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虎胆(1958)

UP:2022-09-15

《英雄虎胆》是中国八一电影制片厂在1958年制作的以1950年广西剿匪为题材的影片。

英雄虎胆

评分:7.9 导演:严寄洲 / 郝光 编剧:丁一三
主演:王晓棠 / 于洋 / 张勇手 / 方辉 / 胡敏英
类型:爱情 / 悬疑
片长:87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Intrepid Hero
上映:1958
IMDb:tt6418780

创作经过

导演严寄洲在1957年发掘出丁一三的剧本《北伦河畔》。经八一电影制片厂同意后,严寄洲开始在广西搜集材料,准备拍摄电影。期间,他采访了在十万大山指挥过剿匪战斗的陈漫远。

制作人员

  • 编剧:丁一三
  • 导演:严寄洲、郝光
  • 摄影:蒋仕
  • 副摄影:张冬凉
  • 作曲:高如星
  • 美工:寇洪烈
  • 录音:李柏坚
  • 剪辑:华彬
  • 特技摄影:钟岳
  • 特技设计:王寅
  • 制片主任:赵凯
  • 演奏:中央乐团交响乐队
  • 指挥:李德伦

角色

演员角色简介备注
于 洋曾 泰解放军侦察科长,冒用台湾派遣至广西的副司令雷振庭的身份,深入匪巢。
张勇手耿 浩解放军侦察员
里 坡马政委
刘秉章林团长
朱 启丁连长
李 力老猎人
曲 云刘大嫂
张 章田参谋
方 辉李汗光匪首、司令。
胡敏英李月桂匪首
王晓棠阿 兰李月桂亲信、随从。出身于地主恶霸家庭,因父母被新政府处决,因此仇恨中国共产党。
张怀志独眼龙
孟庆芳崔阿龙
万 和假俘虏

简评

原来在五十年代的红色电影里就出了一部无间道的模式,只是两个卧底强弱有别,着重强调正面一方的英勇,点题英雄虎胆,李月桂也不可小觑,她精明又多疑,几次三番的试探终被曾泰给稳住了。作为谍战片它启用无间道模式,无间道里又有离间计和反间计,期间的惊险程度不言而喻,该片无论在政治宣传上还是商业模式下都做到了颇为养眼的程度。

和《林海雪原》很像的卧底谍战片,地点在广西时间是1950年。本片最突出的是王晓棠扮演的阿兰,其实她从戏份上不如李夫人,应算女二号,但魅力太独特,颓丧倦懒又婀娜多姿,气质拿捏得与众不同,特别迷人的反派女性。比后来拍《春风野火斗古城》的正面人物金环银环要吸引人得多。看了这片才真正理解「女看王晓棠」。

本来是打发时间看看,结果喜出望外,很喜欢这部电影。因为年代问题,固然有些死板,但是优点也甚为突出。演员们都自然流畅,尤其是男主,从正气凛然变为放浪形骸也毫不违和,两撇小胡子神气活现。王晓棠虽然是反派,但是看完了谁会不同情她呢,尤其那一段伦巴现在看也洋气得很。老电影还有个优点就是男女相当平衡,最大反派是一位夫人。

“回答确实一些”。阿兰对花花自由世界的向往与对灰暗逼仄的现实处境、对真挚情感的渴慕和对逢场作戏的厌恶、对强大可以依靠的男人的依赖对虚伪丑陋的猥琐男人的鄙夷……这些矛盾与冲突不停交织撕扯,阿兰身上折射出人性的扭曲挣扎与复杂多面,这在早期追求高大全形象的影视作品中鹤立鸡群,与众不同。

518天后,重新回到资料馆,颇有些劫后余生的感慨。嘛,生活依旧在继续。老片子的一个好,是在缺少尤其物质、物欲层面干扰的外部环境下,能够尽力做到、做好讲述,也因此似乎轻而易举地做到、做好表意。所以观看老电影,一旦观者能够让审美插上翅膀飞出当下时代情境,便能够轻松甚至写意地接受老电影的故事,与老电影中的人物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当然了,事物总是(至少)一体两面的。那个时代的许多片子仿佛一个模子制作出来,缺少因为导演、编剧、演员、灯光、声音等要素的性格化嬗变,也因此容易导致微弱且微妙的审美疲劳。考虑到时代所需要的价值观传递功能,这一弱点并非致命。只是当我们后辈放眼历史长河,实在太需要一江春水向东流、红衣少女、人到中年、法庭内外、马路天使等“出格”的佳作。以此来谈,GJD并非处处适用。PS阿兰好美:P

