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曜日式散步者(2015)

UP:2023-03-01

《日曜日式散步者》(英语:Le Moulin)是一部由黄亚历执导的台湾纪录片。该片讨论在1930年代台湾的文学团体「风车诗社」,及追溯超现实主义运动在台发展,导演黄亚历耗时3年的田野调查,主要访谈对象为风车诗社成员在2012年仍存活的家属。

剧照演员表影评
日曜日式散步者

评分:7.8 导演:黄亚历 编剧:黄亚历
主演:
类型:纪录片 / 历史
片长:162分钟地区:中国台湾 / 日本
语言:日语 / 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Le Moulin
上映:2015-11-10(CPH:DOX)
IMDb:tt5151568

剧情

影片一开始,导演用掷骰子来告诉观众这是个充满变局的时代,随后是西装笔挺的下身,先是展现本纪录片的第一个特点,不同于传统历史题材纪录片,导演选择回避演员的脸,在仅有的历史照片中才会让历史人物现身,主要原因在风车诗社没有相关的影片纪录,而此部纪录片全程以演员扮演李张瑞为旁白口吻为叙事,先是从拍照前的会谈讨论林修二没来的原因,介绍了从日本来的福井敬一和就读台湾总督府医学校的张良典,最后是李张瑞和大田利一,四人拍照后,影片回到书房中推印新的风车诗社诗刊的第三册,并将收件者的名条夹在里头 ,然后是一段诗和李张瑞跟风车诗社诗人的对谈,以李张瑞为主角在影片中生活中的细节用来作为许多强烈象征的展开,之后便不断重复这样的形式。

每个建筑物、自然画面、画、自然的声音出现时,旁白都会念风车诗社的一段诗,而每段诗念完后旁白都会跟其中一位诗人讨论或是旁白念诗人寄给看起来像是参加风车诗社旁白的信,依顺序由水荫萍(杨炽昌)、讨论诗的风格如何,真正的诗应该具有怎样的形式,诗具有怎样的状态,也适时点出风车诗社与当时文坛的不同,观念与提出粪写实主义的西川满有点类似,但强调当时的台湾文艺协会并未关注热衷于日本文化的台湾青年,并强调文学的独立性,与1943年11月在台北由台湾文学奉公会决战文学所决议中以皇道精神为基础又有些距离。

而该片当中使用了许多的画面来制造不太容易被具体化的文化冲突,例如餐桌上有时全摆放传统台式菜肴,有时全摆放日式菜肴,最后餐桌上两者混杂,又或者看似主角的妻子穿着木屐却在门槛边跌倒的场景,暗示日本皇民化运动下,或以桌上围棋本从刚刚开局,然后混乱不堪,到强烈的分庭抗礼,暗示台湾文坛当时的对抗,或以大地震暗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文坛发生的震荡,片尾又用一次掷骰子暗示这些看似混乱且多元的年代已成定局,而最后用手拨开扑克牌,停在了最后一张鬼牌,暗示这个诗社和诗人李张瑞,已经不合乎时代潮流了。 每个历史素材包含当时摄影的影片、演歌,和日本昭和天皇的开战、投降演说等,都做为是背景的交代,为重演当时情境,导演甚至将当时报纸扫描影印,并由演员当作当时的报纸撕掉,画作为了说明超现实主义的存在,选择了知名画家萨尔瓦多·达利的《记忆的坚持》等等,剧情也跟随着主角经历的年代推进,从到东京留学归国,到片尾不得已卖书维生,最后还有烧书的镜头,暗示这个多元的风潮一步步走向终结,本来风车诗社在跟随殖民政府。

片中主角跟风车诗社的生命力紧紧缠绕,一开始从东京回来,结婚生子,面对国民政府来台时,使用文字语言转换的困境,到最后纪录片交代了风车诗社诗人李张瑞被处死的细节,包含自白书、死刑文件等等,背景音为蒋中正民国40年之元旦公告。

该片更具特色的点在于,导演使用了新潮的纪录片形式,呼应了风车诗社在当时的超越时代的特性,使用的暗示、象征手法多样且显隐间杂,不仅满足了电影的美学要求,作为纪录片,也可以让观众感受当年风车诗社引入超现实主义带来的震撼。

评论

2021年,台湾影评人协会公布「21世纪20大国片」,《日曜日式散步者》名列第八。台湾纪录片研究者邱贵芬教授表示,该片高度实验性的美学形式,呼应主题风车诗社的美学主张,挑战纪录片剧片的分界,而风车诗社的文学历史足迹,则串连起影片超越写实的影像和声音,成为影片与台湾社会及历史现实不可断裂的连结。这部片在日本引起相当热烈的回响,开辟了台湾纪录片的国际空间,也在这具体现实效应里回应了近百年前日治时期台湾风车诗社诗人「与世界连结」的台湾文化想像。

奖项

颁奖典礼奖项名字结果来源
2016年台北电影节最佳编剧黄亚历获奖
最佳音效黄亚历、澎叶生获奖
南方影展南方首奖黄亚历、本木工作室有限公司、目宿媒体股份有限公司获奖
台湾国际纪录片双年展台湾奖首奖黄亚历、本木工作室有限公司、目宿媒体股份有限公司获奖
第53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黄亚历、本木工作室有限公司、目宿媒体股份有限公司获奖
最佳音效黄亚历、澎叶生提名

简评

风车诗社背后的历史倒是拍得一般般,二二八事件台式煽情看着很审美疲劳。不过本片倒是一部关于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业良诗电影。除去引用大家所熟知的布努埃尔、马格利特、达利、毕加索、普鲁斯特(这个名单简直列不完)等人的作品加以剪辑,脚本和画面也很有诗意,有罗伯-格里耶的感觉。配乐也很考究,可惜无调性作品本乐渣一首也没辨认出来(捂脸)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用的版本真心旧社会,该不会就是Nina Grieg的历史录音吧。墙裂安利同名书籍!

