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的天使(2016)
《受伤的天使》,是一部2016年哈萨克电影,由埃米尔·拜加津执导,讲述1990年代四名哈萨克少年的故事。
受伤的天使简介
电影讲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哈萨克小镇,四个少年各自的生命之路。扎哈拉斯正在备受父亲的煎熬,后者因曾是一个诈骗犯而找不到工作,为了帮助父亲,他不得不在玉米加工厂打工。巴拉潘有一把好嗓子,能够将“万福玛丽亚”唱的娓娓动听,然而校园生活教会他的是使用自己的拳头而不是声音。扎哈巴则在流浪在村子里的垃圾堆中,寻找可以卖的废金属,他与其他三名同龄离家出走的男孩子睡在废弃的隧道中。阿斯兰正在为医药学努力,然而当他说服自己的女朋友堕胎之后,他的人格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A godforsaken Kazakh village in the mid-1990s where four youths are trying to find their way in life. Zharas suffers because his father, an ex-con, cannot find a job. To help make ends meet the boy takes on casual work at a corn merchant’s. Balapan can sing ‘Ave Maria’ as clear as a bell but his schoolmates provoke him into using his fists rather than his voice. Zhaba roams about the village ruins looking for waste metal he can sell. He comes across three bedraggled boys of his own age who have run away from a nearby home and are sleeping in a derelict tunnel. Aslan is about to take up studies in medicine but, after having persuaded his girlfriend to have an abortion, he undergoes a complete change in personality. After scoring a hit with his first film Harmony Lessons, which screened in Competition at the Berlinale in 2013, Emir Baigazin’s new work The Wounded Angel describes the mood of teenagers growing up in a time of great upheaval. The film marks the second part of a visually stunning trilogy about young people and their complex relationships in a world without a moral yardstick. berlinale 2016
获得奖项
- 第18届台北电影节
提名:国际青年导演竞赛-最佳影片
- 埃米尔·拜加津 Emir Baigazin导演
- 伊夫·卡普 Yves Cape摄影指导
简评
四个如花的少年,他们的确是受伤的天使。剧作结构叙事表达都很有才气,这些在导演的上部作品中尤其突出。这一部出了结构调整上的优秀,剧本的孱弱还是撑不起导演的表达,当表达走在剧本前面,深深的无力感和词不达意尤为明显。相对最后一个故事好些,杀死了孩子种下了一棵树,在心中。
影片讲了四个哈萨克少年堕落的故事。构图是很好,可影片基本没有动感,所有人物也都是没有灵魂的非人化的形象,当然很明显能看出导演是故意这样处理的。影响最深的镜头是第三个少年镇定地拿走银子,又很自然地谋杀掉邀请他做客的三个孤儿的场景。其中智障孤儿的笑声一直在耳边回旋,可能他是唯一一个有“灵魂”的人吧。确实不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和想传达的主题,即便理解了,也没有真正触动我的地方。总而言之,全片没有一处不是刻意设计出来的,让人难以自然地观看。以后应该不会看这类片子了?
没有看过导演处女作《和谐课程》,所以比较喜欢这部电影,这种调子。镜头很干净,构图极简,在现实主义的基调上,蒙上了一层荒诞色彩。荒芜的小镇构造了一个封闭有残缺的空间环境,里面的人自带木讷和消极的情绪。用四个故事揭示本土青少年的成长,在压抑之下包含着一股莫名的怒火,最后可能没有最后。
哈萨克斯坦衰败工业小镇里四个小孩的故事,相互独立却又有较大关联。看似寻常的生活,其实底下波涛汹涌,意外的转折让人惊讶不已。每个人内心都有着罪孽,每当时机合适,总会喷涌而出。而这四个孩子就代表四种罪孽,也意味着四种毁灭方式。影片整体把控得很不错,看似平淡之中却有张力。
将这部暮景残光的作品理解为青春电影的观点是荒谬的误导。阻碍哈萨克斯坦整个国运发展的罪魁祸首显然是他们的经济,贪婪让这个年轻化的工业重镇陷入到了无声的黑暗之中。几个小孩子在百废待兴的隧道里燃起火把却寻不见光明的出口,秉烛前行却又撞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拜加津认为造成这一困境的根源在于人们接受教育的程度,愚昧和无知让《受伤的天使》逢狼群为噩梦亦对资本规则产生本能的排斥。劳动换取的金钱最终存进了罐子,或许正是这样的保守主义让这片土地至今还是延绵的戈壁。
故事聚焦在四个哈萨克斯坦某个小镇上四个少年的成长故事。镜头运动风格极简,主人公的动作通常发生在一个固定镜头中。导演极其注重对空间的运用,对于主人公的描绘常常是通过门窗、镜子、过道等道具来呈现的。四个故事讲的不仅仅是少年的烦恼,更关乎理想与道德。
非常刻意而装腔,但也非常工整而严谨。四个悲伤的童年故事,每一个乍看起来都有深远寓意,却每一个又都有那么些唬人,时代背景的晚上断电更是毫无相关。当然,身在斯坦国看,又能为感应到在地的某种神秘气质去加分。喜好排名下来,依次是,失声少年歌手成了校园霸凌的施害者,渣男学霸体内生长出一颗无形之树,子承父业当了小偷,偷铁卖钱孩子的矿道遭遇。
典型的没有长篇的体量还要拍,虽然摄影和剪辑都保持了《和谐课程》的水准,但是从每个小标题一出来,很明显能看出导演创作力的匮乏,结局超现实非常生硬,不如前作的灵性,感觉已经成为套路了,在这种情况下我都有理由怀疑他的创作动机是否真诚。
比起导演的处女作《和谐课程》扎实稳健,充满惊艳,这部差多了,刻意追求形式感,大幅留白,无休止的固定镜头,闷到家,结构松散,语焉不详,从写实到荒诞,四个少年的故事,形式大于内容,少年们一个个沉默如铁,愁眉不展,比大人世界还苦闷,却不给理由和出口。
摄影和构图都很棒,导演以冷冽的镜头展现了四个少年的青春故事,摆脱不了的宿命,躁动不安的心,迷失的灵魂,最后的自我救赎。最后一个故事还是很有创意的,杀死未出世的孩子,在心里种下一颗树的种子,这是一种自我赎罪的方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