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耶罗维茨的故事(2017)
The Meyerowitz Stories (New and Selected)UP:2023-03-30
《迈耶维茨家的故事 (全新增订版)》(英语:The Meyerowitz Stories (New and Selected))是一部2017年美国喜剧剧情片,由诺亚·波拜克执导、监制和编剧。电影主演包括亚当·山德勒、班·史提勒、艾玛·汤普逊和达斯汀·霍夫曼。
剧情
故事叙述迈耶维茨家三位长大成人的小孩不但要应对彼此相处不睦的关系,还得试图和脾气暴躁的纽约客艺术家老爸维系亲情。
演员
- 亚当·山德勒 饰 丹尼·迈耶维茨
- 班·史提勒 饰 马修·迈耶维茨
- 艾玛·汤普逊 饰 莫琳
- 达斯汀·霍夫曼 饰 哈罗德·迈耶维茨
- 葛兰丝·范·帕廷 饰 艾莉莎
- 甘蒂丝·柏根 饰 茱莉亚
- 伊莉莎白·玛佛尔(英语:Elizabeth Marvel) 饰 琴·迈耶维茨
- 蕾贝卡·米勒(英语:Rebecca Miller) 饰 萝莉塔·夏皮罗
- 裘德·赫希(英语:Judd Hirsch) 饰 L·J·夏皮罗
- 亚当·崔佛 饰 兰迪
- 雪歌妮·薇佛 饰 她自己
制作
主要摄影于2016年3月7日在纽约市进行,并于2016年5月9日结束。
该片的另一片名为《Yeh Din Ka Kissa》。
发行
2017年4月,Netflix取得了该片的发行权。2017年5月,该片在第70届坎城影展上作全球首映后,获得了观众起立鼓掌长达4分钟。
《迈耶维茨家的故事 (全新增订版)》于2017年10月13日在Netflix上发行,同时也会在美国有限上映。
评价
烂番茄根据41条评论,该片持有88%的新鲜度,平均得分为7.5/10。该片在Metacritic而获得了77分,这代表着「普遍正面的评价」。
该片被2017年5月的第70届坎城影展选中为金棕榈奖的主要竞赛片,并定于2017年10月13日在美国限定戏院及Netflix上发行。
获得奖项
- 第38届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群像表演 - 第23届评论家选择奖
提名:最佳喜剧男演员 - 第22届金卫星奖
提名:电影部门-最佳男配角 - 第27届哥谭独立电影奖
提名:最佳男演员 - 第21届好莱坞电影奖
获奖:好莱坞喜剧奖 - 第70届戛纳电影节
提名:主竞赛单元
- 诺亚·鲍姆巴赫 Noah Baumbach导演
- 亚当·桑德勒 Adam Sandler饰 丹尼 Danny
- 艾玛·汤普森 Emma Thompson饰 莫琳 Maureen
- 本·斯蒂勒 Ben Stiller饰 马修 Matthew
- 格蕾丝·范帕滕 Grace Van Patten饰 Eliza
- 达斯汀·霍夫曼 Dustin Hoffman饰 哈罗德 Harold
简评
从Netflix上选来周日晚上消遣看,但却有看半天怎么都看不完的感觉。大段大段的对话戏不是问题,“爱在三部曲”、或随便拿出来一部Woody Allen的电影都是“话唠电影”的佳作。但这个片子的问题是:角色上刻画的失控、家庭戏描写的失控。极端自卑、膨胀、又自我为中心的爸爸,看似和平但各说各话、谁也不静下来聆听他人的三个子女,还有Emma Thompson这个略微神经质的继母角色也十分奇怪(开车撞上树之前那个镜头,Thompson的表情甚至让我一秒穿越回《哈利波特》)。总之就是又干涩又冗长,除了MoMA那场戏的调度还有点意思以外,几乎毫无亮点、乏善可陈的一个片子。
调侃老文青的晚年生活,对周边细微变化神经过敏;任性,转身,快跑,突然逃离老哥们的艺术展;冷笑话被重复成老梗;和俩儿子闲聊像是鸡同鸭讲,各自吐槽,发飙如蠢蠢欲动的定时炸弹,三个子女之间暗自较劲,家族内部反抗方式的异化俯拾皆是。小品剧本设计感满溢,刻意制造一些机缘巧合,让原本人生一地鸡毛的人设忽然性情大变,化敌为友。以火箭语速话唠,表演痕迹明显,欧巴桑演技浮夸,挑战观众耐力。
真好。琐碎、神经质、纪录片感,没有任何刻意、没有任何讨巧或谄媚,用了这么多大演员还保留了质朴真是难得。其实这比咆哮式难演多了。每个演员都特别好。这种趣味和隽永,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能用这么多好演员拍这么任性的作品真运气。豆瓣有时候会给一些特别好的作品低分,比如这部,比如保伦索伦蒂诺的《为父寻仇》。不过也无所谓啦,审美这种事本来就很主观。(发完才发现是《婚姻故事》的导演,难怪节奏这么特别,反正就是喜欢!)
