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模样(2016)
The Last FaceUP:2022-09-25
《最后的模样》(英语:The Last Face,香港译《战地仁心》,台湾译《战地情》)是一部2016年美国剧情片,由西恩·潘执导,艾琳·丁南撰写剧本。电影主演包括莎莉·赛隆、哈维尔·巴登、阿黛儿·艾萨卓普洛斯和尚·雷诺。该片于2016年5月20日在第69届坎城影展上作为竞争金棕榈奖的竞赛片,但普遍获得负面的评价。也因此使香港原定于2017年5月中上映的档期离奇取消,改为2018年10月19日才以影碟形式正式推出本片。
剧情
故事叙述一名女医生兼活动家被派往西非,领导著无国界医生组织,尽管她喜欢自己的工作,但仍常发现自己会与她死去父亲的成就作对比。2003年,她遇见了另一名英俊的外科医生,很快地两人便相恋上。但两人却察觉到,身处于被贫困和战争所撕裂的土地上,自己的处境并不安全。
演员
- 莎莉·赛隆 饰 Wren Petersen
- 哈维尔·巴登 饰 Miguel Leon
- 阿黛儿·艾萨卓普洛斯 饰 Ellen
- 尚·雷诺 饰 Dr. Love
- 杰瑞德·哈里斯 饰 Dr. John Farber
- 斯邦吉尔·玛拉博(英语:Sibongile Mlambo) 饰 Assatu
- 梅里特·韦弗 饰 Marlee
制作
2014年4月10日,西恩·潘将于战区题材的剧情片《The Last Face》中担任导演,而莎莉·赛隆和哈维尔·巴登将作为主演。主要摄影于2014年8月1日在开普敦开始进行。
发行
《战地情》于2016年5月20日在第69届坎城影展上首映。不久后,萨班影业(英语:Saban Capital Group)收购了该片的美国发行权。
获得奖项
- 第69届戛纳电影节
提名:主竞赛单元
简评
《最后的模样》一方面以画外音与极度不安的影像强调非洲环境的险恶,但另一方面它在政府宣传片一般的空镜、非洲音乐、美式流行乐中不难看出在消费这片大陆顺便捆绑销售这里的贫穷。一种左派虚伪、自大的介入与过度矫饰被贯注入影片。从它的后半部分,这些虚伪甚至都几乎被狗血的感情剧代替得荡然无存。
没看完就不打分了。前半段拆开 每一小段都可以是“关注非洲”大型公益广告。换言之,它的目的昭然若揭--制造肤浅的广而告之的煽动效果。不需要你思考或者动情。你只要知道非洲战乱饥贫百姓民不聊生医生悬壶济世无比神圣就好。剧作丝毫不在意故事情节的编排发展。不用心或者导演其实根本无话可说。
20分钟之后开始快进,倍速,动用了一切能动用的手段,终于熬到了出字幕,想对所有但凡自觉还有点电影审美的人说,真的不要看,不要找自虐,每一场戏都能有至少一个点让我狂翻白眼,包括但不限于台词,情节设置,剪辑,摄影,表演和配乐,至于电影的价值观,西恩潘上一部导演作品荒野生存的价值观就很让我反胃了,这部的变本加厉无非是在一切的灾难面前多加一个灾难罢了
我大概精准挑中了一部哈维尔巴登职业生涯中最差的一部戏,相信也会是所有主演的。不是没听过蠢台词,但是没听过蠢到如此莫名其妙的台词,一边觉得匪夷所思一边喷笑出来。西恩潘一定很喜欢那些公益广告,无数个镜头让我觉得自己在看什么宣传片之类的东西。这是一部会被某些人拿来佐证所谓的“白左”之自以为是之愚蠢的东西,只能用灾难来形容,但愿我可以尽快从记忆之中删除掉它。
挺费力不讨好的题材,虽然饱受恶评,但对于我而言,并非完全一无是处的电影。尤其是透过这部作品,了解到南苏丹这些被政治战争所荼毒的国度或地区,人们每天在注视着什么、遭受着什么,枪炮、劫掠、血腥、人性泯灭……以及,能够从发达、和平的国家,勇敢踏上这片土地的人,无论是切身付诸贡献的志愿者、还是将镜头瞄准这里的艺术创作者,我认为这份胸怀是非常难得的,至少是我自己全然做不到的。因此我还是颇为欣赏电影的国际主义视角,影片中呈现出的意识领域矛盾,虽然拍得混乱,但是多多少少能够有所理解。不过,就纯粹的技法的上来讲,混乱的剪辑、大量不明所以的场景、对白,的确有些业余。
到底想表達什麼?非洲太可怕,西方好偉大,沒有戰爭就沒有愛情?沒有愛情就找不到自己的存在?非洲太險惡只能靠無國界醫生的苦戀稍微得知?醜化非洲不遺餘力,時間線混亂,演講運鏡堪稱直播等級,廉價。非洲只有戰爭鮮血,白人就有人道愛情,也不感人的可笑。最後的臉孔,做作!0分
放完嘘声一片,,伪人道主义招人反感。大量血腥镜头,如山洞徒手剖腹产,旁边老太各种捂脸。与之相配的是动不动就崩溃撒泼的塞隆,舔嘴唇秀性感不要太频繁。阿黛尔刚有正脸戏份就结束了,让雷诺也是酱油。导演技法太笨,画外音矫情,还特写拍证件,连装沙装水鸡汤段子都拍,巴登死得好勉强
因为西恩·潘也不过是好莱坞曾经的主流男星,所以拍出《最后的模样》这样质量的电影也没有过多好感叹意料之外的。只是这样一个西方世界白左道貌岸然到连多演一下都闲费劲的程度,也算是难得一见。影片自始至终都透露着一种直观又不明说的种族优越和思维优越。在非洲的人道主义战场,简直就成为了这些西方世界好人的表演舞台。电影那些极富导演主观意识的情绪镜头,都聚焦在这些“大慈善家”身上,从而自我感动。至于那些原住民水深火热的生活,作者真的有关注么,不过都成为主角标榜自己功绩的背景道具罢了。
在帐篷里刷牙,在别墅内拾笔,有些情感必须置于某处才会萌发。在西非的战火中,当满目疮痍心如死灰时,如何判别你还活着?借耳鬓厮磨确认不是行尸走肉,靠拥抱亲吻体味人间温情。曾帮孕妇生产、替母亲注射,也曾直面枪口、目睹横尸。看到肠子拉起警戒线,孩子瞄准自己,无力的她用医术救人,用爱救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