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决(1972)

UP:2022-09-25

《秋决》(英语:Execution in Autumn),为1972年2月所上映的台湾电影,由李行执导。

秋决

评分:7.7 导演:李行 编剧:张永祥
主演:欧威 / 唐宝云 / 傅碧辉 / 葛香亭 / 崔福生
类型:家庭 / 犯罪 / 古装
片长:99 分钟地区:中国台湾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Execution in Autumn
上映:1972-02-14
IMDb:tt1033618

秋决简介

裴刚(欧威 饰)自幼受到奶奶(付碧辉 饰)的溺爱,性格飞扬跋扈,桀骜不驯。在一次口角之中,裴刚受人陷害被迫杀死三人,被捕入狱,判处死刑,秋后问斩。尽管奶奶和刑曹(周少卿 饰)想方设法想要挽救裴刚,但裴刚拒不配合,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
  裴刚为家中三代单传,为了裴家不断子绝孙,奶奶将名为莲儿(唐宝云 饰)的女子送入牢中,让裴刚传宗接代。当夜,奶奶冻死在路边,裴刚得知此事良心发现痛不欲生,他和莲儿之间亦产生了真挚的感情结为夫妻。随着时间的推移,裴刚处刑的日子越来越近,此时莲儿的腹中已经怀上了裴刚的骨肉。牢头(葛香婷 饰)被裴刚和莲儿的经历所打动,想要偷偷放跑裴刚,却遭到了后者的严词拒绝。

第10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 最佳剧情片 第10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 最佳导演李行 第10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 最佳男主角欧威

简评

华语古装片的又一典范,服化道、摄影、音乐、人物都精彩,在摄影棚内置景居然布置出了一种纯天然的氤氲古味,也是用心了,可能也是李行导演最有味道的一个片子,一个被宠溺的败家子的幡然醒悟,两个在男性社会里辛苦持家女性的赞歌,一个白发牢头的慈心,一个白面书生的生死观……四季轮回,秋决在望,人头落地,死而磊落。

被祖母骄纵的地主少爷,落入疑似仙人跳困局,他奋起杀人落死牢,剧情演绎了他在次年秋决之前这段时间的醒悟过程。李行和张永祥的组合,在这个古装教化故事里,仍然贯彻了儒家传统,祖母溺爱男主的原因是他三代单传,祖母以女性身份坚定且自决的捍卫父权秩序(包括愿意去牢里替男主留后的祖母一脉的孤女)。另外男主悔悟后亦没有选择脱狱淡然赴死,活脱脱朝闻道夕死可矣(这里安排牢头要私放他,表示他的精神通过了考验)。另外角色之间有浓重的人情勾连,譬如孤女能频繁进入牢房与男主共处,这些桥段的基础是法之外的人情逻辑。牢里的书生、小偷等角色,除了促使男主改变的功能性之外,表演和剧本都赋予了角色充分的可信度。担任本片配乐的齐藤一郎是成名的日本配乐家,音乐环节强化了剧力(尤其鼓点设计)。在日本做的后期似乎有脱色处理,凸显苍凉压抑

整顿家产的女主角,狱中悔悟的男主角,以及作为启蒙者的狱中知识分子,懂了,这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复活》的古装性转版(不是)。虽然高潮处闪回的鬼畜镜头现在看起来有点生草,虽然假山假水的园林布景过于干净,看起来好像舞台剧,但这讲究的镜头语言、精巧细腻的打光、古朴的服化道,以及它们在一起所营造出的历史质感,还是能甩当代大多数古装剧好几条街。思想内核,古典中带着一种朝气勃勃的正能量;整个故事架构,不知为什么,感觉有点日本寓言故事的味道。演员的演技很耐看,跟同时期大陆这边的差不多,眼中有神,能驾驭住长镜头。可惜了,现在咋就拍不出那种味儿了呢。

知死而后能生,动心而后能动情。外部环境的四季更替,结合人物内心的起伏变化。隆冬而雪化、春暖而花开,酷夏而雨泣,秋至而蝉鸣。这是一个非常强的框架设定,规则先行,在无法改变命运结果下,用情感良知填充人性的意义。古韵犹存,服装布景都很讲究,斋藤一郎的配乐极为煽情(生涯收官之作)。唐宝云的古装扮相十分漂亮,原来就是她出演的83年《天下第一》中的第一美人(看错,应该是皇后)。

