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剑手(2015)

MiekkailijaUP:2023-02-27

《击剑选手》(芬兰语:Miekkailija,爱沙尼亚语:Vehkleja)是一部2015年芬兰和爱沙尼亚合拍的剧情片,芬兰导演克劳斯·哈洛执导、Anna Heinämaa编剧,讲述爱沙尼亚前击剑运动员、教练恩德尔·奈利斯的真实故事。2014年2月下旬在爱沙尼亚开拍,代表芬兰角逐第88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获得第73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击剑手

评分:7.3 导演:克劳斯·哈洛 编剧:安娜·海纳玛
主演:连比特·乌尔夫萨克 / 马特·阿万迪 / 基里尔·卡罗 / 皮尔特·卡尔达 / 莉萨·科佩尔 / 凯·诺德伯格 / 乔纳斯·科夫 / 卡尔烈·阿豪 / 利达·朗姆
类型:剧情 / 历史 / 运动
片长:93分钟地区:芬兰 / 爱沙尼亚 / 德国
语言:爱沙尼亚语 / 俄语
影片别名:击剑大师(港) / 击剑选手 / 剑客 / Vehkleja / The Fencer
上映:2015-03-13(芬兰)
IMDb:tt2534634

剧情

爱沙尼亚在二战为纳粹德国所占领,大部分的男丁都被征召入伍。二战结束前,苏联继而占领爱沙尼亚,并再次将之整并为苏联体系里的加盟共和国。然而,也将所有曾经被征召进入德军的男子列为战犯。1952年,恩德尔因为躲避秘密警察的追捕,而由列宁格勒来到乡间的一所中学教导体育,并出于对击剑的爱好,另外成立运动俱乐部以教授击剑课。由于反对,校长开始调查恩德尔的背景,同时恩德尔的教练兼好友则提醒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回到列宁格勒。』

击剑在学习的过程里,逐渐成为学生们自我表现的出口,恩德尔亦在教导中释放他的热情,并且成为许多因着苏联统治而丧父的学子心中如父亲般的榜样。尽管校长反对,但是在学生家长的赞同下,不少学生仍持续学习击剑。后来联邦发出击剑锦标赛的邀请,恩德尔的学生亦要求他带队赴列宁格勒参赛。此时他面临着是要为著自身的安危,或是合乎学生期望的难题。不过他决定率领四名学生前往,最后为该校赢得冠军,亦在赛后因着曾效力德国的罪名而为祕密警察所缉捕。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数百万名的囚犯获释,恩德尔重返该校,而由他所创建的击剑俱乐部在往后的四十年为爱沙尼亚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击剑运动员。

角色

  • Märt Avandi – Endel
  • Ursula Ratasepp – Kadri
  • Hendrik Toompere – 校长
  • Liisa Koppel – Marta
  • Joonas Koff – Jaan
  • Lembit Ulfsak – Jaan的祖父
  • Piret Kalda – Jaan的母亲
  • Egert Kadastu – Toomas
  • Ann-Lisett Rebane – Lea
  • Elbe Reiter – Tiiu
  • Jaak Prints – 校长助理
  • Kirill Käro – Aleksei

简评

亚里士多德讲过,最好的生活是沉思,次好的是为了他人付出的荣誉。而对于一个剑客,准确的说是文体区分中的击剑者,荣誉就是最好的生活。就算开始对小孩没有耐心,就算自己厌倦荒凉的小镇,然而剑客在最动乱的时代,最荒凉的苏联小镇,用爱教给少年最好的生活。所谓英雄激励英雄,伟人召唤伟人,如此之师者,才教的出一流的学生。也只有为荣誉的击剑,才符合欧洲数百年决斗的唯一要义。

看哭数次,背景是带血色的,而影片却是浅浅的、小小的、轻轻的,清简淡然之美就像一副画框很小的淡彩水彩画,为了一点点微小的温暖与支持以及这些小盆友父爱的替代,他情愿以全部的爱来回报,哪怕列宁格勒一去再也回不来,爷爷走前一句你是大人了照顾好妈妈,玛丽塔让他不要再走,最催泪场景竟是最平静

始终沉浸在平静的氛围中,不管是对竞技体育的励志,还是对极权政治的压抑,都以一种克制甚至保守的态度在表达,期待中的冲突和高潮一直没有出现,情绪在巨大的压力下也没有太大起伏。 但我能理解这种平静,当勇气在血液里流动,当热爱在胸膛里燃烧,那些困难就变得无关紧要,那些危险就变得微不足道

芬兰影片《击剑手》拍的过于平,缺乏深层次地展现特定历史环境对个体生存的影响,应有的戏剧性和高潮均不足,关键一局小姑娘对阵大个子的比赛过程,也在意料之中,即便如此,乘火车去参赛的四个孩子的脸出现在玻璃窗前看黎明曙光的画面还是动人的

教师、温情与陪伴,加上主角获得成功,一个完美的大结局。最开始以为主角在一个偏僻的小城,从无到有,最终带领孩子们在击剑上取得成就。就和《我们是冠军》一样。看到最后才发现,这也是主角的一个心路历程。从逃避到被孩子们的渴望温情所羁绊,到最后直面问题。用心与持久的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

第一次看爱沙尼亚的电影,竟是这么大的惊喜。因为对波罗的海三国中的白俄罗斯的洛兹尼察有着很深的情感,所以以很高的期待看这部电影,但没想到看完的感官远超预期。这部电影,你可以看得非常轻松,也可以看得异常沉重。你可能为小孩子而激动,也可能为成人而悲痛。可能唯一采取的方式就是:让老的一代挡下所有历史,让新的一代挣脱历史。

本来不错的剧情底子,被主创团队弄水了。男主没有铺垫就“一往情深”爱上孩子们了,女主基本没有戏份,除了片头的勇气搭讪。校长和助理两个人物本来可以有更多的矛盾冲突,结果被低阶脸谱化。几个孩子,也只记得小女孩杀死人眼神和杨的悲切表情。击剑本身是载体,但片中没有亮点体现,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中,可能因为导演对该运动无感吧。

两星半;每个细节用脚指头都能想出来,校长一出场就知道后面要阴男主角,小女孩当替补就知道主力必受伤,小女孩上场必然上演最后一分钟营救的好戏,总结下来全是套路。通过电影也没感受到击剑的魅力,几个菜鸟训练了一阵,也没体现他们的技术有何提升,反正上去比划了几下就夺冠了,看上去很不专业的样子

平淡的像是片中的钢琴独奏,总感觉故事讲得差之毫厘。电影其实可以像个击剑手,举重若轻,看着像一支芭蕾舞一样轻盈,却更能承载一些厚重的背景和意义。不得不说,像我这样的看惯了好莱坞的叙事,总是能在电影过程中想到如何修改才能更让我自己满意一些。

获得奖项

  • 第73届金球奖
    第73届金球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1
  • 第18届塔林黑夜电影节
    第18届塔林黑夜电影节
    获奖:爱沙尼亚电影奖

相关影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