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进军——席卷大西南(1998)

UP:2022-10-22

《大进军席卷大西南》,1998年上映于中国大陆的战争片,导演宋业明、朱建民,主演傅学诚、古月、卢奇、赵恒多、姚居德等。

演员表影评剧照
大进军——席卷大西南

评分:7.6 导演:杨光远 编剧:陆柱国
主演:傅学诚 / 卢奇 / 徐光明 / 郭晓峰 / 赵恒多 / 姚居德 / 丁笑宜 / 古月
类型:剧情 / 战争
片长:148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The Great Military March Forward:Engulf the Southwest
上映:1998(中国大陆)
IMDb:tt6765000

剧情

1949年9月(民国三十八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上取得了中国大陆各省市的控制权,国民政府已经撤退到重庆市,毛泽东、朱德、邓小平等人计划实施最后的战争,全面击败国民政府,夺取政权,一场围绕着重庆市、四川省、西康省的西南战役打响,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胜利,而国民政府撤退到台湾岛。

主演

演员角色备注
古月毛泽东
卢奇邓小平
傅学诚刘伯承
刘怀正朱德
赵恒多蒋中正
秦昭蒋经国
徐光明胡宗南
王凤滨宋希濂
王兰武李达
高长利贺龙
姚居德团长
彭志东王铁汉
胡玺龙陈克非
王景文钟彬
王慧罗列
杨次禹刘文辉

花絮

导演杨光远是中国大陆第四代导演。

奖项

年份奖项是否得奖备注
1998年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获奖
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导演奖获奖
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电影技术奖获奖
第1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剧本获奖
第1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

简评

蒋恐怕是想重复抗日时期以重庆为中心占据西南腹地,但人心已失全线溃散,只落得仓皇逃离。底下的国军将领反正打不过,抵抗不如起义,晚投降不如早投降。唯有胡宗南和宋希濂等少数还还负隅顽抗。因为大多没怎么打,这一部里的战争戏是最少的。刘邓从1938年开始合作,直至1950年足足十三年时间,历经抗战、解放战争从鲁西南鏖战的大转折开端、大进军直打到四川家乡,真正的衣锦还乡。

席卷大西南,只有川渝,没有云贵,这是和电视剧《解放大西南》最大的区别。或许云贵基本都是起义,没有大仗,川渝至少还有宋希濂、胡宗南这点家当,不过这部应该也是「大进军」系列战争戏最少的一部。年轻的姚居德还没有成为彭德怀的特型,演了一个无名团长。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幕后:摄影——董亚春、执行导演——宋业明,这二位步入新世纪,成为军事战争题材电视剧的重要导演,两人还联合执导过《延安颂》《八路军》。

关于解放战争电影的第九部,再加上《决战之后》一共十部终于看完了,相比大决战三部曲,剩下的无论是战场展现还是剧本编排都略逊一筹,可圈可点之处非常少,给人的印象也不深,但有些大场面依然壮观,四川起义军穿着国军衣服打着五星红旗奏国歌可太有喜感了,哈哈。西瓜视频有免费高清版的片源,只是它的弹幕文化是真垃圾,大部分都与剧情无关,有认老乡的、有发观看时间的、有动不动就眼睛湿润致敬的、有感慨年轻人看得少的,看得我既尴尬又无语,都哪来这么多小学生和脑残?虽然阿B哔哩哔哩的垃圾弹幕也不少,但也是一众视频平台中最好的一个。另外西瓜的用户和播放界面也不够友好,快进快退时容易跳到其它视频上,即便贵司优质片源丰富,但打死也是不会充钱的,再见。

电影明显是为了突出刘邓二人,其它二野将领几乎没有刻画,太过生硬的桥段(邓和专家喝酒确定成渝铁路通车时限)只会适得其反,还不如照着史实(刘送邓照片)拍更能打动人心。不过导演也算是把刘“举轻若重”“儒将”、邓“举重若轻”“钢铁公司”的特性表达了一下,而且也隐隐表示了“戴高帽示众”这种行为是作践人。

