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药丸(2016)

The Red PillUP:2023-04-05

《红色药丸》(The Red Pill)是2016年10月7日在纽约上映的电影,导演为凯西·杰伊(英语:Cassie Jaye)。探讨2015年左右的性别战争,导演花了一年的时间来拍摄男权运动中的领导人和追随者。

剧照演员表影评
红色药丸

评分:8.1 导演:凯西·杰伊 编剧:凯西·杰伊
主演:凯西·杰伊 / Marc Angelucci / Jack Barnes / Richard Cassalata / Harry Crouch / Rachel Edwards / Paul Elam / Dean Esmay / Warren Farrell / Kristal Garcia / Sage Gerard / Tom Golden / Tim Goldich / Fred Hayward / Jess Kay
类型:纪录片
片长:117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
上映:2016-10-07(美国)
IMDb:tt3686998

红色药丸简介

The Red Pill chronicles filmmaker Cassie Jaye''s journey following the mysterious and polarizing Men''s Rights Movement. The Red Pill explores today''s gender war and asks the question "what is the future of gender equality?"

简评

首先我必须得说,传统的性别设置对男女两性都是迫害。但怎么说呢,这个纪录片把男权问题的视角缩小在家庭生活领域,男性认为在这方面他们是弱者,他们拿不到抚养权、在自身遭受家庭暴力时难以维权,但他们是否想过,现在在他们看来矫枉过正的家庭问题性别歧视对待,归根到底是长期以来家庭生活领域对女性过度压迫的带来的结果,是父权制对女性迫害带来的反噬。男权与女权,都只站在自己立场上考虑问题很容易造成极权,我们确实需要对话与交谈,但对话的前提是平等,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凯西很可爱。她在视频日记里困惑、思索、犹疑的样子真实极了,又丝毫不怵于展示自己的迷茫之态,相比在人前一定要扮演know-it-all的大多数(此类人往往难有长进),她好难得。不过,当她自问究竟哪个性别'get the better deal'时,还是在用主流女权惯用的思维范式去套人类境况:她还想为二元化的性别分别安上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身份,其实所有MRAs都在告诉她,我们希望打破的正是压迫与被压迫的性别叙事,我们不要仇恨,我们要理解男人与女人是如何在各自的性别角色里挣扎,又如何各自从中获幸,而苦难和幸福是无法量化比较的。片中采访的feminists一直在犯稻草人谬误:MRAs从未否定过女性的困境,只是希望男性的困境也能被讲述,却反复遭到主流女权无差别的攻击与噤声。可延展的讨论还有太多,无法在此详述。切记思考总应伴随倾听,勿做意识形态的奴隶。

片名源于黑客帝国中的红色和蓝色药丸的选择。影片作者对男权运动/女权运动作出对比性调查,作者完成女权主义者到最后否认自己是女权主义者的转变,我对影片中各色人物的论调持保留态度,想详尽的认识性别战争需要更多的资料调查。只发表暂时的观点:并没有完全的施暴者和压迫者,最起码不能用简单的男女性别来界定,如戴锦华所言,我们不仅要关注男性与女性间的差别,还应注意男性与男性、女性与女性间的差异。我们反对压迫,反对暴力,追求的是平等,平权之路没有尽头。

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尊重你(理性)发言的权力。自认付下“红药丸”的一方立论都建立在父权制存在的合理性上,而他们提出的论据:更多死亡、更多失业、更多责任。。恰恰来自绝对意义上的刻板性别分工,证明了父权制已经与当前发展的不匹配以及说到底的不平等,觉得疼其实是默许不合理前提而必然付出的代价,确实是自相矛盾的存在主义危机。片中牵扯的很多问题放在美国讨论行得通,但放到一个物质匮乏或意识更保守的地方又如何呢?底层互害正是一种不平等社会的阶级身份体现,相比无休止的互相攻击,不正应该寻找共同点、直面真正的大象么?纪录片的优点在于试图沟通和理解,以导演自己的自我探索来向两边同时发问,但她终究在聆听最响和最极端的声音,素材的选取也有明显的偏颇。承认人类并不完美比急着下结论判断对错重要的多。

#观影手记# 2199 男权不是男性压迫女性,而是把两性囚禁于单一的社会角色,男权社会伤害女性,也伤害男性,取而代之的应是两性平权。竟然,呼吁男性权力的受访者并不是厌女症,向女权背景的女导演敞开心扉谈论他们的担忧,而诸如男性很难获得子女抚养权确实有失公允(默认女性更适合养育子女,这不是女权主义者本应批判的吗?说好的第二性是种灌输呢?),反之,女权运动受访者完全陷入自己的话语体系,再没有比以那高高在上的口吻说女性是被压迫者更没有说服力的了,斩钉截铁说法律层面男性没有被歧视简直傲慢。16年的片子,口碑蛮好,风浪甚小,反向验证了主流话语反向歧视。个人比较不认同的女性单方面决定生育or 堕胎片子只是略有涉及,以及男性割礼是什么?1/3女性,1/4男性遭身体暴力?男大学生占38%?我搜的咋是48...

