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2017)
《汉娜的失序人生》(英语:Hannah)是一部于2017年上映的义大利剧情片。该片由安迪亚·帕劳洛(英语:Andrea Pallaoro)执导。它第74届威尼斯影展以主竞赛单元放映。在影展上,夏绿蒂·兰普琳赢得威尼斯影展最佳女演员奖。
评分:6.8
导演:安德烈·帕劳洛
编剧:安德烈·帕劳洛 / 奥兰多·提拉多
主演:夏洛特·兰普林 / 安德烈·维尔姆斯 / 斯蒂芬妮·凡·维 / 西蒙·毕斯乔普 / 杰西卡·范汉 / 法图·特拉奥雷 / 简·贝尔萨兹 / 卢卡·艾瓦伦内 / Thomas Demarez
类型:剧情
片长:95分钟地区:法国 / 意大利 / 比利时
语言:法语 / 英语
影片别名:汉娜的日与夜(港) / 汉娜的失序人生(台) / 鲸 / The Whale
上映:2017-09-08(威尼斯电影节)
IMDb:tt4432006
汉娜简介
影片细致地刻画了一个忘记了自己身份的女人,如何在自我否定和现实之间摇摆不定。汉娜是一名普通的家政女工,闲暇时间在表演训练班上课,家里养着一条狗,生活看似简单平静,没有人知道她其实过着破碎的人生:她的丈夫入狱、儿子不肯与其相认、陌生人不断叨扰……汉娜独自一人承受着其后果, 她不断地拒绝接受真相,现实生活越来越分崩离析。一日工作时汉娜偶然听说海滩上有一只搁浅的鲸鱼,她请假提前下班独自来到海边长久地注视着这只孤独无助的鲸 。通过汉娜对自我破碎身份的探索, 以及自我掌控的丧失,本片探讨了当今时代的疏离异化、情感联系的困境,以及个人身份、人际关系、社会压力三者间的分界线。
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狮奖 (提名)安德烈·帕劳洛 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沃尔皮杯 最佳女演员夏洛特·兰普林 第44届法国凯撒电影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获得奖项
- 第44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提名:最佳外国影片 - 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沃尔皮杯奖-最佳女演员
提名:主竞赛单元
- 安德烈·帕劳洛 Andrea Pallaoro导演
- 夏洛特·兰普林 Charlotte Rampling演员
- 安德烈·维尔姆斯 André Wilms演员
- 斯蒂芬妮·凡·维 Stéphanie Van Vyve演员
- 西蒙·毕斯乔普 Simon Bisschop演员
- 杰西卡·范汉 Jessica Fanhan演员
简评
视听上很稳。虽然无论拍法还是题材都并没太多惊喜,可到最后还是被打动。论一部平庸片有一位顶级演员加持的重要性,兰普林赋予了影片所有的意义,所以不必去勘探那些前因与后果,就像枯萎的花会被扔掉,日复一日回家都需要搭地铁。与孤独相处,直至世界尽头。(最近真是看一部哭一部,西湖的水我的泪)。
讲述一个老年女性汉娜的孤独和痛苦。美学和题材上确实属于阿克曼一脉的,视听极尽纯熟,极大限度留白的叙事、特意凸显的环境声音、具有呼吸感的镜头语言以及干净凌厉的剪辑风格确实非常适合拍短片的人学习(尤其希望走欧洲电影节导向的)。只是尽管镜头时而也会凝视更衣室、浴室等私密场所里汉娜干枯瘦削而布满筋肉的身体,视角似乎全然地居于人物外部,观众像陌生人一样切入汉娜的生活,窥伺着、沉思着、猜测着。画面漂亮得几乎没有破绽,观众却期待着人物的破绽,一个可预期的、压抑积累到崩溃的瞬间。有两个镜头典型地传达了这种旁观姿态:第一个镜头是演员训练班里,汉娜在模拟鸟的叫声,画外音里有一个不知道由谁发出的声音与之呼应;还有一个泳池的镜头,汉娜在泳池中游动,镜头居于泳池周围的人群外,与汉娜游动的节奏同频向前跟随。
在形式上,又一部《无头的女人》。。。全片各种特写和主观视角,专注人物随时的精神状态。但由于没有清晰的有冲击力的时间作为导火索和刺激点,全片关注于“人的存在”和情绪还是在叙事层面上太过于温吞。另外你说它政治层面上升到中老年女性的身份以及身份下的特殊状态,可能是男性导演,可能也不能触碰到这个年龄段最核心的某些危机。难以掩盖的“孤独”恐怕也只是问题最表面的那么一层。
