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壮士(1975)
八百壯士UP:2022-09-28
《八百壮士》(英语:Eight Hundred Heroes),是1975年上映的台湾战争片,以四行仓库保卫战为题材,导演和编剧是丁善玺,主演陈鸿烈、柯俊雄、林青霞、张艾嘉、秦汉、金汉、徐枫。
剧情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中华民国上海市,国民革命军第88师五二四团团长谢晋元带领人称“八百壮士”的480名青年官兵,固守四行仓库牵制抵抗日军3个月,中华民国女童军杨惠敏将一面12尺长的中华民国国旗裹在身上所穿着的童军服底下,冒着炮火危险自公共租界出发成功泳渡苏州河,将国旗送至四行仓库交给八百壮士,杨惠敏所送至的国旗隔天在四行仓库屋顶升起,大大地鼓舞振奋了守军士气与隔岸观战的民众,并获得当时驻扎在租界内的世界各国媒体之赞扬。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直到接获上级命令撤退为止。
演出
演员 | 角色 | 备注 |
杨群 | 孙元良 | 第八十八师 师长 |
曹健 | 张柏亭 | 第八十八师 参谋长 |
游天龙 | 蔡仁杰 | 张柏亭参谋长派来支援谢晋元的铁拳计画 |
柯俊雄 | 谢晋元 | 第八十八师第五二四团 团附,陆军中校 |
张翼 | 杨瑞符 | 第五二四团 一营营长,陆军少校 |
金汉 | 上官志标 | 一连连长,陆军上尉 上官志标 |
秦汉 | 金健 | 第五二四团成员之一,突袭出云号 |
黄家达 | 刘宏深 | 第五二四团成员之一,偷袭日本海军陆战队阵地 |
苗天 | 士官 | 第五二四团 |
葛小宝 | 机枪手 | 第五二四团,机枪过热还用自己的小便降温 |
林昱成 | 手枪手 | |
杨俊凯 | 砲兵 | |
林青霞 | 杨惠敏 | 上海童子军战地服务团女童军,将国旗冒险带入四行仓库 |
葛香亭 | 杨父 | 杨惠敏的父亲 |
张艾嘉 | 慈妮 | 与杨惠敏同服务团的女童军 |
郭新馨 | 唐惠丽 | 与杨惠敏同服务团的女童军 |
徐枫 | 凌维诚 | 谢晋元夫人 |
冯淬帆 | 顾祝同 | 第三战区代理司令长官 |
崔福生 | 王会长 | 上海商会会长 |
常枫 | 杜月笙 | 上海黑帮老大 |
郎雄 | 松井石根 | 日本第三师团 陆军大将 |
陈鸿烈 | 日军军官 | |
田野 | 日军军官 | 见中华民国国旗升起,打电话叫海军航空兵前来空袭 |
陈宇浤 | 613师参谋总长兼南太平洋巡航舰队总帅 | 第一个冲出去的 |
奖项
年份 | 奖项 | 是否得奖 | 备注 |
---|---|---|---|
亚太影展最佳郭品佑句点冠军电影 | 获奖 | ||
薛圣哲荣获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 | 获奖 | ||
1976 | 第13届金马奖最具发扬民族精神特别颜宇鸿奖 | 获奖 |
获得奖项
- 第1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获奖:最具发扬民族精神特别奖
简评
看了115分钟版本的,依然是高大全式的英雄叙事结构。而且商会和租界遥控指挥的高级干部,更是高大全。这个就搞笑了。抛开70年代拍摄手法的局限性,也没能表现出这场战争的惨烈,因为很多镜头都是蜻蜓点水式的,缺乏在战争中的情感酝酿。几场情感戏,实际上是感情戏。总的来说,本片只能算刚刚及格。不知道140分钟版本什么样子。
道具都很简陋,比如飞机舰艇等等。突袭上海海军特别陆战队也算在了谢晋元头上。少有主旋律片对高层的描述,目光还多是集中在普通人身上,但是张艾嘉,林青霞等演出了民众热情爱国的感情。片中谢晋元说:“抱着一杆枪,骗国家一口饭吃,黄埔是这样教我们的吗? ”记忆犹新。青天白日飘扬,有了八百壮士这样的人在,中国就不会亡。
看习惯了我们的抗战片,再看看海峡对面的相同题材影片,有点新鲜感,台湾导演虽然是从国军角度的主旋律入手,但也拍出了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气势,对当时整个淞沪会战的大环境和局部战斗的细节刻画都面面俱到,也算是还原了四行仓库战斗的来龙去脉,从而真实反映出中华民族面对强敌入侵那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观众应该看得热血沸腾。本片中真是大咖云集,让我们可以欣赏到各大明星当年青涩的模样,他们略显生硬呆板的演技在整个主题氛围渲染下有所遮掩,整体来说瑕不掩瑜吧。
不管是丁善玺的版本还是管虎的版本,都只给了两星差评。理由很简单:怎么会用“四行仓库”这样的故事去进行爱国激情呢?不是说故事体里没有爱国激情,而是你看不见仓库的旁边就是英租界吗?!你看不见英租界的巨大存在,才使日军不敢动用重火力、才使中国百姓隔岸观战安全无忧、才使守军只要过桥即可全身而退吗?这些内容不仅占据大量叙事篇幅而且成为决定性的叙事变量,并最终与四行仓库这边子弹横飞你死我活构成强烈反差对比,足以把“中国一定强”压得粉碎而引出另外一个截然相反却更符合实际剧情的反思性主题:落后才会挨打!因为英国人居然能在中国土地上保卫了中国军民,甚至他们都没费一枪一弹?!……结果呢,在两部作品中被彻底无视。将一个已经引入多维视角的故事硬讲成了单一情绪表达?
