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上(1947)

UP:2022-09-25

松花江上,1947年中国电影,由金山导演,张瑞芳、浦克、朱文顺主演。

松花江上

评分:7 导演:金山 编剧:金山
主演:张瑞芳 / 王人路 / 周凋 / 浦克
类型:
片长:114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Along the Sungari River
上映:1947-11
IMDb:tt0195290

松花江上简介

东北松花江畔,一青年与一车店店家的孙女相爱。不久后,“九·一八”爆发,日本入侵东北,孙女的父母亲均被日本人杀害。青年被抓走,半途义勇军偷袭日寇,青年趁乱逃回车店,碰见好色的日寇伍长正欲污辱车店孙女,打死日寇伍长。带孙女逃离此地,“七七事变”后,青年孙女等人不屈日寇的压迫,参加了义勇军,抗击日寇。
  影片获得舆论界很高的评价。影片的导演处理很有特色,运用形象化的蒙太奇语言,镜头含蓄、简约、有力,许多场面真实、有气势,激动人心。音响效果的运用,使声画相辅相成,组成统一的艺术形象。如影片开始的迎车队、送车队的场面,将东北农村生活和风土人情展现出来,别有风味。片中的插曲也是中国电影在插曲运用上的成功范例之一。在妞儿唱的《四季歌》声中,通过多场景、多变化的蒙太奇处理,将当时情景和人们情绪充分表现出来,达到抒情写意和展现环境相结合的效果。

简评

未修。金山领导的长制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男主角王人路。制作精良,运镜流畅。雨中葬父一段,由破庙中的哭声+颠倒众神像开始,凄厉如鬼嚎。庙后破败院子,暴雨,环绕一周,日影风。两个深渊:鬼子喊增产的嘴与生死未卜的矿底。四季歌反复。东北日常:见日本人鞠躬脱帽如进校见老师。

提起导演金山,我们便会想起他的“体验体现辩证观”。作为演员的金山,可以用自己整个躯体和生命去塑造艺术形象;作为导演的金山却不能,他必须依靠摄影机,因而摄影机运动便有了自身的性格。这其实是导演自己性格的外射和移注,可以说是“人化了的摄影机”了。

开始不觉得多好,主要是价值观跟现在太不同所以看着急得慌。但贯穿始终的是影片精致的横摇、推进及更丰富的快速移动镜头,几乎是我看过的那个年代镜头移动最多的,雨中葬父一场镜头太有想象力了,煤矿中小空间调度得很好,镜头剪接赶趟,最后的造反群戏也很丰富。众多外景一窥当时东北社会风貌,有价值

☆:-447年,长影。1931年到1937年,终于不再是“隐喻”或是“借古讽今”,而在此时真正成为了一段历史、也即是一种“叙事”。因此,在高度浓缩的剧作中,苦难总是在短暂的喘息后被继续推进,直到最后“天降”救兵的必然出场——一种高度把控的节奏呈现。而与之匹配的是来自苏联电影观念的影响不加掩饰地暴露在镜头内与蒙太奇之中,在矿区一段尤为明显。伴随歌声的横移镜头。

整体节奏太棒了,镜头语言的运用也很成熟,日军侵入村子、军官调戏孙女、爷爷临终托孤、矿难场景都让人印象深刻,而且是直接展现了伪满洲国时期东北人民的悲惨生活,比起上海电影里救国的呐喊,这里才是真刀实枪的战场。歌以咏志,东北人表示《四季歌》更胜《渔光曲》

简单质朴无华,情感浓厚真实感人,镜头的构图设计也很棒,裤裆下的三角区拍摄,不只是吴永刚的专利,三个插曲,重复播放对剧情很有推动左右,横移长镜头,定格,特写,简单且直接,金山由演员做导演,知道怎样让演员更好的表现角色,角度更多是观众这一方面,老电影有这样的境界,实属难得,张瑞芳的演

相关影片推荐

    • 金山 Shan Jin 金山 Shan Jin导演
    • 夏佩杰 Peijie Xia饰 工人妻乙
    • 张瑞芳 Ruifang Zhang饰 孙女
    • 陈镇中 Zhenzhong Chen饰 陈二叔
    • 莽一萍 Yiping Mang饰 母亲
    • 李林 Lin Li饰 日本工头
    松花江上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