头语言丰富到几乎不需要剧本和台词,问题是如果说摄影是筋肉的话,好的剧本和故事则是骨架,《小美》最大的弊病就在于其看似精心设计实则毫无深度可言的幼稚的故事剧本,以致于整部电影看下来的观感像是一个没有灵魂的精美花瓶,如此而已。

众人眼中的可爱少女小美突然人间蒸发。与她生命轨迹交集过的九个人物,透过访谈与回忆,逐渐拼凑出小美的生命轮廓。房东、前男友、美容公司老板、母亲各自搓揉记忆,黏合出一尊模模糊糊的人物塑像。害羞不安的吸毒少女倏忽往来过去与现在,如今肉身何处、灵魂何在,却没一个人能说得准。导演黄荣昇首部长片即入围柏林影展面面观单元,金马奖最佳导演锺孟宏担任监製兼亲自操刀摄影,《大佛普拉斯》(2017)导演黄信尧献声旁白加持,把悬疑神秘与黑色迷幻共冶一炉。在熹微暗晦的光影中,一个依稀身影,流离于冷漠的台北街角,孤寂苍凉。

看的时候完全没有料到这部电影的演员几乎完全是《阳光普照》的班底,巫建和完全认不出来了,柯淑勤和刘冠廷造型不同也不太认得出来,还有在《阳光》中演姑姑的尹馨,演爸爸的陈以文,这两人造型变化不大,所以一眼就看出来了。这部影片的导演不是钟孟宏,但是却是监制和摄影。影片拍的很不错,通过对不同人物的访谈,去揭开一个女孩的生活状态,看一半的时候会觉得这个女孩虽然不幸,但至少她到台北遇到的,不论是房东还是男友或者工作雇主,都是一些很好很善良的人。直到片子中途,一个面试她的老板对谈,明显是谎言。于是,观众立刻对这些人描述的,有多少是真实的产生怀疑,然后这样描述的女孩状态,又有多少真实性可言?影片因此出现双重间离的效果,非常厉害的处理手法。吴慷仁在片尾竟然演了一个摄影师跟踪狂!

去年台灣電影真的一個比一個還差,最好的也不過《誰先愛上他》。本作在敘述能力上明顯不足,故事性不足以支撐起一部電影的格局。拍攝手法接近《聽說桐島退社了》,大量的第二人稱式獨白,稍稍彌補了過於單純的故事性。然而小美身上所帶有的符號性太過明顯,而失去了如桐島那般將眼光回望到每個角色的巧妙。同樣迷失少女的角色,也未能像《燃燒烈愛》中的女主角一樣立體。總體來說,撇除故事的單薄,各個演員的演技(尤其喜歡尹馨的部分)、影像與聲音都是穩定而優秀的。

【百老汇台湾影展】通过访谈式手法,打破第四堵墙,以九个人物的视角在回忆中重塑“小美”这一角色最后的生活,九个侧面角度构建起小美的生命轮廓。九个演员表演风格各异,在很多一气呵成的长镜头里表现出色。尤其是作为土生土长台湾人的陈以文,一口港普简直出神入化。尹馨的演技、表情变化也可圈可点。火车过山洞光影声音设计很出彩。剧情中间一度走向人格分裂、身体灵魂分离的设定,却因视角分散的关系,每一段都浅尝辄止未能深入。无疾而终的结尾,希望与困惑并存。意犹未尽。三星半

本片的班底可以稱得上鍾孟宏的《陽光普照》的提前預演,只是他在這部電影只是擔任攝影,並無涉及任何創作。此片的拍攝手法確實很有意思,以模仿紀錄片的形式,比如鏡頭外不露面只有聲音出現的採訪者,讓角色直接對觀眾對話,打破第四面牆的形式,產生一種強烈的間離效果。同時在現實和虛構之間來回穿插的敘事視角,是編導試圖用風格化的手法來達成突破社會邊緣題材的限制所採用的技巧,可惜只落得浮光掠影罷了。此片採用旁觀拼貼式的素材過於瑣碎,難以形成一個完整穩定的敘事核心,令人無法深入女主角的內心世界,探討她的悲劇起因。但女主角的設置卻是傳統意義上的驚悚恐怖類型路線,神出鬼沒的形象令人不寒而慄,成為這部近乎禁毒宣傳片為數不多的亮點。最後一幕在下水道的追逐場景,有明確地向蔡明亮致敬的意味。

台湾社会纪实文学。剧本其实非常文本,打破第四面墙之后企图增加互动性和临场感,但其实情绪始终却又是保持离间的。拥有语焉不详的美感,小美的人物形象通过九人的描述之后愈加像被水浸过的纸墨一般晕染开来,与主题保持了高度的统一,离真相越近就越模糊和遥远,小美像一个符号般捉摸不透,留下破碎的只言片语。经过新闻纪实般九人破碎的描述之后你以为你已经了解了小美,但我们都是最后被小美吸引的摄影师,趟过往生的河,她却消失无踪,你对她依旧一无所知,她去哪了,你也无从知晓。颇具讽刺意味。

获得奖项

  • 第20届台北电影节
    第20届台北电影节
    获奖:最佳摄影
    提名:国际青年导演竞赛 / 最佳剧情长片
  • 第5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提名:最佳摄影 /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