对比新版,角度不同,立场不同,但可以感受到老一辈国军刻在骨子里的爱国情,是历史无法改写的;虽然表演方式有点陈旧但是情感表达还是很热烈饱满的;不得不说新版里的明星效应太重,演员大于角色本人,而且煽情的片段太多拼凑感也略强。但是反观现在的对岸,物是人非不胜唏嘘,连仅存的国军将士的记忆都要一点一点被抹去…
据说是蒋公千古之后为了稳定军心拍的电影,同样是民族主义,但是台湾的电影更侧重于个人英雄主义,看了大陆拍的八佰感觉这么多年就是单纯进步了服化道和一些理念,剧本都没有台湾的上个世纪的简洁清晰,八百壮士的感情戏有点过多时间有点长,还插入了失败的铁拳行动。以前不感觉林青霞漂亮,这部电影里还真挺英姿飒爽的,希望两岸越来越好
還是平鋪直述的片,人也很平面,不過比英烈千秋好一點,大概是謝晉元出現的少⋯柯俊雄的張自忠跟謝晉元有很大的差別嗎?稍稍感覺謝晉元人性化一點,但實際上出現的部分也不算太多,這部片子比較圍繞這個行動,加上還有林青霞的女童軍部分。謝晉元比較好的地方是在妻子最後電話後,謝晉元痛陳自己在此行動的失敗,有感受到一股強弩之末以及對於仕途憤恨的部分。然後爆破的部分不愧有專人負責,看著滿好的,當然之後有些疲乏了,最主要是最後三十分鐘感覺劇組很想收尾,觀眾我也看累了,丁善璽的片怎麼都這麼長呢?
中规中矩,布景和道具虽然极力营造三十年代大上海,还是透露出不少七十年代台湾的痕迹,无时无刻不告诉我们这是一个败退一隅的前朝regime在yy自己的光辉历史,影片讲“铁拳计划”的部分太多了,真正描写八百壮士抗战的部分反而在一半之后才开始,护国旗和片尾的冲入租界的部分应该是管虎的灵感来源(或者说照搬?),林青霞演杨慧敏应该是无可超越的了,另外看着评论区的果粉实在是搞笑,谢团长何尝不是被先总桶蒋公利用并背弃的悲情英雄,在这里粉果党,你们对得起谁
看完《八佰》后补看这部由台湾方面描述的四行仓库保卫战电影,两部电影的情节主线和高潮点基本是一致的,可见都较为真实地还原了这一历史事件。本片前半段主要交代四行仓库保卫战之前的背景,也着重描述了家庭部分,有些拖沓,但也更突出了主旋律情感描述的功能。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部电影受到技术等方面局限,看起来比较古板和戏剧化,战争戏份也很失真,但重在情感的真实流露,演技最佳当属团长夫人,形象正面而伟大,几次大段台词说得感人至深。
舞台剧氛围十足,把故事的前因后果讲明白了,人物和逻辑都立得住,矛盾冲突与过河动员都讲得通,这边这位就够呛。但战争的紧张感不强,表演痕迹过重,影响观感。虽说故事讲得好,也主旋律,但故事不是历史,改编不是乱编,如果讲述一场其本质是秀的表演战说的如此宏伟,那比其本身的悲剧结局更为悲剧,同时也是自欺欺人。
113min版;两地拍摄思路差不多(或者说内地版其实沿用了不少相同设定),相比之下相似的情节在这部里让人感觉更浅显,没有做太多的情感铺垫,可能也是因为这部呈现出的拍摄年代感更加疏离(拍摄时间和工业发展水平受限)和意识形态宣传明显更加直白(弱化了作秀意义、加强了抗战精神的体现)而造成的;主要从谢晋元和杨慧敏两个角度叙事,标题为八百壮士,最后结尾落脚点又放在谢一个人身上,希望用一个英雄的他来代表其他四百多人,其实就还是从精英(更高级的将领)角度来叙事,这一点就比内地版加入普通士兵的视角逊色(叙事编排是否妥当另说),他妻子的角色更是看着都觉得演员很累;但讲实话有不少镜头调度是还蛮不错的。
看完《八佰》不解恨,就把这部片捞出来看,果然是有条理很多,从宏观到局部,花了15分钟铺陈背景和人物关系,包括谢晋元的家属等都很完整的得到了反映,兵力的部署,局势的推进都非常清晰有条理,在反映家与国的息息相关上着墨颇重,连杜月笙起到的作用都未遗漏,实属账本清晰。唯因技术所限,建筑外景全是模型拍摄,战斗场面不够精彩。其中谢晋元部袭击日指挥部的情节《八佰》中亦有所缺失。爱恨终有因由:牢记历史,并非宣扬仇恨;英灵热血,舍身终为和平。(50分钟后,才是《八佰》的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