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认为我忘了:柬埔寨失去的摇滚乐(2014)
《别认为我忘了:柬埔寨失去的摇滚乐》(英语:Don't Think I've Forgotten: Cambodia’s Lost Rock and Roll)是由John Pirozzi导演的一部纪录片,内容关于1960年代至1970年代期间柬埔寨的摇滚音乐,这段时期位于红色高棉掌权及红色高棉大屠杀之前。
评分:8.8
导演:John Pirozzi
编剧:
主演:Norodom Sirivudh / 诺罗敦·西哈努克 / Sisowath Kossamak / Samley Hong / Sieng Di / Yvon Hem / Van Molyvann / Hok Sokol / Sinn Sisamouth / Sam-Ang Sam / Mol Kamach / Thom Sem / Sinn Than Horn / Net Tun / Sinn Chann Chaya
类型:纪录片 / 音乐
片长:105分钟地区:美国 / 柬埔寨 / 法国
语言:英语 / 中高棉语 / 法语
影片别名:别认为我忘了――柬埔寨,失去的摇滚乐 / 红色高棉:失落的摇滚乐
上映:2014
IMDb:tt2634200
别认为我忘了:柬埔寨失去的摇滚乐简介
柬埔寨,被屠杀的摇滚
因摇滚乐而获罪,我想 史上最为著名的当然是宇宙塑胶人。1976年此乐团吸引了一个忠实的粉丝,那时候该歌迷还是剧作家,他的文集要到很多年才传到我们手里。不久后,这帮坏小子被投进大牢,事实上他们的音乐完全无关政治 ——原因只是吸毒酗酒聚众滥交以及乐器分贝过高这些所谓的摇滚生活罢了。刑期并不长,几个月到一两年不等,但是这场短暂的牢狱之灾让他们青史留名——剧作家被惹怒了,他发动援救抗议活动,并藉此走上政途。接着便是10年后光彩的丝绒革命让这位宇宙塑胶人的铁粉当上了捷克总统。众多关于这个传奇乐团的文章开头都是,一个唱垮了政权的传奇摇滚乐团。
是的,尽管身陷囹圄,但西方人所说的真理毕竟还在摇滚乐手们这边。而他们坐牢的差不多同一年,在离捷克异常遥远的东南亚,因为音乐,有无数个摇滚乐手被砍下脑袋,连名字都没能留下。
简评
那是从顽固地根中生长起来的音乐,在色彩与高温的反应下形成独特的酸性音符。他们从信奉艺术的年代走向艺术服务政治意图的绝望,在层层绑架与生命终结的一刻化为永恒。正因如此,东南亚音乐给当下世代的音乐场景带来的巨大力量,是一种历史肃穆的高墙缝隙间,肉眼可见的野蛮与神性。在那块土地,艺术家离民众很近。最后,旗帜扇死了这个名为思想根源的冤魂,却独独无法杀死真正的艺术。
敏感的从来不是摇滚乐,是政治本身。历史永远值得被记录,也从不该被遗忘!前半段为60年代柬埔寨的音乐艺术繁荣而讶异,很难想象那个时代的柬埔寨有着如此超前迷幻的海报、磁带视觉设计,又有着如此多元杂糅的音乐体系,源于古巴音乐又与之区别,在风格上也并不局限于摇滚乐。虽然这或多或少也受到了西方艺术的影响,但此时与长期掌握着审美话语权的同时代的西方相比也丝毫不逊色吧。而后半段的一切在蒙上政治阴影,打上红色政权标签后,所有发展的可能性被扼杀,丧失了色彩和生机。甚至那些自由的歌者也失去了生命。讲述者是克制的,但却不难想象真实事件后面承载的悲痛。结尾处琳琅满目的复古磁带记录下的却是找不回的歌声与回不去的黄金年代。
虽说以菲律宾摇滚乐的兴衰演变为主体,但实则是投射菲律宾更迭政局下,思潮及文化的变迁。初诞-开放-繁荣-封锁-复生-新生,即是摇滚乐的螺旋 ,亦是艺术的螺旋,社会的螺旋,思维的螺旋,人的螺旋。进化似乎是永恒的趋势与议题,并不会因那些变化的、震荡的外界所摇撼。但又是因为有了那些为自由,为点燃火炬之人不畏生,不惧死,超越所谓“规律”的限制,前仆后继的推动那沉重的车轮才会有那前进的不竭动力,得以攀登螺旋之上,衍生出更无尽无穷的可能。虽说本片已有立场预设,暂且不表,但所引申出对于“艺术自由”之讨论颇为可贵,“摇滚乐为谁发声”“摇滚乐为何发声”“乐曲述说的又是何种故事”。但总之,摇滚乐是独立与一切外因的奔放自由的造物,政治为什么害怕摇滚,政治为什么害怕创造,因为那是人们心里的声音。
其实不都是摇滚乐,但是意外发现柬埔寨的音乐十分迷人,更显得红色高棉掌权期间悲剧的沉重。片子更侧重在前期西哈努克执政期间文化艺术的繁荣,后期混乱的内战和血腥统治部分比较克制,其实也蛮期待看到更多这部分内容,但电影名字就足够振聋发聩了,dont think I’ve ,太喜欢这类纪录片了。