资料馆不知为何想起排这片,或许是八月份的缘故?于洋的角色类似杨子荣,却较之潇洒不少,徐克还真可以考虑再翻拍一部红色经典;王晓棠真是风情万种,伦巴舞乐一起,腰肢随意那么几扭,周遭国军众喽啰即刻丑态百出,难怪那个年代会迷倒众生!司令夫妇表演也可圈可点,尤其是司令夫人,真真女悍匪一枚,令人不寒而栗!可惜坏在结尾阿兰之死上,处理得太过仓促,前面酝酿了那么久的情绪,就这般“啪”地一下戳破气球——据说导演设想了几种不同版本的结局,最终却只能选这最差的一个……

非常成熟的反特惊现央视,“打入”模式,敌我双方交叉剪辑,通过双方特务频繁制造危机!光影是影片的一大亮点,吸收了黑色电影的布光方式,大量明暗对比,树影窗影人物脸部的光影切割营造出诡谲万变的惊险氛围,王晓棠的风情女特务形象,十七年银幕表现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真是难得一见啊,伦巴,人物服装,甚至还有罐头!

太可怕了…陈旧古板生硬没劲…想想十七年电影里得充斥了多少这种“垃圾”(这在当时还属于好片子的范畴),从剧本到摄影到表演和当时的世界水平比不知道“老套”到了何种程度(虽然政治因素摆在那这么说好像有点不太公平,但一想到十年前都能拍出小城之春、太太万岁就又叹又气)浓浓的脸谱化时代感,尤其国共的那种强烈对比。国民党反派永远是下三滥、愚蠢、易死的,而我党特务光荣牺牲的时候都要面朝太阳,表情凛然地坚毅赴死半分钟,实在太能抢戏了…要数全片最有戏的当属阿兰,身为反派阵营却不可自拔地爱上男主,这种最能出彩的灰色人物最后居然被安排了这么草率地领便当…唉,小资产阶级国民党反派管你是不是女主角反正必须死就对了。不过本片在当时应该还是挺让观众开眼界的,毕竟展(批)现(判)了资产阶级在广西山沟沟里喝香槟跳伦巴的腐朽生活

确实很后期苏联,难怪能出口到苏联,7万别动队,11,地图行政区划,常往来的香港澳门,里坡还没有北京口音,57,张勇手也有口音哈哈,里坡比张勇手高好多啊,秦大爷在红军时代就是基本群众,1,阿兰屋里的美国海报,5,一下就注意到了49号,10,审假曾泰的时候打火打了两次,13,仁川登陆伟大三战,对自由世界的鼓舞。

上周末挺晚了,一个奇怪的台开始放这个片子,我和我爸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这个人物塑造震惊我,王晓棠的女特务好拽又好细腻,跟于洋的互动好甜(不是),里面很多桥段感觉有被徐克拍威虎山学了去?里面女性反派都非常有意思,真正好角色好故事不怕脸谱化。

“双方卧底”的概念推出要早过港影《无间道》四十多年,晚于好莱坞黑片《无名街道》十年。不确定后者是否灵感过本片,很大的可能是没有关系,故事创意主要还是源于我军革命实践亲身经历。不过反复考验副司令的戏份拖得太长,各套手法以今天眼光(虽然个人很不愿意用这词儿)并没有显示出太高明的编剧水准:舞女纹身过分惹眼、猎人老爹太过自由,除非开枪打死耿浩否则怎能证明俩人不是同伙?……本片真正经受住考验至少细思颇趣的反而是它的角色塑造:唱曲看书的李汉光,爱弹扬琴的李月桂,跳着伦巴环顾四周满眼丑陋与仇恨的侦察科长,明明被司令调戏却反遭夫人呼巴掌骂贱货的阿兰……对于王晓棠这个角色,据说当年因受审未过而改自杀为击毙。个人倒觉得此处更改反使故事避免陷入到某种类型叙事俗套:谁说敌人内部存在矛盾就一定能转化为终极统战成果?

双重谍战、多情女特务、伦巴舞、悬疑不断,再加上导演看美国片长大,是位希区柯克的影迷,就让本片的红色与洋气在六十时代显得特别标新立异,完全按商业片的元素来做。演员表演精湛,角色各异,形象生动,观众看后大呼过瘾。王晓棠的样貌是建国后那批女星里最有现代感的,超美。

相关影片推荐