#giloo×TIDF# 「在星期天散步的人」,詩意表現/風格化的本土文學史,形式內容高度統一。抄了結尾好幾首詩——「陽光失調的日子/雞縮起一只腳思索著/一九四七年十月二十日,秋天/為什麼失調的陽光會影響那只腳/在葉子完全落盡的樹下」「那位詩人/是無名的詩人/在光复的陰影下哭泣/不歌唱的詩人」「詩人叼著熱帶煙管/喫著季節的香霧/菸灰缸是詩人思索的牧場/在熱帶華麗季節的風景畫中/我抱著一把烏克麗麗成為一位黃昏都歌手」「 認為永恆纔有價值的人,就信賴石頭吧。鑄造墓石吧。即使短命,也能如花一般,完美無瑕的……」

绝对有9分,下半年的第一份惊喜!但信息量极大,进入门槛相当。十年气象来看依旧是宝岛的寻根潮流所向,是史诗,但并未同于任何一部史诗的宏大。用远胜戈达尔式的意识流、超现实等图片拼贴纷繁似锦,字幕卡的讲述早胜于了旁白,不露脸的搬演试图进入沉沦现实,超现实的视觉元素对位上新感觉派、达利、达达。摒弃寻根的定式来说,其实纪录的是角色借由赴日之便与适时先进文化的奇妙对接,智识上的启蒙向往随历史战败的身份认同产生矛盾,诗歌与现实的纠葛最后又是落位于白色恐怖的残酷。过程中睡着了两次,醒来又倒回去继续看,为自己的浅薄跟不上信息量而惭愧,同时我们这一代又是何其幸运却不自知。

①电影给人带来喘不过气来的压迫感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以恐怖、悲恸、惊险等剧情形式呈现,第二种,声讯与视讯本身可能并不大惊小诧,但它裹挟的巨量浓缩素材、复杂信息、迷幻意识,却很可能使大部分观众的大脑因根本无法及时处理而每每陷入宕机状态,本纪录片即属于后一种;②从30年代日治时期、中日战争,到二二八事件、国统时期,台湾的文学思潮,尤其是现代文学,各种流派的现代诗、超现实主义诗歌等等,本片做了一个艺术形式感极强的记录,创作者试图用诗化的视觉语言,还原那个年代现代诗歌的神秘奇境,他做到了;③影片中的视觉、文字、音声的奇妙组合,是创意的末梢,也是灵感的触角;④台本的叙述不是浅白而行云流水的,诗化的语言风格,杂糅了日式文化的语境,如果不是走马观花,162分钟的观影过程会遭到大脑一波又一波的抵抗感。三星半

优美的拼贴影像。有没有美化日本的嫌疑?当然有。如果台湾不能正视殖民现代性,不能反思台湾曾经确确实实作为日本殖民地这一残酷的历史,不能正视日本帝国主义的性质,那么现代主义就只能让诗人成为梦幻的牺牲品。国民党发动的二二八白色恐怖与日本殖民的压迫同等重要,倘若导演不能将两种事实平行处理,而选择性的去政治化,赞颂现代主义“华美”的篇章,那么这就是一部失败的作品,台湾文学也只能是西川满所轻蔑的“粪写实主义”。

片名法语Le moulin指风车杂志,也就是说这是一部关于风车诗社的影片。全片穿插历史资料、情景再现、诗句、动画等表现形式,采用斜构图、奇特配乐等呈现方式,这些都使得这部影片的观感十分神奇。用月牙与球体的雕塑来表明事情发展,一开始球体怪异地稳固在月牙中部,中间球体便摇晃起来,最后球体滚落。风车诗社不过是台湾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点,却也足够明亮,尽管结局尽是悲凉。“我的五官的血压愿意恒为桃花”。

图片、绘画、照片;书本、期刊、报纸杂志;声音、音乐、定格画面、胶片。个性张扬的先锋实验作品,也是导演的首部长片。大量的低视角机位,摒弃人物于画框外的空镜头,以及默片字幕式样的诗句,辨识度非常高。从收集整理,到酝酿编辑直至发行,耗时费力也就注定了不会高产。影片的母语是日语,直到国军入台才出现所谓北京话。字幕诗也是中日双语的。导演的观点很有代表性:日统时期的文学植入影响深远,国军入台后的文化清洗造成了无法弥合的创伤。所有只说国语不会日语的都是外省人。台湾人没有归属感的身份之殇,也得到了较为清晰完整的说明。这部处女长片无疑才华横溢,个人感觉优于毕赣。但是归类为纪录片和执意亲日的双重混淆,令人困惑及至愤怒。金马奖有分量也有魄力,然而最近几年接连官宣力挺台独,这样真的好吗?

获得奖项

  • 第18届台北电影节
    第18届台北电影节
    获奖:最佳编剧 / 最佳声音设计
    提名:最佳纪录片
  • 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获奖:最佳纪录片
    提名:最佳音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