应该是 The Meyerowitz(s) Stories,这一家子的故事其实挺无聊的,讲起来还是那些高端城里人杂七杂八的事,至少前一个小时就是这样,挺无聊的,后一个小时好一些,内核是绝望的,走向了伍迪·艾伦的反面。当然也没必要拿这两个导演来比,创作初衷可能都不太一样。印象最深的是两兄弟吵架那场戏。
。纽约加话唠,,但是本片看世界的视角显然不是伍导那个时代人的,这是沾沾自喜自诩为艺术家或知识分子的那些人们下一代人的感受。那就是:从没被自己的父母真正的看见。看本片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一种自怜的情绪,尽管被轻松的、假装无所谓的态度极力淡化了。但事实是不管是子女中的哪个,内心都是极度缺爱的,他们都这样或那样的被父母忽视,所以他们一直渴求,围着父母团团转,用一生去期待父母能“看到”自己。而人心里的空洞投射出来,他们各自的人生也就都有着各样的残缺。但最终,我们还是只能接受:父母不会变,他们就是他们那个样子。我爱你,我原谅你,请原谅我,谢谢,再见。
塞得太满反而显得括噪无味,你一言我一句的交锋暴露了创作者的预先设计,如此精于呈现密集对话所带来的快感同爆炸贝的狂轰滥炸实则无甚差别,皆属于导演对个人风格不加节制的自恋,故而本片的全体角色成了倾泄导演台词的传声筒,而非生活中的“人”,,此片更显得流于形式,可能鲍姆巴赫后来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到了《婚姻故事》中,流淌于文本中的情感细流总算贯穿得当了。
每个不开心的成年人心里其实都装着一个郁闷的童年,这是个成年人Childhood revenge 的故事。 父母和子女之间那些微妙、相互牵制的情感纠葛、sibling之间那些恩怨与直仗都被刻画得真实细腻,直入内心。各路戏骨的表演太过精彩,连看了两遍
前半段絮絮叨叨的,特别无聊,到了后半段才觉得有点意思。两兄弟俩吵架的地方是最精彩的,到那里才看明白电影的中心不是兄弟姐妹与混蛋父亲和解,也不是什么艺术家父亲用自己方式爱子女。其实父亲就是个混蛋,用儿子的名字命名自己的作品,说的冠冕堂皇但根本搞错了是哪个儿子。故事的重点在于兄弟姐妹之间对彼此的记恨因为父亲的重病而消解了,大家都是受害者。那副墨镜是个象征,Danny和Matt一开始都以为墨镜是对方的,他们都觉得父亲真正在乎的是另一个儿子,实际上摆脱了这个所谓“家庭”的掌控,他们才真正能获得自由和幸福。
也不知道为啥baumbach镜头下的纽约就是这么的迷人,以及,这种絮絮叨叨啰啰嗦嗦婆婆妈妈的鸡毛蒜皮但一点也不市侩的家常,让人一点也不想快进,就这样缓缓地陷进去,轻轻地听着嘟嘟囔囔的含糊不清的鸡同鸭讲的故事
文学功底过硬的Baumbach,剧情写的总是深入人心又不乏真实。Dustin Hoffman的表演很真实,因为父亲美术院校毕业在大学教书现在住院的情况跟电影太像,不免有很多触动。电影还诠释了典型美式家庭关系、婚恋观、育儿观、医疗制度医患关系,Baumbach的作品总让艺术创作还保留客观性,那些梦想与现实的差距,大概也是导演本身切身体会过的
200825 【B】在差不多二个小时内中途竟几次笑出了声,观感远好于预期。继[弗兰西斯•哈]和[美国情人]之后鲍姆巴赫重新回归至中产阶级家庭剧场,而早期[鱿鱼和鲸]中沉重的风格已被不断的综合所稀释,在舒缓的叙事张力下三代人共同游荡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关于危机边缘一团糟乱的家庭生活如何在一种极具滑稽意味的语调下延续,而人物冲突则作为结构性的隐喻在叙事的每一个角落完成象征性的爆发,大多数的对骂/动粗情节所具有的效应也仍是为其后情节中情境/人物之反差所预备的反讽话语。此外,诺亚•鲍姆巴赫此部家庭喜剧给我的感觉神似亚历山大•佩恩:某种难堪的轻巧,动作与言语之间中产阶级理想形态的幽默感与神经质细胞并存,无所适从也仍能于此中寻得生活的平衡。
有点像Adam Sandler和Ben Stiller生怕遮住对方的光芒比对方更好笑所以谦让了起来。很多父亲都会成为脾气古怪认知狭隘的暴躁老头儿,沉浸在父权社会下家庭结构的权力关系赋予的既得利益中,自欺欺人也绝不低头。对此千古难题,Noah Baumbach比李安说得好——去他妈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