看到中段拍摄者自己举例说美国全国两千多女性shelters但只有一个男性shelter已然彻底看不下去:与其质疑为何为走投无路的女性提供庇护的场所为何如此多,反而结论是这是女权和男权极度不平等的表现?全片里拍摄者:1)完全没有质疑男权组织的数据可信度;2)不质疑男权组织展示的极端案例,或思考为何所有极端例子都与离婚后的赡养状况相关:3)在全片都没有思考到阶级在所有片中提及的情况中扮演何种角色。与其说是“the red pill”,片子纯粹只是placebo罢了

虽然导演可能是想表现自己和观众一样都是从不接受到接受的,但是发言水平很低。是谁想出来用女权主义代替阶级斗争这种馊主意的。很多问题讨论得都很浅,custody和parental destiny(如果不是fraud paternity的话男性应该有话语权吗,应该有多大的话语权),沉船让女性小孩先走的道理什么(从群体角度优化选择),为什么士兵和高位行业里的女性很少(A国派出的女兵和B国的男兵正面刚了起来,A国后悔派出了女兵)

很佩服女主角愿意去倾听意见冲突的声音,作为一个女权主义者,这部电影拍摄的大多对象都是男权主义者,这本来就很有勇气。而且主角几乎没有发表什么观点,只是如实叙述,这样的客观确实会让一些新的视野产生。但问题的复杂在于没有办法实现完全的平等,也没有必要,因为不同群体的差异天然存在,一个环境就更没有办法表述清楚。而且社会在变化,会不断有新的问题出现,曾经的平等会变为不平等,所以需要大家各自争取权利,不止为自己,也为别人。但如果没有互相的交流和理解,这些都不会发生。

用一种客观的角度去看男权主义,战争or苦力活大部分都是男人去做我懂,社会给男人的压力更大我懂,举一些被女人害惨的男人的例子来证明男人才是受害者?举一些没有根据的数据?男权那边都侃侃而谈,女权这边都支支吾吾,主持人全程被诠释成一个成功被洗脑的blonde,完全没有一点挣扎,这让我想到了在微博上辱骂的极端女权,一个个都是男反串,这个时候抱歉我没办法完全客观。ps想看看这种片子拍给什么人看,看看b站的弹幕就知道了。女人真的太爱自省了!

当部分男性不认同当下的父权男权社会,并公开表示要争取男性利益时,是女权运动取得的进步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既得利益,还是他们在男权社会里默认制度让他们意识到付出的代价和所收获的利益不相符?各种性别在社会上都有被期待的样子,你该怎样,妳不可以干嘛……是谁认为男性不适合带孩子,女性最好回归家庭,是谁更倾向于把男性罪犯化,把女性当受害者?是当下的父权男权社会制度。平权运动是忽略当下不平等对象的统称,当下制度男女不平等且不平等对象是女性,我们的运动称为女权运动,反之为男权运动,所以目前想促进当下各性别之间的平等的组织都是女权运动的一部分,包括影片里所谓的“男权组织”。所以所谓的“男权”及其Ta促进性别平等的各类组织不应和女权分割开,要合作起来,统一战线,对抗各类刻板印象与不平等、各类有害的性别气质。

对比思考的绝佳素材。片中展示的,关于男性受剥削现象的“disposable male”议题,关于feminist抵制男权主义者的“#noMRA”议题等,都很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就豆瓣评论区而言,有人说男权和女权“最应该是同一战壕中的亲密战友”,有人说“mra说的东西就是女权主义者也在关心的事情”,也有人说“真的是你们男人的基因、能力有问题”“这群人在历史大潮中断然不会掀起多大风浪”。小样本中就能发现,女权主义者内部,对“男权主义”“男性是否也受到剥削”,都有着相当矛盾的不同看法。这体现了MRA和这部纪录片的价值,也体现了对此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或许,“由原始分工自然形成的性别秩序”才是who to blame;男权运动和女权运动和平权运动,都是“由原始分工自然形成的性别秩序受到生产力发展冲击的表现”,都具有相同的本质。

恕難認可,真是坐立難安的兩個小時。不得不說,導演缺少對女權運動背後動因更深刻的洞察,輕易地跟隨所謂「男權運動者」的講述而沒有追問造成這些(看起來的)男性失勢的癥結為何——男性建構起的父權制度不僅壓迫女性,最終也吞沒了自己。故而,提倡女權不是營造性別對立或製造某種零和遊戲,而是共同對抗父權制度下對作為「人」的權利的剝奪,在這一點上,被塑造為弱者的女性擁有了更多勇氣和行動力,接納自己,也挑戰制度。——但這並不等同於本片導演推演的對「男權運動」的支持,相反的,我看到的是不甘和不敢接受這種制度性紅利喪失的男性群體磨刀霍霍 /導演提出了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這樣的討論應該多被看到/idea-editing又一次敗下陣來…音樂設計太順拐了…「我」主導的故事講述思路和video diary 的形式可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