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1971)

沈黙UP:2022-10-04

《沉默》(日语:沈黙,英语:Silence)是1971年的日本电影,由篠田正浩导演,根据远藤周作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故事前提涉及耶稣会传教士进入十七世纪的日本。电影中大部份对话是日语,然而有些短片断是英语的。本片入围1972年康城影展(英语:1972 Cannes Film Festival)。

沉默

评分:7.7 导演:筱田正浩 编剧:远藤周作 / 筱田正浩
主演:岩下志麻 / 加藤嘉
类型:剧情 / 历史
片长:USA: 129 分钟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 / 英语
影片别名:Chinmoku / Silence
上映:1971-12-13(日本)
IMDb:tt0067755

沉默简介

改编自日本小说家 远藤周作的小说
  传教士罗德里哥(Rodrigues)在迫害基督徒的高峰期潜入日本,他的另一个目的是寻访在迫害下弃教的神父费雷拉(Ferreira)――他曾经的精神导师。罗德里哥为潜伏中的日本教徒所欢迎,却也为他们带来灾难。目睹了教徒的殉难,罗德里哥一度斗志高涨,然而,这种几乎无可厚非的骄傲被一步步摧毁,罗德里哥不能容忍上帝对人间苦难的一再沉默,甚至意识到自己的坚持只是基于某种虚妄的骄傲而非真正的悲哀,而他人的受难更多地显示出人的无可奈何而非忠贞不屈。终于,在当年的导师、而今的弃教者费雷拉的搀扶下,罗德里哥把脚踩上了地上的耶稣像。他们不再是居高临下地为日本带来真理的传教士,而只是从此默默地生活在日本人中,渴望对他们“有用”的异乡人。然而,这并不是基督的失败,在他们的背叛中,上帝放弃了他自己,上帝终于打破了他的沉默。

第25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筱田正浩

简评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对于没有经历生死存亡关头的人,面对当地的叛教者,只有对于他人放弃的惋惜,然而当你自己经历的时刻,你是否能够如你所言坚持呢。或许当你认定这信仰当中的一切都是启示,没有比它更大的,痛苦折磨都抵不过对于这个美好盼望的确信的时候,你才能颤颤巍巍地做出对其肯定而真诚的表率。

6/10。统治者怕列强带着火枪/新神进入日本文化,神父除了规范洗礼仪式/带来具象化的圣物,没法让原住民像西方一样崇拜原来抽象的神,神父不愿以信仰之名看别人殉难选择沉默;翻拍用雾气营造白色恐怖,原版芳草静美的景色体现域外文化无法移植于这片土壤,吉次郎求妓女朝自己吐口水一幕省思此人的可悲。

故事相同,但和斯科塞斯相比,形式可能更强烈,而且如果说后者在一股好莱坞工业体系下更趋近神秘性,让基督教信仰作为了主体探讨的话,前者则更以“菊与刀”的视野出发,探讨的恰恰是日本本质文化,绿草地上那演剧式的祭祀仪式,那邦乐的幽鸣声,可能都是影像的语言在不断诉说日本的鬼神说,民族的观念,同样马下挣扎的头颅,与不断推向女人的镜头,似乎都凝固着血色暴力与文化本身内涵。结局那定格,那痛不欲生的表情可能就是来自西方百思不得其解的呐喊。

难怪新的那一部被骂的这么惨,确实和原作相去甚远,新作也有新作的好不过。新版侧重于对于信仰的默默守护,这一版则侧重于对于信仰根本的把握,就像电影结尾说的那样,上帝在这个地方以另一种方式回应你。不过这一版的结尾我并不是这么喜欢,太唐突,总觉得可以加一段音乐再结束。喜欢这个孤独的调调,加一星

本片改編於遠藤周作的同名小說,並由他本人和導演篠田正浩合編。此片相比原著,為強化戲劇性,而更改了不少情節,彰顯影像本質改編小說的定本,如原創的馬蹄踐踏教徒一段,動態和靜態相結合,呈現恐懼吞噬人的不安,堪稱全片最為懾人的場景。篠田正浩拍出日本幕府時代底層小人物未脫野性的姿態,在草叢中如動物般佝僂寂走跑跳,說話活脫生猛般的劇場腔,實在只有日本導演能拍得如此運用自如而毫不乖張,尤其以篠田正浩之妻岩下志麻的層次分明表演最為出彩。全片的室內環境構圖精細,人物位置安排精密,尤其以低角度攝影捕捉日本人性格的坐姿更是一絕。可惜改編開頭和結尾沒有太大說服力,開頭以旁白和地圖呈現故事背景,頗有偷懶敷衍的嫌疑,結局原創的岩下志麻所飾演的飽受身心凌虐的棄教徒和同樣棄教的神父狂吻交合一段,則多少模糊了原著的焦點。

