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小子(2010)

UP:2023-01-19

《金城小子》(英语:Hometown Boy),是由姚宏易执导的一部2011年纪录片,记录了中国知名画家刘小东在离家30年后首次返乡,并以故乡的朋友为背景进行创作的故事。本片亦是继贾樟柯《东》以后第二部以刘小东为拍摄对象的纪录片。

剧照演员表影评
金城小子

评分:8.2 导演:姚宏易 编剧:姚宏易
主演:刘小东
类型:纪录片
片长:72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 中国台湾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Hometown Boy
上映:2010-11-17(中国大陆)
IMDb:tt2157194

金城小子简介

金城小子
  这一次,我决定回家。
  1980年,我17岁,离开老家金城去北京读书,然后工作至今。30年来,每逢春节我还是回金城的,每次都和几个小时候的朋友吃喝玩乐;他们仍然生活在这里,有的依然在小城里的工厂当工人,有的已经下岗。
  金城是东北的一个小镇,以造纸厂为中心,生活着几千名工人和他们的家属以及附近的农民。1950年代的中国,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工厂宏伟高大,几十米的烟囱浓烟滚滚,汽笛声响,上下班的工人人潮汹涌,家属们就住在附近的低矮平房里。当时的平房是成片的,北边的一片叫北宅,东边的叫东宅,南边的叫南宅,几片住宅间有农田、河沟相隔,小时侯这里是一帮伙伴调皮捣蛋的乐园。慢慢的住宅间的农田河沟被楼房填满了,慢慢的国营转制,工厂再也不热闹了,厂房几乎被新盖的楼房淹没,就象眼看着一支军队全部变成了后勤人员,前方打仗已经没有了战士。
  城市化进程使我们坐火车看到的田野越来越少,一片一片楼房相连。我们忽然发现所有的城市都是一个样子,街上走的都是后勤人员,都是买卖人,工人阶级被淹没了,我们忽然发现我们都是城里人,我们的故乡都被楼房盘踞,我们都是没有故乡的城里人。现在,小时侯的朋友都胖了,当年,为了考上美术院校,我画过他们;30年过去了,我再一次画他们,趁着现在他们还没全部下岗。
  我们都曾经是雇农、贫农、富农、地主,我们都曾经是无产阶级,工人阶级,工农子弟兵。
  今天,我们向前大步走,我们将全部变成有产阶级,至少我们拥有水泥和砖头。
  刘小东
  2010年8月6日

第48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 最佳摄影(提名)姚宏易 第36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纪录片竞赛 火鸟大奖(提名)姚宏易 第14届台北电影节台北电影奖 百万首奖姚宏易

简评

最近看的《局部2》提到刘小东,发现这画风怎么如此熟悉,一见如故,好似在哪儿见过………一番搜索,原来是2016闲逛重庆国泰美术馆的时候就第一次看到了“白胖子”那一系列个性鲜明的油画作品。。刘小东是辽西南小镇出来的画家,他回到故里 画他的老伙伴画老家朴实老旧的情景,熟悉的东北乡音、衰败的老工业基地,无论是他个人的作品 还是这部台湾团队的纪录影像,都充满着无比亲切的 人味儿

64分钟版@雅昌AAC艺术中国十五年回顾展。跟在陈界仁《中空之地》之后看这部片别有意味,那边台湾“大哥”因为长期失业患抑郁症而割腕自杀、离家出走,这边金城“小子”们则是小东眼中生活在小城镇的被抛弃、被遗忘的无产阶级。燃鹅,与前者死气沉沉的绝望恰恰相反,这些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局外人”,不管小东给他们设计了怎样的摆拍情境,却始终有股藏不住的生命力——就像这部片配乐所用的维瓦尔第的《冬》,《冬》的十四行诗既描绘了冬之凛冽刺骨,也有愉快与希望。也许正如小东在片中自己所讲的,他们继承了来自父辈精神层面的某种永恒不变的东西。而小东本身的身份,恰好提供了与这种精神若即若离的观察者目光:他既站在“他者”的角度去诉说和描绘儿时伙伴人生的悲剧性,又很堤防自己把这些画他们的作品变成画室里“精英”化的文化商品。

大概率是没有修复版,网上随便找了个480p的看了下,应该还是一个台湾电视节目的转录。那种模糊得连屏幕上的字都看不清楚的质感,连同金城小镇一起拉回到了过去,意外地映衬,其实也就是十来年以前而已。而神奇的是,刘小东在片子里的声音反而非常清晰,好听,而他的语音语调已经和片中的兄弟们不一样了,标准的普通话,偶尔夹杂了东北腔。片子可以有很多延展的母题:城乡,故乡,还乡,情义,父母,以及告别。而片子也没有刻意去表达那个主题,用刘小东对艺术的理解的旁白的表述串联一起,没有评价和观点,只有注视和观察。我想,每个小镇青年,小镇里出来的青年,都可以从中汲取某些东西吧。

16mm和HD一个拍静物,一个记录故事,拼接很妙啊,最后金城那些空镜搭配音乐的氛围真像共产主义老电影啊,刘小东捕捉到的那些儿时朋友的瞬间都非常有特点,聚众打扑克的,土堆边干活儿聊天(画作叫‘我的埃及’),狗肉店老板抱着胖儿子,KTV老板陪酒,台球厅服务员闲着,家徒四壁的球迷朋友家(纹身纹一半怕疼?),厂区一堆堆铝饭盒,臭水沟旁边看着自己X光片的人(画作叫‘肋骨弯了’),边画边拍,突然就懂了。

