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1940)

UP:2022-10-24

《孔夫子》是导演费穆在1940年拍的一部电影,拍摄于被日本军围困时的上海孤岛,当时公映两次,之后下落不明,2001年香港电影资料馆得到匿名人士捐赠找回电影底片。经过7年的修复,本片在2009年4月1日第33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放映。

孔夫子

评分:7.5 导演:费穆 编剧:费穆
主演:唐槐秋 / 张翼 / 司马英才 / 裴冲 / 屠光启 / 李景波 / 苗祝三 / 徐立 / 慕容婉儿
类型:剧情 / 传记 / 历史 / 古装
片长:96分钟(修复版) / 98分钟(DVD版)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Confucius / Master Kung
上映:1940-12-19(中国大陆)
IMDb:tt1616538

孔夫子简介

從1937年11月底上海淪陷,到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入租界止,曆
  史上稱為「孤島」時期。那時期的上海租界,政治環境極其險惡,張善琨以古裝片《木蘭從軍》(1938)借古喻今,轟動一時,掀起了古裝片的熱潮,但很快就被大量粗制濫造的才子佳人民間故事古裝片所替代了。在孤島影壇的一片混沌中,費穆和民華公司主持人金信民、童振民,花了近一年的時間和巨大的資金去拍攝《孔夫子》,可說是眾醉獨醒,逆流而上。《孔夫子》是民華的創業作,影片沒有慷慨激昂振奮人心的戲劇性,倒處處透露出悲愴的情懷,作品中的孔子身處衰世,先後困於奸亂,絕糧陳蔡,弟子死難,家人凋零,落得孑然一身卻仍與世抗衡,節高氣傲。《孔夫子》絕不是一套討俏的電影,在華語電影大片橫行的今天,費穆在「史」與「劇」之間的思考、對電影美學方面的探索,尤其顯得難能可貴。
  《孔夫子》雖然攝於上海,卻原來跟香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1938年,金信民、演員張翼和導演費穆等都因走避戰難暫居香港而結緣,《孔夫子》的拍攝念頭便是在這種情況下孕育出來的。大半個世紀後,竟又在香港發現了《孔夫子》的硝酸底片,彷佛冥冥中註定。
  中國 / 1940 / 黑白 / 35mm /
  國語(缺少部份聲本) / 中英文字幕 /
  87分鐘 /(另加9分鐘零碎片段)

简评

看影片声音不全的残本是种遗憾,影片想拍出史诗感,但受制于当时的种种条件吧,置景,服道,表演,摄影等,这都是一部过早到来的遗憾之作。此片与新世纪胡玫版一样都依赖于史记的孔子世家,讲学,拜官,整肃,齐鲁会盟,周游列国,子见南子,困于陈蔡,归国,著春秋,子路孔悝等死,跨度大,情节散漫,可看性不高,惟采史记原文列于每一章节可圈可点。但彼时彼刻,乱世之中,拍此圣人,自是借古讽今,欲树典范。片头更与耶酥释迦牟尼并举,用意自是宏大。

“本片对孔子的一生事迹学说和人格,愧不能表现万一,倘又若干真实处,则是观众自己的感情和印象之真实”——《孔夫子》虽已是半默片,然前人对电影艺术及观众的之尊重,仍是今时今人难望项背的,在家国情怀的题材上,电影人就应当存有家国情怀,上述所言也令人想起了文学的真实性:阐述正在发生的和人们相信的。而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此片便凝聚了人们的悲鸣和期望,是艺术上真正真实的孔夫子。

历史意义大于电影内容,借古喻今,孔子不屈精神,象征抗战中民族精神永不灭。话剧般剧情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剧情侧重于齐鲁会盟与周游列国十四年两次转折,前者拍得草率,刻画周天子弱而诸侯强的春秋格局形成,强调君主荒淫,大臣奸邪,越俎代庖现状,正好与孔子强调周礼次序相悖,但阳虎之流从奸雄沦为小丑,而孔子本人化妆更像外国和尚。后半段周游列国原因厌恶鲁王荒淫,期待明君,其实历史上被罢官且受到季氏迫害,过于美化夫子。几个人生节点有带过,但缺乏重点,只有断粮七日,衬托海上孤岛当时处境,感同身受。颜回病故,子路成仁,执笔春秋,后半生一笔带过,孔女祈福有点基督教。剧本上欠推敲,表演上毛糙,乱世之下难以静心吧。

儒家之道,费穆用“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概括之,先后呼应,恰如其分。整部电影拍的不急不徐,十分克制,这种近乎勇客观视角来看待孔子一生,使得电影极富张力。当是时,正逢侵略乱世,此片为许多中国人摆明了要走的路,摆明了正道。孔子决定周游列国时还是个理想主义者,结果十几年的奔波坎坷,让他对现世失落绝望,仁义沦丧,荒淫无道,恃强凌弱,重回鲁国已经是个苍苍老人,已无气力以天下为己任,唯能做《春秋》留给后人,希望惩前毖后,大事可成。时代需要孔子这样的理想主义者,乱世如此,和平年代更更容易礼崩乐坏、唯利是图,更是如此。这一生人,做一个理想的实践家,这才能足慰人生。

