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尼拉:在霓虹灯的魔爪下(1975)
Maynila: Sa mga kuko ng liwanagUP:2022-11-07
《马尼拉:在霓虹灯的魔爪下》(菲律宾语:Maynila, sa mga Kuko ng Liwanag),是一部1975年由菲律宾导演利诺·布罗卡执导的剧情电影。本片被许多人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菲律宾电影之一。
评分:7.5
导演:利诺·布罗卡
编剧:Edgardo M. Reyes
主演:希尔达·科罗内尔 / 本博尔·罗科 / 小洛·萨尔瓦多 / 约尼·甘博亚
类型:剧情 / 悬疑
片长:125分钟地区:菲律宾
语言:菲律宾语 Filipino / 塔加拉语 Tagalog
影片别名:黑暗魔爪(港) / 马尼拉在黑暗的魔爪中 / Manila in the Claws of Light
上映:1975-07-16(菲律宾)
IMDb:tt0073363
马尼拉:在霓虹灯的魔爪下简介
鄉下青年胡立歐來到馬尼拉,一面在建築工地忍受低薪,一面尋找青梅竹馬。然而,這座殘酷城市似乎布下天羅地網,為了生存、為了心愛的女子,胡利歐必須賭上一切,付出代價。菲律賓殿堂級導演深刻剖析社會的經典之作,片中大膽描繪男妓同志,通俗劇情融合義大利新寫實與美國黑色電影手法,被譽為菲律賓電影史上最重量級作品。
- 利诺·布洛卡 Lino Brocka导演
- 希尔达·科罗内尔 Hilda Koronel演员
- 本博尔·罗科 Bembol Roco演员
- 小洛·萨尔瓦多 Lou Salvador Jr.演员
- 约尼·甘博亚 Joonee Gamboa演员
- 汤米·阿布尔 Tommy Abuel演员
简评
看的时候脑子闪过了香港新浪潮、许鞍华早期作品,尤其是越南三部曲,以及省港旗兵甚至是癫佬正传人民英雄等一系列的港片。但马尼拉制作时间的确是早过这些作品的。回来路上想了想,大概相似之处在于纪实风格现实题材与癫狂扭曲的表达形式上的融合,以及与香港电影中的他者形象、身份认同的迷茫无序感、殖民性政治性隐喻、底层人在后现代社会进程之中精神异化等多重母题是接近的。简单来说,这股子尽是过火尽是癫狂的劲很像。某些电影技法现在看来是陈旧僵硬了些,甚至说那些分镜转场变焦都显得有些稚嫩不流畅,但似乎正是因为这种粗糙的割裂感营造出了麦当雄式的野生暴力美感。总体而言,开头很惊艳期望很高,觉得有点可惜,可以更好的。
前半部分对底层民工境遇的刻画极有突破年代限制的广泛性,尤其对打工者的心理,自我思考,行为选择,放到如今都很有共鸣性。同样是为了广泛表现马尼拉这种还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的前现代城市,导演比较难能可贵的是没有采取一种知识分子理论分析式的全知俯瞰视角,而是始终从男主这个底层外来打工者的视角,来呈现巨大贫富差距与压榨式的社会结构如何造成具体眼见的不公平乃至各种人性堕落的阴暗面,城市成了由欺骗,坑害,威胁组成的丛林景观,唯有阶级情谊是仅存的一点光亮。只是太希望面面俱到,诸如男妓,棚户区火灾直到女主遇害的接连发生,都有较刻意的进行情节捆绑,与早期左翼电影手法有相似之处。男主愤怒的积蓄过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牯岭街》。也隐隐能感到东南亚通过反华来转移社会问题矛盾的潜意识幽灵。
【B+】意料之外,比较喜欢。很喜欢全片迷离的市井乡土气,快速剪辑的闪回也很有意思。跟牯岭街故事本身确实非常相近,由底层视角窥见社会的阴暗面,从老实青年堕入谋杀的绝望:结尾一段张力十足。唯一的缺点就是节奏太拖,最大失误应该可以对比牯岭街,本片除了男主基本没有塑造出任何其他鲜明的人物,致使全片陷入一种不断自我重复的感觉。
似乎看到了与杨德昌的渊源,同样的社会描摹,弥漫着绝望与不安,同样突如其来的死亡,却蕴含了悲剧的必然。其中对同性恋性工作者的描述也是鲜见。部分表达稍显不成熟,如果女主永远不出现,只存在于记忆中,用更多迹象让男主相信女主就在那个房子里,从而导致杀人和被杀,这样会使影片上升到存在主义的高度,从而整体提高一个档次
退回到70年代,这片在菲律宾堪称一流,据说是上了殿堂级。现在再看也就是网大水准,在电影节期间展映一下算是对不同国别、不同文化、不同类别电影的一种参考。动辄就推拉变焦的特写镜头,蹩脚、频繁的闪回剪切;用人物大段的台词叙述事件的发生、发展及结果,好像很符合4、5、6级城市和小镇青年的口味,真是节约成本开支的好办法,还用影像记录制作作甚?这个也太不电影了吧!但影片批判现实的力度却实实在在,掷地有声。套用一下影片片名“全世界:在霓虹灯的魔爪”下,何止只是马尼拉!