影片里花了大量篇幅展示日本官府人员对信仰天主教的同胞们的迫害,让他们踩在圣母玛利亚的图像上、朝圣母玛利亚图像吐口水的渎神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清白,甚至将信徒埋在土里露出头,然后骑着马不断来回踱步,让信徒在生命的威胁下逐渐崩溃。以及将坚持信仰的信徒一个个推入海中淹死。这一切都发生在神父面前,神父始终以经历了现世的磨难可以在死后升入天堂的天主教经典话语来解释这一切的意义。这是一个经典天主教思想观念,却也被很多人质疑,比如尼采,比如面对苦难,上帝的不在场。为了死后天堂而在现世里压抑束缚自己、将生命的意义放置在死后,这有些本末倒置。最后神父在目睹暴行以及与另一个早已放弃信仰的前神父的对话中终于放下了一切,一脚踩在圣母玛利亚图像上,并疯狂的与女人做爱,彻底的投身到世俗欲望中,进入到一个上帝已死的世界里。

可以在筱田正浩的原版[沉默]里看到许多后来被斯科塞斯借鉴走的东西,好多戏的拍法被后者一板一眼地继承,它对东西方对待宗教的差异也为后者奠定了基础。但除却几场戏十分精彩以外(比如奔马一场),原版的深度远远不及新版。散乱的视点不能展现男主的折磨,讽刺式的结尾亦显出他对原作精神把握的失当。

比另一版的好不少。讨论对一个只存在于概念上的东西的信仰,和讨论对强权、金钱、自由等等的信仰一样,实际上并没有本质区别,甚至讨论后者还能引申出更多更实在的意义,大家全凭喜好,大可不必搞得这么郑重其事苦大仇深。真正让人不适的,根本不是信仰不信仰,那种问题完全是细枝末节。核心还是在于,政府对待民众的高压态度,民众要么只能在政府筛选过的范围里做选择,要么就根本没得选。个人意志被强行剥夺,再谈信仰、理想之类的,无疑既显滑稽,又本末倒置。

剧本竟然是跟远藤周作合写的,但整体还是太过规整,试图创造象征的段落又有点尴尬(比如在一片绿色的悬崖上穿着刺眼的红色和服,有点后来黑泽明的色彩味道)唯独最后一幕(甚至可以说是一镜)比较精彩,被呈现为静态画面的叠加,以此再现神父罗对岩下志麻角色近乎强奸的行为,用形式的间离去表征极度混杂以致疯狂的情绪。和马丁斯的改编有一处很显著的差别就是踩踏み絵弃教的那一刻并未出现上帝的声音而是以神父费极度近似上帝的口吻代之。另外可能是老马丁的电影受到好莱坞现下对极端视觉写实主义的风气影响在各种画面上都制造了更强的镜头具身临场感,筱田的时代确实没有这种追求(这大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马丁所抗拒的CGI电影美学对马丁的某种潜在地侵蚀,毕竟谁也不能逃脱他的时代啊)人物塑造上这部的情感似乎不如马丁,筱田有点保持距离的感

任凭你有多坚定顽强,终究会溃败在无止境的诱惑和生存胁迫里。三线并进,格局宏大兼而纤毫毕现。“改造”二字直如一道匹练贯入雨夜,躲在深处的灵魂也被惊蛰得瑟瑟发抖。尊严被剥夺,乃至生命受到威胁,都不及鞭挞偶像,信仰遭受屈辱来得恐惧。从无尽的痛苦深渊里挣脱出来,暗合着物种赖以存续的本能。此片为筱田导演集大成之作,惊为天人。

细节比2016年版的要少,但我更加喜欢这个版本,整部片子都有一种压抑的氛围,与沉默这个词的感觉较符合。神父叛教的那一段处理得很好。罗德里格神父一直以为自己是耶稣,他是要在日本受难,在那一刻他一直在期待上帝的声音,但除了沉默什么都没有,最终他将脚踩在了圣像上,这时天亮了,传来鸡鸣声,他明白了自己是三次不认主的彼得。结局比起2016版的要绝望,期待以后能有更好的版本。

我虽不信任何宗教,但尊敬那些为了理想而殉道的人。不过,我感觉传教更适合在和平年代,在乱世,血肉之躯面对棍棒刀枪,徒劳无功。在酷刑折磨之下,很多人都屈服了。我们中国也曾有过灭佛行动。岩下志麻在她老公的电影中常常倒霉,一上来就被绑起来打,最后电影结束还逃不开吻戏。埋人跃马,刺耳吊竖井滴血,换成是我,我也一脚踩在耶稣和玛丽亚像上。如今三大教盛行于全世界,也是好事。电影一上来交代历史背景,全程看下来没什么劲。02:10:06,mkv,969MB。至此,豆瓣改了好几遍的岩下志麻片单20部电影看完

获得奖项

  • 第24届戛纳电影节
    第24届戛纳电影节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25届戛纳电影节
    第25届戛纳电影节
    提名:主竞赛单元

相关影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