三个时间段的柬埔寨,无论是在西哈努克亲王时期最为美好的柬埔寨,还是在朗诺成立军政府时期的高棉共和国,最后是在波尔布特领导下的红高。在影片结束后听着辛西萨姆翻唱披头士的《hey Judy》只能是无限感叹,尽管战火熊熊燃烧,和平的日子遥遥无期,可是还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值得珍惜。但就是这样的一位歌手被红高给处决了……
前半段相当欢快地尽数着柬埔寨流行音乐史上那些闪闪发光的名字,配上他们的歌手确实非常具有感染力。后半段则逐步转入了历史反思的节奏。一场国家级别的动乱,足以使太多艺术宝藏灰飞烟灭,一切终会过去,得以留下的只有痕迹。可是,别认为我忘了。我对柬埔寨历史并不算了解,但很难不去联想到几乎同时间发生在我们土地上的历史事件,确确实实的痛心感。
柬埔寨不仅有摇滚乐,还有爵士乐,灵魂乐,当年西哈努克就有自己私人的电声乐队,流亡的时候还能听各种西方音乐,周总理特批的,40-50年代很多伴唱乐团即便在西方世界也是知道的,一直到柬共上台,柬埔寨摇滚还有一个专有名词“cambodian rock”,在这个词条下搜索你能找到一些极其独特的唱片,传统柬埔寨摇滚有时是要用管风琴的,具有奇异的拉丁美洲音乐的色差,南亚奇葩
题目有点以偏概全啦,其实并不全是摇滚乐,现代柬埔寨音乐/艺术的发展与幻灭;总体还是偏纪实性的,素材都选的挺好,主题表现点不那么强烈,情感也比较节制,特别是对诸歌手死亡现实拍摄的非常克制(本来以为会有大篇幅内容来控诉...年逾古稀的姐姐走进老唱片店,干瘪的手指划过一碟碟无名的唱片,她找到了,妹妹青春靓丽的脸庞微笑着,被身后架子上无数张无名的已逝者脸庞,静静地凝视...
美国最可恶的地方在于,让他国老百姓刚刚品尝自由的芬芳,转身抛弃他们,送他们去地狱。日韩是少数的幸运儿,得益于中美对立中优越的战略地位。影片最后,越南人赶跑了血腥红色政权,柬埔寨恢复和平,但留给柬埔寨人的伤痛永永远远无法弥合,知识分子在屠杀中死亡殆尽,导致今天的柬埔寨穷人懒散富人腐败,至于搞艺术搞音乐,成了最让人看不起的职业!
太难过了,时至今日,我们还要在凭吊异邦人的苦难中反刍自己曾经的运命。说是摇滚乐,其实不止,对五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柬埔寨通俗音乐的历史,进行了概述,回望与追念。那些迷丽的甘美的音乐如今尚能听到,而创造它们的柬埔寨音乐人,却永远地,过早地被红色高棉这邪恶政权屠戮了。于是前半部分由享受到忧忡,由恐惧到绝望,再到痛苦,惋悼和无可奈何。艺术为别有用心的政治宣传服务一日,艺术便消亡一日,服务一年,三年,十年,便永远有断层,若想弥合,与女娲补天无异。荒谬的狂热的血腥暴行,使那些美好的音乐,于今天的柬埔寨人,大概是遥迢而令人扼腕的幻梦吧。对视频中出现的新高棉建筑也颇感兴趣,惜未找到另有专门纪录片或书本介绍,只记得了凡·莫利万的名字和一点印象。
美国最可恶的地方在于,让他国老百姓刚刚品尝自由的芬芳,转身抛弃他们,让他们跌入地狱。日韩是少数的幸运儿,得益于中美对立中优越的战略地位。影片最后,越南人赶跑了血腥红色政权,柬埔寨恢复和平,但留给柬埔寨人的伤痛永永远远无法弥合,知识分子在屠杀中死亡殆尽,导致今天的柬埔寨穷人懒散富人腐败,至于搞艺术搞音乐,成了最让人看不起的职业!
(不了解柬埔寨历史的观众纯据本片胡逼)柬埔寨与中国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现代文明发展没有以否定自己的过往及殖民历史为代价,也就是说在柬前后两者间无巨大断裂,也不互相冲突,那么shock的侵袭才成为对文脉的首次割断,但shock的造成又因两者的共生关系令传统也难辞其咎。譬如赤柬的反击和崛起显然与当选总统又遭遇宫变的亲王有直接联系,灭声和统战都不过是君王自保的工具;而掌握权力的也被权力掌握,当被视作软弱是只会通过党争筛出更为强硬和倾向性更明显的领袖,这些已经是最外显的关联。那么割脉之手也出自此脉,往后一切都会滑向再不可信,可纪录片里人们的行为又被什么信念驱使?其实大多艺术家消失的原因是靡靡之音,当人们抱着强烈的情感去拾起、复原这些作品时,正说明了“商女不知亡国恨”可以作为一种自由精神存续的载体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