情绪的引导紧扣主题,观众从最开始觉得裴刚活该,到最后惋惜同情,秋决像一把大刀高悬在裴刚头上,也高悬在观众心头,故事很简单,人物相对脸谱化,价值观是最朴素的忠孝节义,女主的做法在今天容易被女拳喷。春夏秋冬的季节更迭,在影片中通过绝佳的构图和摄影表现出来,非常有质感

几个感想。,唐宝云是一番。,中气十足。,总之是声音有点干瘪和棒读。,铺垫还是不够。。,当时都43了。我以前把陈慧楼和陈惠敏的名字搞混。还奇怪这个人怎么活跃期这么长。,片子里是素雅的淡妆也好看。,鸡汤说的有点多。,本片的美术布景道具太棒了!无论是牢房,内宅还是林间草丛,都是古意盎然。

这个文本展示的是溺爱之害,说教味甚重,还是儒家言传身教的诲育,有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古典传道。一个幡然悔悟者的牢狱传种的故事,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最终阐释的是自我救赎和生命的轮回。非常离奇,但放古代环境可以理解。李行导演的整体调度可以说是中规中矩,构图低角度或平视,但在情绪点的时候喜欢抓人物的大特写,摄影淡雅,场景古朴,各个方面都可以说是有着上世纪6-70年代的沉稳朴素。

一个熊孩子在人生的最后时光终于完成了长大成人的过程的故事,电影精神分析学范文级作品:母亲的缺席(囚禁状态+奶奶的去世)迫使婴儿(巨婴男主)重新认识自我,并在父亲(典狱长)的干预下开始了迟到的人格独立过程。最后典狱长试图放走男主的举动也成为了验证男主人格独立与否的最后一道关卡。不过在这样的设定下,莲儿这样一个被迫下嫁,对男主感情随男主白化程度成正比的传统贞洁烈女角色,却似乎完全被物化为具有因果论色彩的、针对男主成长的情感奖励。

李行导演毕生功力所寄,取材自民间故事中的临刑杀母和古代秋天行刑处决的规矩,发展出人不能过分宠溺下一代的教育问题,男主角欧威表演精彩,演绎了一个死囚如何在临死前一步步回头是岸,从恐惧死亡到安然接受过程,傅碧辉演的宠溺孙子的奶奶也演得极好, 赖成英的摄影展现了春去秋来,四季更替的美学。

影片棚内布景的精致程度不输小林正树的《怪谈》,尤其当树上秋叶偶尔片片错落而下,观影中常常留意到这种惊人的细节。论摄影叙事表演,都绝对是难得的佳作,尤其是作者对于传统礼教的讽刺,隐晦地藏于篇幅的叙事之外,甚至看完都不自知地认同了片中故事中的价值观。吃人不可怕,可怕的是吃或被吃均不自知。

这时候我们需要讨论一下,当年那场对于武训传的批斗。曾经我一直以为愚蠢至极的批评似乎又有了几分原由。隔岸的那个岛,没有什么破四旧,没有什么文化 @命。(这种文化领域的休克型治疗)那他们的意思形态又如何(或者从来没有)摆脱封建观念的呢?看完这部70年代的有着仍旧浓厚的封建观念的台湾健康写实电影,我想也许那种休克型治疗也并非全然无益。至少这种荼毒心灵的电影不会有人以如此弱智的包装手法去拍摄了。(那些高大上的流毒电影往往难以发觉。又或者是那句爱国主义是流氓最后的堡垒所示,秉持政治正确即无敌的诡计,让你不敢说不好。)

秋天行刑,宛如去赴约,被迫去留下后人,确是真正有了爱意,回绝了偷生好意,可能就会心灵救赎。本片剧情虽然老套,通过简单的人物和戏剧化的情节,警示育人的内核“惯子如杀子”,以及在心灵受到救赎之后洒脱的决定和对后来人的责任,回归平常后寻找美好生活的期望,不仅代表传统的胜利,更是人格的胜利。

获得奖项

  • 第1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1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获奖:最佳剧情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