处处给出关键性暗示,令观众不难推测出女主角与丈夫及儿子的关系。相比之下,剧本则显得既精明又笨拙,一方面感觉到这完全是为女主角量身订做出来的剧本,其他配角人物刻画得不够充分,另一方面,这个极其简单的故事在导演的风格化处理中无限延伸,却没有太多内涵的提升。接近末段的鲸鱼意象更有点突兀与刻意
摄影自然光、色调、浅焦、构图极美,人物在室内始终处在浅焦和门框、镜子营造的逼仄空间内。零叙事,以为家庭为何沦落至此这个谜底会在结尾揭示,结果有头没有尾,所以全靠兰普林的表演牵引全片。上表演课对汉娜来说是她获得掌控感、存在感的唯一途径,片中也用一个神奇时刻展现了这点:她在家里把手袋的东西倒在床铺上翻找,下一个画面并不能得知她在什么地方,只看到在门框做前景的缝隙里,她把手袋放在桌子上,着急翻找里面的物品。随后画外音说“你演得很好”,观众才得知她在表演。也就是说,家里真实发生的寻找,成为她表演课的预演,她把生活里的失控转变为表演上的可控。按照这个提示观看下半段,丈夫的秘密、儿子的抛弃、鲸鱼的搁浅死亡等生活的残酷已经超出了她消化痛苦的能力,她连唯一能掌控自我的方法也失灵,因此表演卡顿进行不下去
70岁的家政老妪,丈夫入狱,儿子不肯相认,工作之余参加了一个表演训练班,偶尔还去游泳,家里养了只狗。95分钟的片子,就几句对话,就几个跟她有只言片语对话的人,没有任何情感相连。刘晓庆、陈冲、巩俐、潘虹,都比法国女演员夏洛特年纪小,而且也都各种保养,鲜见皱纹、白发、松弛的肉体,可她们早就没有戏可演了。谁会关心中国女人呢,在她们丧失了生育价值,人生早在绝经之前10多年,就被宣告结束了吧!这个汉娜虽然人生没有亮色,可她还是独立的一个女性,不是谁的恶婆婆、老妈子。
影片的情景点渲染极度隐忍,在实体叙事的断层连接里无互文式的情绪转折掩藏于日常中,这类大胆的表达方式实在靠演员演技,夏洛特兰普林当然担得起。导演采用这种极白描的方式也是在靠近生活里的绝望与孤独,一潭死水的热爱只是在平淡中余闲的打发点滴。手法还是不太成熟,风格也不定,所以看完了多少还有点一头雾水。
以演技为主的断片式影像代表作。寻求逃离寂寞海洋的安娜,就像片尾搁浅的鲸鱼,海就在身旁,却怎么也到不了。人老珠黄的时候,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开始变得如梦如幻,渐渐远离。断片式电影不像叙事型,给观看者一个体验电影主角所经历故事的机会,而是更多的让观者带入自我,去思考与审视自己所拥有的人生。
【5】好表演拯救烂剧情的又一个典范。兰普林奶奶真的成精了,当她儿子说“你是个不受欢迎的人”的时候跑厕所哭那场戏真的太细腻与厉害了。电影本身在讲孤独寂寞的单身女子的孤独形态,但很遗憾的事整个电影无法融入这座城市,只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希望幻灭,人情冷暖,却看不到剧本的闪光之处。电影能成立是兰普林奶奶,但她的优雅,电影的落实并无实际参考价值。
陌生感似乎是影片从头至尾都在用心营造的氛围。角色经常的沉默,关于许多重要剧情走向的解释稀缺,没有配乐和旁白,画面永远色调冷暗。因此观众虽然一直都看着汉娜生活中最细微的日常举动——怎样打扫清洁,处理花蕊,做蛋糕,照顾宠物狗,去游泳馆,维修漏水的天花板——却始终像是被什么东西隔开,不能亲切的带入。
我脑海中补充完整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汉娜的丈夫娈童,她知情但不是完全了解丈夫做到了什么程度(看到照片后才完全了解)对丈夫有些许包庇。丈夫入狱可能是儿子举报的,因此他对儿子恨极,要汉娜也不能原谅他。在门外辱骂汉娜的女子是丈夫的受害者。儿子可能也是父亲下手的对象,但母亲知情后没有及时果断加以干预,因此儿子敌视母亲
没有故事。信息不足,打散在毫无节制的外部动作的完全展现来暗示心理情绪,不足以构建完形和共情,反而有媚雅强行升逼之嫌,倍速都无法抵消枯燥无味之感,可惜了好演员和不错的摄影构图。说的是一种生命搁浅的状态,失控破碎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