,天哪怎么会有这么天使的宝藏B站up主。。。这是我在2015年9月18日的评价,嗯,不收回,真的拍得就像是两口子,这段情谊肯定有艺术化的成分,但也让人动容。,很能见到各位演员真实的台词功力。,实际上说了很多邓政委建国后的政策和风格。重视建设,团结一切可团结力量,不要反攻倒算,不要作践人,要给中华民族多留一分元气,这也是整个系列里让人看着最舒心的地方,解放战争功绩再大,终究是手足相残,一昧地宣扬流血还是让人不适,该花时间说说止血了。另外,毛主席的指示有一些还是要实事求是地看待,比如重庆就不是上海,刘邓就不完全是林彪。,在这个时代还是不太可取

解放大西南几乎没打硬仗,除了刘伯承用兵得当,我党的策反工作才是真厉害,刘文辉、卢汉起义,陈克非、罗广文投共,李文投降,宋希濂被俘,西南将领除胡宗南几乎全部被我军拿下。可惜宋希濂也是一代名将,最后真有些英雄末路之感。再说刘邓,刘说他的追悼会必须由邓主持,当真是最佳CP,刘邓无逗号。

【补完】大决战后的大进军,大西南是最有看头的,毕竟西南崇山峻岭,易守难攻,国军最后的守备也集中于此,十几年前,蒋介石把红军在大西南赶的山穷水尽,险些在大渡河覆亡。十几年后,国军嫡系宋希濂在同样的处境下却再也回天无力,遥想一下,倘若淮海时白能让宋的14兵团随黄维一起,局势或许大不一样

电影明显是为了突出刘邓二人,其它二野将领几乎没有刻画,太过生硬的桥段(邓和专家喝酒确定成渝铁路通车时限)只会适得其反,还不如照着史实(刘送邓照片)拍更能打动人心。不过导演也算是把刘“举轻若重”、邓“举重若轻”“钢铁公司”的特性表达了一下,而且也隐隐表示了“戴高帽示众”这种行为是作践人。

入川前的声北击东实在精妙,直接打乱了国军在川东的战略部署。邓公做不习惯南方饮食、气候而开小差的北方士兵的思想工作,非常形象地展现了政工干部在军队思想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另外,解放军指战员中不少是刚解放的原国民党士兵,但他们被解放回头就能追击反动派,不得不感慨诉苦教育以及土改的重要作用。除胡宗南、宋希濂等蒋军嫡系外,西南各大军阀基本和平起义,解放大西南真可谓“席卷”。成都解放剧情,听到相关地名、人名,看到相应场景,总是倍感亲切。《大转折》《大决战》《大进军》的电影名,均由江主席亲自题字,拍摄过程也有大量地方政府、部队参与,规模之大、场面之盛、场景之真前所未有。再次缅怀江主席。

席卷大西南,“席卷”二字用得好,已经没什么太多的抵抗了,就看到一个个的起义,要么就是被打到绝境后投诚。其实大进军系列不如大决战,倒并不全是电影拍摄的问题,而是本身已是毫无悬念、甚至没什么惊险的过程了。这部重点放在了刘邓的战友情上面,做得还算不错。“刘邓”之间,是放不下一个顿号的。

中影史:解放战争时期,在刘伯承司令和政委邓小平以及贺龙司令员的率领下向大西南进军,将盘踞在大西南的近百万国民党部队全面围歼。我军成功地促使一批国民党将士接连起义,粉碎了蒋介石妄图建都重庆,固守西南和卷土重来的最后梦想,为人民解放战争谱写了辉煌壮丽的篇章。

片中我最喜欢的戏份,就是刘邓两位首长在吊桥上面。怀念自己离开故乡的时候,吟诗两句“少小离家老大回”这个场景真的是别样的美。与之相对应的是,我们的运输大队长常凯申同志。蒋总裁到最后飞离机场真是异常落魄,这一幕镜头我觉得是非常不错的,应该展开来写。其余的都没有什么可表的地方,战争已经进入到了最后。陈锡联、胡宗南等只能在我人民解放大军的攻势下乖乖的投降、在逼迫中起义。但是在这里面,国民党有一位李文将军却深得我的敬重,早在傅作义起义投诚的时候。李文作为蒋总裁的亲信和忠实拥趸,当时痛哭流涕,要求坐飞机飞走。此举深得党国的器重,被委任为最后的成都守备司令,虽然也是无力回天,但此人的人格却深受我的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