。类似纪实风。朴素的影像,基本摒弃了任何矫饰。但这种“粗糙”却成为最质朴的影像炸弹。呈现出资本剥削下马尼拉底层贫民血泪图。破烂粗陋的贫民区、微薄收入下的挣扎、人如草芥朝不保夕、被迫出卖皮肉。。拼得头破血流,这血污也等不到点染成人生的桃花扇,而只能被遗忘风干。当他们失去所有,最后一丝希望破碎,最终只能走向毁灭。
在影史上为菲律宾电影留下时刻的影片,非常直白的现实主义影片。导演以男主为阐述视点,几乎讲述了所处时期最底层人的无力。而霓虹灯所预示的便是资本化社会下,对于无产者的极端剥削。于是片中所涉及的性交易,生存问题,权钱黑幕,已经达到现实表述的地步。本片对于菲律宾影史,以及社会都毫无疑问具有着重大意义,是对社会众生相的影响记录。但作为电影,它又太缺乏基本的叙事技巧,在大量情节时刻的堆积同时,缺少错落有致的发展脉络和叙事节奏。
菲律宾名片《马尼拉:霓虹的魔爪下》是一部关于光的电影,家乡的自然光与大城市里的灯红酒绿形成显而易见的对比。布罗卡这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现实作品在对资本主义世界新型奴隶关系的现实进行风格化描摹的同时,不幸落入常见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以华人为代表的反派完全被脸谱化,故而影片上映后引发的反华情绪完全不难理解。框架叙事里的爱情故事是八点档连续剧的标配,对主角作为摄影机视点的客观观察功能起的是反效果。影片里最有趣的情节是男妓一段,尽管他们在电影里获得了偏负面的描摹,但这些人因其性向游离于二元模式之外,反倒成为应对资本话语的成功例子。只可惜电影不知如何捕捉他们的积极革新能力。
在《阿里山的姑娘》中开始,在“大展鸿图”标牌下刺杀华人恶霸结束,男主形似傅声。批判现实主义的调调,全方位展示了马尼拉的工地、贫民窟、妓院、男妓、教堂……充满了纪实的力量。男主没有加入街头反对官僚资本游行队伍很值得深思,毕竟他有自己的大仇要报,“台湾”也好,卖身也好,都痛不过梦想破碎的一霎。朋友带他去玩,最后才把报纸拿出来报告他恋人的死讯一段,悬念给得很巧。
透过民族主义看事物,就像视力正常的人带上了度数过高的眼镜,眼花心乱步态蹒跚。冲突简单化,地头蛇、华人、意大利人,都化作恶,书写在大众的对立面。苏加诺政府呢?英美黑手呢?绝口不提。传递的信息不是站在事实上的合理引导,只是火上浇油,把明面上的矛盾放大罢了。内部问题爆发,甩给外部假想敌,各国经典操作了。P. S. 那跳接,简直就是香港新浪潮的前瞻。
【北京电影节展映】主题和泰国同时代的《旧伤》以及台湾后期的《牯岭街》相似。都是青年因为悲伤的爱情故事和残酷的社会压制而逐步走上绝路的现实主义题材。能一窥70年代菲律宾社会状况及在菲华人的地位、口碑。还难得地刻画了男妓的生存状态。注意到整部电影都以男主视角来叙事,观众只能看到听到知道男主的所见所闻所感。男女主表演很好,几个大量台词的长镜头下来均毫无露怯。四星半
被压制的劳工,被诱惑的男妓,被骗的女孩,进了监狱却还要被置于死地的朋友,胡里奥需要的是钱来维系在马尼拉的寻人生活,未曾想死亡和压制无处不在。从木讷彷徨到不时显露出的暴力倾向,他对所有事物的无力感转变为了愤怒和血腥。至于中国人,菲律宾人民在七八十年代经常受到来自“有钱”中国人的欺辱吗?这是具象化的表达还是导演不敢言说的某一阶层/群体的缩影?毕竟菲律宾的殖民历史并不是中国造成的,而是西班牙、美国和日本。两个精彩的高潮片段非常有趣,共同点是尖锐的呼喊声,事故和杀人时画面迅速快切,以及短暂血腥高潮结束后的固定镜头,宣告刺激结束,回归现实,死掉的劳工没有了然后,死掉的中国人带给胡里奥的麻烦随之而来。导演有学习借鉴也有自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