☆:4-香港电影资料馆寻回并与意大利共同修复,各类工作还是非常细致的,感觉确实提升了一些观感。创作者的用心处处可见,从古书中捋出一条剧情线本身便不容易,稍显单薄也不能怪罪吧;各类布景、陈列、服装也有考究。费穆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这个总是被仰拍的形象之上,或许正因如此,结尾子路战死的段落才显得如此伤感,一种理想的陨落。而最后的叠化实际让我想起《大路》的最后一镜,是纯粹情感的抒发。

孔子的思想很好,在和平年代可推行。惜生不逢时,处在乱世,仁爱无用,周游列国无功而返,困厄著《春秋》。战争年代,还是靠兵家法家,于是嬴政一统天下。电影消失多年,之后被发现,修复放映。其他古装戏可以看出是现代人拍的,本片的古意十分古,古到好像就是古代。时代或资金局限缘故,国家战争场面如同村民械斗,演员说台词也是慢悠悠怪怪的,不过不影响主要内容。整体还不错。01:37:12,mkv,415MB

这部电影舞台感太强了,场景一幕幕的。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根本没讲清楚,一直用字幕推动剧情。虽然造型很还原,但是孔子塑造的特别呆板,没有儒学宗师的风范。弟子当中主要塑造子路,子路确实也塑造的很好,把子路的勇和莽都表现出来了。另外,有些地方的镜头语言特别精彩。首先是地图和进军镜头的叠化,让观众一下子就明白齐鲁两国燃起了战火。有一个上吊的镜头也拍的很美。

身处礼崩乐坏春秋末年而忧心不已的孔夫子,正对应中日战争相持中华存亡系于一线之际的一众知识分子,正如孔夫子一样,真正的知识分子必然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影片前三分之一美术及电影感最佳,后续各方面都略有崩坏,结局的点题与升华足够充分。向费穆导演致敬。“千秋万代,常在人间。”“(永远记住)正信,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大丈夫立身之本。”

美术层面,布景、服装、道具等等都非常好,布景非常典雅,有些地方颇具古典园林、山水画效果。摄影周达明反复出现在早期中国电影的字幕中。编剧导演费穆。开头把孔子的诞辰与耶稣、释迦牟尼作比较,突出其地位的举足轻重,孔子的诞辰早于耶稣基督五百五十一年,迟于释迦牟尼六年。采用鹤鸣通收音,但现存版本部分音轨缺失,如开头的击鼓部分没有声音,其他地方也有人物说话但无声的情况。机位有较浓的舞台感,经常使用低机位仰拍。包括部分布景,也有很强的舞台感。多用对称构图。很多剪影很漂亮。叠化用的有点太多了。

纯粹人生流水账拍法,透出一股古板呆滞;对人物也不够聚焦,少见至圣先师的人性细节。结合“孤岛”时期的时代背景和拍摄条件,方才理解费穆创作此片借古喻今的意涵。部分声轨已丢失,之所以费心搜集拷贝并修复,是看重其逆流而上的历史价值吧。结尾的重场戏其实放在子路之死,代表孔子政治理想的彻底破灭。在费穆的作品群落中,《孔夫子》跟《小城之春》之间形成了极其耐人寻味的张力:一边是传统士大夫的治国理想,另一边则是对这种儒学观念在情感维度上的突破。

费穆用电影为孔子作传。服化道完美还原古意,大量使用商周就已盛行的回字纹。光影也不错。还是中英双语字幕。孔夫子其实是挺可爱一老头,真性情。周游列国颠沛流离时被人嘲笑“累累若丧家之犬”,自嘲道:“然哉!然哉!”骂起人来也狠,“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孤岛时期,借古讽今。孔夫子是传统礼教道义的代名词,费穆本人又极其尊敬恪守这些,所以此片也算是导演在危难之际的言志之作,通篇是孔子等人的孜孜不倦,阳货等小人得志到处破坏,所以越到后面,悲怆感越足,尤其是孔子之后更无孔子,让人觉得可悲与可怜。服化道礼仪封面,是非常贴近史实的,用帽子的变化,表现孔子的升迁;人物形象也尽可能的饱满,孔子弟子中的子路颜回子贡,着墨最多,子路张飞式的性格,一个没戴帽子的伏笔,最后与敌人同归于尽,都要正冠,颇有悲怆之感;颜回宁可自己饿也给别人吃饭;阳货贯穿始终的反面角色,与孔子形成鲜明对比。在画面和曝光上,也是很有创意,杏林坛下,当年听学的人尽成了虚影;用多重曝光表战争和孔子的游历。技法上很娴熟,虽然内容上可能跟小城之春没法比,但是在技术上位小城之春,已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