算是衣锦还乡的刘小东,如何通过绘画表现自己的家庭关系、朋友关系、与故乡的关系。就像刘小东说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也许更容易下笔,但面对自己熟悉的人,怎么表现自己的真实情感,怎么表现印象中的他们。故乡之所以那么容易让人留恋,就是因为有一群很少变化的人,一堆几乎不怎么变化的物件,一口很少变化的饭食。而刘小东的这些家人、朋友,成了刘小东的港湾,可以让他随时回去依靠着。片中用古老摄影机拍摄的片段,是导演的镜头,也是刘小东的印象,也是我们观众对于故乡的认知。哦,对了,这片子上映没多久,刘父就去世了,所以这片子,对于刘小东而言,有着很不一样的意义。我们作为观众,也有幸见证了这一份意义。

将一次寻求原始状态与刻映时代变迁的古老艺术进行再次影像展现,让视听艺术与绘画艺术并置,有乐趣也有意外,有回溯也有未来,有对传统艺术的致敬也有对自我意识的突围。16mm方形影像的运用很有技巧,既能在影像效果上对中心人物的视角进行模仿再现,也能在创作过程中让环境忘却摄像机的存在,达成某种与与观众的“契约”,以便罗列更多的叙事证据和导演视点。

摄影剪辑配乐都是一流,讲述的方式也很有趣,三尺画布载着渐长的乡愁,家庭的影像纪录尤其是给父亲点根烟和日常的对话让人真心感动,不同的生活轨迹将人们隔离开来,刘小东说的没错城市化的进程中,像金城这样的小城镇和这里的人们再有才华和能力也会被遗忘,如同儿时的回忆,寒冷的冬天,那一口东北大碴子味儿的方言。想起东,想起贾科长,想起那个远在千里的汾阳小城~

总的来说画面很有质感,刘小东的一些旁白也蛮回味的。原来导演是拿台湾的feeling在拍金城,这个有点惊喜,同样都是日本人留下的产业,铁轨、工业......最可爱的是打着曲棍球无法无天闹着玩的伙伴们,刘小东能保持一定的纯粹也是因为故乡和故乡的人,.侯导唱K也太可爱了吧!这段太意外,还有林强的音乐超级加分,在这个看似粗糙的地方,娓娓道来,像个说书人。

如果只是一部纪录片,可能并不算特别好。反而是因为刘小东这个特殊的身份,把整个故事置于一种更为深刻的对比中。作为一个同样出身北方小城镇的人,从看似散漫的叙述中能感受到不少亲切且不需解释的共鸣。画的名字很有趣,尤其是采石场那幅叫“我的埃及” 就像我小时候家门口的小土堆就是我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疏离感是全片最深刻感受到的情绪,这种疏离尤其在这个返乡游子身上体现最好:逐渐失去的乡音,无法融入的环境,失去交流的家庭。

感觉很难评价。里面有句独白大意是说,每代人都在上一代的基础上成长出来,又有微妙的差别。暖气片,扑克牌,乡音,孩子玩的圆画片(我们叫piaji)…一瞬间就把我拉回到那片土地上去。从过于写实的镜头中看家乡就好像自己的一部分被置于被观赏的位置,被赤裸直白地凝视,有种近乡情怯的微妙情绪。家乡多少会在你身上留下痕迹,分离带来的变迁在重逢时就形成一种张力。我错过了电影片头,但看到桌上菜里有大拉皮就意识到这里是东北。配乐耳熟,竟然是维瓦尔第的四季。看时并不很全神贯注,但是叙述风格很简练且让人平静。,不知道为什么不想给满。

又见侯导在KTV唱歌,唱的还是新宝岛康乐队的「鼓声若响」。感觉这部比起贾樟柯拍的「东」更简单明了,特别是刘小东创作要求的现场感与纪录片呈现的形式结合起来了,如他所言就是「对遗忘的一种表达欲望」,从个体记忆到亲朋好友,再到整个小镇,用画笔用镜头去纪录下来,怀旧感十足,林强的配乐依然恰到好处。

[想看2011-03-09 ] 就算姚宏易来拍,刘小东题材似乎也只能按既定格式走……16mm Bolex(导演在对谈里专门提到工艺上是音画分离的做法)其实用得也不是那么讲究,人物关系也没仔细去挖,全是刘小东在讲自己创作观念,这就……其实有个特别好的点,导演也讲到金城那个造纸厂是日本人修的然后和台湾很像,那你就挖这个连接啊!把自己放进去啊!所以说这个还是个稍微高级点的,委托创作-为画展定制的影像作品而已。KTV里侯孝贤闪了一下。

获得奖项

  • 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获奖:最佳纪录片
    提名:最佳摄影
  • 第36届香港国际电影节
    第36届香港国际电影节
    提名:Golden Firebird Award —— Documentary / 纪录片竞赛-火鸟大奖
  • 第14届台北电影节
    第14届台北电影节
    获奖:百万首奖 / 最佳纪录片 / 最佳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